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你的爱情过期
在婚姻里,你的爱情容易过期,但是对于许多身处爱情之中的男女来说,没有几个人会这么认为。是啊,爱情到来时,花前月下,卿卿我我,这么厚实的感情基础,谁都感觉是坚不可摧的。可是,事实又如何呢?
事实是,轰轰烈烈的恋爱后是热热闹闹的结婚,而婚后的生活,就像一壶烧开了的水忽然撤了火,顿时平静下来,进而逐渐冷却,剩下的就是去品尝那淡而无味的白开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生活中的繁杂琐事就像成群结队的蝼蚁,在一点点地吞噬过去引以为自豪的厚实基础,两个人难免变得彼此不能相容了,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大动干戈已经是司空见惯。
他和她是青梅竹马的一对儿,恋爱那会儿要多浪漫有多浪漫,要多恩爱有多恩爱。像许多恋人一样,她也从来不相信婚姻会是爱情的坟墓。但是,同样和许多走进婚姻生活中的人一样,当他们开始了婚姻生活之后,也很快就发现婚姻生活并不是他们当初想象的那样美好。
那次,同样因为一件小事,他们闹了个天翻地覆。结果,气愤的她把他赶出了家门,并宣布给他10天的准备时间,上法庭离婚。丈夫走了,她感觉心空了,整天呆坐在家里,望着大堆大堆的爱情信物,泪如泉涌。
日子在泪水的浸泡中膨胀,她始终转悠在对往昔的美好回忆里,这却让她更加痛苦。为摆脱这种心境,她决定走出家去散散心。离家不远处是县里的一所博物馆,尽管已近黄昏,可还是有不少游人。从表情上可看出,他们是心满意足的。那博物馆她去过多次,所陈列的不过是一些锈迹斑斑的破铜烂铁罢了,不时还散发出腐尸一般的气味来。可人们总能够剥去它们身上的沧桑,穿越时空,回忆起当时或群雄纷争或天下大治的情景来。文物,它本身就是历史的一个浓缩。她想起了家中那几大抽屉的爱情信物,它们不也浓缩了她曾经的爱情么?可这些爱情信物于她却只能是伤心的回忆。
坐在馆门前的台阶上,邻居方老太凑了上来。那是位退休的教师,多年来一直独身,为人热诚善良。也许是看见了她残留的泪痕,方老太问:“啥事不开心?”等得知事情原委后,老太太长长叹了一口气:“唉,年轻人总这样。要不我给你讲个故事:
有这么一对恋人,他们是邻居也是同学。从国外留学回来后,男的从事考古工作,走南闯北;女的在学校教书,兢兢业业。他们夫妻恩爱,在别人眼里是天设地造的一对。可女的总嫌男的不够体贴,少有时间陪她,对他怨言不少。不久,在一次文物挖掘中,一块松动的石头突然从天而降,重重压在了男的身上,等女的赶到时,他早已气息奄奄。临终前,他的手始终指向搁在一边的旅行包。待女的打开包时,惊呆了:这包可真算得上一个小型的爱情博物馆,题诗的枫叶、凝泪的花瓣、玫瑰信笺、纤纤玉照……里面珍藏着各式各样的物件,而每件物品上都贴上了标签,上面不但注明了物品的来历,还在它背后注上了隐藏着他俩的爱情故事。他是以这种特殊的方式来表达对她的思念和爱意。女的一见,顿时晕死过去。”
方老太像在回忆一般,眼圈微红:
“爱情对他俩是不公平的,他们本应该成为白头偕老的一对,可如今,只给她空留一堆爱情文物,从此阴阳两隔……其实,爱情不应该被保留,不应该成为只有在锈迹斑驳时才体现其价值的文物,应该常驻心间,像不竭的甘泉,与时间、生活一起流动,一起消逝……”
夕阳斜照,金黄色的余晖静静地泻在方老太布满皱纹的脸上,像陈列文物的斑迹一样,让人感到世间的沧桑。“现在年轻人购买很多昂贵的物品来作为爱情信物,钻石戒指或铂金项链或翡翠手镯,以为这样爱情便稳固了。的确,爱情需要珍惜,但更应在心中去珍惜,去体味。”
