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兴会之成立
--在华兴会成立会上的讲话
(一九○三年十一月)
一九○三年十一月四日(农历九月十六),黄兴在长沙邀集留日归国学生和进步知识分子刘揆一、章士钊、宋教仁、陈天华、彭渊恂、周震鳞等,举行秘密集会,发起组织革命团体华兴会。对外用办矿名义,取名华兴公司。黄兴被举为会长。本文为黄兴被举为会长后的讲话。刘揆一追记。题目为编者所加。
本会皆实行革命之同志,自当讨论发难之地点与方法以何为适宜?一种为倾覆北京首都,建瓴以临海内,有如法国大革命发难于巴黎,英国大革命发难于伦敦。然英、法为市民革命,而非国民革命。市民生殖于本市,身受****痛苦,奋臂可以集事,故能扼其吭而拊其背。若吾辈革命,既不能借北京偷安无识之市民得以扑灭虏廷,又非可与异族之禁卫军同谋合作,则是吾人发难,只宜采取雄据一省,与各省纷起之法。今就湘省而论,军学界革命思想日见发达,市民亦潜濡默化,且同一排满宗旨之洪会党人久已蔓延固结,惟相顾而莫敢先发。正如炸药既实,待吾辈引火线而后燃,使能联络一体,审势度时,或由会党发难,或由军学界发难,互为声援,不难取湘省为根据地。然使湘省首义,他省无起而应之者,则是以一隅敌天下,仍难直捣幽燕,驱除鞑虏。故望诸同。
1903年11月4日黄兴以庆祝自己30岁生日为名,邀集刘揆一、宋教仁、章士钊等,在长沙西区保甲局巷彭渊恂家举行秘密会议,决定组织反清革命团体,取名华兴会。1904年2月15日正式成立,推黄兴为会长,宋教仁、刘揆一、秦毓鎏为副会长。宗旨为“驱除鞑虏,复兴中华”;次年中国同盟会成立,会员相继加入,华兴会遂停止活动。
合影前排左一黄兴,三胡瑛,四宋教仁,五柳杨谷,后排一章士钊,四刘揆一。
志对于本省、外省各界与有机缘者分途运动,俟有成效,再议发难与应援之策。
(据刘揆一:《黄兴传记》)
革命之责任
--在《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的演讲
(一九○六年十二月二日)
中国同盟会本部于一九○六年十二月二日假神田区锦辉馆举行《民报》纪元节庆祝大会,由黄兴主持。黄兴致开会词后,章炳麟读祝词。孙中山在会上发表了长篇演说。日人池亨吉、北辉次郎、萱野长知、宫崎寅藏相继致祝语,由宋教仁、田桐翻译。黄兴继起发言,本文为当时节录大要。题目为编者所加。
今天,孙先生所说的,是革命的宗旨及其条理;章先生所说的,是革命实行时代的政策;各位来宾所说的,是激发我们革命的感情。大抵诸君听见,没有不表同情的。但是兄弟所望于诸君的,却还要再进一步。“表同情”三个字,不过是旁观的说话。
《民报》。孙中山亲自主持创办的同盟会最重要的机关报。1905年11月26日创刊于东京,为大型政论型月刊,以“三民主义”为其宣传中心,主编胡汉民、章太炎。
黄兴与民报社同仁在东京合影。前排右起一为章士钊,二陈天华,三黄兴;后排左起一位宋教仁。
凡是革命的事业,世界人人都表同情的。惟有自己的国民却不是要他表同情,是要他负这革命的责任。(拍掌大喝采)诸君现在都是学生,就拿学生的责任来说。一千八百十七年的时候,奥国宰相梅特涅利用俄皇的势力结神圣同盟会,压制革命党,得普王的赞成,到了十月,开宗教革命三百年祭同利俾塞战胜纪念祭,耶路大学学生齐去市外运动各州响应,革命党从此大盛。这样说来,欧洲大革命的事业是学生担任去做的。(拍掌大喝采)日本的革命,人人都推西南一役。那西乡隆盛所倡率的义师,就是鹿儿岛私立学校的学生。这样说来,日本革命的事业也是学生担任去做的。(拍掌大喝采)诸君莫要说今日做学生的时候,是专预备建设的功夫,须得要尽那革命的责任。(拍掌大喝采)今天这会,就是我们大家拿着赤心相见,誓要尽这做学生的本份的。(拍掌大喝采)
(据《民报》一九○六年十二月二十日第十号)
复孙中山书(之一)
(一九○九年十一月七日)
一九○九年秋,陶成章、章炳麟等在南洋和日本对孙中山进行攻击。同时陶、章等人冒用同盟会名义致函美洲各华字报馆,毁诬孙中山。一九○九年十月三十日孙中山离伦敦赴美前,曾就冒名公函事致书由于同盟会内部因革命方略出现分歧,有人攻击孙中山。黄兴为维护革命的团结和孙中山的领袖地位,以同盟会庶务名义于1909年12月9日致函美洲各埠华侨报社同志务要深明大义,办排嫌隙以求大业成功。
黄兴。此为黄兴复书。
