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乱世尊丐:朱元璋传
7333200000043

第43章 朱元璋是个行刑人(3)

《明史》上说,胡惟庸作为一国丞相,很多年来一直受到朱元璋的宠爱,自己独揽丞相大权,有的时候,发生了一些事情也不向皇帝报告,还随便提拔人和处罚人,架空了皇上。当时有很多人知道丞相其实才是真正的执行官,而皇上在此时其实就是名誉上的,而且跟丞相说话比较说得上,想见皇上一面那是多难的事啊,于是人们送给胡惟庸的金银财宝不计其数。胡惟庸家真的是天天车水马龙的,家门口的车造成了不知多少次交通堵塞,很多出租车司机谈起他们家的门口,都是大惊失色。老朱不是傻子,他也渐渐知道了胡惟庸的专权,而他最恨的就是别人专权,这不是拆我的台吗?就因为他专权,即使他没有罪,也要把他杀掉。

可见,胡惟庸的罪就在于擅权僭侈,而这正是朱元璋最忌讳的。

胡惟庸是朱元璋的老乡,在朱元璋起兵后投奔了朱元璋。胡惟庸从元帅府的奏差、宁国县的主簿、知县,逐渐爬到了左丞相的高位。可谓是一路高升,朱元璋对胡惟庸的专权早就有所耳闻,只是一直怀恨在心,老朱不因为一点小事就治胡惟庸的罪,不值得,他要等胡惟庸把篓子越捅越大的时候,一起在秋后算总账。

洪武十一年(1378年),朱元璋下令限制中书省的权力,命令以后臣向上奏书,不许“关白”中书省。“关白”是什么意思?就是凡是送给皇帝的奏章,都要同时送给中书省丞相一份。作为皇帝,朱元璋希望大权独揽,掌控生杀予夺,决定一切,怎么能允许这个权力被丞相分割呢?自己吃肉,也不许别人喝汤。至于洪武十三年(1380年)他除掉胡惟庸,废除丞相制度,不过是洪武十一年不许“关白”中书省的措施的延续。在丞相被撤消以后,六部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六部与皇帝之间,没有了丞相这一中间管理层,朱元璋就实现了大权独揽。

明朝是老朱打下的天下,朱元璋要把它传给子孙,他不仅不愿意自己的权力被丞相分割,而且也不允许子孙的权力被丞相分割。因此,他把撤消丞相制度这件事写到《祖训》里头,规定说你们以后不许犯傻,立丞相就是在给自己找麻烦,立了丞相他就会找机会分你的蛋糕,这是咱们家的蛋糕,怎么能让别人随便吃呢?他吃了你还吃得饱吗?如果你们谁要立丞相,一定要被严厉惩罚!

从这个角度说,胡惟庸又死的不冤。

说它是冤案,是因为在将胡惟庸处死时,他还没有罪名,后来所指的罪行都没有实证,所以说他是冤枉的。他死后,才说他谋反,说他勾结蒙古人,说他勾结倭寇,罪名越加越多。这些罪证一件件揭发出来时,已经到了朱元璋的晚年。

说胡惟庸的案子不是冤案,是因为他死于专权,他影响到了皇帝的集权,就该死,所以说皇帝没有冤枉他。

李善长死得冤枉

但是即使胡惟庸有不冤的成分在里面,但是有人是真的冤啊,那就是跟随朱元璋打下天下的韩国公李善长。当时胡惟庸的案子已经出来了,古代的规定大家也知道,但凡跟罪犯有点瓜葛的人就会被惩处,轻的流放,重的处死。李善长跟胡惟庸也是老乡,平日里关系自然不错,他们又都是淮西派,当然更不是一般的亲密了。而且,李善长弟弟的儿子是胡惟庸的侄女婿,他们是亲戚。而胡惟庸又是李善长介绍来的,对胡惟庸有知遇之恩,所以应该惩治李善长。朱元璋当时也明白,就说,李善长跟我这么多年,忠心耿耿,不能处死。但是,令人不解的是,胡惟庸案发十年以后,又有人告发说李善长早就知道胡惟庸要谋反而不揭发,因此他就是“胡党”。这时候的老朱可能是岁数又长了十岁,变得糊涂了,于是就把李善长抓来杀了,李善长一家七十多口都被处死。李善长从朱元璋一起兵的时候就跟随他,在他的左右给他出谋划策,并且在后勤处料理一切繁杂事务,把个军队后勤部整顿得井井有条,还一直为老朱供给军饷。但朱元璋在集权问题上从不手软,最终还是将李善长处死了,这就是所谓的“胡惟庸案”。

在胡惟庸案中被牵连的李善长死后第二年,虞部郎中(负责山林绿化的官员)王国用就上书为他鸣冤,意思是说李善长的地位已经很高了,即使帮助胡惟庸篡位成功,地位也不会更高,李善长不会为此冒这么大的风险。李善长这样有大功的人得到如此下场,将会令天下人寒心。

