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处世的艺术(智慧生存丛书)
7292500000015

第15章 处世社交的艺术(5)

客户主管点点头。

推销员继续说:"我们这一款产品,所设定的保湿度是在常温状态下对皮肤所起的保湿作用,不同的湿度环境下肯定有一点差别,但并不代表我们的产品没有做到12小时的保湿效果。"

客户主管听后,便恍然道:"你说得有道理。"

最后,双方的合作不但没有终止,这位客户主管还追加了一批货物。

其实,推销员明白,对方只是在找终止合作的借口而已,如果推销员一味强调自己的产品多么好,产品没有达到效果,那是你们的环境所致,和产品的质量没有关系,这样说肯定会引起对方的愤懑和争端。相反的,推销员通过引导,让对方承认产品没达到效果是因为他们的使用环境不合适,这就能顺利地引导对话向良性的方向发展。

这种先求同后存异的方法,使得对方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成了你的观点的支持者。这是一种双赢的方法,也是一种沟通的技巧,更是保护自己的一种方法。

在很多情况下,才不可露尽,力不可使尽,应该适当保留。有所保留,才会加倍完善,才能永远保存一些应变的能力。须知:适时的用力比全力以赴更显得珍贵。我们发现,深谋远虑的人总是留有余地。因此,我们认为,在特定情况下尽部分的力大于尽全力的效果。

在人际交往中,不管是与关系很好的朋友,还是初次见面的陌生人,都应该坚持以求同存异的原则进行交往。这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给自己带来好人缘的重要方法。懂得了这一点,你在人际交往中就能够如鱼得水,游刃有余,灵活自如地处理各种人际关系。

多协调多交友

很多时候,成功的关键因素就是协调。两人存在协调,三人存在管理。善于协调的人就是善于交朋友的人。

你帮人,人帮你

人与人之间想要融洽相处,其实很简单,方法就是要懂得真诚地关心别人,不管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工作上。多一份关心,就给别人带来一丝温暖,别人会感激你。

能助人时则助人,这样不仅仅为别人提供了帮助,而且也为自己开拓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因为说不定哪一天,别人也会反过来帮助你,使你的事业更上一层楼。

总之,助人者人助之。我们想要成就一番大事业,必须广交好友,朋友多了好办事。怎样才能拥有众多的朋友呢?那就是多关心别人,在别人需要帮助时,及时伸出援助之手。朋友是非常重要的资源,人际关系愈广的人,愈容易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现代社会,越来越强调"双赢"、"多赢",如果你对别人缺乏关注,在别人需要帮助时漠不关心,又怎么能要求别人在你困难时来帮助你呢?

关心别人,帮助别人,是一项情感投资,同时我们在帮助别人时,也能从中获得快乐,毕竟,自己对别人有价值,能够给别人带来帮助,也算是一件令人自豪和欣慰的事。

这个世界每个人都活得很不容易,我们应该学会体谅别人,心怀怜爱之情去对待他人。

和别人相处,即使是事不关己,也不要高高挂起。别人遇到困难寻求帮助时,不妨伸出你热情的双手,真诚地助人一臂之力,在不知不觉中为自己存下一份善果,这样在你需要帮助时,别人才可能帮助你。但是,需要提醒的是,帮助别人切忌过于功利性,不要总是期望帮助别人后就能有所回报,那样只会变得势利,被别人看不起。

历史名将吴起,天生骁勇,威猛善战,在笼络手下士卒上也颇有高明之处,士兵们对他非常崇敬,甘愿随他苦战。吴起与士兵同甘苦,共患难,睡在一起,吃在一处,和士兵穿一样的衣服,受到士兵的爱戴和拥护。

有一次,一个士兵伤口溃烂,痛苦不堪。吴起见状,丝毫没有犹豫,俯身用口将伤口的脓血吸净。这位士兵感动地痛哭流涕,其他人也无不唏嘘。

这位士兵的母亲闻知此事,竟犬哭起来。别人不解,问她道:"你的儿子本是一名小卒,今蒙吴将军如此关爱,亲口帮他吸出脓血,你却不显得高兴,反而大哭起来,却为何故?"

