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她伺候婆婆终老,继续伺候丈夫,教养两个儿子,日子刚有了点起色,但是2009年6月,一场暴雨中,家里的土坯房塌了,没家了!雨一停,她就用双手支撑自己,带着两个儿子下地基,同时到处去捡垒墙用的砖,没钱,她要捡来一座房子!砖捡得差不多了,开始盖房时,小儿子的手被搅拌机搅进去了,粉碎性骨折!
这回,她不能不接受人们的帮助了,当乡亲们把凑来的两万多元钱捧给她时,她第一次落泪,她用两手撑起自己,给乡亲们行礼,说:“为了儿子,这钱我先收了,盖好房后我一定还!”53年,她没求过一个人,她也从没走出过家园和那片田地,她要用两只手撑起一片天,要让这片天上有和别人看到的一样高的太阳!然而,她的故事还是传开了,记者来了,捐助来了,一批一批看望她的人来了。她不知道,她的故事已经成为互联网上的热题,她已经是网友们洒泪传播的“最坚强的母亲”“最伟大的女人”“最震撼国度的强者”!2009年9月20日,数十名网友拥围着她,千言万语,最让她惊喜的是这样一句:“不是人们帮你,而是你一直在帮所有人,你让所有人明白了怎样才能站直自己成为大写的人,你是励志益国的英雄!”
董盘卿,一个天生不能走路的女人,就是这样用两只手走出一条震撼世人的人生路。在这条路上,她呈现给人们的不是时尚的华丽和功名的声威,而是生命本身最真实而最坚韧的极品尊严!
那不是我挣的,我不能要。
一元钱的尊严
文/奚萌萌
她答应了老板的条件,只为了更好的生活,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常常想起老板的话:“大家都是为生存,你还有什么好在乎的。”老板油光满面的脸,还有那大把大把的现钞,把她拽入无止境的欲望深渊。
尊严,她的尊严呢?她一遍又一遍的将她掩埋。“生存,只为了生存。”她这样麻痹自己。
天色渐暗,华灯初上,这流光溢彩的城市有着无限的诱惑。
“叔叔,买一枝吧。”“阿姨,买一枝吧。”人们匆匆躲闪,不愿与这个衣衫褴褛的孩子有什么瓜葛。孩子没有放弃,拿着那桶花走向一个又一个行人。
傻孩子,这些人又怎么会看上这么廉价的花呢,她边想着边向前走,那个孩子离她越来越近了,终于走到了她的面前。“阿姨,买一枝吧。”她用稚嫩的嗓音重复那句不知已说了多少遍的话,清澈如湖水的双眸令她惊心,不忍对视,她无法让自己像他们一样漠视这个孩子,漠视那双眸。“多少钱?”她低下头仓皇地打开钱包。“2元一枝。”孩子的声音里有无可抑制的惊喜。她钱包里没有零钱,于是抽出了张5块递给了孩子,“两枝,不用找了。”孩子兴奋地挑了两枝开得最漂亮的递给了她,她接过了花匆匆地离去了。
她刚走了没几步,身后传来孩子的喊声:“阿姨阿姨,你的一块钱!”