据说,王国用的这封信是学士解缙代为起草的,虽然批评尖锐直白,但入情入理,无可辩驳。朱元璋读了如此冒犯的话,心知理亏,竟然不予追究,足见李善长死得有多冤枉。

胡惟庸一案导致胡家三族被诛,因被指控为所谓“胡党”而遭屠戮的人达一万五千之众,其中除了李善长还有很多公侯。杀了李善长后,胡惟庸案也宣告结束,此案的后果是废除了丞相制度。

丞相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将近两千年之久,中书省撤消以后,中国的丞相制度就此over(完结)了,明朝从此不再有什么丞相,而至于后来的什么“救时宰相”于谦、“奸相”严嵩、“革兴宰相”张居正,都不是原来意义上的丞相或宰相,所谓的“崇祯五十宰相”,也不是真宰相。清朝承袭明朝制度,依然没有设宰相。大家耳熟能详的“宰相”刘罗锅,实际也不是宰相,只有宰相之名,而无宰相之实。真的追究起来,这些大臣是连宰相的名也没有的——所谓宰相,不过是内阁大学士或首席大学士。在明清,习惯上把所有的大学士都叫宰相,那只是沿袭以前的说法。

先发制人杀蓝玉

蓝玉案,或称“蓝党之狱”,爆发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

蓝玉是定远人,开国公常遇春的小舅子,在常遇春手下当兵,作战勇敢,所向披靡,被授予武德卫指挥使职务,地位逐渐上升。后来,他又先后跟随中山王徐达征讨北元残部,跟随西平侯沐英征讨西番,跟随颖川侯傅友德征云南。由于屡立战功,蓝玉被封为永昌侯。蓝玉最著名的军功,一是洪武二十年(1387年)作为左副将军随大将军冯胜出塞,降服了北元悍将纳哈出;另一个就是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的捕鱼儿海战役。

1388年三月,蓝玉率领军队15万人北征,从大宁进到庆州。蓝玉听说元帝脱古思帖木尔在捕鱼儿海(今贝加尔湖),便抄近路,兼程而进。到了百眼井处,这里距离捕鱼儿海还有四十里,仍然没有发现元军行迹,蓝玉便想引兵退还。部将王弼此时提出了不同意见,说:“我们领兵,深入漠北,没见到敌人就回师,这样没法向上交待啊。”蓝玉一听也对,于是命诸军继续前进,并采纳王弼的计谋,在地上挖大坑做饭,这样敌人就看不见烟火了,军队就能够不被发现行踪,秘密前进。后来探听到元帝营在捕鱼儿海东北八十里处。蓝玉命王弼为前锋,迅速出击,直奔元帝大营。

而元帝脱古思帖木尔以为明军刚与纳哈出作战不久,粮草匮乏,不会深入北方再战,于是放松了警惕,没有作任何迎敌的准备。无巧不成书,上天帮助明军,在他们奔袭北元汗帐的大营之时,恰好风沙弥天,大草原上的沙尘暴可不是一般的厉害,能见度也就是十米。明军一路顺顺利利地到了汗帐外,才被北元军发现。此时,脱古思帖木尔根本不能再作什么有效的抵抗。北元太尉仓促上阵,很快战败被杀。脱古思帖木尔侥幸脱身,带着太子天保奴、知院捏怯来、丞相失烈门等数十人逃往和林方向。蓝玉率精骑追赶,但元帝使出了浑身解数,拿出追死兔子的本领,蓝玉最终没有赶上。

这一次战役,脱古思帖木尔的二儿子地保奴、嫔妃公主一百二十三人、官员三千余、人口七万七千多、马驼牛羊十五万多头,以及大量印章、图书、兵器、车辆,都被明军俘获。蓝玉带着这些人啊物啊的战利品,高高兴兴地回朝了。

这次战役是北元政权遭受的最大挫折。元朝领导人虽然离开了中原,但在漠北一直保有完整的官僚体系。但是这次之后,他们就彻底没戏了,在这之前重回中原享受现代生活的希望,被蓝玉彻底摧毁了。从此,逐鹿中原只是他们午夜梦回时只能称得上是想法的想法了。

蓝玉因此以军功而晋升为凉国公,他是继中山王徐达、开平王常遇春之后的明军重要将领。蓝玉此后又在明军数次北征蒙古的战争中脱颖而出,建立了赫赫功勋,成为洪武后期的最勇猛的将领。

