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处世的艺术(智慧生存丛书)
7292500000044

第44章 如何提升你的社交深度(18)

《贤文》中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小人爱利,不顾天理。"这是古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记述,也是对人们道德行为的导向。葡子说:"好利恶害,君子小人之所同也。若其所以求为之道则异。"每个人都喜欢利益,不喜欢祸害,这是人的共性。但小人见利忘义,得利忘害;君子则趋义避利,不取无义之财。东汉乐羊子,偶尔拾到一块金子,拿回来交给妻子,他妻子看后说:"听说有志气的人不饮盗泉之水,因它名声不好;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因不愿接受侮辱;可你竞为一块金子而败坏自己的名誉。"乐羊子听后非常惭愧,赶紧将金子丢掉。

古代齐国有个人,走到金店前,突然伸手抱走了柜台上的一锭金子。被捕后,他却说:"我当时只看到金子,根本没有看到别的人。"这跟世上许多为满足私欲不顾道义的人有什么两样?然而真正的君子并不是不爱钱、不懂钱财之用处的傻瓜,而是明白如何赚取应该得到韵钱。君子在该得的钱财面前,当仁不让,绝不会被小人当作木头劈;但是在不义之财面前,却能视而不见,不屑一顾。

《孟子》上记载了有关孟子的一则故事:齐国国王派人送给孟子一百斤金,被孟子拒绝。第二天薛国送来五十镒金,他却接受了。孟子学生陈臻不解其意,十分奇怪,问道:"如果说昨天不接受齐国的金子是对的话,那么今天接受薛国的金子就应该是错的,反过来,今天是对的,那么昨天就是错的,这里有什么道理呢?"孟子说:"在薛国的时候,当地发生了战争,国王让我为之考虑设防的事,因此我应该接受我劳动所得的报酬。对于齐国我没做什么事,却赠金给我,显然是想收买我,你在哪里见过君子是可以用金钱来收买的呢?所以,辞而不受,或受而不辞,在我来说,都是根据道义来确定的。"

钱财,每个人都需要,每个人也都希望有所拥有。因为它是物质生活的一种体现,人们要改善生活,就必须获得钱财。但是取财不可行不义之道。莎士比亚说:"把金钱当上帝,金钱就会像魔鬼一样来整治你。不用劳力获得的东西,只有‘贫困’。"处世,明白什么是该做的就去做,什么是不该做的就不去做,往往会活出人的品质。

做个惜福的人

《唐语林》中有两则吃饼的故事。

唐太宗大宴群臣,宇文士及割肉,割完之后,用面饼揩手上的肉汁,太宗不作声,眼睛斜视着他。不知是这位宇文士及有节俭的习惯还是因为感觉到芒刺在背,总之是不动声色地用饼揩好手,然后从容地把这块饼吃下去了。那一边太宗也松了一口气。到了唐玄宗这一辈,国家已经很富裕,宠妃还享用万里飞骑送来的荔枝,但他本人却也很舍不得一块饼。这一回割肉的是太子李亨,他也用饼擦手上的肉汁,玄宗也一直盯着他看,大为不解。太子慢慢地举起大饼,大口大口地吃起来,玄宗非常高兴,对太子说:"福当如是爱惜。""福"在古代是指祭神的酒肉,也泛指食物。中国语言中有"惜福"一词,就是从爱惜粮食这个意思上来的。

为人处世,应有勤劳节俭、冰清玉洁的操行。也只有勤俭,才能永保廉洁;只有冰清玉洁的操行,才能长久处世。守住节俭并依此修持,时运不济时可以独善其身,富贵时可以善待天下。守住了勤俭,就足以风范于人间,风范于世道。勤就不缺乏财物,俭就知道节余;劳就能进益,节就能知足,这是古代人惜福的方法。在勤、俭、劳、节中,俭是首要的。

元史记载:元世祖忽必烈因为想念成吉思汗创业的艰难,到草原上挖来一盆青草,放在皇宫御座前,他告诉群臣们说,这是节俭草,后世子孙应懂得勤俭的道理。元英宗硕德八刺曾经在御用大安阁看到先祖的遗物,衣服都是用普通的木绵鲂织而成,上面还打了补丁,英宗感慨地说:"祖宗创业维艰哪!身上穿的衣服也这样节俭,我哪里敢奢侈呀!"

