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嫁入蒋家的女人们
7314900000026

第26章 悠悠二十载,相看两不厌——蒋孝文夫人徐乃锦(1)

坚守的力量

她和蒋家王朝第三代长子蒋孝文两小无猜,一同度过了人生最单纯的岁月,她在成年后赴美留学的过程中再度与蒋孝文相遇,像是上天注定的缘分一般,他们相知相恋,并最终结为夫妻。这本该是一段郎才女貌的绝美姻缘,但所有的幸福却在半途戛然而止。当她的丈夫蒋孝文还未到不惑之年,便因为饮酒过度触发遗传病病变而成为一个失智之人躺在病床上,她便开始了十八年如一日的守候,绝望的守候。

每一天,她都毫不懈怠地照顾着智力已经退化到幼龄的丈夫,和这个朝夕相处但已不认得她的“小男孩”说着话,一说,就是十八个春秋。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力量能支撑她这么久,也没有谁知道,这段无望的守候对她意味着什么。

直到她告别人世,卸下了“长孙媳妇”的重担之时,依然没有人知道,这个名叫徐乃锦的女人那娇小的身躯里,是如何容纳得下如此巨大的隐忍和坚持的力量的!

不一样的童年时光徐乃锦传奇的一生,或许和她的出身息息相关。她有一个名声显赫的祖父,那就是反清英烈徐锡麟。徐乃锦的父亲徐学文早年留学德国,在德国结识了徐乃锦的母亲徐曼丽,两人回国后在上海成亲,于1938年产下了中西合璧的混血儿,取名徐乃锦,小名“南茜”(Nacy)。

徐乃锦的父亲徐学文,在台湾期间,曾担任樟脑局局长,为官清廉,为人内向耿直,颇为蒋经国欣赏。徐乃锦的母亲徐曼丽则热情好客,乐善好施,父母的性格对女儿的影响很大。

徐乃锦的童年时代生活氛围非常轻松,父亲忙于公务,无暇照顾家人,对孩子也无过多苛责。而母亲天性开朗,喜欢交朋友,因此徐乃锦有着很多和母亲年龄相当的“大朋友”。身为德国人,母亲徐曼丽的中文不是很好,因此,在很多有关孩子的特殊场合,例如父亲无暇出席的家长会、运动会等,母亲总是笑眯眯地看着女儿为其翻译,甚至就干脆由女儿直接做主,回家后,再由徐乃锦七嘴八舌地用中文和德语混合着为母亲讲解。

天性开朗随和的母亲徐曼丽,闲暇之余,总会在家里的唱机上播放着家乡的歌谣,或在接送徐乃锦的路上愉快地哼唱着。天资聪颖的徐乃锦也总是跟随着母亲轻声地哼唱,虽然听不太懂母亲家乡的歌谣,但美妙的音乐旋律给儿时的徐乃锦带来了极大的快乐,她经常缠着母亲教她唱歌,母亲只好在她连德语口语都没法掌握的情形下,一遍遍地教她用晦涩的德语歌唱。

随着徐乃锦年龄渐长,母亲教会她的歌谣已不能满足她对音乐的迷恋,她开始留意起了乐器。在她就读的女师附小旁,有家新开张的西餐厅,傍晚时分,总会传出悠扬的琴声。那时的徐乃锦即将自女师附小毕业,母亲因忙于家务,不再每天接送她上学了,从来都是准时到家的她,经常驻足在西餐厅窗外倾听里面传出的琴声,流连忘返。

细心的母亲在得知女儿因迷恋钢琴而经常忘了按时回家时,并未加以责怪,而是在徐乃锦十二岁生日时,送给她一架钢琴。拥有如此心仪的礼物,让徐乃锦对音乐更加迷恋。闲暇时间,她常常独自一人捧着乐谱到附小旁的西餐厅去向钢琴师请教,母亲见她如此乖巧好学,便和餐厅老板商量,请餐厅的钢琴师在餐厅演奏完毕后到家里指导徐乃锦学琴。就这样,在西餐厅钢琴师的指导下,徐乃锦边学边弹,直至她到台中静宜文理学院高中部念英文时,钢琴已经弹奏得极为出色。

