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犹太人教子圣经全集
7331800000010

第10章 坚定信念——实现理想的助力(1)

伟人经常犯错误,经常要摔倒,

但虫子不会,

因为,他们做的事情就是挖洞和爬行。

阳光总在风雨后

伟人经常犯错误,经常要摔倒,但虫子不会,因为,他们做的事情就是挖洞和爬行。

——犹太人格言

挫折伴随着阅历一起成长,没有经历过挫折的“温室之花”不会有经久的美丽,主要表现为稍遇困难就退却,甚至发脾气,通过一些破坏行为“发泄”怨气。犹太拉比经常给孩子们讲述这样一个故事。

1991年10月3日,一个平淡无奇的日子,但是这一天对于南非犹太裔女作家戈迪默来说,却是非同寻常的一天。正是这一天,她获得了1991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这是犹太民族的骄傲。她是25年来第一位获诺贝尔奖的女作家,也是诺贝尔文学奖设立以来的第七位获得者。然而,这份荣誉来之不易,这是她用40年的心血和汗水浇铸的成果。这当中,她多次面临困厄与失败,但她从不沉沦,毫不气馁。40年的风雨,那是一段漫长的难忘记忆。

戈迪默于1923年11月20日出生在约翰内斯堡附近的小镇——斯普林斯村,是犹太移民的后裔,母亲是英国人,父亲来自波罗的海沿岸,是个珠宝商,童话般的家庭生活造就了小戈迪默的无限憧憬和遐想。

6岁那年,她做起了当一名芭蕾舞演员的梦。于是,一个阴雨连绵的星期六,她报了名,加入了小芭蕾剧团的行列。但事与愿违,由于体质太弱,她对大活动量的舞蹈并不适应,时不时一些小病小灾纠缠着她不可自拔。久而久之,小戈迪默被迫放弃了对这项事业的追求。遗憾之余,这位倔强的女性暗暗对自己发誓:条条大道通罗马,她终究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成功之路。

然而,命运不但不赐福给她,反而把她逼上越发痛苦的深渊。8岁时,她又因患病离开了学校,中断了童年时的学业。夜晚,她常常流着无奈的泪盼着天明。白天,她也只能终日坐在床上与书为伴。

一个明媚的夏日,心烦意乱又十分孤独的戈迪默,偷偷地走上了大街,她想从车水马龙的街面上获取一点快乐。突然,她被一块木牌所吸引,久久不愿离开:“斯普林斯图书馆!”她欣喜若狂,早已将课本读熟了的她,最渴望的莫过于读书。此后,她一头扎进了这家图书馆,整日泡在书堆里。图书馆下班铃响了,她却一头钻在桌子底下,等图书馆的大门确实锁上了,她才钻出来,在这自由自在的王国里,她尽情而贪婪地吸吮着知识的营养。无数个日夜,使她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终于她那嫩弱的小手拿起了笔,一股股似喷泉一样的情感流淌在了白纸上。那年,她刚刚9岁,文学生涯就此开头。出人意料的是,15岁时,她的第一辑小说在当地一家文学杂志上发表了。然而,不认识她的人,绝不会想到小说竟然出自一位少女之手。

1953年,戈迪默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说谎的日子》问世。优美的笔调,深刻的思想内涵,轰动了当时的文坛,戏剧界、文学界几乎同时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这位非同一般的女作家——内丁·戈迪默。她像一匹脱僵的野马,其创作一发不可收拾。漫长的创作生涯里,她相继写出10部长篇小说和200篇短篇小说。

创作上虽然处于黄金季节,戈迪默却越发刻苦勤奋。她说:“我要用心血浸泡笔端,讴歌黑人生活。”她的满腔热忱很快就得到报答。她的《对体面的追求》一出版,就成为成名之作,受到了瑞典文学院的注意。接着,她创作的《没落的资产阶级世界》、《陌生人的世界》和《上宾》等作品,轻而易举地打入诺贝尔文学奖评选的角逐圈。

