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高手(现代生活实用丛书)
7307700000038

第38章 股票两大类风险及防范之道(1)

“我可以计算天体运行的轨道,却无法计算人性的疯狂。”这是牛顿1720年炒股赔钱后的哀叹。那一年,牛顿买了一只南海公司的股票,不过只涨了一点就卖了,可卖了后继续“疯涨”,心痒的牛顿又高价介入,结果刚买后股票崩盘,赔了两万多英镑。

投资者在追求投资收益的同时,也必须同时面对投资风险。股票风险主要分为系统性风险与非系统性风险,其下又可以细分为很多种,其相应的防范措施有很大不同。

知识问答

股市人人挣钱有可能吗?

很多投资者都问过这个问题。那么,在股市里人人都赚钱可能吗?到底谁在亏钱?

下面以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

假设一个市场只有1头小牛要卖。甲花100元钱买下,两个月后以200元的价格卖给乙,半年后乙以300元卖给丙,8个月后丙又以1000元卖给丁……三年后戊以10000元的价格买到了这头牛。

由此可以看出,只要有人还相信小牛的价格会一直上涨,就会愿意出高价买下来,准备卖给其他人,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博傻”。在这个涨价的过程中,买卖的人都赚取了不菲的差价。而最后一个人只要牛本身的市场价不变,他也没有亏钱。也就是说,所有人都没有亏钱,所有的人都非常高兴……

但是,事实上不会这样。毕竟牛肉不是独一无二的,在这个过程中有人开始改吃猪肉、羊肉了(同题材的股票),还有人开始想方设法从其他地方弄来新的小牛(发行更多的股票),同时物价局的人也开始监管干预或者要加大税收。渐渐地,更多的人反应过来,这不过只是一头牛而已。于是,牛的价格开始下跌,从10000元跌回到1000元,继而再下跌到600元还无人问津。

这时,我们再来分析一下谁亏谁赢。经过三年的成长,小牛长成了大牛,本身更值钱了,这就好比上市公司也会不断地发展,股价也不断上涨。其中,极端的情况还是可能发生的,比如小牛生病死掉了——上市公司破产。但是,三年后牛的真实价格该是多少呢?为判断一下这个牛到底值多少钱,我们可以假设把牛杀了卖牛肉,卖牛肉得到的钱就是实际价值。假定可以卖出200斤牛肉,每斤5元,这样就得出牛的实际价值为1000元。这是没有泡沫的。尽管牛可能还有其他的用处,比如去斗牛,或者做种牛等,这样评估的价格可能又不一样。这样,最后一棒的人就很惨,而此前的投资者都是挣钱的。

股市为什么和宏观经济不同步?

一般来说,在一个健全、成熟的股市里,因为上市公司的经营情况和经济发展周期有关,故两者基本上是同步的,尽管也会有一定的提前或滞后。原因在于,很多宏观经济指标、企业利润等都会提前被股市投资者预测或获知,因此有先知先觉者采取行动,并带动股市涨跌。同时,因为股市有自身的运作规律,投资者的投资心理也会起一定作用,因此有时宏观经济情况变差了,股市还能保持惯性抬升一段时间,但最终会降下来。所以说,一个真正理性的股市,应该就是这样的一面反射镜,能真实地反映出经济的走势和企业的经营状况。而企业现在和未来的价值,也都应该体现在它的股价上,这也正是价值投资的基本原则。

在中国,股市和宏观经济还存在一定的割裂关系。一是中国股市至今还不能完全反映中国经济的发展状况,因为一批能真正代表中国经济的大企业还没有在A股上市(尽管有些已在H股上市),上市公司的质量和规模还不够。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有业绩支持,只要有资金进入股市,就可以造成剧烈涨跌。所以股市具有很强的投机性,股市可以和经济不同步。二是影响中国股市最大的不是经济周期而是政策。我们知道,国家政策的目的在于调控经济,使其平稳运行。一般来说,当经济发展较快时会出偏紧的政策以抑制过热,而当经济发展速度降缓时则用宽松政策刺激经济发展。也就是说,政策周期和经济周期的方向往往是相反的,而股市受政策影响更大,所以也表现为和经济周期不同步。

随着中国上市公司规模的加大和实力的增强,以及我国股市调控及监管手段的趋于成熟,将进一步体现“股市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这一功能。

股票价格怎样才算合理?