街上的人们偏过头来,有些惊讶地看着她和那个孩子。孩子急匆匆地跑来,把一张皱皱的纸币递到她身前,看着身边人不屑的目光,她脸一红,“我说了不用找了!”她急急地大声说。“阿姨你拿着!”孩子固执地说。“你这孩子怎么这样呢,多给的钱还不要?”她无论如何也不要这一元钱。
“阿姨,那不是我挣的,我不能要。”这孩子的话如利刃,划开了她的一切伪装,她再一次低头审视那张皱皱的一元钱,终于小心翼翼地接下来,她知道,这孩子的尊严,一元钱的无价的尊严。
孩子跑走了,留她在原地愣愣地注视着那束娇艳欲滴的花。握着那一元钱的手微微地冒着汗。
“阿姨,那不是我挣的,我不能要。”
这孩子的话在她心中一遍又一遍地想,撕开她的虚荣,她的浮躁,她的麻痹。
对,那不是我挣的,我不能要!她转过身,匆匆地向公司跑去。
你母亲当时也知道是张假币,但那毕竟是你第一次为自己打工,你母亲为了不打击你的积极性,就换了张真的给你。
珍藏一生的假币
文/王国军
那年,我12岁,初中毕业。母亲为了筹集我读中专的费用,忙得焦头烂额,我心里也很着急,希望通过自己的双手,能赚点儿钱回来,为家里减轻一点儿负担。
正巧那段时间堂哥他们在水库租胎,一天能赚五十多块,我把想法给母亲说了,母亲想了想,同意了。我又去求父亲,父亲拗不过我,跑到修汽车的地方给我弄来很多胎子,我去买来胶水和气筒。第二天下午,我扛着8个轮胎跑到水库。当时游泳的人很多,一个胎子能租三到五元不等。很快我就赚到了三十多块钱。到晚上时,一个打扮时髦的小伙子来给我租,一租就是5个,小伙子给了我一张老人头,我把身上的钱全抖出来,才找散。
晚上回到家,我得意地把钱交给母亲,因为那是我凭自己的双手赚回的第一笔钱。父亲走过来看了看钱,没说话。母亲很高兴,破例炒了几个好菜,父亲也给我开了瓶啤酒,算是庆祝。
上学后,母亲把那100块钱给了我作生活费,我却拿去买了台网络游戏机,母亲知道后,很不高兴,我反驳说:“那是我自己赚回来的钱,我有权支配使用。”
一年前我带着7岁的儿子去乡下亲戚家,我教他插秧,儿子学了半天,插出来的秧苗隔了几分钟通通都浮了上来。我不耐烦了,指着他骂道:“你要是不能给我规规矩矩插上一行,就不要回来吃晚饭。”亲戚们都劝我消火。
晚上吃饭的时候,我还在埋怨儿子不争气,这时父亲给我倒了杯酒,然后说:“你还记得你当年租胎的事情么?”
我说:“我当然记得,那可是我第一次赚钱。”
父亲说:“你要是想知道真相,就跟我来,你母亲在房间里等你。”
我一下子蒙住了。好奇地跟着父亲进了屋,母亲从怀里摸出来一包塑料纸,打开,里面躺着一张崭新的老人头。我接过来看了看,上面有个我做的印记,正是我当年从小伙子手里得来的那张。我又仔细地看了看,忽然觉得不对劲了,很明显,那是一张假币。
我怔住了。
母亲说:“今天我把东西还给你,你好好保管着,以后教育孩子的时候,能用得着。”我惭愧地低下了头。
父亲说:“其实你母亲当时也知道是张假币,但那毕竟是你第一次为自己打工,你母亲为了不打击你的积极性,就换了张真的给你。今天你如此对自己的儿子,我们都看不惯了,才决定把这桩往事抬出来。”
母亲把这张假币郑重其事地放在我的手里。握着,忽然觉得很重,压得我有些喘不过气来。母亲叮嘱我说:“以后做事,要注意方法,特别是教育孩子,更要鼓励和诱导。要是实在忍不住了,翻开这个,你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如今,我把它小心地保管着,我知道保存起来的不再仅仅是一张假币,而是一种至深至纯的人性之爱。
人,在什么时候都需要母亲。夜晚,她的房间里传来均匀的呼吸,我就想,花被之下,一定会有一个安稳的梦吧。
小花被,遮眼泪
文/鲁小莫
6岁时,她被过继到伯父伯母家。伯父当年闯关东,与伯母结婚多年一直没有孩子,而她的亲生父亲早已去世,母亲拉扯着4个孩子不容易,思来想去,就把体质最弱的她送出去了。
在伯父伯母家,她过上了较好的生活,饭能吃饱,有新衣穿。长大后,她的伯母——也就是养母,坚持供她上学,她一直读到中专毕业,这对当时的女孩来说已经很不容易了。提起这些,她对养父母感激不尽。他们视她为己出,她也尽量做了一个好女儿:乖巧,听话,家务活抢着做。
即使这样,她还是常常想起自己的母亲:母亲的轻言细语,母亲在深夜里为她掖被子,母亲粗糙的手轻轻抚过她的头……12岁那年,她随养父母回到山东,在老家温暖的大炕上,坐着姑姑、婶婶等一大群女人,养母微笑着给她介绍:这是大姑二姑,这是三婶二婶……她随着养母的指点,懂事地叫着她们,每个人都看着她,愉快地回应。
最后,养母指向一个女人,问:认识她吗?