这位母亲说:"你们有所不知,先夫曾经也是吴将军手下的士卒,前番也凶感激吴将军吸脓血之恩,誓随将军左右,结果惨死战场。今我儿又蒙将军此等大恩,想必亦是以死相报,怎不令我伤心呢?"

人心都是肉长的,只有心才能换心。只有真诚地对待别人,别人才会同样对你。

汉代名将李陵,也非常关心士兵的疾苦。在出击匈奴时,不幸被匈奴军队包围,所率士卒被杀得丢盔弃甲,浑身是伤,却没有一个肯丢下李陵叛变的。最后,李陵下令突围,士卒们没有退缩,仍然摇晃着从地上爬起来,举着空荡荡的弓弦,满脸血污,勇敢地追随李陵冲杀。

如果不是李陵平日宽厚待人,士兵们怎么会誓死相随呢?

由此可知,只有宽厚和善,方可得人心。

下面是一则寓言:

一头驴驮着沉重的货物,气喘吁吁地请求只驮了一点货物的马:"帮我驮一点东西吧,对你来说,这不算什么;可对我来说,却可以减轻不少负担。"

马不高兴地回答:"我凭什么帮你驮东西?这样轻松多好呀!"

后来,驴子累得实在走不动了,主人不得不将驴背上的所有货物全部加在马背上,马懊悔不已。

不要忘了,我们都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不要以为别人的事和自己无关就袖手旁观,乐得清闲自在。别人需要帮助时,凡是自己力所能及的,就帮别人一把,慢慢积累,一旦你需要帮助时,别人才会向你伸出援助之手。

一个人能取得巨大成功,不仅仅是他个人努力的结果,还离不开别人的帮助。一个成功人士的背后,聚集着许多支持他的人。试想,别人为什么愿意支持你?原因就在于你曾经对他们提供了帮助,或者你值得他们倾心帮助。

我们首先想到的,不应该是自己能有什么回报,而应该是自己能够给予别人什么。积极主动地付出,让对方先获得好处。如果你能坚持这么做,最终一定能积累非常丰富的人际资源,那么以后你办起事情来就容易多了。

一个人最大的财富不是金钱万贯,而是朋友众多。那些获得过你帮助的人,会慢慢汇聚成为一股庞大的力量,并持续不断地回馈给你,尤其是在你遭遇人生厄运或遇到困难时。这时,你会获得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

取得成功的人都是那些愿意帮助别人慷慨付出的人。如果你只想索取,不愿付出,那么最后连你最好的朋友和亲人也会远离你。而一个孤立无援的人,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如果能以己之长,克人之短,那么别人的长处也能克服你的短处。所以,只有互相帮助,才能共同得利。

如果你能帮助别人美梦成真,那么总有一天别人也能助你心想事成!

人际交往中,我们应该多想想自己能帮别人什么忙。只有多帮人,才能多获利。

学会向朋友道歉

在与人交往中,和别人发生小矛盾、产生小摩擦是很正常的现象。关键是要及时反省自己的错误,敢于土动承认错误,向对方道歉。

主动承认错误,可以避免矛盾升级,当你向别人道歉,说出"对不起"这三个字时,矛盾的局面就会出现缓和,问题也变得非常容易解决。

可是,在一般情况下,我们更容易和关系一般的人说"对不起",在朋友面前却反而说不出这三个字。这是什么原因呢?可能我们认为:既然是朋友,哪里还用说"对不起"?如果这样想就错了,朋友之间,闹矛盾时也需要说声"对不起",当你对朋友说句"对不起"时,误会也就随之烟消云散了。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是有的人却认为承认错误就暴露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这是一件有失身份的事。所以即使犯了错,也不肯承认,反而竭力去遮掩,甚至别人当面指出时都不肯承认,更不要说道歉了。

