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人与修身知识(全集)
7306000000038

第38章 韬光养晦:做人要懂得进退屈伸(3)

也许你做出了一点成绩,你就以为自己是最优秀的;也许你拥有某方面的能力,就以为很少有人超过自己。这是很多人常有的心态。实际上,当你有这种心态时,你正是处于危险状况。因为强中自有强中手,山外青山楼外楼,世上总有比你强的人。即使你在某方面很优秀,你也不可能在各方面都优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项,如果骄傲自大,将会给自己带来意料不到的损失。

当你越来越深入你的领域之后,你就会会发现外面的世界很大,外面的天空更加高远,周围的人群中有无数奇人高手。你永远不可以断定:"我就是最了不起的"。

我们无论面对比自己强的人还是比自己差的人,都要谦虚地和他相处。因为三人行必有我师。

谦虚自然地与人相处,别人舒服,自己也舒服。谦虚不是抬高别人,也不是踩低自己。谦虚恰恰是一种有容忍他人的能力,是一种成功者的胸怀。古人-例,颇令后人感触很深。

阳子居有一日西去徐州,恰巧碰到老子西去秦国。郊外相逢,阳子居自以为有学问,态度傲慢,老子便为阳子居深感惋惜,当面批评阳子居:以前我还认为你是个可以成大器的人,现在看来不可教诲啦。

阳子居听了老子的话,心里很不舒服,后悔自己为什么当时那样。老子也很失望。回到旅店后,阳于居觉得自己应当做得自然-些,起码要敬重长者,敬重有道德学问的老子,便主动给老子拿梳洗的工具,脱下鞋子放在门外,然后膝行到老子面前,谦虚地说:学生刚才想请教老师,老师要行路没有空闲,因此不便说话。现在老师有空了,请您指教我的过失。

老子说:想想看,你态度那么傲慢,表情那样庄严,一举一动又如此矜持造作,眼睛里什么都没有,这样,将来谁和你相处呢?人,没有他人围绕着你,行吗?应该懂得:最洁白的东西好像总有些污秽的感觉,德行最高尚的人总认为自己远不十全十美,学问虽了解了,在许多方面他是不行的。知道自己不行,你才知道自己真正行的地方;眼睛里只看到自己行,实际上,你哪个地方都不明白。

阳子居先是吃惊,渐渐地脸上浮现惭愧的神色,谦虚地说:老师的教导使我明白了做人的真正道理。

开始阳子居去徐州的路上,旅舍客人恭敬地迎送他。他住店时,男老板为他摆座位,女老板为他送手巾,大家也给他让座。虽然恭敬,彼此都不舒服。接受老子教诲后,阳于居态度随和,为人谦逊。归途住店,客人都随意地和他交谈,他也感到和大家相处得很亲切。

一位哲学家说过:"如果你要得到仇人,就表现得比你的朋友优越吧:如果你要得到朋友,就要让你的朋友表现得比你优越。"这句话可以说是至真哲理。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人都有一种心理,当别人表现得比他优越时,他心理会不自觉地产生嫉妒和自卑的情绪,从而感到不快。而如果你表现的不如他,他和你在一起比较容易感到舒服。学识丰富的人,由于对知识过于自信,多半不容易接受别人的意见。不仅如此,他们往往强迫别人接受自己的判断,或擅自做决定。一旦这么做,将会导致什么后果呢?被压制的人,会觉得受到侮辱、伤害,而不会心甘情愿地听从。他们可能会愤怒、反抗。更严重的,也许会诉诸法律。这样的年轻人应懂得,知识要丰富,态度要谦虚。

为避免上述情况,随着知识量的增加,你必须要更加谦虚。即使谈到自己有把握的事,也要装出不太有把握的样子。陈述自己的意见时,切勿太过武断。若想说服别人,就先仔细倾听对方的意见。这种程度的谦虚,是不可或缺的。要是你讨厌被批评为假道学或俗不可耐,也不喜欢被认为没有学问,那么,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故意卖弄学问,用和周围的人同样的方式说话。不要刻意修饰措辞,只要纯粹地表达内容即可。绝对不可让自己显得比周围的人更伟大,或更有学问。

知识恰似怀表,只要悄悄地放在口袋里就好。没有必要为了炫耀而从口袋中取出来,也不必主动告诉别人时间。若有人问你时间,只要回答那个时间即可,因为你并不是时间的守护者,所以假如别人不问,也不必主动告知。

学问,好似不可缺少的有用装饰品。如果我身上少了这样东西,想必会觉得丢脸。不过,为了避免犯下前述的过错而招致诽谤,则必须十分谨慎。

很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最容易忽视这个问题,由于年轻,所以气盛,互不相让,从而使自己和他人陷入尴尬的境地。

当你指出别人的错误时,无论你采取什么方式,即使一个蔑视的眼神,一种不满的腔调,一个不耐烦的手势,都会使对方产生极大的不满。你以为他会同意你所说的吗--即使你说的是对的?一般不会。因为你否定了他的智慧和判断力,打击了他的荣耀和自尊心,同时还伤害了他的感情。他不但不会改变自己的看法,可能还会进行反击,这时,你就是搬出所有柏拉图或康德的逻辑也无法说服他。