她想都没想,答,不认识。然后掉头跑开,到院子里和一群年龄相仿的孩子疯玩起来。
她永远记得,那个女人的笑在瞬间僵死,眼里涌出湿湿的东西,却努力压抑着,不让它掉下来。
那个女人是她的母亲,怀里抱着一床小花被。后来得知,那床小花被,是母亲在得知她年底要回来后,用积攒了数月的钱买来棉花棉布,一针一线为她缝制的。而她被养母拉着手,踏进屋里的那一刻,就在众多面孔中一眼认出了母亲。小小的她,说不清当时为什么那样回答,许是怨恨,许是怕养母不高兴吧。
老家之行,她的表现让养母很满意。母亲做的小花被,养母慷慨地给了她。夜晚,盖着松软的小花被,她把头蒙进被里,拼命嗅着,仿佛能闻到一种味道,那是母亲的手轻轻抚过被子的味道。
养母爱她,但脾气不怎么好,遇到不顺心的事会拿她出气,打骂也是常有的事。受了委屈,她不像别的孩子那样顶嘴,或者大哭大闹,只默默地自己担着。晚上,钻进被窝,让小花被的温暖覆盖着自己,然后让眼泪一滴一滴渗进被子里。
小花被一直陪伴着她。上了中学,要住校,养母为她准备了一床更新的被子,她表示还要带着小花被,她看到养母的脸上有了不悦。那天她去同学家玩,回来后发现小花被不见了,问养母,养母不吭声,再问,养母顾左右而言他。她便不再问,小花被从此失踪,她在心里很是失落了一阵子。
她的大半生在东北度过。为养父母养老送终后,她已经60多岁,而后又随儿女回到山东老家。
此时,她的生母已经80多岁,眼不花耳不聋。母女俩再度相聚,手拉着手,有说不完的话,此时,历经磨难的她早已谅解了母亲。她给母亲讲自己的成长,讲种种见闻和经历,也讲到了那床小花被。
老母亲用干枯的手抹着眼泪,说,闺女,娘还能为你再做一床小花被。
第二天,母女俩手牵手去了市场,买来棉花和小花布。把花布洗净后,在阳光下晾干,然后娘俩儿坐在洁净的地板上,一针一线缝小花被。
如今,她夜夜盖着小花被,闻着,嗅着,不时用手摩挲一下,幸福得就像个孩子。
她是我的母亲。有时候我问,要不要换床被子因为单位里发了很多太空被,又轻又软,柜子里有些放不下了。她摇头并急忙声明:我就喜欢这床小花被。
我笑了,任由她拥着她的小花被。人,在什么时候都需要母亲。夜晚,她的房间里传来均匀的呼吸,我就想,花被之下,一定会有一个安稳的梦吧。
我在心底不停地祷告,祷告上天能多给父亲一点儿时间,好让我能在他宽阔的胸怀里,一诉我的忏悔。
父亲,我是你心中永远的痛
文/王国军
自我记事起,就一直没有见过母亲。据说,她是厌倦了小山沟里的穷日子,一个人悄悄地走了。父亲却从没责怪过母亲。他常在酒后感叹:“儿啊,都是我不好,我没钱给你妈治病,她才撇下咱们走的。”
那几年的日子糟透了,家里除了我之外,还有一个弟弟和妹妹。父亲为了凑齐我们的学费,起早贪黑地到处打零工,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头上的白发越添越多。
初三毕业那年,我和比我小1岁的弟弟同时考上了省重点高中,可家里的经济状况只能供一个人继续上学,那意味着我和弟弟必须有一个人辍学。所以当我和弟弟同时把录取通知书拿回家时,父亲只是略微瞟了一眼。脸上没有丝毫的激动。
晚饭过后,父亲把我叫到厨房里,什么话也没说,只是长长地叹着气。我从父亲冷漠的表情里。读到了什么叫做“残酷”。我恨他把我从通向大学的路上推了下来,我心里叫嚣着:为什么那个辍学的人是我而不是弟弟可我没吭声,也没反抗,我只是流着眼泪,掏出通知书,撕了个粉碎。任那飞舞的碎片在他面前七零八落。
