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古文观止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7305000000093

第93章 明文(7)

古今时事的变化,朝廷与市场也发生了变化。我曾经登上姑苏台,眺望浩渺的太湖,苍翠的群山,太伯、虞仲所创建的国家,阖闾、夫差所争逐的地盘,伍子胥、文种、范蠡所经营的事业,现在都已经没有了,那庵与亭又算得了什么呢?话虽这么说,钱谬乘乱夺取这一带,保持据有了吴越一国,国富兵强,延续了四代,子孙亲属乘机享用无度,所造宫馆园林,盛极一时。而苏舜钦所修建的沧浪亭,竟被僧人如此看重。由此可见士人要想千载留传美名,不与冰块溶化似的生命一起消逝,其中是有一定的道理存在的。

文瑛好读书,喜好诗歌,与我们这类人交游,大家称他为“沧浪僧”。

青霞先生文集序茅坤

【导读】

茅坤(1512~1601),字顺甫,号鹿门,归安(今浙江吴兴)人,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官至大名兵备副使,文学上主张学习唐宋古文,著有《茅鹿门集》。青霞先生即沈炼,字纯甫,号青霞山人,嘉靖进士,为人刚直,被严嵩所害。本文作为文集的序文,花了较多的笔墨表现沈青霞的忠勇、刚正、忧国忧民,同时又与文集相联系,文章写得沉痛而有感染力。

青霞沈君[1],由锦衣经历上书诋宰执[2],宰执深疾之,方力构其罪,赖天子仁圣,特薄其谴,徙之塞上。当是时,君之直谏之名满天下。已而,君累然携妻子出家塞上,会北敌数内犯[3],而帅府以下束手闭垒,以恣敌之出没,不及飞一镞以相抗。甚且及敌之退,则割中土之战没者与野行者之馘以为功[4]。而父之哭其子,妻之哭其夫,兄之哭其弟者,往往而是,无所控吁。君既上愤疆场之日弛[5],而又下痛诸将士日营刈我人民以蒙国家也,数呜咽欷歔[6]。而以其所忧郁发之于诗歌文章,以泄其怀,即集中所载诸什是也[7]。

君故以直谏为重于时,而其所著为诗歌文章又多所讥刺,稍稍传播,上下震恐,始出死力相煽构,而君之祸作矣。君既没,而一时阃寄所相与谗君者[8],寻且坐罪罢去。又未几,故宰执之仇君者亦报罢。而君之门人给谏俞君[9],于是裒辑其生平所著若干卷[10],刻而传之。而其子以敬,来请予序之首简。

茅子受读而题之曰:若君者,非古之志士之遗乎哉?孔子删《诗》[B11],自《小弁》之怨亲[B12],《巷伯》之刺谗以下[B13],其忠臣、寡妇、幽人、怼士之什[B14],并列之为”风“,疏之为”雅“,不可胜数。岂皆古之中声也哉?然孔子不遽遗之者,特悯其人,矜其志,犹曰”发乎情,止乎礼义“,”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为戒“焉耳[B15]。予尝按次春秋以来,屈原之《骚》疑于怨[B16],伍胥之谏疑于胁[B17],贾谊之疏疑于激[B18],叔夜之诗疑于愤[B19],刘蕡之对疑于亢[B20]。然推孔子删《诗》之旨而裒次之,当亦未必无录之者。君既没,而海内之荐绅大夫至今言及君[B21],无不酸鼻而流涕。呜呼!集中所载《鸣剑》、《筹边》诸什,试令后之人读之,其足以寒贼臣之胆,而跃塞垣战士之马,而作之忾也[B22],固矣。他日国家采风者之使出而览观焉[B23],其能遗之也乎?予谨识之。

