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约有芳艳,本生江汉滨。临风轻笑久,隔浦淡妆新。白鹭烟中客,红蕖水上邻。无香结珠穗,秋露浥罗巾。”北宋诗人梅尧臣,一首《水荭》体物细微,把蓼花之美刻画得淋漓尽致。遍布河岸的蓼花,在迎来送往的码头,似乎格外繁茂,而那小小的花朵之中,竟寄托了送别与重逢的种种情谊。
唐代许浑《朝台送客有怀》曾曰:“岭北归人莫回首,蓼花枫叶万重滩。”离乡之人莫回首,再回首,所见也只有无尽的蓼花和枫叶在风中飘荡,一片空茫。蓼花,江水之畔的火红色,为离别平添了几分愁韵。
蓼花因开在秋天,花朵细小,似烟含愁,自有一番清冷,因此也常寄托着诗人悲秋的情愫。有一首《蓼花》写得尤为哀怨:“蔟蔟复悠悠,年年拂漫流。差池伴黄菊,冷淡过清秋。晚带鸣虫急,寒藏宿鹭愁。故溪归不得,凭仗系渔舟。”字里行间尽述蓼花的高洁和寂寥,和着将逝的秋虫、独宿的白鹭,遍地蓼花,在诗人笔下竟成了无限弥漫的愁思。
实则,蓼花固然开遍码头渡口,但来往的船只中,并非只是送别,其间的点点白帆,也有归来的游子翘首张望的身影。南唐中主李璟曾赋诗说“蓼花蘸水火不灭”,把火红的蓼花比喻成近水而水浇不灭的火焰,后人因此诗句,便不仅仅把蓼花当作送别苦旅天涯的哀叹,亦当作期待归人水浸不灭的热切之情。于是那码头两岸的红花,便也不再仅仅是离人眼中血,也成了等待和思念归人的赤诚。
她太贪恋泥淖里的温暖,不肯孤立无援地站在天地之间。直到她弥留之际,才脱下了那副天真热情的面容,写道:平生遭尽白眼,身先死,不甘、不甘。
只因她贪恋泥淖里的温暖
文/闫红
萧红不长的一生里,大致跟过三个男人,每一个男人对她都不好。第一个男人曾与她订婚,但萧红莫名其妙地跟另外一个男人出走了,过了一段时间再回头找这位未婚夫,被对方家人逐出门外。这未婚夫也似是个有情有义的,把萧红安置到一个地方,两人同居数月,等到萧红的肚子渐渐大起来时,未婚夫突然无影无踪了,结合整个事件来看,简直像个有预谋的报复。但是,就算是一个报复,仍比萧红后来遇到的男人对她要好一些,起码这个男人给她留下的是一个谜团,而不是确凿的侮辱与冷漠。
第二个男人是萧军,很多文章喜欢把他的形象描写得很正面,与反面的端木蕻良作对比。据说,有一次,萧红的脸上有一块青肿,朋友问她怎么了,她说是跌伤的,萧军冷笑道,别不要脸了,什么跌伤的,还不是我昨天喝醉了打的。要不是转述这话的是个小有名气的作家,我简直要怀疑是无中生有的传闻,一个文明的男人,怎么可能说出这样的话,粗暴地撕下那女子最后一点遮掩,冷酷的语言比拳脚伤害更重。
至于端木,就更不用说了,他对于萧红的文字都轻视,当着她的面对她的朋友说,她不就会写那些婆婆妈妈的东西吗?对于一个以文字为生命的女子,这伤害可想而知,要是别人这么说,还可以对他的有眼无珠一笑了之,偏偏这个人,是她无法忽略的丈夫。或者萧红意乱情迷死心塌地倒也认了,但她接受他以前,曾对人说,端木是个小人。
她的一生,确实可堪同情,可是,她为什么总是落到如此悲惨的境地呢?