回到家里,她反复思量方老太的话。丈夫不知几时偷偷回来了,悄悄地蒙住了她的眼睛,她猛地扑了过去,早已泣不成声:“别让我们的爱情成为文物,好吗?”丈夫虽一脸惊讶,却在使劲地点头。
在“没有钱,爱情只是一种奢望”的社会,在柴米油盐酱醋茶不停地吞噬我们激情的日子里,让我们好好珍惜,想尽一切办法来延续我们的爱情,别让我们的爱情成为“文物”。
生活虽平淡,但感情很真,谁也离不开谁。现在的年轻人好的时候海誓山盟,爱得死去活来,一说分手就什么都不顾,这样的婚姻怎能白头到偕老?在当今社会,婚姻自主权得到了充分发挥和实现,不受他人干涉。过去传统的“嫁定终身”,“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等封建思想已越来越少,这时,如何保鲜婚姻,成了每个人、每个家庭的一道门坎。其实,每个人在婚姻生活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这似乎取决于你对婚姻生活的理解和你对婚姻的态度。那么,听听网民是如何看待的。当最初的激情过去后,在漫长的婚姻生活中,无论新婚燕尔还是老夫老妻,都会困扰于“感情淡漠”亦或“婚姻乏味”,那么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平淡生活中,该如何将充满暗流的婚姻经营得有声有色、保持新鲜呢?
那些能保持自己的爱情,即使在结婚多年以后仍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的夫妻,绝不把他们之间的关系当做理所当然的事情。他们每天都将他们的感情看做是新的和始终变化的。
1经常说“我爱你”。
幸福地结合在一起的人会用语言表达他们的爱情。而不是说:“干嘛老问我是否爱你?不爱你会和你结婚吗?”
2相互尊重和欣赏。
幸福的夫妻会谈论使对方满意的东西。“我的丈夫始终是我最好的听众”,一位妇女说,“不管是我工作的感受还是我对一个晚会的看法,不管我穿衣的方式,还是我做的饭菜——他都非常注意。他显示出因我而自豪。”
3彼此开诚布公。
幸福结合的夫妻要比其他人对配偶更敞开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诉说想法、感觉、希望和要求,同时还有病情、生气、思念和尴尬或者痛苦经历的回忆。
4互相支持。
幸福的夫妻在对方生病、遇到问题和面临危机时都会守在对方身旁。他们相互保护和照顾。
5他们通过礼物表达爱情。
幸福的夫妻常常因为普通的理由互赠礼物,或者常为对方干一部分工作。这些礼物的价值不是主要的,唯一目的是能为对方带来快乐。奖赏是幸福的表达或脸上的满足。
6接受合理要求也容忍缺点。
每对幸福的夫妻中都存在着合理要求和缺点。双方都清楚对方好的一面可以更多地弥补差的一面。双方都更喜欢积极的反应,而不是消极地让过分繁忙影响相互间的感情。这并不是说不要请对方改变一定的行为方式。但他们不会过高地估计困难。
7为二人世界挤出时间。
在重要事情的排序中,呆在一起是非常靠前的。他们知道爱情需要集中精力和时间,不乐意使他们分开的事情入侵。夫妻呆在一起的时间最受限制的不是工作,而是被称之为“社会责任”的东西。访亲探友可能是美好的事情,但它们不是夫妻二人独处的代用品。
为婚姻重新培养你的性格
