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外语人生不设限(中英双语版)
7302400000021

第21章 信任他人,组成梦幻团队(1)

11岁时,有一次爸爸、妈妈带我到澳大利亚的黄金海岸。他们沿着海岸走,离开一会儿,我则是在靠近水边的沙堆里凉快一下,一面看着海浪,一面享受微风。为了不被晒伤,我用一件特大号的T恤盖住自己。

一位年轻女性走了过来,边靠近我边笑着说:“哇,真厉害。”

“你是指?”我问道。我晓得她应该不是在说我硕大的二头肌。

“你把两条腿埋起来花了多长时间?”她问。

我明白了,原来她以为我把双腿藏在沙里头了。我决定恶作剧一下,继续演下去。

“哦,我可是挖了很久呢。”我说。

她大笑,然后就走开了,但我知道她一定忍不住要再看一眼,所以我等着看好戏。果然,当她转过头临别一瞥时,我马上弹起来跳向水里。

她什么也没说,不过当她急匆匆地沿着海滩跑走时,踉跄了一下。

年纪还小时,这种时刻总会惹毛我,但慢慢地,我对他人有了更多耐心与谅解。就像那位女士一样,我学到了,有时候人们有的东西比你一开始以为的多,有时则比较少。有识人之明、与人相处、跟人交往、体会他人的感受、知道谁可以信赖,以及如何让自己值得信赖,这些对成功和快乐都很重要。缺乏与他人在互相了解及信任的基础上建立关系的能力,却能够成功,这样的人实在很少。我们需要的不只是亲密爱人,也需要良师益友、人生典范,以及认同并帮助我们完成梦想的支持者。

要建立由最为你着想的支持者所组成的梦幻团队,你必须先挺他们,来证明你是值得信赖的。你怎么对待你的伙伴,你的伙伴就会怎么待你。如果你支持他们,鼓励他们,给他们最真诚的回馈,那你可以期待这些人也会如此对你,假如他们做不到,你就该去寻找愿意加入你团队的人了。

人天生喜欢与他人交往,但如果有些关系不符合你的期待,那可能是你对于如何与人互动,以及你在这些关系中投入和拿走些什么想得不够。你最可能犯的错误之一是在交朋友时,只谈论你自己——谈你的恐惧、你的挫败和让你开心的事。要赢得别人的友谊,你必须要深入了解他们,寻找共同的兴趣,以建立对彼此都有帮助的联结。

建立人际关系就像建立存款账户,如果你什么也没存进去,怎么能期望从里面领取出东西来!我们必须借此评估并检视怎样做才有效,怎样做没有用,来时时调整自己经营人际关系的技巧。

如何与他人相处

强烈意识到生命的目的,拥有崇高的盼望与持久的信心,自重自爱,抱持正面态度,而且坦然无惧,懂得随机应变,有掌控变化的能力,这些条件对你很有帮助,但终究没人能单打独斗。我当然很重视我照顾自己的能力,尽可能变得独立,不过我就跟所有人一样,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必须仰赖身旁的人。

人们常问我:“生活上经常要依靠别人,很辛苦吧?”我的回答是:“你说呢?”无论你有没有察觉到,其实你依赖周遭人的程度跟我是一样的。没有别人的帮助,有些事我就做不成,但我不知道在这个地球上,有谁是不必仰赖他人的智慧、好意和帮助就可以成功的。

我们都需要别人的支持,都需要跟志趣相投的人交往,所以一定要建立信任,也让自己值得信赖。我们要知道,大部分人都是本能地基于自身利益而行动,但如果你能表现出对他人的关心,并帮助他们成功,大多数人也会如此对待你。

我最爱眼神接触

小时候,妈妈常带我去逛街,或者去其他公共场所。当她去忙自己的事情时,我就坐在轮椅上看着人来人往,观察每个人的脸,一待就是几小时。当人们经过我身旁时,我会研究他们,试着猜测他们靠什么为生,个性怎么样。当然了,我不知道自己的直觉对不对,但我在研究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和读人术等等方面的确变得很认真。