中山先生鉴:昨接读由伦敦发来之函,得悉有人冒名致函美洲各埠,妄造黑白,诬谤我公,以冀毁坏我公之名誉,而阻前途之运动。其居心险毒,殊为可恨!再四调查东京团体,无有人昧心为此者。但只陶焕卿(陶成章,字焕卿,亦号汉思,浙江绍兴人,光复会领袖之一。)一人由南洋来东时,痛加诋毁于公,并携有在南洋充当教习诸人之公函(呈公罪状十四条),要求本部开会,弟拒绝之,将公函详细解释,以促南洋诸人之反省。是函乃由弟与谭人凤(字俄府,号石屏,湖南兴化人)、刘霖生(刘揆一,字林生,也作霖生,原籍湖南衡山,迁居湘潭。刘道一之兄。)三人出名,因当时公函中有湖南数人另致函弟与谭、刘也。本拟俟其回复,再作理处,不料陶焕卿来东时,一面嘱南洋诸人将前公函即在当地发表,(即印刷分布于南洋各埠者),一面在东京运动多人要求开会。在东京与陶表同情者,不过与江浙少数人与章太炎而已。及为弟以大义所阻止,又无理欲攻击于弟,在携来之附函中,即有弟与公朋比为奸之语,弟一概置之不理。彼现亦如何只专待南洋之消息,想将来必大为一番之吵闹而后已。彼不但此也,且反对将续出之《民报》,谓此《民报》专为公一人虚张声势,非先革除公之总理,不能办《民报》。见弟不理,即运动章太炎在《日华新报》登一《伪〈民报〉之检举状》(切拨,附上一览),其卑劣无耻之手段,令人见之羞愤欲死。现在东京之即非同盟会员者亦痛骂之。此新闻一出,章太炎之名誉扫地矣!前在《民报》所登之与吴稚晖君陶成章(1878~1912),汉族,字焕卿,号陶耳山人,浙江会稽陶堰(今绍兴县陶堰)人,光复会创立者之一。
章太炎(1869~1936),名炳麟,字枚叔,初名学乘;后改名绛,号太炎,浙江余杭人。清末民初民主革命家、思想家,近代朴学、国学大师,着述甚丰。
书,东京同志已啧有烦言,知其人格之卑劣,今又为此,诚可惜也。弟与精卫等商量,亦不必与之计较,将来只在《民报》上登一彼为神经病之人,疯人呓语,自可不信,且有识者亦已责彼无余地也。总观陶、章前后之所为,势将无可调和。然在我等以大度包之,将亦不失众望,不知公之见意若何也?美洲之函,想亦不出陶、章之所为,今已由弟函达各报解释一切(函稿另纸抄上),桀犬吠尧,不足诬也。我公当亦能海量涵之。至东京事,陶等虽悍,弟当以身力拒之,毋以为念。《民报》廿五号已出,廿六号不日亦可出来。美洲之报,统寄至《自由新报》庐侯公处转发(只能印一千册,存东者不过五十册而已,余皆转南洋、美洲矣),兹另邮寄三册于公,以慰期望之殷,且博先睹之一快。弟所欠款事,刻尚无从筹得,且利息日加,今已及四千元以上矣。欲移步他去,为所牵扯,竟不能也。公有何法以援我否?港部在东所筹事如能成功,当可少资以活动,刻未揭晓,不知结果如何(勤学舍自六月解散矣),馀俟续述。以后复书,即请寄:“日本东京府丰多摩郡西大久保一五八、桃源寓黄兴收”为要。此请筹安。弟黄兴顿首。西十一月初七日。
(据《黄克强先生书翰墨迹》)
复孙中山书(之二)
(一九一○年五月十三日)
一九一○年三月,孙中山在美国洛杉矶时,曾与荷马李(HomerLea)等商议大规模反清起义方略,并委波司(CharlesB.Boothe)在美接洽贷款。因陶成章、章炳麟等在同盟会内部煽起纠纷,外间谣传孙、黄各树一帜,荷马李等提出要有正式文件证明孙中山为公认之领袖,才能借款。为此,孙中山于是年三月十四日及二十八日以电函致黄兴。黄兴和赵声等研究后,在复书中陈述了起义计划,并办理了委任状。时黄兴在香港,孙中山在檀香山。
中山先生鉴:三月十四号之电及廿八号之详函均前后收到。各同志读之,有此极大希望,靡不欢跃之至。兹委任状已办妥,同日由邮挂号寄上,乞查察施行为是。再将弟与伯先[1]兄之意见略陈之,以备采择焉。
(一)先生与军人(指荷马李,一九一一年冬随孙中山来华,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任总统府军事顾问)所议之方略,与此间所已得手运动之情形略有不同。弟与伯先意,以为广东必可由省城下手,且必能由军队下手[2]。此次新军之败,解散者虽有一标及炮(二营)、工、辎四营之多,然二标及三标之一营皆未变动。现虽有议移高州之说,恐一时尚不能实行。而巡防队兵卒之表同情于此次反正者甚众。现总督水陆提皆以巡防队可靠(可断定多会党,运动必易,以湘人运动尤易),闻往招1910年5月13日,黄兴在香港致函正在美国檀香山的孙中山,陈述革命计划。这是革命计划书的首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