第二天,我离开了家,一个人辗转来到另一个城市。我开始到处捡破烂,饿了,就捡人家丢弃的食物;累了,就蜷着身子在墙角里眯一阵。就这样过了一个月,手头上稍有些钱了,我便开始进一些报纸在火车站兜售。我被人打过、抢过,但我依然不屈不挠地坚持着。
三年的时间里,我只回去过两次,默默地把攒的钱交到父亲手里,然后转身就走。父亲想留我吃顿饭,但他分明知道,以我的个性对他只有恨。所以我每次回来,他总是默默地跟在后头,吸着低劣的纸烟,剧烈地咳嗽着。我只是想,多年前,父亲便把我遗弃了,我已经成了一个被抽空血液的躯壳,没有了爱,也没有了灵魂。
我经常做梦,但结局总是我还沉浸在甜蜜里,就被一汪冰凉的眼泪惊醒。其实,我并不嫉妒弟弟,我之所以忍受这么多的苦,就是想让弟弟妹妹都能考上大学,圆我这辈子都无法实现的大学梦。
很快,弟弟被中南大学录取,妹妹也考上了一所重点高中。家里的钱也越发紧巴了。于是,我便到长沙打工。凭我这几年的打工经历,我顺利地找到一个摊住,做起了买卖旧书的生意。
一次,我特意去看弟弟,当我在宿舍里找到他时,我傻了,弟弟正在啃着两个馒头。连汤也没有。我眼睛一热。赶紧去买了几份汉堡回来。并在心里默念:弟弟啊,哥一定要让你过得好一点!
在长沙混得久了,朋友也多了起来。不久我放弃了旧书摊,和朋友做起了跑运输的业务。由于我们重信誉,生意逐渐扩大。有了钱,不愁温饱了。没有上大学的疼痛却越来越强烈,我对父亲的恨也愈来愈重。那是一种刺骨铭心、撕肝裂肺的痈。
父亲也来看过我一次,他是走着来的,赶了100公里路,找到我们公司,还为我带来了一双棉鞋和一些腊鱼、腊肉。父亲一边喘着粗气,一边说:“儿啊……”但我不等他说完。便冷冷地打断他:“我不需要这些,你以后不用再来看我。”看见父亲滴着眼泪走了,我心里涌起一丝莫名的伤感。
弟弟也常来看我,每次我都会拿钱给他,而他只是从中取一两张。说够了。每次离开时,他都说:“爸让我转告你,其实他很想你,希望你有空回去。”但我对自己说:在我的字典里,早就没有了“父亲”这个词。永远也不会再有。
六年后,我们的业务越做越大,在全国很多地方都建立了连锁公司,我也有了自己的房和车。弟弟大学毕业后,做了一家外资企业的驻华经理,妹妹也在一所中学教书。听妹妹说,每次过年,父亲都替我留了一个位置、一副碗筷,然后说着一些莫名其妙的话,说到最后就伤心地哭。
听到这儿,我转过了身,脸上有湿湿的东西在滚动。
一天。妹妹突然跑来,一脸沉重。我问:“有啥事就说,等会儿我还要去澳门签合同呢。”妹妹说:“爸快不行了,想见你最后一面。”我心里猛地一颤,却还是犹豫。以前的伤痛让我此时不知如何面对他,确切地说,是没有勇气面对他。
妹妹看了我一眼,继续说:“我也是前几天才听隔壁的四公公说的,其实我和二哥都是父亲领养的,你才是他的亲生儿子啊。我和二哥出生后不久。家乡发了洪水,结果我们的亲生父母被大水冲走了……爸过来救人的时候,在漂流的澡盆里发现了我们……”
我像是被雷电击中一般,整个世界都在我眼前翻转,儿时的记忆一幕幕在我眼前闪过……父亲并没有把我遗弃,自始至终也没有。当面临艰难抉择时,他想到的不是自己的儿子,而是别人的孩子!这是多么崇高的父爱!而我呢。任凭自己的无知一次又一次地把父亲推向绝望。更把自己推向了爱的悬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