至于文词之工不工,及当古作者之旨与否,非所以论君之大者也,予故不著。

【注释】

[1]青霞沈君:指沈链,字纯甫,号青霞散人,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嘉靖一卜七年(1538)进士。为人刚直,曾上书皇帝,历数奸相严嵩十大罪状,被杖责流放,后被严嵩杀害。[2]锦衣经历:锦衣卫经历官。经历,官名,掌文案,正八品。宰执:宰相,此指严嵩。[3]北敌:指当时居住在今内蒙一带的蒙古族俺达部,曾多次侵扰中原地区。[4]馘(guó):战死者的左耳朵。[5]疆埸(yì):边界。埸,疆界。[6]营:一种草本植物。刈,割草。[7]什:《诗经》的《大雅》、《纠雅》、《颂》以十篇诗编为一卷,叫做什。后代用以泛指诗篇或文卷。[8]阃(kǔn)寄:古代郭门(外城门)以外称阃外。[9]给谏:给事中的别称。[10]裒(pǒu):聚集。[B11]孔子删《诗》:据说《诗经》是孔子从大量的诗歌中删选而成的一部诗集。[B12]《小弁》:《诗经·小雅》中的篇名。诗写一个被父亲遗弃者的悲怨。[B13]《巷伯》:《诗经·小雅》中的篇名。写一遭谗而受宫刑处罚者的悲愤。[B14]怼(duì)士:心怀怨愤之人。[B15]”发乎情“至”闻之者足以为戒“四句:引自《诗经·周南·关睢》毛诗序。[B16]屈原:战国时伟大的诗人,楚国三闾大夫,因遭谗言被放逐,著有《离骚》、《九歌》、《九章》等诗。[B17]伍胥:即伍子胥。[B18]贾谊:西汉文学家,政治家,曾官博士、太中大夫。[B19]叔夜:嵇康的字,三国魏时文学家。[B20]刘蒉:唐代幽州昌平(今属北京市)人。[B21]荐绅:又作揞绅、缙绅,古代官员的装束,此代指官员。[B22]忾(kài):愤怒。[B23]采风:古代统治者派人到各地采集民间歌谣以考察民情的一种举措。

【译文】

沈青霞先生以锦衣经历的身份上书皇上,指责宰辅,宰辅非常痛恨他。正大力罗织罪名的时候,幸亏皇上仁爱圣明,特地减轻了对他的处分,将他流放至边塞,在这个时候,沈先生敢于直谏的名声已经传遍天下了。不久,沈先生就满怀郁闷携妻带儿全家迁居塞外。正碰上北方的敌寇屡次向内地进犯,而帅府以下的各级官吏束手无策,关闭了城垒,任凭敌寇任意进出侵扰,连放一箭抵御入侵者这一点也做不到。甚至等到敌寇退兵后,他们就割下中原阵亡战士及在田野赶路人的耳朵去领功。那时父亲哭儿子的、妻子哭丈夫的、哥哥哭弟弟的,到处都是,他们又没有地方可以控诉申告。沈先生对上既痛恨防守边疆的措施的日益松懈,对下又痛心将士们一天天随意杀戮百姓,欺骗朝廷,经常流泪叹息。他就将自己忧郁苦闷的心情寄托在诗歌文章中,以宣泄自己的襟怀。文集中所载诸作就是这类作品。

沈先生本来就因为敢于直谏而名重一时,而他所写的诗歌文章对时政又常加讥刺。这些作品渐渐流传开来,朝廷上下深感震惊和恐慌,于是他们开始竭力煽动诬陷,沈先生的杀身之祸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沈先生死后,那些曾一起相互勾结陷害沈先生的军事长官们,不久也因犯了罪被罢官撤职。又过了不久,原来那位仇视沈先生的宰辅也被罢了官。于是沈先生的学生给谏俞君将先生平生所写的诗文收集编为若干卷,刻印以传世。沈先生的儿子以敬,来请我写篇序文置于卷首。

我读了沈先生的著述后写道:像沈先生这样的人,难道不就是与古代仁人志士一脉相传的吗?

孔子删订《诗经》,从《小弁》的怨恨亲人、《巷伯》的讥讽谗人诸篇以下,其中忠臣、寡妇,隐居的人和愤世之士等人的作品,一起被列入《国风》,分入”小雅“一类的,篇目多得数也数不清。难道这些作品都是上古的中和的声音吗?