当时那只是我下意识的行为,但是回过头看,我才发现那时自己正出于本能地发展重要技巧。因为我没有手可以保护自己,也没有腿可以逃跑,所以快速评估某个人值不值得信任这件事对我非常重要。这不是说我常常担心自己受到攻击,但我的确比大多数人容易受伤害,所以变得对人的敏锐度比较高一些。

我对周遭人的心情、情绪和声音很敏感。听起来可能有点奇怪,但我的“天线”接收能力精细到如果有人把手放在我轮椅的扶手上,就好像跟我握手一样,我会奇妙地感受到跟对方有实质上的联结,仿佛我们真的握住了彼此的手。每当家人或朋友把手放上我的轮椅,我就会感受到这份温暖与接纳。

我缺少四肢这件事影响到我演讲时跟人互动的方式。我没有多数演讲者的烦恼之一——手不知道要放哪里。我把重点放在通过脸部表情沟通,尤其是眼睛,而不是双手。我无法凭借手势强调重点或传达情绪,而是利用眼睛宽度和脸部表情的变化来传达情感,并吸引听众的注意。

妹妹蜜雪儿最近逗我说:“力克,你真的很喜欢眼神接触呢。当你跟某个人说话时,你会深深地望进他的眼睛里,就是这样。”

知我者蜜雪儿也。我之所以喜欢眼神接触,喜欢深深地看进人们的眼里,是因为眼睛是灵魂之窗。我欣赏人们的美,而我常常在人的双眼里发现它。我们都可能看见别人不好或不完美之处,但我选择去看他们内在的黄金。

“这也是你让对话保持真实且诚恳的方式,”我的小妹说,“从你跟我朋友的谈话中就可以看得出来。你直接深入对方的内在,捕捉他们的注意力,因此他们会吸收你说的每个字。”

我学会通过看进对方眼里,以及凭借问问题或发表意见,找出彼此的共同点,来快速进入状况。在背痛限制我的拥抱能力之前,我最喜欢的破冰方式是跟人家说:“来,给我个拥抱吧!”

我希望借此邀请人们靠近我、接触我,让他们跟我相处起来更自在。去接触人、与之联结、找到共通点,这些是每个人都该掌握的人际关系技巧,因为这些技巧决定了我们跟周遭人的互动可以有多好。

成功与幸福所需的人际能力

“人际关系能力”这个词被广泛使用,但其实定义不太明确。我们都以为自己的社交技巧不错,但其实你我的人际能力都还有进步的空间。

获得成功与幸福所需要的技巧,我们不是理所当然就会的。你的生命可以不受限,但你不能过一个无法与他人建立信任关系的人生。这就是为什么你应该自我监测、评估,并且努力锻炼、琢磨你跟周遭人打交道的方式。心理学家指出,要建立信任联结及互相支持的关系,必须仰赖几种基本的人际关系能力,包括:

觉察他人的情绪和心情

仔细聆听他人说话的内容及方式

评估、理解他人的非言语信号,并有所回应

主导社交聚会

快速与他人建立联结

在任何情境下都能发挥魅力

练习得体的态度与自我控制

以行动展现对他人的关怀

现在,就让我们仔细地逐一检视这些基本的人际能力。

读人

每个人多少都具备阅读肢体语言、声调、脸部表情及眼神的技能。我们总是不由自主地抓到这些信号,大部分人甚至可以看出某人正在假装生气,或者假装疼痛,为的是引起注意。心理学家说,读人的能力会随着年纪增长而进步,而且女人往往比男人厉害,尤其是有小孩的女性——这并不让我感到意外。我妈妈读我跟读书一样,好像常常事先就知道我不舒服、受伤害、受挫折,或是觉得难过。