然而,就在她春风得意、乘风扬帆之时,一个浪头伴一个旋涡使她又几经挫折——瑞典文学院几次将她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但每次都因种种原因而未能如愿以偿。面对打击,这位女性有所失望。她曾在自己的著作扉页上,庄重地写下:“内丁·戈迪默,诺贝尔文学奖”,然后在括号内写上“失败”两字。然而,暂时的失望并没影响她对事业的追求,她一刻也没有放松过文学创作,终于,她在荆棘中闯出了一条成功之路。

犹太人是一个面对困难不服输的民族。其实落实在每个人身上,每个人要想成功做成一件事,都不是唾手可得的。万事开头难,不过,即使再难也挡不过坚定的决心、顽强的毅力,终有一天,成功之神会向你伸出友好的双手。

盲人的药方

当你认为无论怎么祈祷都不见效果的时候,就要更加热心地去祈祷。

——犹太人格言

当人们为自己找到了梦想,开始向终极目标前进时,却往往忽略了一路上的风景:明媚的阳光,路边的小草,站在枝头叽叽喳喳的小鸟,还有那向着太阳开放的朵朵鲜花。

他是一个犹太穷人家的孩子,小时候因病双眼失明。后来,他跟随一个盲人师父学说书。正式拜师前,师父严肃地对他说:“我有一个祖传秘方可以治愈你的眼睛,我会在合适的时候告诉你。”从此,他就怀着复明的希望跟着师父四处流浪。后来,师父老了,临死的时候对他说:“我已将复明的药方封进你的琴槽中,当你弹断第1000根琴弦的时候,你才可取出药方。记住,你弹断每一根弦子时都必须是尽心尽力的,否则,再灵的药方也会失去效用。”那时,他才是20岁的小青年,于是,他开始了一个人闯荡社会的生活,他尽心尽力地说书,弹断了一根又一根琴弦。后来,他也收了一个盲人徒弟。

时间过得真快,他弹断了999根琴弦。有一天,他正在给大家说书。突然一声脆响——手中的琴弦断了!他心头一阵狂喜,甚至顾不上向来听他弹琴的乡亲们说声抱歉,留下茫然的徒弟,一个人朝城里的药铺跌跌撞撞地狂奔。

当他满怀希望地把药方递给药铺时,掌柜的却告诉他:那是一张白纸。他的头嗡地响了一下,他努力抓住柜台的护栏。曾经因为有这个复明药方的召唤,他才有了生存的勇气。他在谋生中,说书弹弦,受人尊敬,他学会了爱与被爱,在生存的快乐中他早忘记自己是个盲人——他其实早已于那些劳碌的时刻复明了。就是这个复明的希望支撑着他活过这几十年。

回家后,他郑重地对小徒弟说:“我这里有一个复明的药方。我将它封入你的琴槽,当你弹断第1000根弦的时候,你才能打开它,记住:必须用心去弹……”

“是真的吗?师父!”徒弟像当年的他一样满腔希望地问他。

“是的!”他坚定不移地说。这时他才真正懂得瞎了一辈子的师父的良苦用心。好在他的徒弟看不见他那一双如枯井般的眼眶中涌出来的滚滚热泪。

很多人都在追求成功,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得到成功,尽管你有梦想,你也一直在为梦想的实现而努力。这时,请你记住一点:只要你付出了努力,只要你在不断追求的过程中得到了快乐,你的人生就是充实的,因为你用另外一种方式更为精彩地阐述了成功的真正内涵。

300年的考验

凡事用智慧,定能获益。

——犹太人格言

真理在没有得到印证之前,总是被别人看成是不正确的。这就需要大胆的想象、超强的自信和持久的耐力。

他是年轻的犹太建筑师,被邀请参加了政府大厅的设计。根据自己的经验,他巧妙地设计了只用一根柱子支撑大厅天顶的方案。

权威人士对他设计的方案提出了异议,他们认为用一根柱子支撑天花板太危险了,要求他再多加几根柱子。

年轻的设计师十分自信,他详细地通过计算和列举相关实例加以说明。他的固执惹恼了政府官员,年轻的建筑师险些因此被送上法庭。

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他只好在大厅四周增加了4根柱子。不过,这四根柱子全部都没有接触天花板,可看上去像是支撑着大厅一样。

