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黄金荣全传
7333500000018

第18章 青帮倥子,大开香堂(6)

此事过后,袁世凯惊慌不已。为了结束南北对立,袁世凯及各北洋将领于1月25日通电支持共和。2月12日,袁世凯逼清帝退位,隆裕太后接受优待条件,清廷对中国的统治正式宣告终止。三天之后,南京参议院正式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袁世凯拒绝到南京就职,在他的老巢北京就职,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中国历史步入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整个中国都乱哄哄的,打死了人,只要没有人去告,也没有人会去追究。但张啸林明目张胆地当街杀人,引起了杭州市民的公愤,杭州府也不得不下令通缉张啸林。张啸林得到消息,惶惶不可终日。就在此时,上海英租界闻人季云卿来杭州邀请戏坛名角去上海演出。张啸林的好朋友陈效歧是苏沪浙一带小有的弹簧演员,季云卿到杭州少不了要去拜访他。张啸林便通过陈效岐的关系,和季云卿认识了。两人一见如故,不久便结成了莫逆之交。

季云卿是江苏无锡人,早年学做银匠,后来开过茶馆、戏院,赚了不少钱。后来,他倒上海发展,拜上海青帮“大”字辈头目曹幼珊为“老头子”,一跃成为成为青帮“通”字辈大流氓,成为上海滩的闻人之一。一时间,季云卿成为英租界炙手可热的人物,呼风唤雨,无所不能,并与法租界的流氓头子黄金荣结拜为兄弟。

孙中山和总统府职员合影。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后与北洋将领合影。

张啸林在杭州虽然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但与从大上海来的季云卿相比,他就显得寒酸了。季云卿要离开杭州,陈效岐与张啸林等人在一家高级饭馆为他饯行。季云卿双手抱拳,对张啸林说:“张兄是豪爽仗义之人,季某此次来杭州,有幸觅得知音,真是万分荣幸!”

张啸林欠了欠身,拱手道:“季兄客气了,我张啸林能与你结识,是我的荣幸。季兄将来前途无量,还望多多提携。”

季云卿笑道:“你是这杭州一龙,哪里需要我的提携啊?”

张啸林挠挠头,不好意思地说:“季兄笑话了,小弟前些日子惹下了一桩命案,下次能活着见到你就是万幸了。”

季云卿端起面前的酒杯,一饮而尽,而后便对张啸林说:“既然如此,不如跟我到上海去闯一闯。不管将来如何,至少不用躲躲闪闪地活着,总能落个逍遥快活!”

张啸林一听此话,心中不禁一动。这些年来,他在杭州摔摔打打,沉沉浮浮,眼看年近中年,如今又惹上了命案,将来还能混出个什么名堂呢!与其如此,倒不如换个地方重开山头。季云卿是上海滩的闻人,有他做后台,还怕没立足之地?张啸林心里拿了主意,当即起身,举起酒杯,对季云卿说:“承蒙季兄看得起我,张某深表谢意。到上海后,一定倾心为你效力。张某先在此敬你一杯!”

季云卿也有自己的打算,他在上海英租界虽然能呼风唤雨,但到底缺少帮手,如果能把张啸林笼络在手下,倒能帮他办不少事情。两人当下便商定,第二天一早就动身到上海去了。猛虎张啸林来到上海,日后闻名中国的上海滩三大亨——黄金荣、杜月笙和张啸林便聚齐了。从黄金荣的角度来看,张啸林在上海厮混几年后跻身黄公馆,对他的事业起了莫大的帮助。

张啸林跟季云卿到达上海之后,才发现要在上海滩打拼出一片天地并非容易的事情。而季云卿发现张啸林性格桀骜不驯,绝不是甘于久居人下者,也便打消了收拢他的念头。后来,张啸林便在五马路(今广东路)附近租了一间小房子,住了下来,在一家叫永祥的赌场找了份工作,借以糊口。

后来,张啸林凭借自己的双手,又在一家长三堂子里抱台脚,吃了份俸禄,日子才逐渐好了起来。在初到上海滩的几年里,张啸林曾经靠卖假春药赚钱。也正是由于卖假春药,才让他结识了上海滩着名的实业家黄楚九。有一天,张啸林在一马路(今南京路)附近摆摊卖药。刚刚摆完摊,就有不少人围了上来。张啸林竭尽所能,向人们推销他的药。突然,人群突然散开了。只见一个穿着丝绸长衫的中年人在一群保镖的簇拥下走上前来。

围观的人纷纷说:“黄老板来了。”

张啸林见众人称呼眼前这位眉宇间透露着坚毅的中年男子为黄老板,内心一阵紧张。他心里暗惊道:“黄老板,莫非是黄金荣?”他抬起头,偷偷打量了一下面前的这位黄老板。他发现面前的这位中年男子面皮白净,虽然算不上美男子,倒有透露着几分清秀。他听说上海滩闻人黄金荣是一个麻皮,面目丑陋,眼前的这位应该不是黄金荣。这时,张啸林又想,黄金荣的势力范围主要在法租界,他应该不会到英租界来。

眼前的这位黄老板既然不是黄金荣,那么他是谁呢?张啸林正自纳闷儿,一名保镖走上前来,一把抓住他的领子,大声呵斥道:“你小子吃了雄心豹子胆了,竟敢到这里来摆地摊,找死是不是?”

张啸林看出来,这些人和平日里来诈几黄楚九个钱花花的小流氓不一样,他们大有来头,便急忙赔不是,点头哈腰地说:“众位大哥,真对不起,今天路过这里,见这儿人多,想拣个便宜,没想到这是大哥的地盘。我这就走,这就走。”那保镖松开了张啸林的领子,转身对穿长衫的男子说:“大哥,如何对付这小子?”张啸林一听他们要对付自己,忙从口袋里掏出所有的钱,双手递上,毕恭毕敬地说:“今天还没开张,一分钱没上手,这是我所有的钱,请大哥笑纳!”先前那名保镖冷笑一声,训斥道:“混账,大名鼎鼎的黄楚九黄老板会稀罕你那几个小钱!”