宋代的永宁公主,曾经穿着一身豪华的高贵打扮来拜见皇上,皇上说:"从今以后不要这样打扮了。"公主笑着说:"这又能花费多少钱?"皇上说:"作为皇帝的女儿都如此奢华,宫廷里必然效仿起来。宫里人人都绫罗绸缎,京城市面上的高档服装价格就会抬高。京城里的高档服装价格太高了,百姓们必然追求利益。你生长在富贵的家庭里,应该知道珍惜福分,不能生出不好的念头来。"

人生福禄,都有定数。珍惜福分的人,福常有余;暴殄天物的人,福常不足。所以老子以俭为宝贝。并不只是生活中应该懂得节俭的道理,如果所有的事情懂得节俭,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在吃喝上节俭,可以养护脾胃;在嗜好上节俭,可以集中精力;在语育上节俭。可以调养气息;在应酬上节俭,可以养身安神;在思虑上节俭,可以少生烦恼;在欲望上节俭,可以清心养德。凡事减省一分,便增益一分。这虽然是持身之道,也不失为处世之道。

俗话说,身在福中要知福。知道自己现在过着一种不愁衣食的生活,是一种难得的福分。不要小看这福分,不要浪费这福分。一方面要知足,一方面仍要尽量节俭。这样才不会养成奢靡颓惰的习惯。日后才可以有足够的准备去应付各种不同等级的生活。

俗话说:"多在有日思无日,别到无时思有时。"对经历过艰苦的人来说,尽管现在生活富裕,但仍应念念不忘过去的艰苦困难的日子。这样,做人才可以知足,才可以安分,才可以不敢松懈地继续努力,也才可以保住既有的财富。

旧时,许多长辈告诫子女们说:"老天爷给每个人安排了一定的福分。如果你小时候把福分享用光了,老的时候就会穷苦。"这句教诲对今天的每个人都适用。人应该珍惜自己的福分,慢慢享用,不要挥霍。"宁吃少来苦。不受老来贫"。年轻时刻苦一点,年纪大的时候。就多一点享福的可能。至低限度,俭朴的生活习惯,可以帮助人多有一点力量去适应各种环境。

知足是上帝赐予的幸福

江苏华西村掌门人吴仁宝,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自从他接管华西村之后,华西村在全国率先成为"电话村"、"彩电村"、"冰箱村"、"管道煤气村"、"空调村"、"别墅村"、"轿车村"。当地村民给他的评价是"身体过硬、思想过硬、作风过硬,华西人离不开他"。多年来,吴仁宝恪守"不领全村最高工资、不住全村最好房子、不拿高额奖金"的"三不"原则,就连华西镇人民政府每年批准他拿80~100万奖金,他也分文不取。当人们问他为什么这么做时,吴仁宝意味深长地说:"家有黄金数吨,一天也只能吃三顿;豪华房子独占鳌头,一人也只占一个床位。"这句话体现了吴仁宝事业成功后的豁达胸怀和"身外物,不奢恋"的知足心态。

每每谈起知足,人们总以为那是人的惰性流露,其实不然。知足,是一种成功处世的艺术,它源于内在精神世界的充实丰富以及应付人生世事的自如圆熟。人的欲望是永无止境的,俗话说:"猛兽易伏,人心难降;溪壑易填,人心难满。"有民谣说穷汉无隔夜之粮,不过思米一斗,后来发迹为官,则"八品九品官太小,三品四品仍嫌低,当朝一品为宰相,又想南面当皇帝……"得陇望蜀,也许是"人之常情"。前些年有得意小说家大肆宣扬"过把瘾就死"之类的人生宣言,但真的"过把瘾就死",他那一点点要求是不算高的;可是偏偏这些人过上一把瘾还是不肯死,还是要折腾,还要继续过瘾。谓予不信,则请看那些"因嫌乌纱小,致使枷锁扛"的人物,有谁只肯"过一把瘾"的?