不要拿才女薄命来遮掩,和她时代相近的才女,虽然情路都不是很顺当,但起码都保住了自己的尊严。就说丁玲吧,胡也频对她始终钟情,冯雪峰虽为现实所阻,却也脉脉有情,更不用说与她白头偕老的丈夫陈明,在她去世多年之后,写回忆文章时,仍饱含着动人的柔情。张爱玲算比她运气差点,但也只是感情上受点伤,跟尊严被践踏没法比。
萧红落到这个地步,要怪她自己,萧红太习惯于在灵魂上依赖他人,这个他人,不专指男人。我们都知道,鲁迅对萧红很爱护,萧红也写过一些怀念性文字,可是这份友谊在许广平的笔下又是一种味道,尽管她努力写得非常温婉。
许广平说,萧红特别喜欢去她家,几乎每天都去,一待就是大半天,鲁迅先生没有那么多时间奉陪,就让许广平陪着,他自己在楼上看书。许广平身在楼下,心却在楼上,那时鲁迅的身体很差,她担心他照顾不好自己,又没法上去探视,一边陪萧红说话,心里却非常紧张。果不其然,有次鲁迅看书时,坐在躺椅上睡着了,被子滑落下来,先是小病,最后演变成大病,再也没有起来。
许广平是在萧红去世后写这篇文章的,仿佛只是为了怀念,但那份怨责怎么着也是掩饰不住的,像我这样的读者看了就要叹,萧红,你也真是的,老是去人家家干什么呢?你难道看不出人家的不耐烦吗?
我想,萧红绝不是那么不敏感的人,只是她没办法,她没有一份好爱情。鲁迅及许广平曾经给予她的爱护就是她唯一可以投奔的温暖,她也许已经看出人家的冷淡,可是,不朝这儿朝哪儿走呢?这儿,毕竟是逐步冷下来的微温,剩下的三个方向,则是无边枯寒。甚至她和许广平絮絮而谈时,心里也不是不紧张,但她仍然将身体在椅子上陷得更深一些,无视墙上移动变幻的光影,言笑晏晏。
张爱玲有过类似的经历,她在美国,拜访胡适,头开得非常好,也算相见甚欢,可是,当说到某个话题时,胡适脸色稍稍一暗,张爱玲马上捕捉到了,十分不安。即使在那异国他乡,面对这位非常欣赏自己的偶像级前辈,张爱玲也未敢多加亲近,她太明白求近之心往往弄成疏远之意,距离也许是友谊的保鲜剂,倒是胡适还来看望过她一回,他们一直保持着这样淡然的君子之交,避免了因过于亲近而生出的尴尬。
萧红与男人的关系,其实是她与这世界关系的一个缩影,她不够决绝,不够果断,她老想贴上去,拖延着,赖着,她太贪恋泥淖里的温暖,不肯孤立无援地站在天地之间。直到她弥留之际,才脱下了那副天真热情的面容,写道:平生遭尽白眼,身先死,不甘、不甘。
她心灵里的寒逼出来,灵魂终于孤单单徘徊于天地。
它温柔而且娇惯,如同一个宠儿,也更像是一颗掌上明珠……然而,它的内心却刚强而坚定,好像是石头。
小银
文/[西班牙]希梅内斯
毛茸茸的小银玲珑而温顺,外表是那样的柔软,软得通身像一腔纯净的棉絮,没有一根骨头。唯有一双宝石般发亮的眼珠,才坚硬得像两颗精美明净的黑水晶的甲虫。
我把它解开,它自己就向草地走去,漫不经心地用鼻子微微地去嗅触草地上的小花;那些玫瑰红的、天蓝的、金黄的花朵……我轻轻地呼唤:“小银呢?”它就仿佛带着满意的笑容,轻盈地向我走来,不知为什么会像是一只小小的风铃在娴雅地摇晃……
我给它什么,它就吃什么,可是它最喜欢的是黄澄澄的蜜橘,颗颗琥珀般的麝香葡萄,紫色的无花果,以及那些由渗出的果汁所凝成的一粒粒晶莹欲滴的蜜露……
它温柔而且娇惯,如同一个宠儿,也更像是一颗掌上明珠……然而,它的内心却刚强而坚定,好像是石头。每当我星期天外出,骑着它经过村里的僻街陋巷时,那些衣着整洁、悠然自得的农民们,都注视着它说:“真棒!”是真棒。月样的银白,钢样的坚强。
叶散的时候,你明白欢聚;花谢的时候,你明白青春。
光阴
文/宋如德
天知道那时候我怎么那样喜欢他。
晚上,我正在父亲“陪伴”下,翻看无趣的课本,突然,木门吱呀一声被打开了,灯光略显稀薄的门口闪出了董晨的影子。他和往常一样,穿着一件干净的白衬衫,圆圆的脸上满是笑意与谦和。我从书堆里抬起头来,心里紧绷得弦立刻就松开了。因为,他一来,父亲就会陪他聊天,我正好可以借机开开小差。