聆听以了解他人

许多父母常说:“上帝只给了你一张嘴,但给了你两只耳朵,所以你听别人讲的话,应该两倍于你自己所说的话。”但我们常常没有仔细聆听,以了解别人在说些什么,反而稍微听一下就忙着回应。想要真正与别人产生联结,就必须考虑到言语背后的情绪,而不是只听到言语本身。我不是两性关系专家,不过倒是看过不少男性朋友为此所苦。女人的直觉力较强,所以常常被实事求是的男人气到,因为男人比较容易接收到话语,而不是情绪。

掌握信息,适当反应

仔细聆听与观察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准确评估听到和观察到的内容,然后采取适当行动。擅长此道的人通常拥有较好的人际关系,在工作上也有比较高的成就,而这也可能是一种生存技能。《纽约时报》报道过一个故事:两名驻伊拉克的美军有次在巡逻时看见一辆停着的车子,里面有两个年轻人,虽然外面气温高达约49摄氏度,但车窗是紧闭的。其中一个士兵问另一个——一名陆军中士——他可不可以拿点水给那两个男孩喝,顺便靠近那辆车子。

那名中士看了一下周遭环境,预测到危险,于是下令巡逻兵赶快退后。就在士兵转过身时,有枚炸弹在车里爆炸了,两个年轻人当场被炸死,而那位本来想去帮助他们的士兵则被碎片击中,所幸生命无碍。

后来那名中士回忆说,当他看见士兵靠近那辆车子时,“我的身体起了一阵凉意——你知道的,就是那种‘危险’的感觉。”其他细微的线索则是更早就触动了他的天线——当天早上没有人对他们开枪,这颇不寻常。再说,那天街上比平常安静了许多。

针对退伍军人的研究显示,他们十分依赖感觉、肢体语言和反常现象(“就是有点怪怪的”)来迅速解读周遭环境。这种能力不只对人际关系很重要,对生存也是。不只对退伍军人很重要,对我们也是。

搞定一屋子人

知道什么是合宜的举止,并融入周围情境——无论是在教会、私人乡村俱乐部、公司野餐,或者只是一顿简单的晚餐,是另一个重要的社交技能。你必须尊重所处的环境。每次到国外访问,我通常会请主办单位或翻译人员帮助我了解当地的习惯和传统,以免犯下让听众对我产生敌意的错误。

有些事在自己家里做没关系,但在某些国家就不可以了。例如吃饭时打嗝在大多数地方都被认为是很没礼貌的行为,不过在某些地方,打个响亮的饱嗝可是对厨师的赞美。更严格地来说,有些话题你在某些情境下要避免提及,例如过去的对立冲突和政治议题,或者在某些情况下,连宗教话题也会惹上麻烦。

然而,有些与人互动之道是放诸四海皆准的。长大之后我了解到,与他人打交道时,聆听是最有用的技巧,特别是当你要“搞定一屋子人”时。

与他人建立联结的能力

我们不只通过言语,也会凭借表情和肢体语言来与人建立联结,这包括与其他人互动时,我们会把自己摆在哪个位置。通常是直到有人闯进我们的个人空间,才会让我们注意到这件事。例如,“喜欢挨得很近说话的人”或许正试着跟人产生联结,却往往只会让人想逃。很难断言讲话时双方到底要保持什么样的距离,因为我们会欢迎某些人进入我们的个人空间,对某些人则不。有一次在一场派对上,某个朋友向我投来十分恐慌的眼神,因为有四个人争着要引起他的注意,把他挤到角落去了。他们的气势强过他,让我的朋友看起来就像一只被猎犬逼到绝境的狐狸。

魅力大进攻

要让人注意到我不是个问题,不过让注意力持续就是另一回事了。人们看到我的身体时会很好奇,但要他们盯着看就不太自在了,所以我只有几秒钟可以展现魅力,以扭转局势。特别是面对小孩或青少年时,我会开个玩笑说“请借我一只手”,或是“有个东西花了我一只胳膊和一条腿呢”。我让他们知道,其实我听得见他们的议论,而我可以跟他们一起一笑置之。我想魅力的秘诀就在于:让你所遇到的每个人都觉得跟你说话时,你把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他们身上。

