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让死人开口说话:名臣问案
7324300000001

第1章 前言

公案,原指古代公府的案牍,后来引申为剖断是非的案牍,始称公案。公案小说是中国旧小说的一种,主要写古代社会中的冤狱讼案故事,内容包括人命、奸情、抢劫、婚姻、债务、诈伪、雪冤等,可谓包罗万象。人物既有高官重臣,也有江湖盗贼,故事曲折离奇,推理下法极其高明,因而受到历代读者的喜爱。

古代社会,人类对科学技术的认识和运用远没有今天这样精微,也没有精密仪器为案件的侦破奠定胜局。侦破案件,主要依赖经验、推理及对案情细节的把握。这其中,把握案情细节尤为重要,它往往会成为破案的关键。

如《狄公案》第十六回,狄仁杰在破淫妇谋杀亲夫一案中,得知本案的关键人住在一个叫“齐团菜”的地方。但遍访3地民众,都不知道这个地方。这时,一个七八十岁的老差役说话7:“蒲萁菜,八月冰有呢。太爷要这样菜吃,现在里未到时候,我家孙了,专好淘气,栽了数缸蒲茈,现在苗芽已长得好高的了。外面虽然未有,太爷若要,小人回去拖点来,为太爷进鲜。”众人见他耳聋胡闹,惟恐狄公见责,忙代他遮饰道:“此人有点重听,因此言语不对,所幸3差尚是谨慎,求太爷宽恕。”狄公见他牵涉的好笑,乃道:“你这人下去罢,我不要这物件。”哪知这差役听狄公说不要,疑惑他爱惜新苗,拖了芽子,随后不长蒲萁,乃道:“太爷不必如此,小人家中此物甚多,而且不是此地的,原是四川寨来的。”狄公听了此话,不觉触目惊心……

由问“齐团菜”地名,引申出“蒲萁菜”这一菜名,又由蒲萁菜引出“四川寨,”这其中究竟有何关系?于是,狄仁杰和这老差役细谈,得知“齐团菜”原来是口音之误,本是指“四川寨”,而这四川寨乃是莱州府的一个寨名。顺着这条线索,狄仁杰深入“四川寨”,终于解开了谜底,致使元凶归案。

除重视案件细节外逻辑推理在科学未昌的古代也是破案的一个重要下段。公案小说的逻辑推理主要依据当时的社会风俗、人情世故的“常理”来进行推论,从而对疑犯的行为、心理做出判断。仍以上案为例。狄仁杰怀疑周氏是谋杀亲夫的凶手,源于这样一个判断:“在我看来,她(老妇人)儿子必是她(儿媳〕害。天下节妇,未有不是孝妇,既然以丈夫为重,丈夫的母亲有病,岂有不让她医治之理?这个女孩子,既是她亲生所养,虽然变了哑了,未有不想她病好之理。听见有人能医,就当欢喜非常,出来动问,怎么全不关心,反而骂人不止?即此两端,明明的是个破绽。我且不必惊动,回到衙中,再行细访”。事实证明了狄仁杰的判断是正确的。

古人破案,非常重视对尸体的检验。为此,本书在文内穿插了大景知识性词条,对疑难尸体的辨别、自缢和勒杀的区别及对可疑伤痕如何鉴定进行了详细介绍。

公案小说是我国古典小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形形色色的案件为题材;以作案、断案为描写对象,借以表现当时复杂的生活。近年来,公案小说引起了越来越多的读者的兴趣,也开始得到专家学者的重视,研究着作不断涌现。为此,本书辑录了《钮公案》、《狄公案》、《蓝公案》、《林公案》、《毛公案》五部公案小说,取名《名臣问案牍》,以飨读者。这些作品,都是古代公案小说中的典范之作,相信对读者的阅读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