那时候,董晨刚高中毕业,衬衫要天天换,早上一起来就蹲在门口刷牙,不喜欢干农活,也不喜欢和村里的同龄人打牌、喝酒。碰到谁,都只是淡淡地点个头,显得有点另类,也有点孤独。倒是喜欢来我家,找我父亲聊天。那时父亲刚退休,家里订有一份《参考消息》,两个人,一老一少,各拿一张看着,然后就热闹地谈论起来。一晃,半天就过去了。
董晨喜欢教我念唐诗。记忆最深刻的一次是,有一回给我讲《长恨歌》,念到“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一句时,他突然顿了下,脸扬起来,望了一眼远方,目光迷蒙而涣散,然后,叹口气,才又接了下去。记得我妈要给他介绍一个对象,他死活都不肯去见人家。
大约过了两年,他学起了木匠活。有一天,他送来一个小板凳。是个圆凳子,四条腿很艺术地弯曲着,涂着通红的漆,说是送给我的。他将板凳搬到我经常写字的小方桌前,让我试一下,结果,高矮正合适,于是董晨很开心地笑着。这个板凳,我家现在还留着,完好无损。
我读高中的时候,他终于结婚了。是个很胖的姑娘,粗枝大叶的那种。说实话,第一次看到这个女人,我有点失望。董晨似乎也不太满意,总说她早上起来不叠被子,吃饭前不知道洗手什么的。后来,他到我家的次数渐渐少了,就没再听他说过什么埋怨的话。偶尔见到他,倒是觉得比以前老了许多,衣服也不像以前那么干净整齐了。
后来,我到外地读书,有一次回来,看到他和一大群人蹲在村口,衣着、神态、姿势和周围的村民已经浑然一体了。
到家后,我妈对我说,董晨现在对我们有意见了呢。我问怎么了,我妈说,有一次,他到我家来借自行车,车子刚好坏了,就没借给他,之后,见到我爸妈就有点生分了。
最近一次见到他,是去年过年的时候。我站在老家的后门抽烟,见有人挎着粪箕在捡枯树枝,穿着厚厚的棉衣,弓着腰。他一抬眼看到了我,就扬起脸,有点迟疑又很谦恭地对我说,哎呀,二叔回来了啊。我这才看清,竟是董晨——原来,他竟确乎是比我晚一辈,要喊我二叔的。只是,那一刻,我竟答不出话来,只觉得许多灿烂的回忆,在这刹那之间突然就被风吹灭了,黯然飘零。
每一个人的青春都会消逝,女孩总有挽髻做妇人的那一天,少年最终会变成扶杖的老者。
青春符号
文/张伟明
A是一座金字塔,是进取。青春永远要争第一,不做第二。只有锐意进取,青春才能焕发出巨大的能量,推动历史的车轮。
B是青春,是两个联结在一起的心,是友谊。青春的友谊是无私的。纯洁的。
C是未满的月芽儿,是缺憾。青春总是不圆满的。因为不圆满,就多了一种美好的期冀。
D是一把竖琴,要用心去弹奏。
E是书架,是智慧。青春如果不与书结缘,就失去了和世界上无数优秀的人交流的机会。
F是一面旗帜,是理想。是奔跑中的一面风中旗帜。
G是拳头,是力量。青春的力量=朝气+勇气+灵气。
H是单杠,是运动。青春的第一标志就是健康,而健康来自于不懈的运动。
I是单个的人,是独立。这意味着你长大了,要有独立的人格、独立的能力,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同时担负起一个公民应当担负的社会责任。
J是一个鱼钩,是等待。为了等到成功的机遇,必须要有耐心。因为在等待中,磨练了浮躁的性情,变得沉静如水。
K是迈出正步的军人,是规范。还记得军训吗?学会规范自己,才是成熟的开始。
L是一只靴子,是时尚。时尚总是青春的代表。
M是一扇大门,是抉择。抉择要有勇气,又要慎重,因为抉择是否对路,关乎你的发展前途。
N是一道闪电,是激情。没有激情的青春是乏味的,有激情才有创造力。
O是一轮太阳,是朝气。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青春的每一天也都应是新的。
P是一株芦苇,是思想。有一句名言:人是一株会思想的芦苇。青春不和思想结合,就会显得盲目和浮躁。善于思考,勤于思考,青春才会发出智慧的光芒。