音乐伴随着徐乃锦度过了美好的青春花季,对音乐的迷恋,让她忽略了自己本该是情窦初开的花季少女。每天奔走于学校和琴房之间,和同龄人相比,徐乃锦玩乐的时间少之又少,尽管徐家和蒋家近在咫尺,比邻而居,但徐乃锦常常忽略这个“第一家庭”的邻居,仅在为数不多和邻里的伙伴们一起玩耍、相约游泳时,才会记起自己家的邻居姓蒋是来自“第一家庭”。

蒋家大少的失而复得

在徐乃锦的印象里,蒋家的大少爷蒋孝文就是一个混世魔王,整天只知道拉帮结伙,惹是生非。徐乃锦在即将于女师附小毕业的一天傍晚路过蒋家院子时,见门外守卫的两个士兵在一边小声议论着什么,一边对着院子里指指点点的。透过虚掩的大门,她看到蒋孝文正在被他的父亲在院子里追打,蒋孝文一边躲避着父亲手里的棍棒,一边在不停地向父亲解释着什么。不明就里的她,鬼使神差地走到卫兵前想打听一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但卫兵只是友好地挥手示意她赶紧离开。

回到家里,见一向难得在家的父亲竟然已经坐在沙发上看着报纸,乖巧的徐乃锦给父亲续了杯茶,向父亲说了念书和学琴的情况,见父亲心情不错,便接着问父亲是否知道蒋家今天发生了什么事,她放学回来看见蒋孝文被他父亲在院子里追打。父亲先是沉下脸叫她不要管别人家的闲事,过了一会儿,大概觉得没必要如此严肃,便又缓缓地和徐乃锦说起了蒋孝文。

原来,蒋孝文就读的台湾成功中学素来以治学严谨而闻名,但自从蒋孝文就读成功中学后,其“皇孙”的身份让整个学校觉得很是惶恐。

蒋孝文因自幼贪玩成性,不爱念书,自进入成功中学后,成绩一塌糊涂,有好几门课都挂了“红灯”。那时成功中学的成绩单都是用邮寄方式直接寄给家长,蒋经国在蒋孝文入读成功中学之前,曾经亲自交代校长潘振球,要好好管教孝文。

潘振球是蒋经国在赣南时期的部属,自然不敢违拗蒋经国的指示。但即便是蒋经国亲自交代,校方对蒋孝文的管理也无从下手。蒋孝文不服从校方的管理,经常逃课到校外玩耍,每逢考试便投机取巧,要么偷看同学的试卷,要么就直接翻书作弊,弄得监考老师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只好到校长室诉苦,要求校长裁决。

校长对蒋孝文平日的管理轻不得重不得,又受蒋经国的示意,只好期望将蒋孝文的学习成绩搞上去,也算对蒋家有个交代。所以对蒋孝文的在校成绩十分注意,在他连续观察注意蒋孝文几个月后,发现蒋孝文的成绩每况愈下,这样迟早会出问题。于是,他就写了一封措辞和缓的信,向蒋经国汇报最近蒋孝文在校的情况,以及最近几次月考的成绩,并且顺便问蒋经国是否收到学校寄发的成绩通知单。可是,这封信寄出去了好几个月,蒋经国还是一点回音也没有。这时,潘振球觉得事情有些蹊跷,就直接去找蒋经国,亲自向他汇报这一连串的事情。

见潘振球亲自登门拜访,蒋孝文自知他命令卫兵将学校寄给父亲的成绩单截留的事终是暴露了,于是便找个借口溜之大吉,想等校长走后,回来向父亲认个错就没事了。

蒋经国在了解了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后,气得不行,命令卫兵马上把蒋孝文押回家里,他要亲自审问蒋孝文。

卫兵将蒋孝文带到蒋经国面前时,还未等蒋孝文开口辩解,蒋经国随手抄起棍子便朝他身上猛打,打得蒋孝文满屋子乱跑,见父亲还是不解气,蒋孝文便逃到院子里,蒋经国见他还敢逃跑,更是生气,便提着棍子到院子里追打蒋孝文。

蒋方良听到丈夫在打儿子,心疼不已,立刻出来制止,蒋经国还是拼命打,急得蒋方良眼泪汪汪,在一旁拼命拉住蒋经国不准他动手打蒋孝文。蒋经国无奈,只好放下棍子,可是他余气未消,命令蒋孝文跪在地上不准起来。跪了一阵子,蒋方良心疼得不得了,又是一阵哭哭啼啼,硬是要蒋经国饶了蒋孝文,让他站起来。