张啸林一听,心中惊诧不已。黄楚九是上海滩上注明的实业家,家财万贯,权势极大,与黄金荣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黄楚九是浙江余姚人,出身中药世家,他的父亲便是一位中医,母亲也善于治疗眼疾。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父亲病逝,16岁的黄楚九便跟随母亲来到上海。

黄楚九在清心书院读了几天书,便辍学在家,跟随母亲学习医术。不久,他便按照医书里记载的药谱,自制药丸,在城隍庙的前摆起了药摊。城隍庙是老上海最热闹的地方,商贩云集。在这里,黄楚九的药摊生意越来越好。他爱动脑筋,渐渐就悟出了出奇制胜的经营之道。小有经验的黄楚九和母亲商量之后,开了一家名为颐寿堂的诊所,渐渐积累了一些资本。

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黄楚九将颐寿堂迁至法租界的法大马路,更名为中法大药房,兼卖中西药品。当时,广告在中国还刚刚兴起,许多伤人还不懂得利用。黄楚九却能抓住机遇,在报纸上登了一则广告,结果,上门购药者骤然大增,财源滚滚而来。在短短的几年之中,黄楚九就利用各种手段,将中法大药房发展成为上海滩上鼎鼎有名的大药店,他的势力也逐渐往地盘更广、人口更多的英租界渗透。

光绪三十一年,黄楚九又推出了第一个本牌药——艾罗补脑汁。他强调艾罗补脑汁可以长智慧、祛百病,并采用西式包装,把中药煎好之后,用瓶127子装好,这对于推广销路方面是很方便的。艾罗补脑汁卖得出奇地好,黄楚九的中法大药房门庭若市,销售额不断攀升,真的是日进斗金。

20世纪初,日本在中国大量倾销商品,打击中国民族工商业,掠夺国人的钱财。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上海总商会通电全国,号召开展抵制日货的反日爱国运动,全国各地商界可谓是一呼百应。然而,只有日本产的仁丹仍然盘踞在中国城乡,到处可见翘着小胡子的仁丹招贴画。黄楚九对这小小仁丹在中国大地横行无忌愤愤不平。

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黄楚九得到一张“诸葛行军散”的古方,同时参考自己祖传的《七十二症方》,反复研制出新的方剂,做成小粒药丸,取名为“人丹”,并创办了中国第一家民族资本制药企业——龙虎公司,与日本仁丹展开了竞争。龙虎人丹上市后,黄楚九大力宣传,凡是贴着日本仁丹广告的地方,他令人都贴上醒目的龙虎人丹广告。日本东亚公司眼看龙虎人丹对他们的仁丹构成了威胁,便控告人丹是“冒牌”、“侵权”,要求中国政府勒令停产。黄楚九聘请上海着名的大律师与日商大打官司。

1912年,黄楚九又开始进军娱乐业。他与孙玉声等人联合,在二马路(今九江路)开设了一家名为“新新舞台”的戏院,从日本引进天幕幻灯,并雇日本职员操作。演出可根据剧情需要,在天幕上出现雷电云雨、日月星辰等景观。开幕第一天,他邀请北京名伶谭蠢培、黄润甫、孙怕云、文容寿、慈瑞泉、诸如香、德琼如等出场演出,并大胆聘请新剧演员在京剧演出之后演出新剧。着名新剧团体进化团的演员求得孙中山题词“是亦学校也”,悬挂在新新舞台楼外,引起了上海市民的强烈关注,生意十分兴隆。

1913年,黄楚九又别出心裁地在新新舞台的屋顶开设了“楼外楼茶座”。逐日一档评弹一档申曲,茶客边饮茶边听戏,又能远眺外滩景色,加上装了当时尚属新奇之物的电梯,且收费低廉,只收一角洋。如此一来,楼外楼就成了上海滩富商巨贾、官僚绅士、名媛贵妇最集中的地方。

当时,正是黄楚九的龙虎公司与日本东亚公司纠纷商标发生不久,闹得沸沸扬扬之时。张啸林从报上和人们的传闻中常看到或听到黄楚九的名字。只是,他并不知道二马路上的新新舞台和楼外楼也是黄楚九的产业。那日,黄楚九听说有个浙江人在一马路摆摊卖药,他一时好奇,便领人前来看看。见到张啸林摆摊卖药,他想起了自己当年的经历,再加上张啸林也是浙江人,与自己是同乡,黄楚九便生了恻隐之心。黄楚九笑了笑,对保镖说:“哈哈,这是我的同乡,而且也算半个同行,对付他做什么。”

那保镖唯唯诺诺地答道:“大哥说的是,大哥说的是。”

张啸林见状,立刻打躬作揖地说:“谢谢黄老板,谢谢黄老板。”黄楚九见张啸林门槛很精,爽朗地笑了起来。他摆摆手,对张啸林说:

“我的中法大药房就在附近,没事的时候可以到我那儿去坐坐,我们也好叙叙同乡之宜。”

张啸林受宠若惊,连忙报上自己的姓名和籍贯。就这样,张啸林在偶然之中结识了上海滩鼎鼎有名的大人物,他的命运也由此发生了转变。此时,尚不知张啸林为何方神圣的黄金荣依然过着他优哉游哉的生活,他丝毫不知道在上海滩的某个角落里,一个叫张啸林的白相人会在日后成为他的得力助手,甚至与他一样,成为上海滩三大亨之一。

十、诈来的革命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