永远不要对别人说:"看着吧!你总有一天会知道我是对的!"这等于说:我会让你改变看法,我比你更聪明。--这难道不是一种挑战么?在你还没有开始证明对方的错误之前,他已经准备迎战了。这样只会增加说服的困难。

人类的嫉妒心理是相当普遍的。因此,我们对于自己的成就要轻描淡写,永远不要得意忘形。我们要谦虚,只有这样,才会受到欢迎。做人要做到:比别人聪明,但不要告诉人家你比他更聪明。这样才是明智的。比别人聪明,而却显得愚钝,这才是大智慧,正所谓:大智若愚。

适时以弱示人

三国中的曹操可谓乱世枭雄,当世豪杰他没把谁放在眼里,"青梅煮酒论英雄",更是预见准确,那些所谓"英雄"都被他琢磨透了。

"智者千虑,终有一失。他也这一疏忽,就被司马氏抢了江山。

据说曹操知道司马懿有大志。又听说他有"狼顾"之要。什么是"狼顾",狼的头和脖子可以左右转180度,司马懿生有异相,身躯、肩膀不动,头可以向后转180度。曹操认为司马懿"狼顾",就是狼心狗肺,心术不正。

但是每天勤于公务,废寝忘食;从公文到马匹,从内务到外勤,事必躬亲,吃苦耐劳,工作做得井井有条;对曹操更是毕恭毕敬,马首是瞻。久而久之,生性多疑的曹操也放下心来,认为他是一个胆小怕事的人。殊不知这些都是司马懿装出来的。

司马懿不仅骗过了曹操,也骗过了曹丕。他无论身居何职,都用各种方式不温不火地向曹丕表示忠诚。在他的努力下,曹丕一步步登顶,司马懿的权力也越来越大。

密藏不露是自我保护的重要手段,它会减少遭到别人暗算或报复的机会。

曹芳继位后,曹爽掌权,为排挤司马懿,对司马懿明升暗降,剥夺了兵权。自此曹爽放心玩乐,后来听说司马懿有病,派人假意辞行以探虚实。司马懿老态龙钟,听不清说话,双手颤抖,进食困难(当然这又是装的),至此曹爽心中的戒备一丝都没有了。谁想当他在野外游猎正浓时,却被司马懿父子端了老窝,稍后又夺取了兵权,曹爽后来被斩首。

司马懿在自己的上司面前,巧妙地表现了自己的"懦弱",从来没有功高盖主的举动,将自己的真实力量和野心都掩藏起来,最终赢得了天下。

古人云:"鹰立如睡,虎行似病,正是它攫鸟噬人的法术。故君子要聪明不露,才华不逞,才有任重道远的力量。"因此,以弱点示人,既可以保护自己免受伤害,当条件成熟时,则可叫敌人防不胜防,一举成功。

孙膑和庞涓都是鬼谷子的学生,后来各为其主领兵打仗,昔日同窗今日却成了对手冤家。孙膑计高一筹,斗智不斗力,隐强示弱,逐渐减少兵灶数目,庞涓认为孙膑兵力在逐渐减少,自然大喜,命令手下军士抛下辎重,轻装上阵,紧迫不舍。最后两军战于马陵,孙脏集合全部兵马给庞涓以迎头痛击,大煞敌人威风.可怜庞涓羞败,只好自刎而死。孙膑减灶,逼死庞涓,传为千古美谈。

生活中也是如此,适当的表现出自己的"懦弱"并不意味着真的胆小怕事,以弱示人往往会有更大的收获。

中庸之道不过时

提倡"中庸之道"似乎有点不合时宜,因为这一思想曾一度被认为是一种处世圆滑、态度暧昧、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而遭受人们的大加挞伐和批判。其实,从"中庸"思想的本意看,它并不是"奸猾",置仁义于不顾,为保全自己而明哲保身,而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德行和智慧。

何谓中庸呢?孔子认为"中庸"即为"中和"。孔子说:"中"是有喜怒哀乐之情而未表现出来;"和"是感情表达时合乎节度。"中",是天下事物的根本;"和",是天下遵循的通则。如果人们能达到中和的境界,那么,天地间的一切就会各得其所,万物也就顺其自然而生了。

凡事,取乎中,是应付时代和任何事情的良方。中是不偏不倚,不左倾也不右斜的。非中则不能正,非正则不能稳,非稳则不能久。人生处世的要点,就在于"执中致和"。传说,远古时期的舜帝就是一个善于遵循"中庸之道"的智者,他不仅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同时又能加以审视,扬其善,隐其恶,取其中,而施行于民,从而使天下化而治之。治理朝政者若能采用"中庸之道",就可以处于无为而治的自由境地,避免过于专制,过于偏激,过于依恃,表面看似愚拙,内心里却实在是一种智慧,一种明亮。