得体的态度与自我控制

我们总以为自己对别人得体又细心,但我知道,有时我还是有不足之处。我弟弟亚伦很爱提醒我,小时候我总是对他颐指气使,他对我可是忍耐多多。就算爸爸、妈妈都在家,他还是像我的保姆一样,因为我们俩老是在一起。亚伦会告诉你,我这个人是个指挥狂。例如,有一天早上他的朋友菲尔来我们家,他在早餐时间走进我们的厨房,我就问亚伦和菲尔要不要来点培根和蛋。

“好啊。谢了,力克。”菲尔说。

然后我就开始准备给他培根和蛋了,方法是用叫的:“亚伦,你可不可以帮我拿几颗蛋?噢,还有平底锅。好,现在把锅子放到炉子上,把蛋打在锅子里,熟了我会接手。”当亚伦年龄渐大,长得愈来愈高大之后,终于找到办法对付我这种喜欢指使别人的个性。每当他认为我要求太多时,就会威胁说要把我丢进柜子的抽屉里,然后关起来,把我留在那里。所以呢,我必须好好养成得体的社交技巧,否则就会被锁起来,永久归档了。

说到做到

我们常听说有人是“说一套,做一套”。你或许善于倾听,有高度的同理心,热忱且有魅力,做人又很得体,但如果有人需要时,你却不愿挺身而出、伸出援手,那么你其他的人际能力都没有意义了。只会说“我感同身受”是不够的,因为行动胜于空谈。

在职场上,这表示你不只要将自己分内的工作做好,努力追求成功,也要帮助别人做好他们的工作,并在他们努力迈向成功时提供支援。

与人和谐互动的能力

为了掌握这些人际关系能力,你必须把自己的利益、顾虑和意图搁在一旁,融入周遭的人之中。这不是说你要成为大家注目的焦点,或是屋子里最好笑的那个人,而是指当你跟人打交道时,要站在对方的立场,让他们觉得跟你在一起很自在,因而愿意邀请你进入他们的生活中。

我们跟他人的关系,有短暂接触的(店员、服务生、邮差、飞机上坐在你旁边的人),有那种常常碰面的(邻居、同事、客户),另外就是那些跟我们的生活有很大关联的(最要好的朋友、伴侣和家人)。每个层级的关系需要的人际能力不尽相同。

学着向人求助

还有一种人际关系能力常常被蔑视或忽略,我却相当熟悉,那就是:当你需要帮助时,愿意以谦卑的心向他人求助。耶稣——上帝之子——在地上时很少是独行侠,通常会有几个门徒陪着他。所以,你不要认为自己必须单打独斗。开口求助并非示弱,而是力量的显现。《圣经》上说:“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因为凡祈求的,就得着;寻找的,就寻见;叩门的,就给他开门。”

因为我的旅行计划实在排得太紧凑,所以几年前,我决定重新聘请看护帮我的忙。其实很长一段时间我都避免这么做,因为年纪比较轻时,我总想证明自己可以不必依赖别人过日子,所以独立对我来说非常重要。为了心灵的平静和自尊,我得确定一件事:如果有必要,我可以靠自己过活。

但是展开演讲生涯之后,世界各地的邀约纷至沓来,而在许多不同的地方对着那么多人演讲,是非常需要全神贯注的,如果要自己照顾自己,会耗费我太多精力,特别是在旅途中。因此,我又重新聘用看护,但我仍然期待将来有一天我会有妻儿相伴,并再次回到独立的生活中。

当你有了看护,就不能没有人际关系能力。就算你提供不错的待遇,你还是不能期待一个不喜欢你的人会喂你吃饭、跟着你到处跑、替你刮胡子、帮你穿衣服,有时还得抱着你。幸好,我跟看护的关系一直不错——虽然他们有时候会面临考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