徐乃锦听完父亲对蒋家这次事件的讲述后,没有说什么。徐学文叮嘱她不要和蒋家有过多的交往,避免招惹是非。

一转眼,徐乃锦从女师附小毕业了,来到台中静宜文理学院高中部念英文。紧张的学习并未让徐乃锦放弃对音乐的追求,读书、练琴,依然是她在校期间的主旋律。紧张充实的学习生涯,渐渐模糊了儿时的记忆,但她依然充满了对音乐的向往,渴望曼妙的音乐能永远陪伴着她。

因台湾当时的教育系统不予承认徐乃锦就读的台中静宜文理学院高中部英文专业,徐乃锦的父母只好将她送到德国念法语。在德国的九个月时间里,她住在舅妈家,热情好客的舅妈是一个歌剧迷,对西方歌剧如数家珍。舅妈对德国歌剧作曲家理夏德·施特劳斯的作品钟爱有加,经常带着徐乃锦去欣赏歌剧,并将自己对歌剧及一些高水准的音乐会的感受与徐乃锦分享。天资聪颖的徐乃锦在舅妈狂热的引导下,对音乐更加痴迷。

徐乃锦在德国念了九个月的法语后,本打算去柏林上大学,可忽然发现那所大学没有她喜欢的心理学专业,考虑到德语将来不会成为世界的通用语言,况且她在静宜中学时就喜欢英语,便与父母商量,选择了美国加州大学(U·S·U)伯克利读心理学系。

尽管早已适应了独自在异乡求学的处境,但徐乃锦在德国时有热情的舅妈陪伴,并且两人经常探讨对音乐的感悟,所以,身处异乡并未让她感觉到太孤单。进入加州大学后不久,徐乃锦渐渐地适应了新的学习环境,闲暇之余,喜欢到附近的咖啡厅坐坐,一边看书,一边享受异国他乡的情调。徐乃锦最喜欢去的一家咖啡厅的风格像极了她儿时学校附近的那家西餐厅,也在进门的台阶旁放了架三角钢琴,傍晚时分悠扬的琴声似乎又带她回到了懵懂的少女时代。

命运似乎总是垂青这个自幼独立坚强、温柔善良的女孩。午后的一天,徐乃锦像往常一样选了个靠窗的位置,向侍者点了杯蓝山咖啡,正准备从包里掏出随身携带的杂志翻阅时,耳畔传来了久违的国语。

“你好!”徐乃锦抬起头来,看见一张温暖而热忱的笑脸。她愣了一下,礼貌地说道:“你好!”对面的男士继续微笑着问道:“我可以坐下吗?”徐乃锦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男士端坐在她对面,大概花了一分钟时间盯着徐乃锦,她刚想发怒,男士再次微笑着开口道:“你是,徐乃锦,长安东路……静宜文理学院的徐乃锦?”眼前这个似曾相识的男士,让她感到一阵困惑,就算在台湾,能知道她家住址和就读学校的人大概也没几个,更何况这是在美国加州,他究竟是谁?男士见她微锁眉头,满脸疑惑,这才正色道:“鄙人,姓蒋,蒋孝文!”

蒋孝文,眼前这个西装革履、温文尔雅、高大英俊、满脸诚意的男士,就是从前那个呼朋唤友、惹是生非、弄得左邻右舍鸡飞狗跳、不可一世的混世魔王,蒋家大少爷蒋孝文?徐乃锦实在很难将眼前的这位男士和印象中的蒋孝文统一起来,沉默了片刻,总算回过神来,略显尴尬地向蒋孝文应道:“你好,蒋……先生。”

他乡遇故知。尽管蒋孝文年少时的劣迹仍历历在目,但在异国他乡如此偶遇,仍激起了徐乃锦心中阵阵涟漪。

一番寒暄后,徐乃锦得知,蒋孝文自台湾成功学校毕业后,父亲对其年少时犯的错误耿耿于怀,但爷爷蒋介石对他仍旧寄予厚望,希望他能继承蒋家衣钵,将蒋家从军从政的传统继续发扬。于是,蒋孝文被送到了“凤山陆军军官学校”。