孔子对"中庸"的评价甚高,他认为这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德行,几乎没有什么东西能够超过它,若能把握中庸的道理,就达到了至高无上的境界。但是,一般人又很少能做到这一点。这是为什么呢?主要是因为:"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这就是说:聪明的人过于聪明,认为它不值得去实行,而愚蠢的人又理解不了。君子和小人在这方面表现就截然不同。君子的所作所为都合乎中庸之道,而小人的所作所为都违反中庸之道。君子之所以能合乎中庸之道,是因为君子能时时居于中,不过亦无不及;而小人所以违背中庸之道,是因为小人对什么都太在乎或肆无忌惮,不知也不遵循中庸的道理。孔子深知"中庸之道"不是谁都能明白的,也不是常人所能做到的。只有那些有修养的君子才能够坚守。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导向容易使人们急功近利,追求表面的外在的东西。而两极对立的思维方式又容易使人们往往简单地理解矛盾的两个方面。对满足、成功、富贵、权力等,总是期望达到顶峰,人人在我脚下才好,而对空虚、失败、贫穷、低下等,则唯恐降临自己身上。这样,他们处高位不觉得满足,处低位反而一蹶不振。这两个极端都不会使人安宁和快乐,并且,对位高者而言,他们难以守成,很快会转入低下;而对位低者而言,他们欲速不达。结果是成功也好失败也罢,一切都处在不安与失意之中。他们所缺乏的正是先哲提出的并加以践行的"中庸"智慧。

圆通而不圆滑

做人做事必须圆通,只有圆通才有方式方法可言。

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必须分清是非,建立自身的道德原则和价值标准,这是"方","无方则不立"。但是,只有方,没有圆,为人世事只是死守着一些规矩和原则,毫无变通之处,过于直率,不讲情面,过于拘泥于礼仪法度,不懂得根据具体的情况灵活把握,则会流于僵硬和刻板。比如,郑人买履的故事,他在去市场买鞋之前,先量好自己脚的大小尺寸,等到了市场才想起自己忘了拿尺码。卖鞋的告诉他为什么不用脚试一试呢?他回答说,宁可相信尺码,不信自己的脚。还有刻舟求剑的故事等,就是指这种做人拘泥于已有的条条框框,刻板,僵化,不知变通。做人,要学会圆通,但不能圆滑。

圆通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持经达权。它意味着一个人有一定的社会经验,对社会有一定的适应能力,能处理得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复杂的局面能控制得住。

圆滑这两个字,人们一般是不太喜欢的。那么,究竟什么是圆滑呢?它是指一些人在做人做事方面的不诚实、不负责任,油滑、狡诈、滑头滑脑。圆滑的人外圆内也圆,为变通而变通,失去原则。有圆无方失之于圆滑。离经而叛道,表面上看是对人一团和气,实际上已丧失了原则立场。

圆滑是一种"泛性"。它可以表现在一个人如何做人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之中:既可以表现在他的"政治行为"之中,也可以表现在人的"工作行为"之中,还可以表现在一个人待人接物的细小事务之中;有成熟意义上的圆滑,如"老奸巨猾",也有一般意义上的圆滑,如为了占小便宜之类的圆滑。

圆滑的人在回答问题时,不是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的立场和观点,而是含含糊糊,模棱两可,似是而非。比如:"请问要喝咖啡,还是红茶?"圆滑的人不是明白爽快地回答"咖啡"或"红茶",而是这样回答:"随便"或"哪样都可以"。林语堂先生把这种表现称之为"老猾俏皮"。他打了一个比方:假设一个九月的清晨,秋风倒有一些劲峭的样儿,有一位年轻小伙子,兴冲冲地跑到他的祖父那儿,一把拖着他,硬要他一同去洗海水浴,那老人家不高兴,拒绝了他的请求,那少年忍不住露出诧怪的怒容,至于那老年人则仅仅愉悦地微笑一下。这一笑便是俏皮的笑。不过,谁也不能说二者之间谁是对的。

在对某些问题的判断和看法上,圆滑的人常以"很难说"或"不一定"之类的话来搪塞。每一句话都对,听起来很有道理,但是说了等于没说。在遇到什么重大的事或难办的事时,圆滑的人更是一般不会轻易表态。往往只在有了"定论"之后才发表他的"智者的高见",事后诸葛亮的"妙语"比谁说得都好听。

圆滑的人一般都是"随风倒"的人。像墙头上的草,善辨风向,见风就转舵。这类人,没有是非标准,"风向"对他们来说是唯一判别的标准,谁上台了就说谁的好,谁下台了又开始说谁的不好。还是毛泽东形容得好,圆滑的人是:山中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墙上苇草,头重脚轻根底浅。

圆滑的人,情感世界复杂多变。待人接物显得非常"热情",充满了"溢美"之辞,然而只要你细细地观察,这类"热情"中不乏虚伪的成分。这类人,当面净说好话,可一转脸就变成骂娘的话了。这类人,怀揣一种肮脏的心理,设置一些圈套让一些不通世故的人往圈套里钻。甚至"坑"了人家还要让他人说一句感激的话。

满脑子"圆滑"的人,看什么事情都觉得相当圆滑,连带看什么人都觉得丑陋、卑鄙。圆滑者可鄙,提倡做一个圆通而不圆滑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