时光更迭,一晃就是300年。

300年里,市政官员换了一批又一批,市政大厅坚固如初。直到后来,市政府准备修缮大厅的天顶时,才发现了这个秘密。

消息传出,世界各地的游客慕名前来,大家细心地发现,在圆柱顶端还刻着一行字:“自信和真理只需要一根支柱。”

假如年轻的建筑师最后放弃自己的设计方案,那么人们永远不会见到这个建筑史上的奇迹。他之所以能被众人关注,除了他对自信的坚持之外,还有就是他脑子里异于常人的想法和超常的设计。

百万富翁

要以上帝的“特选子民”自居,要相信自己的能力。

——犹太人格言

《塔木德》上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年轻人在河边唉声叹气,一位犹太教士说:“傻孩子,你是一位百万富翁,叹什么气呢?”年轻人不信。

教士说:“我出20万买你的健康,你愿意吗?”

年轻人说:“不愿意!”

教士说:“我出20万买你的青春,你愿意吗?”

年轻人说:“不愿意!”

教士说:“我出20万买你的美貌,你愿意吗?”

年轻人说:“不愿意!”

教士说:“我出20万买你的大脑,你愿意吗?”

年轻人说:“不愿意!”

教士说:“我出20万买你的良心,你愿意吗?”

年轻人说:“不愿意!”

教士说:“我己经出价一百万,仍然买不走你身上的任何东西,你说你不是百万富翁,又是什么呢?”

这就是犹太人,他们坚信可以凭着自身实力来获得财富,改变自己的命运!

自信是犹太人最伟大的财富,他们在潜意识里始终认为自己和其他民族的人不同,犹太人的这个信仰从不改变,而且更加坚定。因为他们坚信:改变世界的人是自己;毁灭自我的人也是自己。

石头汤

把你的心(思想)专注在一个地方。

——犹太人格言

做事需要有一种钻劲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因为幸福是不会自动降临在你身边的。就像下面这碗“石头汤”给人们的启迪一样。

一个暴风雨的日子,有一个穷人到富人家讨饭。

“滚开!”仆人说,“不要来打搅我们。”

穷人说:“只要让我进去,在你们的火炉上烤干衣服就行了。”

仆人以为这不需要花费什么,就让他进去了。这个可怜人,这时请求厨娘给他一个小锅,以便他煮“石头汤”喝。

“石头汤?”厨娘说:“我想看看你怎样用石头做成汤。”于是她就答应了。

穷人于是到路上拣了块石头洗净后放在锅里煮。

“可是,你总得放点盐吧。”厨娘说,她得给他一些盐,后来又给了豌豆,薄荷,香菜。最后,又把能收拾到的碎肉末都放在汤里。

当然,你也许能猜到,这个可怜人后来把石头捞出来扔回路上,美美地喝了一锅肉汤。

如果这个穷人对仆人说:“行行好吧!请给我一锅肉汤。”会有什么结果呢?

因此,伊索在故事结尾处总结道:“坚持下去,方法正确,你就能成功。”

人往往有三种:一种是站在百米跑道上被发令枪声吓得望而却步的人;第二种是刚刚到中点就因为体力不支而放弃的人;第三种是破除万难,坚持到底,取得胜利的人。“石头汤”的主人就是第三种人。

自信,成功的阶梯

不要认为一切都不可能。任何事都有可能。

——犹太人格言

“照亮我的道路,不断给我勇气,让我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这就是信心。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增强自身的信心,用成功的信念取代失败的念头。

玛丽生长在一个普通的犹太家庭中,从小的家庭教育培养了玛丽的高度自信。独立不羁的个性使她常常有一种心理优越感。玛丽所在的学校经常请人来校演讲,每次演讲结束,她总是第一个站起来大胆地提问。不管她的问题是否幼稚,是否尖锐,她总是充满好奇地脱口而出,而其他的女孩子则往往由于胆怯而不敢开口,她们只是面面相觑或抬眼望着天花板。每次回家后玛丽向父亲汇报学校的情况时,父亲总是鼓励她:“好孩子,你有这样的信心,我真的为你感到骄傲,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出色的辩论家。”

