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史记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7305900000061

第61章 孟尝君立薛(节自《孟尝君列传》)

【《孟尝君列传》导读】

本篇的传主为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田文。篇中记叙了他的家世和青少年时期的活动,以及他养士并在士人的协助下进行政治活动的情况。文章最后补叙了冯驩忠于孟尝君,为孟尝君解除危难的事情,这一段也可以看作是本传所附的《冯驩传》。

通过孟尝君的活动,反映了战国后期齐国国内和齐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复杂的矛盾斗争。在篇末的赞语中,作者对孟尝君表示了隐微的讽刺之意,指出他所招致的是“下下任侠奸人”。而篇中所记盂尝君一生的政治活动,都是用来谋求私利,维护其个人的富贵尊荣的,他为了个人,甚至不惜勾结外敌来打自己的国家。篇末所叙冯驩的事迹,则反衬出孟尝君的门客大多为盗贼势利之徒,卑下不堪。孟尝君为一己私利而好客,与信陵君的养士用于国家,恰成鲜明对照,两传可对照来读。

【原文】

初,田婴有子四十余人[1]。其贱妾有子名文,文以五月五日生。婴告其母曰:“勿举也[2]。”其母窃举生之。及长,其母因兄弟而见其子文于田婴。田婴怒其母曰:“吾令若去此子,而敢生之,何也?”文顿首,因曰:“君所以不举五月子者,何故?”婴曰:“五月子者,长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3]。”文曰:“人生受命于天乎?将受命于户邪?”婴默然。文曰:“必受命于天,君何忧焉?必受命于户,则高其户耳,谁能至者?”婴曰:“子休矣!”久之,文承间问其父婴曰:“子之子为何?”曰:“为孙。”又问:“孙之孙为何?”曰:“为玄孙。”再问:“玄孙之孙为何?”曰:“不能知也。”文曰:“君用事相齐,至今三王矣,齐不加广,而君私家富累万金,门下不见一贤者。文闻将门必有将,相门必有相。今君后宫蹈绮觳,而士不得短褐;仆妾余粱肉,而士不厌糟糠[4]。今君又尚厚积余藏,欲以遗所不知何人[5]?而忘公家之事日损,文窃怪之。”于是,婴乃礼文,使主家,待宾客。

宾客日进,名声闻于诸侯。诸侯皆使人请薛公田婴以文为太子,婴许之。婴卒,谥为靖郭君。而文果代立于薛,是为孟尝君。

【注释】[1]田婴:齐威王的小儿子,封于薛,谥号靖郭君。[2]勿举:不养活,丢弃之。[3]长与户齐:长得和门一样高。不利其父母:当时的风俗认为,五月五日出生的孩子,男害父,女害母。[4]绮觳:绘有花纹的绉纱。短褐:粗布衣服。粱肉:精美的食品。糟糠:粗劣的食物。[5]欲以遗所不知何人:不知道要将这些东西遗留给何人。

【译文】当初,田婴已有儿子四十多人了。后来,他的贱妾又有了一个儿子,名叫文,文是五月五日出生的。田婴告诉文的母亲说:“丢了他,不要养活他。”文的母亲私自偷偷地养育他。直到他长大成人,文母又通过文的那些兄弟们的关系,使田婴见到了儿子文。田婴怒气冲冲地对文母说:“我命令你丢弃这个孩子,然而你竟敢养活他,这是为什么?”文对田婴磕了个头,说:“你之所以不养五月生的儿子,到底是什么原因?”田婴说:“五月五日生的儿子,长得和门户一样高,有害于他的父母亲。”文说:“人的出生是受命于天呢?还是受命于‘门户’呀?”田婴默不作声。文说:“倘若是受命于天,那么,你担忧什么呢?倘若是受命于门户,那么,你只须把门户做高些就行了。门户高了,谁还能长到那样高?”田婴说:“你不要多嘴了!”过了很久,田文找了个机会,去问他的父亲田婴,说:“儿子的儿子叫什么?”田婴说:“叫孙子。”文又问:“孙子的孙子叫什么?”田婴说:“叫玄孙。”文还问:“玄孙的孙子叫什么?”田婴说:“那我却不知道了。”田文说:“你做齐国的宰相,到现在已经经历了三个君王。齐国的土地并没有扩大,然而你的私家财富倒是积累了几万金。但是,你的门下没有一个有才干的人。我听说,‘做将军的人家必定有将军往来,做宰相的人家必定有宰相往来。’而今,你后宫的姬妾使女,穿绫罗绸缎,地上还铺着绣着花纹的绉纱,而那些士子连短褐也得不到;你的仆人妻妾有吃不完的粱肉,而那些士子连糟糠也不能满足。而今,你还在厚重地积累多多地收藏,不知你要将那些东西遗留给谁哪?然而,你忘掉国家的事业,使国家一天天衰弱下去。我心中暗暗感到奇怪。”于是,田婴便用礼来对待田文,派他主持家务,接待宾客。

田家的宾客一天天多起来,田文的名声便传到各国诸侯那儿去了。诸侯们都派人去请求薛公田婴立田文为太子。田婴答应了这个请求。田婴死后,谥号为靖郭君。而那田文果然代父领有薛这个地方,他就是孟尝君。

【鉴赏】孟尝君,即田文。战国时齐贵族,袭其父田婴的封爵,封于薛(今山东滕县南)。齐湣王时为相,门下有食客数千。曾联合韩、魏,先后打败楚、秦、燕三国。一度入秦为相,不久逃归。齐涵王三十八年(前286),因田甲叛乱事,出奔到魏,任魏相,主张联秦伐齐,后与燕、赵等国合纵攻齐。是战国时有名的“四公子”之一,其它“三公子”为:楚国春申君(黄歇)、赵国平原君(赵胜)、魏国信陵君(无忌)。本文节自《孟尝君列传》之第一段,写孟尝君的出生及青少年时代的活动。

(一)出生。孟尝君出生于齐贵族田婴之家,但因生于五月五日,据“风俗”称:“男害父,女害母”,视为不祥。在母亲的“私养”下,才保全性命。及长,质问其父为何要舍弃他,当得知“五月子”不利其父母时,说:“人生受命于天乎?将受命于户邪?”表现出他少年时代的伶俐聪颖。

(二)询父。孟尝君青年时代曾询问其父:“子之子为何?”“孙之孙为何?”“玄孙之孙为何?”当其父不能回答第三问时,他乘机进击,说:“你为齐相事三代,齐国地不加,而你家富累万金,门下无一贤者。家中姬妾使女穿绫罗绸缎,食山珍海味,而士子们衣不蔽体,连糟糠也吃不饱,你那些财产不知要遗赠何人?公家之事,一天不如一天,我很奇怪。”这里,孟尝君以三代之同类比其父三代为相,指斥他因私废公,表现了他青年时代的锐气与勇气。

(三)立薛。田婴见孟尝君精明能干,才礼待他,并让他主家待宾客。他厚待宾客,宾客日多,闻名于诸侯。其父死后,代立于薛,是为孟尝君。

文章选择孟尝君青少年时代质父、询父的两则轶事,表现了他的聪明机智,精明能干,有“为公”的志向。事虽小,但生动有趣,意蕴丰厚,令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