Q是一个气球,是梦想。唯有梦想是无限自由的,青春的你尽可以梦想,但一定要用现实的行动去逐步实现它。
R是扶杖的老人,是消逝。每一个人的青春都会消逝,女孩总有挽髻做妇人的那一天,少年最终会变成扶杖的老者。知道会消逝,就要好好把握每一天,不要虚度青春年华。
S是曲线,是优美。欢乐是美,忧伤是美,希望是美,失望也是一种美,因为,你还可以重新来过。
T是戴着帽子直立的人。那帽子可以象征某种荣誉,也可以象征某种压力。无论获得了荣誉还是遭到压力,你都应挺直脊梁,做一个直立的人,不要被虚荣捧垮,也不要被困难和压力压倒。
U是一只空杯子,是谦逊。有个禅语说:你不把自己杯子里的水倒尽,我怎么给你倒进去?青春的心是谦逊的,思想和智慧才会注入你的内心。如果你抱着自己的知识不放,又不肯去向他人学习,就永远只能是半杯水。
V是一个楔子,是专一。青春需要把所有的精力汇聚到一个点上,才能钻透模板。
W是两个V组合在一起,是双赢。青春固然要争取胜利,但是在竞争中,并不一定要争个你死我活。大度一点,宽容一点,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也少不了他人扶助的双手,让青春少一分嫉妒,少一分狭隘,那么最终每个人都会赢。
X是作业本上的红叉,是错误。青春不可能没有错误,认识了错误,就能收获正确。
Y是一株树,是洗礼。青春之树应该站在高高的悬崖峭壁上接受风雪的洗礼,而不是在温室中懒洋洋地晒太阳,当“小皇帝”。经历风雨,才能长成参天大树。
Z——你说呢?
亲友、邻里和社团就好比避难所,生活中的强风袭来时,他们就会伸去援手,彼此互相扶持,奋力图存。
相互扶持
文/晓林
游览加州巨杉林地区时,向导指出巨杉的根很浅,仅及于表土层。
“那不可能!”我大声说,“我是乡下人,知道树如果根不深,就会被强风吹倒。”
“巨杉不是这样的,”向导说,“因为丛生的巨杉,根部在地下互相缠结,强风吹来时,它们会互相扶持。”
这给了我一个启示:
人在某种意义上就像巨杉。
亲友、邻里和社团就好比避难所,生活中的强风袭来时,他们就会伸去援手,彼此互相扶持,奋力图存。
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真是最弱小的人!
勇敢的人
文/[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有一次,有一家人全家在假日里到森林中去:父亲、母亲、五年级学生托利亚和四岁的萨沙。森林里是那么美好,那么欢快,孩子们的父母让他们看看盛开着的铃兰花的林中旷地。
林中旷地附近长着一丛丛野蔷薇,第一朵花开放了,粉红粉红的,芬芳扑鼻。
全家人都坐在灌木附近。父亲在看一本有趣的书。突然雷声大作,飘下几滴雨点,接着大雨如注。
托利亚把自己的雨衣给了妈妈,虽然她并不怕淋雨;而妈妈却又把雨衣给托利亚,虽然她也并不怕淋雨。
萨沙问道:“妈,托利亚把自己的雨衣给您,您又把雨衣给托利亚,托利亚又把雨衣给我穿上,你们干吗这样做呢?”
“每个人都应该保护更弱小的人。”妈妈回答说。
“那么,我干吗又保护不了任何人呢?”萨沙问道,“就是说,我是最弱小的人啰?”
“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真是最弱小的人!”妈妈笑着回答说。
他朝蔷薇丛走去,掀起雨衣的下部,盖在粉红的蔷薇花上;滂沱大雨已经冲掉了两片蔷薇花瓣,花儿低垂着头,因为它娇嫩纤弱,毫无自卫能力。“现在我该不是最弱小的了吧,妈妈?”萨沙问道。
“是呀,现在你是强者,是勇敢的人啦!”妈妈这样回答他。
警官低头仔细瞧了瞧女孩,仿佛看到了她那孩子特有的贪心和天真。
咬过的苹果
文/[蒙古]波仁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