但是孔子却不轻易地删去它们,正是因为哀怜这些人的不幸遭遇,推崇他们的志向的缘故,也就是:”发自内心,又能以礼义加以约束“,”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意思。我曾经按顺序考察春秋以来的作品:屈原的《离骚》好像多怨愤之情,伍子胥的劝谏之辞好像多警告威胁的口气,贾谊的奏疏好像很激愤,嵇康的诗好像很愤懑,刘蒉的对策好像很刚直。但是如果按孔子删订《诗经》的原则去编集他们的作品,看来也未必不能收录它们。沈先生死后,天下的官员士绅一直到今天只要提起沈先生,没有一个不鼻酸流泪的。唉!文集中所载《鸣剑》、《筹边》等篇,假使让后人读了,足以使奸臣贼子胆寒,令塞外战士跃马而起,而激起同仇敌忾的意气,这是必定无疑的。有朝一日朝廷调查民情、搜集诗歌的官员出巡各地看到这些作品时,难道能把它们遗漏掉吗?我慎重地把这层意思记录在此。

至于沈先生作品的修辞技巧是否工整,以及内容是否合乎古代作者的写作规范,那些都不是用来议论沈先生大节的东西,所以我就不加论述了。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王世贞

【导读】

王世贞(1526~1590),字元美,号凤洲,又号贪州山人,江苏太仓人,嘉靖年间进士,官至南京刑部尚书,文学上力倡”复古“,主张”文必西汉,诗必盛唐“,影响很大,文集有《贪州山人四部稿》。

本文针对大家熟知的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进行评论,作者一反历来人们对蔺相如的一致称道,不去褒扬他的机智勇敢,维护了赵国的利益,而是换一个角度,提出了自己新的看法,从形势与事理两个方面,分析指出了蔺相如这一举动的许多失策之处。

蔺相如之完璧,人皆称之,予未敢以为信也。

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诈赵而胁其璧。是时言取璧者情也,非欲以窥赵也。赵得其情则弗予,不得其情则予;得其情而畏之则予,得其情而弗畏之则弗予。此两言决耳,奈之何既畏而复挑其怒也且夫秦欲璧,赵弗予壁,两无所曲直也。入璧而秦弗予城,曲在秦;秦出城而璧归,曲在赵。欲使曲在秦,则莫如弃璧;畏弃壁,则莫如弗予。夫秦王既按图以予城,又设九宾[1],斋而受壁[2],其势不得不予城。璧入而城弗予,相如则前请曰:”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夫璧非赵璧乎?而十五城秦宝也。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弃我如草芥也。大王弗予城而绐赵璧[3],以一璧故,而失信于天下,臣请就死于国,以明大王之失信。“秦王未必不返璧也。今奈何使舍人怀而逃之[4],而归直于秦?是时秦意来欲与赵绝耳。令秦王怒而僇相如于市[5],武安君十万众压邯郸。而责璧与信,一胜而相如族,再胜而璧终入秦矣。

吾故曰,蔺相如之获全于璧也,天也。若其劲渑池[6],柔廉颇,则愈出而愈妙于用。所以能完赵者,天固曲全之哉。

【注释】

[1]九宾:又称九仪,一种极为隆重的外交礼节,当时只有天子才能用。[2]斋:沐浴素食,处于静室,清心寡欲,是古人遇到大事,如祭祀等活动所举行的先期行为,以表示虔诚恭敬。[3]绐(dài):欺骗。[4]舍人:手下人。[5]僇(lù):通”戮“,杀。市:市集、市口。古代处决犯人都在市集进行。[6]武安君:秦国名将白起,封武安君。邯郸:赵国都城,今河北邯郸市。

【译文】

蔺相如如完璧归赵一事,人们都称赞它,但我不敢苟同。

秦国用十五座城的空口许诺,妄图欺骗赵国,胁迫赵国献出和氏璧。当时说秦国要诈取和氏璧,这是真情实况,并非秦国要借此试探赵国。赵国如果得知了秦国的这个实情就不给它,不知道这个实情就给它;得知了秦国的这个实情而惧怕它就给它璧,它知道了秦国的这个实情而不惧怕它就不给。这件事只要两句话就可能决定下来,为什么赵国既害怕秦国却又去挑逗它的愤怒呢?