欲望本无止境,人追求高一点的生活目标,为之奔波忙碌,这在人生是最正常不过的事。但生活所能提供给欲望的满足却总是有限的。在人的现实生活中,"足"是相对的、暂时的,而"不足"则是绝对的、永恒的。假如一个人处处以"足"为目标不懈追求,那么他所得到的结果将是永远的不足;如果一个人以"不足"为生活的事实予以理解和接纳,那么他对生活的感受反倒处处是足的。

知足人的处世艺术正是表现为足与不足的调和平衡。知"不足"所以知足;不知"不足",所以不知足;"不足",可以知足;不知足,便总是"不足"。由此可见,知足就是一个人自觉协调人心无限欲望与现实有限条件两者关系的过程,它用什么来协调?用"知"来协调。足不足是物性的,而知不知则是人性的。以人性驾驭物性,便是知足;让物性牵制人性,就是不知足。足不足在物,非人力所能勉强;知不知在我,非贫富所能左右。

唐伯虎有诗说:"钓月樵云共白头,也无荣辱也无忧;相逢话到投机处,山自青青水自流。"如果人人都能了悟"山自青青水自流"的境界,自然万事不求人了。"百年随手过,万事转头空。"这样又有什么可求?又有什么可求不得?又何必徒自贬抑,自招屈辱?陶渊明的诗中说:"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这是智者自知自足。

节俭的人必定知足。老子说:"金玉满堂,也无法永远守住。"既然有了外在的东西,也不能有所依恃。吕坤说:"凡是在于我的,都是分内的;在于天、在于人的,都是分外的;人要明白内外的区别,在内缺一分,便不能成人;在外得一分,就要知足。"做到了知足就能无处而不自得,无处而不自安。

宋代的处士魏舒,甘愿隐居不愿做官,他曾经赋诗表露自己的心迹,诗中写道:"有名闲富贵,无事散神仙。洗砚鱼吞墨,烹茶鹤避烟。"宋真宗多次下诏书聘请他出山为官,魏舒都婉言谢绝,他请来使转告皇上:"九重丹诏,休教彩凤衔来;一片闲心,已被白云留住。"宋真宗尊重他的意愿,于是不再打扰他。魏舒最后安逝于深山岩石之间。"一片闲心,已被白云留住"这就是自知自足,加强内在修养的功夫。

清代"天基老人"石成金编了几首吟咏知足的诗歌,值得一读:

知足歌,知足歌,柜垣何必要嵯峨。

茅屋数椽蔽风雨,颇堪容膝且由他。

君不见世间还有无家者,露处沙眠可奈何。

请看破,莫求过,竹篱茅舍常知足,

便是神仙安乐窝。

(上咏居室)

知足歌,知足歌,衣裳何必用绫罗。

布衣亦足遮身体,破衲胸中保太和。

请看破,莫求过,鹑衣百结常知足,

胜佩朝臣待漏珂。

(上咏衣服)

知足歌,知足歌,盘餐何必羡鱼鹅。

蔬食莱羹聊适口,欣然一饱便吟哦。

君不见世阊还有无粮者,爨冷烟消可奈何。

请看破,莫求过,粗荼淡饭常知足,

鼓腹遨游傲太初。

(上咏饮食)

幸福是需要比较的,它没有标准,没有止境,而只是看你对它的认识如何,以及看你对它做怎样的解释。知足是上帝赐予的幸福,知足者经常有富裕感。纪德说:"获得幸福的秘诀,并不在于为了追求快乐而全力以赴,而是在全力以赴之中寻出快乐。"

用平淡克服贪婪

佛经《大庄严论经》中有一则关于贪得无厌的老婆婆的故事。

昔时,释迦牟尼住在舍卫国园糖舍时,一位老婆婆背着装满了酒的瓶子过来,她沿路津津有味地吃着答麻林度的甜果实,不久感觉舌干口燥,就到附近人家的井边,请求女主人给她一杯水喝。由于她吃的答麻林度的甜味尚余留在嘴里,所以觉得那水如蜜一般甜,她很感激,便问:"啊,好甜!太太,能不能用我的酒交换你的水?"女主人听了这位好奇的老婆婆的话,就答应说:"好啊!"于是拿水和她交换。

老婆婆带着水瓶回家,马上又喝那甘甜的水,结果水平淡无味,她以为是自己的舌头有问题,又再饮了几次,仍未感觉有何味道,因此她唤来亲族知己试饮,没有一个人认为那水有特别之处。他们纷纷劝她:"老婆婆,你喝了如此不干净的水,有伤身体哟,到底你是从哪儿弄来的这些水呢?"至此老婆婆才恍然大悟,原来是因为自己吃了答麻林度的甜果实再喝水,方误以为水是甜的,她非常懊恼竟将酒白白送给了人家。

在这世界上,类似这样因嗜欲太深而蒙受重大损失的,大有人在。庄子说:"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食、色,都是嗜欲,此外的一切金钱物质享用,也都是"嗜欲"。"天机"是智慧,是灵性,以庄子的看法,一个人如果欲望多,他就缺少智慧与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