蓝玉因此不断地加官进爵,地位逐渐显赫。

但是,蓝玉因立有军功和受朱元璋的宠爱,渐渐骄傲恣肆,居然纵容家奴侵占民田。御史对其家奴的不法行为进行质问,他就大胆地驱逐御史。蓝玉带兵北征回还,半夜来到喜峰关城下,要求开门,关吏限于制度没有及时开门,他一气之下就毁关而入。后来,又有人告发他,说他私自占有元朝皇帝的妃子,致使人家妃子以为找到了好的靠山,结果事情败露,羞愧至极以至上吊自杀了。在军中,他为所欲为,擅自升降将校。这可是皇帝才能做的事,他居然代劳了,皇上应该不怎么感激他。参加西征后,他被升为太傅,而与他同时出征的宋国公冯胜、颖国公傅友德却被封为太子太师,他对此大为不满,整日满腹牢骚。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二月,锦衣卫指挥蒋琐揭发蓝玉谋反。经审讯,说是蓝玉串通景川侯曹震、鹤庆侯张翼、舳舻侯朱寿、东伯何荣、吏部尚书詹徽、户部侍郎傅友文等谋划在朱元璋出宫耕种田地时起事。这可是朱元璋两大忌讳之一,当然不会轻易放过谋反的人了。于是,蓝玉被族诛,凡连坐的都称为“蓝党”,一律处死。朱元璋亲手写诏布告天下,并将蓝玉谋反的事实编为《逆臣录》。朱元璋在诏书中说:“蓝玉这个逆贼谋乱犯上,结果不幸事情败露,跟此事有瓜葛的有一万五千人,全部被杀死。从今天起,跟蓝玉有关系的人就全部赦免了。”杀了一万五千多人以后,朱元璋似乎还觉得自己已经很宽容了,因为其他人已经被赦免了。然而,仅列入《逆臣录》的高官就有一公、十三侯、二伯。经这一次杀戮之后,明初的功勋宿将差不多都被杀完了,各军府卫所被株连诛杀的军官达几万人。这时候,朱元璋还说什么“跟蓝玉有关系的人就全部赦免了”,这句话听起来很是冠冕堂皇,因为这时候人差不多都死绝了,谁还敢、谁还能追问呢?

如此众多手握重兵的高级将领,为什么会毫无反抗地束手就擒呢?很显然,他们没有任何要同朝廷作对的意思,也就是说,他们并没有谋反。但与此相反,朱元璋却早为这次杀戮做了精心准备。

虽然朱元璋对权臣的防范由来已久,但蓝玉案爆发还是有一个重要的导火线。蓝玉案爆发前一年,即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朝中发生了一件大事:四月二十五日这天,心慈手软的太子朱标不幸逝世,享年三十九岁。白发人送黑发人,这对朱元璋的打击非常大。他在皇宫东角门召见群臣时说:“眼看着我老了,没有几天活头了,太子居然死了,这难道是命吗?”不禁大哭,这时他已经六十五岁高龄了。

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皇位只能由皇太子的长子接任,而朱标的长子早已夭折,这时排行老大的朱允炆才十五岁。朱元璋诛杀权臣,本来想要为子孙铲除后患,当年,朱元璋曾对朱标明确表示,铲除权臣如同除掉荆杖上的棘刺,是为了便于掌握,但是他没想到太子朱标会死在自己的前面。

史书上曾经有这样的记载,当初马皇后去世以后,朱元璋一直郁郁不乐,少了这么个跟自己并肩作战的最好的战友,朱元璋心里十分的难过,于是有点事就可能把他老人家的怒火勾起来,老朱也是不含糊,你让我生气,我就让你脑袋搬家。但是生性善良的太子连鸡都舍不得杀,怎么见得了自己的父亲像是杀鸡似的杀人呢?所以有一次,太子朱标实在忍不下去了,就进谏说:“陛下您杀大臣杀得太多了,这样恐怕会伤了君臣间的和气吧?和平相处多好,干嘛一定要诉诸武力呢?”朱元璋听了以后没说话,沉默很久。结果第二天,朱元璋把太子叫来,将一根荆棘扔在地上,然后命令太子捡起来。面对长满刺的棘杖,太子觉得很为难,自己又没有戴手套还不扎死?朱元璋见太子犹豫半天,就对他说:“这根荆棘你拿不起来吧?我替你将刺磨干净了,这样不就拿的起来了吗?现在我所杀的人,都是将来可能威胁到你做皇帝的人,我把他们除了,是在为你造莫大的福啊!这样你还觉得不好吗?”

老朱原来是在现身说法,还懂得用修辞手法,简直是厉害!

太子跪下来给朱元璋磕头,但心里仍然不同意朱元璋的观点,低头说:“上有尧舜之君,下有尧舜之民。”这是什么意思呢?很简单,现在有个词叫上行下效,通俗点就是上梁不正下梁歪,父亲你要是尧舜那样的明君,怎么会来那么多的乱臣贼子?

朱元璋不是傻子,他听了这话能高兴?朱标这番话把老朱气得搬起坐的椅子就扔了过去,要砸太子,太子吓得赶忙逃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