但蒋孝文对枯燥乏味的军旅生涯实在不感兴趣,多次向爷爷和父亲表示自己志不在此,希望今后经商而不愿意从军,对从政更不感兴趣。长辈们拗不过他,终于将他安排出国,现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攻读工商管理。

听完蒋孝文的自述后,徐乃锦也简单地向蒋孝文讲述了自己近年来的学习生涯。两人的一番倾诉,更加加深了彼此的印象。从咖啡厅出来,天色已晚,尽管徐乃锦一再推辞,蒋孝文仍固执地要送她回校,并玩笑着说,安全为主,以防不测。徐乃锦被他执着的神情给打动了,应允他只准送到校门外,不许进入校门。蒋孝文开心地说道:遵命。

原以为,蒋家的大少爷就算到了美国也是一班随从伺候着的,可蒋孝文却一脸焦急不断地挥手拦截出租车,用笨拙的英文喊着:“Taxi,Taxi……”看他焦急的样子,徐乃锦连忙上前阻止他,告诉他,学校很近,走几步就到了,她都是步行到这家咖啡馆的,不用乘车。可蒋孝文仍继续挥手拦截出租车,直到他们坐上车后,才开心地和徐乃锦解释道,“第一次送女孩子回去,怎么能让你走路呢,再说了,我们不仅是同乡,还是邻居呢……”

最好的时光里,遇到了爱情。徐乃锦虽然心中始终心存疑虑,毕竟蒋家是台湾显赫的“第一家庭”,蒋孝文身为蒋家的长孙,自然备受垂青,蒋孝文放荡不羁的性格,是否会因她而有所改变呢?但蒋孝文炽热的爱情很快打消了她的顾虑,加之蒋孝文自和徐乃锦相恋后,一改往日飞扬跋扈、纨绔子弟的做派,不再依赖父辈的荫庇生活。在伯克利学校,蒋孝文从不以蒋介石的孙子自居,甚至不敢提及自己的出身及家世。学业方面,蒋孝文也充分意识到今后的社会从商是需要掌握大量的信息和知识的,否则,就算有蒋家势力的庇护,不掌握过硬的经商技巧,也是不行的。

所以,蒋孝文在脱离蒋家一统天下的权力场后,读书十分用功,在徐乃锦的鼓励支持下,功课更是日益进步,令徐乃锦欣喜不已。

1957年春天,蒋孝文的大妹蒋孝章赴美留学深造,蒋孝文携徐乃锦到机场接机。知性俊逸、身材颀长、洋派打扮的徐乃锦让蒋孝章眼前一亮。经蒋孝文介绍后,方认出原是幼时同住在长安东路的徐家当年娴静单纯的大家闺秀,没想到几年不见,徐乃锦已出落成如此美丽俊俏又具异国风韵的少女了。

蒋孝文在纽约曼哈顿中城一家台湾餐馆里摆了一桌台湾菜为妹妹接风洗尘。席间,徐乃锦与蒋孝章相谈甚欢,徐乃锦落落大方地向蒋孝章讲述了自己和孝文在加州邂逅并相知相恋的爱情经历,让蒋孝章打消了对哥哥的担忧。

看来哥哥独自在美国求学,非但没有做出什么越轨违纪之事,还寻找到了自己的幸福,全家老小对蒋孝文担忧大可不必了。

就在蒋孝章入学后不久,蒋孝文收到了父亲的来信。

信中对蒋孝文在美国的变化深感欣慰,尤其对蒋孝文找到了徐乃锦这样品行良好、温柔大方的伴侣大加赞赏,要蒋孝文好好珍惜这难得的姻缘,早日学有所成,回家团聚。

原来,蒋孝章入学后给父母的第一封家书里就用很大篇幅写到蒋孝文在美国的求学生活。她特别以赞许的语气描述了蒋孝文与徐乃锦之间真挚纯正的恋情。直言不讳地向蒋经国、蒋方良报告说,徐小姐是位难得的女性。不但有良好的人品,而且学习刻苦。她与哥哥在一起,是上帝安排的天作之合。因为哥哥好比一匹脱缰的野马,只有徐小姐才能驾驭他。她让父母放心,哥哥在美国的生活很好,用不着担心。因为有徐小姐在他身边,哥哥肯定不会出什么大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