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史记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7305900000085

第85章 栾布哭彭越(节自《季布栾布列传》)

【原文】栾布者,梁人也。始梁王彭越为家人时[1],尝与布游。穷困,赁佣于齐,为酒人保[2]。数岁,彭越去之巨野中为盗,而布为人所略卖[3],为奴于燕。为其家主报仇[4],燕将臧荼举以为都尉。臧荼后为燕王,以布为将。及臧荼反,汉击燕,虏布。梁王彭越闻之,乃言上,请赎布以为梁大夫。

使于齐,未还,汉召彭越,责以谋反,夷三族。已而枭彭越头于雒阳下,诏曰:“有敢收视者,辄捕之。”布从齐还,奏事彭越头下,祠而哭之。吏捕布以闻,上召布,骂曰:“若与彭越反邪?吾禁人勿收,若独祠而哭之,与越反明矣!”趣烹之[5]。方提趣汤镬,布顾曰:“愿一言而死。”上曰:“何言?”布曰:“方上之困于彭城,败荥阳、成皋间,项王所以遂不能西,徒以彭王居梁地,与汉合从苦楚也。当是之时,彭王一顾[6],与楚则汉破,与汉而楚破。且垓下之会,微彭王,项氏不亡。天下已定,彭王剖符受封,亦欲传之万世。今陛下一征兵于梁,彭王病不行,而陛下疑以为反。反形未见,以苛小案诛灭之[7],臣恐功臣人人自危也。今彭王已死,臣生不如死,请就烹!”于是上乃释布罪,拜为都尉。

【注释】[1]家人:没有官职的平民。[2]为酒人保:在卖酒的人家作雇佣。[3]略卖:被劫持出卖,也叫拐卖。[4]家主:买他作奴的主人。[5]趣(cù):同“促”,立即之意。[6]一顾:照顾一边。也就是偏重于哪一边的意思。[7]苛小案:用繁琐细碎的情节作为定案的理由。

【译文】栾布是梁国人。当初,梁王彭越还是平民的时侯,常常与栾布一同交游。栾布家很贫穷,便去了齐国,在卖酒人家作雇佣。过了几年,彭越到巨野泽中当了强盗,栾布被人拐卖到燕国做了一家人的奴隶。因栾布曾为他的主人报仇这一义举,便被燕国的将军臧荼提拔做了都尉。后来,臧荼做了燕王,便用栾布做了将军。到了臧荼造反,汉王攻击燕国,俘虏了栾布。梁王彭越闻听了这件事,便向汉王进言,请求赎回栾布,并用他做了梁国的大夫。

后来,栾布奉彭越之命出使齐国,还未回来,汉王召见彭越,指责他谋反,灭了他父系、母系、妻系三族。然后,又把彭越的头挂在洛阳城楼上,并发出诏令道:“有胆敢去收尸或看顾的,立即逮捕他。”栾布从齐国归来,就在彭越的头颅下面回奏了出使齐国之事,并拜祭了彭越而且痛哭了一场。官吏逮捕了栾布,并报知了汉高帝。汉高帝召见栾布并骂道:“你与彭越一同造反吗?我已禁令人们不要收尸,唯独你胆敢拜祭而且哭他,你与彭越一同谋反是明摆的了!”立刻要烹杀栾布。正提栾布走向汤镬的当儿,栾布回头说:“请求说一句话再死。”汉高帝说:“说什么?”栾布说:“当初,皇上在彭城被困,在荥阳、成皋之间被打败,项王之所以一时不能向西进展,只是因为彭越据守大梁等地,与汉王联合起来使楚军动弹不得。当时,彭越偏重在哪一边,哪一边就胜,他如助楚,汉就破灭;他助汉,楚就灭亡。况且,垓下的会师,如没有彭越助汉王,项王不会灭亡。现在天下安定了,彭越分了符节受了封地,也想子子孙孙万世相传。而今,陛下你仅仅为了到梁国征兵一事,彭越因病不能立即成行,而你就怀疑他谋反。谋反的行迹凭据没抓到,就用繁琐的细节作为证据杀灭他,我担心那些有功之臣会人人自危的。现在彭越已经死了,我活着还不如死了好,请把我烹杀了吧!”于是,汉高帝就赦免了栾布的罪,并封他为都尉。

【鉴赏】栾布(?—前145),西汉梁(今河南商丘)人,与彭越友善,彭越为梁王,任他为梁大夫。汉高祖杀彭越后,他奉使自齐还,哭祭彭越,为吏所捕。汉高祖释其罪,任为都尉。本文通过栾布不顾被捕杀而哭祭彭越之举,表现他的忠义、正直之风骨。

(一)栾布投汉前。栾布,梁人,起初是彭越好友,一起游玩。彭越(?—前196),汉初诸侯王。字仲,昌邑(今山东金乡西北)人,常渔巨野泽中,秦末聚众起兵。楚汉战争时,将兵三万余归刘邦,略定梁地(今河南东南部),屡断项羽粮道。不久,率兵助刘邦击灭项羽于垓下(今安徽灵璧南),封梁王。汉朝建立后,因被告发谋反,为刘邦所杀。栾布因穷困,为酒保。后又被卖到燕国为奴。再后在燕王臧荼下为将。汉击燕,栾布被虏,为彭越所救,在梁为大夫。栾布与彭越,可谓是生死之交。

(二)栾布哭彭越。汉高祖杀彭越之后,他出使齐国归来,不顾被捕被杀,公然哭祭彭越。这惹怒了汉高祖,要烹杀他。他毫不畏惧,临烹之前,历数彭越对汉的大功劳,并指出彭越“反形未见”,而汉高祖即“以苛小案诛灭之,臣恐功臣人人自危也”。义正词严,揭穿了汉高祖诛杀功臣的险恶用心。从而,汉高祖无奈释放他,拜为都尉。

文章突出栾布哭彭越事件,既写出栾布重情重义,又展现了他不顾个人生死,直言犯上,为彭越鸣不平的耿介之风,事件虽小,但情义难得,令人感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