有一个故事: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和丈夫发生了争吵,晚上发现卧室的门紧关着。女王敲门,丈夫问:“谁?”女王傲气地回答:“英国女王。”丈夫没有开门。她又敲,丈夫又问:“谁?”女王回答:“伊丽莎白。”丈夫还是没有开门。伊丽莎白女王似乎意识到了什么,最后,她答道:“亲爱的,我是你的妻子伊丽莎白啊。”听到这话,丈夫才打开门。在婚姻之中,无论是谁,都要收敛自己的脾气和性格,要磨平自己的棱角,幸福不是随心所欲,而婚姻和生活是性格的最佳雕塑师,在年龄适宜、具备一定的改变潜力的情况下,性格的改变自然会发生。性格发生改变的核心机制,就是在婚姻的这一内在驱动力之下,通过角色的转换或者生活经历塑造人格。这也就是说,性格的改变,是生活经历塑造出来的,这是婚姻对一个人性格和习惯上的主动改造性;反过来,一个人在婚姻中,为了能更好地适应婚姻生活,也会从主观上进行自我性格和习惯的改观。其实,我们每个人的性格,都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着或大或小的变化。人的性格变化,是对自己婚姻的适应过程,也是婚姻和谐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一个人性格的培养最关键的,还是人本身的改变潜力、改变欲望和改变能力。
1986年出身的陈琳和同样是80后的于鹏结婚了。婚姻没有陈琳想象中的甜蜜和幸福,反而矛盾越来越多,于鹏和陈琳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从小于鹏就养成了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一个月工资一发下来,很快就花完了。陈琳就对于鹏说:“婚前做‘月光族’也就算了,现在结了婚有家要顾,还当‘月光族’就有点说不过去了。”于鹏听了就有点不高兴了:“就会说别人,你自己也要检讨一下自己,家里的活,什么收拾屋子、做饭洗衣服,样样你都拿不起来。”与此同时,两人个性方面也不时发生冲撞,换新手机必须两人一人一部,MP3、数码相机甚至电脑要置办也得平分秋色,可即便如此,因生活琐事引发的争吵还是越来越频繁。终于有一次,双方的矛盾彻底爆发,互不相让的两人在结婚周年时领回了离婚证。
这是如今典型的80后的婚姻,不肯改变自己也不肯过多地包容对方,经济不独立、家务低能,又缺乏婚姻该有的宽容,使得婚姻匆匆谢幕。
不相信爱情的人是可悲的,只信爱情的人是幼稚的。爱情是主观的东西,用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是客观实际见之于主观而形成的印象,你爱Ta,说明Ta身上固有的东西吸引了你,有些东西是暂时的,比如说甜言蜜语,帅气靓丽。有些东西是永久的,比如性格,比如进取心,比如品质。无私给予和大度在短期也是容易付出的,无论何种性格何种品质,因为那时Ta确实对你有好感,但是这种给予和大度能够持续多长时间,关键看性格。由此可见,在婚姻上重新培养你的性格是何等重要。
改变性格的要点有三:
首先是在不能改变的情况下,暂时接受自己的性格缺陷。自责和自卑不会给自己带来丝毫益处。况且,性格缺陷不是自己的错,它是父母亲的杰作,我们只是命运的承受者和改变着。
其次,完全接受了自己之后,就是冷静地分析自己性格的所长所短,尽可能扬长避短。
第三就是学会从对方身上找优点,来补充自身的弱点。夫妻之道在于共同进步,应当多惦念对方的好处,将自己的心态放宽,把对方给予你的包容、宽厚、理解等爱的各种形式也在潜移默化的生活中一点点回馈给对方,或者再加上你自身的一些优点,要知道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自己,也就是在改变你的婚姻现状。
在婚姻生活中没有绝对好的人格,也没有绝对的希望。无论喜欢与否,每个人都有各自独特的性格,每种性格都有一定的合理性和适应性,也伴随着与性格相应的希望和可能。无法选择父母赋予你什么样的性格,但是,你可以选择在后天当中慢慢地改变自己,寻找适合自己婚姻的性格,做自己能做的事情,不伤害对方也就是不伤害自己。
不要太强调你的“付出”