父亲的不断鼓励使玛丽对自己的口才充满了自信。玛丽上中学时,她是学校辩论俱乐部的成员,演讲从不怯场。但老实说,当时玛丽的演讲技巧一点也不高超,用她同学的话说就是根本不能振奋人心,这自然不受同学欢迎。但是,即使这样,玛丽也毫不顾忌,一有机会就上台演讲,滔滔不绝。有一次,因为她讲的内容大家不感兴趣,而且她又讲了很长时间,台下嘘声、讽刺声、嘲笑声随之而起,但是玛丽自信好强的个性却使她根本不把这些放在眼里,依然毫不脸红地演讲下去。到后来,听她演讲的人都跑光了,她却仍然坦然地把自己想讲的话讲完才停止。许多同学对她这种突出的个性不理解,而她对别人的议论也毫不在乎,一直维持着独立自信、我行我素的个性。

当自己面临困境时,犹太人想到的是“我会赢”,而不是“我可能会输”;当自己与别人竞争时,犹太人想到的是“我跟他们一样好”,而不是“我无法跟他们相比”;当出现机会时,犹太人想到的是“我能做到”,而不是“我不能做到”。

我是一流的投手

我的孩子,在所有的谦逊中,要保持你的自信并估价你自己的真实价值。

——犹太人格言

有个犹太小男孩,头戴球帽,手拿球棒和棒球,全副武装地走到自家后院,大声喊:“我是世上最伟大的棒球手。”他满怀自信地说完后,便将球往空中一扔,然后用力挥棒,虽然没打中,但是他毫不气馁,继续将球拾起,又往空中一扔,然后大喊一声:“我是最厉害的棒球手。”他再次挥棒,可惜仍是落空。他愣了一下,然后仔仔细细地将球棒与棒球检查了一番。之后他又试了三次,这次他仍告诉自己:“我是最杰出的棒球手。”然而他这一次的尝试还是落空了。“哇!”他突然跳了起来,“我真是一流的投手。”

可见,信心的大小决定了成就的大小,庸庸碌碌,过一天算一天,总认为做不了什么事的人,仅能得到很少的报酬。这样的人认为自己不可能做出伟大的事情,结果他们就真的不能;他们认为自己很不重要,他们所做的每一件事就真的无足轻重。久而久之,连他们的言行举止也会表现得缺乏自信,如果他们不能将自信抬高,他们就只能在自我评估中萎缩,变得愈来愈渺小,而且他们怎么看待自己,也会使别人怎么看待他们,于是这种人在众人的眼光下又会变得更加渺小。

相反,那些积极向前,确信自己有更大的价值的人,往往能得到很高的报酬。这种人相信自己能处理艰巨的任务,结果他们就真的能做到。这样的人所做的每一件事情,包括待人接物、个性、想法和见解等,都显示出他是专家、是一位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每个父母都应该像犹太父母那样,教育孩子从小树立信心,相信自己。

每个人迈向成功的第一个步骤,就是要有自信,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成功,要让关键性的想法“我会成功”支配我们的各种思考过程。成功的信念会激发我们的心智,创造出获得成功的计划。

我要继续活下去

顺境的美德是节制,逆境的美德是坚忍,这后一种是较为伟大的德行。

——犹太人格言

玛蒂是布拉格人,生于1918年,和两个哥哥拥有一个快乐而幸福的童年,她的匈牙利裔父亲和德裔母亲拥有一家小百货店,贩卖皮革及订制珠宝,父亲希望她去念女校,因此她就进了附近的修道院。那是一间罗马公教学校,她是500名学生中唯一的犹太人。

玛蒂15岁时就跟一个比她大10岁的英俊青年热恋进而结婚,虽然父亲最初有意见,但他们的婚姻生活还是过得很愉快,他们的小儿子派特,是在1938年出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