书城科普自然常识速读(速读直通车)
7339400000040

第40章 撒哈拉沙漠

撒哈拉沙漠位于非洲,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沙漠。撒哈拉,阿拉伯语意为“大荒漠”,是从当地游牧民族图阿雷格人的语言中引入的。撒哈拉沙漠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它西临大西洋,东接尼罗河及红海,北起非洲北部的阿特拉斯山麓和地中海,南至苏丹草原带,东西长4800千米,南北宽1300~2200千米。撒哈拉沙漠几乎包括整个北非,约占非洲总面积的32%。

撒哈拉沙漠的最高点是提贝斯提高原中的库西山,海拔为3415米。沙漠分为几部分:西撒哈拉;中部高原山地,包括位于阿尔及利亚的阿哈加尔高原,还有位于尼日尔的艾尔高原和位于乍得的提贝斯提高原;东部则是最为荒凉的区域,包括特内雷沙漠和利比亚沙漠。整个撒哈拉的气候条件都极其恶劣,因此撒哈拉地区只有极少数的动植物存在。

撒哈拉沙漠大约形成于250万年以前,形成原因有很多。首先,北非与亚洲大陆紧邻,东北信风从东部陆地吹来,此地不易形成降水,使北非非常干燥;北非海岸线平且直,东侧有埃塞俄比亚高原,阻挡了湿润气流,使得广大内陆地区受不到海洋的影响;因为北非位于北回归线两侧,常年受到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盛行干热的下沉气流,而且非洲大陆南窄北宽,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的范围大,干热面积很广;北非西岸有加那利寒流经过,对西部沿海地区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使沙漠逐渐逼近西海岸;再加上北非地形、气候单一,地势平坦,起伏不大,就形成了大面积的沙漠。

虽然撒哈拉地区的气候十分恶劣,但仍然有人类居住。该地区地旷人稀,平均每平方千米不足一人,以阿拉伯人为主,其次是柏柏尔人等。现在还有约250万人生活在这个区域内,主要分布在毛里塔尼亚、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沙漠中陆续发现丰富的石油、天然气、铀、铁、锰、磷酸盐等矿产。

人们还曾经在这里发现过恐龙的化石。但现在的撒哈拉自从公元前3000年起,除了尼罗河谷和分散在沙漠中的绿洲附近,已经几乎没有大面积的植被存在了。现在这里的植物主要是各种草本植物,还有椰枣、硬质禾本科草类和刺槐树等,动物有野兔、豪猪、瞪羚、变色龙、眼镜蛇等。

自古以来,撒哈拉这片孤寂的大沙漠,拒绝人们生存于其中,撒哈拉沙漠犹如天险阻碍着旅行者的探险脚步。风声、沙动,支配着这个壮观的世界,风的侵蚀,沙粒的堆积,造就了这片极干燥的地表。在这片广大的地域中,绿洲往往是沙漠旅行者最渴望的乐园。时至今日,几条穿越大漠的路线相继开通,使冒险家们的梦想成真。沙漠中的旅行是对人的体力与智力的挑战,并且奇异而刺激。游走在漫漫大漠中,可以远离城市的喧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