经常听到一些久在围城里的女性朋友们抱怨:“我就像一只陀螺一样,从早上开始就一直围着他转,围着孩子转,然后就转到单位里,晚上回来还要在一大堆家务里打转,你说,我一天天容易吗?就这样,他还不满意,嫌这嫌那。”
社会心理学上有一个人际交换理论,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存在一种类似于商品交换的规则。而我们每个人心中也有着杆秤,衡量着自己的付出和收获。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夫妻关系。人们之所以经常会产生这样或者那样的对另一方的抱怨,是因为在自己倾其所有为这个家付出的时候,实际上他们也是期待着对方给予自己同等的回报,一旦觉得对方的回报没有达到预期的“量”,他们就会感到失望,抱怨由此产生。而且,不仅仅是“吃亏”的一方感觉不好,貌似“占便宜”的一方感受也不好,尤其是在夫妻等亲密关系中,总“占便宜”的一方容易感到压抑、窒息。因为一方付出的太多,另一方似乎就没有了价值,没有了成就感。被动地生活在所谓的舒适中,是一种压抑,一种窒息,而不是一种轻松和自得。婚姻就像一个天平,左端的付出多一点,右端的为了平衡关系,就会付出更多一点,然后左边就会再增加一点……于是,夫妻间的爱在趋于平衡的天平两端长久地维持着。但是,倘若一方拼命地往天平的一端加东西,天平就会过度倾斜,婚姻也就出现问题了。
有句话叫“善良的最高原则是保持受施者的尊严”。这句话放在婚姻里来说,就是“不要太强调你的付出”。说多了,对方会烦、会有压力、会觉得你是在施舍。你又何必做些出力不讨好的事呢?如果Ta看到了,你的付出自然会有价值;如果Ta看不到,你说再多也没用。
晓萍原本是个幸福的女人。大学毕业时如愿嫁给了自己的男朋友,跟他结婚生子,日子平静顺利得让人羡慕。而她,也从来没掩饰自己的幸福。
可是,这段让人交口称赞的婚姻突然间像失去了藤蔓的牵牛花,在一夜间迅速地垮掉了。听者无不惊奇感慨。其实,毁掉这段婚姻的不是别人,正是晓萍自己。
丈夫家境贫寒,当初创业时用了晓萍娘家20万。好在丈夫也争气,不出几年,不但挣回了本钱,还把事业发展得很大,生活越发有声有色。而丈夫一直忙于扩张事业,家里的事都落到晓萍头上。晓萍一边照顾孩子,一边忙着自己的工作,还有两边的老人。虽然很累,但是想到丈夫、家、孩子,又觉得非常幸福。但她又要忙工作,又要照顾家,精力明显不够。晓萍跟丈夫商量过后,把工作辞了,做了全职主妇。
开始的时候倒也不错,但慢慢地,晓萍看着光芒尽显的丈夫,心里总会产生一种难言的恐慌。特别是跟他一起参加一些社交场合时,晓萍看到一些年轻漂亮又野性十足的小姑娘,毫不忌惮地表示着对丈夫露骨的兴趣,她心里就像压上了块大石头,沉重得喘不过气来。她们正是大好的年华,而自己却是个终日待在家里看家、照顾孩子、伺侯丈夫的黄脸婆。
一害怕,她的行为就有些失常。晓萍开始无端地怀疑丈夫,回家太晚就会神经质地追问他去了哪里。丈夫累了一天,一有点不耐烦,晓萍就会恶狠狠地甩上一句:“你别忘了你的今天是怎么来的!是我们家给了你20万!我为了你、为了这个家,辞了职,全心全力地伺侯你爹娘、你儿子!做人不能没有良心!”
开始的时候,丈夫总是无言地忍了。看着丈夫那张隐忍的脸,晓萍就觉得特别安全,这个男人欠自己的,所以,他永远都是自己的。
但是,她显然低估了自己这些话的杀伤力。特别是到最后,她已经形成了习惯,每次吵架总会拿出来说道一番。在一次激烈的争吵之后,丈夫终于咬着牙说出了“离婚”。晓萍气得浑身发抖,忍不住又要拿出那段说词,还没说完,就被丈夫打断了:“我知道,我用了你们家20万,我欠你的今天再还一次,连利息一块算上。行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