秦国要想得到和氏璧,赵国不给它,这两者并无是非曲直可言。如果赵国献了和氏璧而秦国不给十五城,那么理亏在秦国那一面;如果秦国给赵国十五城,赵国却把和氏璧送回国不给璧,那么赵国就显得理亏。要使得秦国理亏,赵国就不如把和氏璧放弃;要是害怕失去和氏璧,就不如不给秦国。秦王既然指着地图明确告知那些城池送给赵国,并且举行了最隆重的礼仪,沐浴斋戒准备接受和氏璧,那种情形就使秦国不得不交出十五城了。这时蔺相如如果献上和氏璧而秦国不交割十五城,那么他就可以上前责问说:”我本来就知道大王是不肯交割十五城的。这块和氏璧难道不是赵国的吗?十五城也是秦国的宝地。现在如果大王因为爱这块和氏璧的缘故而放弃了这十五城,那么十五城的百姓都会深深地埋怨大王,说您把他们像草芥一样地抛弃了。大王不肯交割十五城,而骗取赵国的和氏璧,因一块和氏璧的缘故,在天下人面前失信,我请求在您境内结束自己的生命,以此来表明大王的失信。“秦王听了就未必不肯归还和氏璧。如今蔺相如为什么要派随从的手下人怀着璧偷偷地逃走,而把理直的一方归于秦国呢?当时的情势。秦国的意图还不想与赵国绝交。假使秦王发怒,把蔺相如公开杀害,同时派武安君率领十万大军逼临邯郸,指责和氏璧的去向与赵国的失信,那么打一次胜仗就可使蔺相如灭族,打两次胜仗那和氏壁终究还是要落入秦人之手了。

所以我说?蔺相如能够保全和氏壁,这是出于天意。至于后来他在渑池会上对秦国采取强硬态度,对廉颇又显得那么温和,他的做法越来越高妙了。能够保全赵国的是出于老天偏袒它的缘故啊!

徐文长传袁宏道

【导读】

袁宏道(1568—1610),宇中郎,号石公,公安(今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年间进士,曾任吴县县令,礼部主事等,后辞官,卒于家,他是明代著名散文家,和兄宗道、弟中道合称”三袁“。文学上主张不拘格套,独抒性灵,著有《袁中郎全集》。徐渭字文长,号天池,又号青藤,明代著名的画家、戏曲家、诗人。本文叙述了徐文长的生平,赞扬了他多方面的艺术成就,描述了他狂放不羁的性格,对他怀才不遇的遭遇寄予了深厚的同情。

徐渭,字文长,为山阴诸生[1],声名籍甚。薛公蕙校越时[2],奇其才,有国士之目[3]。然数奇[4],屡试辄蹶。中丞胡公宗宪闻之[5],客诸幕。文长每见,则葛衣乌巾,纵谈天下事,胡公大喜。是时公督数边兵[6],威镇东南,介胄之士[7],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议者方之刘真长、杜少陵云[8]。会得白鹿[9],属文长作表,表上,永陵喜[10]。公以是益奇之,一切疏计,皆出其手。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视一世事无可当意者。然意不偶。

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B11],遂乃放浪曲蘖[B12],恣情山水,走齐、鲁、燕、赵之地[B12],穷览朔漠。其所见山奔海立、沙起雷行、雨鸣树偃、幽谷大都、人物鱼鸟,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一皆达之于诗。其胸中又有勃然不可磨灭之气,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悲,故其为诗,如嗔如笑,如水鸣峡,如种出土,如寡妇之夜哭、羁人之寒起。虽其体格时有卑者,气沉而法严,不以模拟损才,不以议论伤格,韩、曾之流亚也[B15]。文长既雅不与时调合,当时所谓骚坛主盟者,文长皆叱而怒之,故其名不出于越,悲夫!喜作书,笔意奔放如其诗,苍劲中姿媚跃出,欧阳公所谓”妖韶女,老自有余态“者也[B16]。间以其馀,旁溢为花鸟,皆超逸有致。

卒以疑杀其继室[B17],下狱论死。张太史元汴力解[B18],乃得出。晚年愤益深,佯狂益甚,显者至门,或拒不纳。时携钱至酒肆,呼下隶与饮。或自持斧击破其头,血流被面,头骨皆折,揉之有声。或以利锥锥其两耳,深入寸馀,竟不得死。周望言晚岁诗文益奇[B19],无刻本,集藏于家。余同年有官越者,托以钞录,今未至。余所见者,《徐文长集》、《阙编》二种而已,然文长竟以不得志于时,抱愤而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