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上市公司自身的实力和盈利情况,这可以通过各种财务指标得出,主要考虑上市公司的赢利能力、成长性、每股净资产、现金流量等因素。股神巴菲特就是运用此方法来计算股票的合理价格。

二是市场的冷热情况。市场火热,钱多,自然股价就水涨船高;股市冷,当然股价就低。市场状况的背后实际暗含了国家宏观经济和国家各种政策对股市的影响。

而这两个因素,可以用市盈率来简单概括。一般的行业市盈率为10~20倍,即:若每股盈利为0.5元,则股票价格在5~10元(市盈率×每股盈利)。如果是某些发展前景被看好的行业,估价水平可以更高一些,如高科技、垄断行业。但仅考虑赢利能力还不够,如一些行业虽然暂时赢利能力比较高,但投资大,产能过剩,成长性不好,行业内股票估价水平可能不会被看得太高。

总之,市场上的股票价格是由市场的参与者按照不同的方法和依据进行分析、判断后共同确定的,不同的人得出的价格不一样。

到底要长期投资还是短期投资?

这是一个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没有定论,视各人情况而定。但对于一般投资者而言,长期投资的风险更小些。

短期市场很难预测。一只股票今天是涨还是跌,因素很多,也很不确定。因此,个人认为短期市场有如赌场,投资决策也可看做是赌博行为。所以,从这方面来说,在基本面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之前,持股待涨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但这个过程可能非常难熬,因为庄家主力也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他们会采取各种洗盘行为,压制股价,从而让你误以为原先的判断出了问题,轻易抛出手中的股票。这就像在赌场一样,在既定的规则下,双方都可以采取各种措施,信心不足的一方很可能就被对方算计。这也就是大家经常遇见的“这只股票我拿了三月不涨,偏偏我一卖就大涨”现象。

就长期而言,股票价格最终还是取决于基本面的信息,比如上市公司的业绩、宏观经济和总体市况等。一旦基本面发生变化,或者说利好或利空的消息得以出现,这时就可以考虑买卖了。

在具体投资时,坚守股票投资纪律特别重要。投资尽管不乏感性和直觉,但更重要的是理性。我们在投资时需要牢记以下两点:

晦长线抄底最赚钱,胜过频繁做短线。在熊市时等待机会是首要任务,不亏就是赚,千万不要逆势而动;而在大牛市中,一定要拿得住。切记,长线一定要选择蓝筹股、优质股,其他股票尽量不碰。

睁长短结合,短线操作别犹豫。在短线操作上往往不易成功,从长期看可能还发生了一定的亏损,原因是在获利后没有及时卖出。如果搞短线操作,一定要记着把股票在适当的价格卖出去,否则短线很可能会演变成长线。做短线,要注意止盈和止损,比如可以将破了5日均线作为自己的止损线,或者干脆自己设定一个止损比率。

通胀(升息)背景下适合投资什么行业的股票?

一般来说,通胀会推动企业业绩和资产价格的上升,同时也会带来成本的上扬。在此情况下,应选择定价能力比较强、处于产业链上端的行业,这些行业由于供给远远小于需求,随着通胀的加剧,未来涨价空间比较大。具体来看,主要有以下行业公司:

一是拥有垄断自然资源优势的公司,如金属、煤炭、石油公司等。因为资源稀缺有限,因此它们在通胀时,有较强的议价能力,能适时抬高资源产品的定价。

二是房地产板块。在通胀环境下,普遍居民对房地产等实物资产的投资热情高涨,而且随着人民币升值加速,房价会呈现加速增长势头。此外,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房地产的需求将在较长时候内保持旺盛。

通胀对哪些股票不利呢?主要是那些无法转嫁成本的消费品企业。同时通胀也会使总资产利润率较低的行业受到抑制,因为贷款利率继续上升对这些行业的压力较大,如原材料产业中的石化、化纤、塑料、造纸等。

但是,以上只是基本原则,具体公司还得具体对待。比如一些行业的龙头企业,本身就具备一定的品牌和技术优势,因此价格可以水涨船高,受通胀的影响也小些。

全职炒股还是兼职投资?

这个问题主要是由目前的牛市引起的,牛市的丰厚收益使得投资者日常的薪水显得不那么有吸引力了。

但是,我们要认识到,牛市赚钱容易,熊市就不容易了,毕竟股市中只有少数人赚钱。股民与搬运工不同,有时出的力气越大,亏损就越多。

即使在牛市,我们也千万要慎重。主要看工作和炒股是否能够兼得,是否只能二选一。真正的投资者一般是做长线的,不需要每天盯盘看K线,所以在一般情况下,是可以两者皆得的。

再退一步,觉得工作无可留恋,要看全职炒股能否满足自己的收入预期。但在预计自己的收益率时,千万不能盲目乐观,否则,即使一时成功,也难以持久。

自1990年12月19日开市至今,新中国股市已有了近17年的历史。在这期间,股市经过了几次大的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