有些人明知自己不对,却碍于面子,不肯主动认错,结果双方关系越闹越僵。

小王有个很要好的朋友,是新疆人。这位新疆朋友经常给小王讲新疆的风土人情,小王也经常给这位朋友讲自己家乡的趣闻轶事。平日,他们互相帮助,一起闯过很多难关,建立了非常深厚的友谊。

可是有一天,因为一点小事,这两个朋友闹矛盾了,两人互不理睬,谁也不肯主动认错,就这样僵持着。

后来,这位朋友回新疆了,事先没有告诉小王。小王回想起与他的友谊,懊悔不已,非常难过。他想向这位朋友道歉,可是怎么也联系不上了,就这样失去了一个好朋友。

其实,朋友之间闹矛盾谁对谁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待矛盾的态度,只要其中一方先说些道歉的话,另一方一定会感到不好意思,这样矛盾就化解了,不会留下什么遗憾。

中国人往往很爱面子,即使错了,也不肯承认。许多人错了不但不肯检讨自己,反而推卸责任。实际上,说一声对不起,对自己并没有多大的损失,但是却能产生非常良好的效果。

有个人参加朋友的生日宴会时喝多了,不小心把朋友最喜欢的花瓶打碎了。

后来,他感到非常内疚。为了表示歉意,他挑选了一张精致的贺卡,写上道歉之词:我感到万分抱歉,我知道说什么也无法弥补自己的过失。如果当时我没有喝醉,就不会发生那种事了。所以请接受我最真挚的歉意。

他将卡片亲手交给朋友,并带了一瓶朋友最喜欢的酒,不是为了赔偿那个花瓶,而是为了表示真诚的歉意。

所以在人际交往中,必须学会一些道歉的艺术。如果你觉得难以当面开口说"对不起",也可以通过短信、电话或者一张纸条、一张卡片等方式来表达歉意。

大方地表达歉意,是对你胆量和气度的考验。只有勇于道歉的人,才是懂得交际诀窍、善于权衡轻重的人。虽然只是一句道歉的话,但是得到的却是朋友的原谅和信任。

所以,一定要端正态度,正确对待道歉。须知,道歉是缓解冲突的"润滑剂"。

"对不起"必须是发自内心的,如果是敷衍塞责,也不能起到道歉的效果。

有的人做错了事,很不情愿地说声"对不起"。如果对方没有原谅,或者表示了一丝不满,他就会说:"我都说对不起了,你还要怎么样?"这种态度,完全是把道歉当成做错事得到原谅的手段,并认为道歉能够抵消自己的错误,这不但不能消除误会,解决矛盾,反而会使矛盾更加激化。

所以,道歉一定要真心实意。有时候,简单说一声"对不起"不能解决问题、消除误会,此时就要求你一定要发自内心的真诚道歉,请求别人原谅。只有发自心底的道歉,才会让对方感受到你的诚意。

我们除了要敢于承认错误,敢于说"对不起"外,还要注意真心实意地改正错误。不能刚说完"对不起",马上又犯同样的错误,久而久之,即使你一再道歉,别人也不会相信你了。

有些时候,除了口头上的道歉外,还应该采取具体行动,加以补救。

在一架即将起飞的飞机上,乘客都在忙自己的事。一位老先生无事可做,坐着闭目养神。尽管空姐不厌其烦地提醒各位乘客不要打开行李架,以免行李滑落伤人。但是仍然有一名乘客不听劝告,打开了头顶上的行李架,结果行李包内的一个酒瓶滑下,不偏不倚,正好打在那位老先生的头上。

老先生双手抱头,表情痛苦。"肇事"的乘客赶紧不停地说:"对不起,对不起!"旁边一位乘客说:"对不起有什么用?还不赶快帮老先生揉一揉!"

这位乘客赶紧帮老人按摩搓揉,老先生也不好生气,说:"幸好没打破头,否则揉也没用。"

有些人办起事来非常莽撞,毛手毛脚,不是打翻别人的茶杯,就是碰到别人的工具,这时候光说对不起恐怕难以消减别人的气愤,应该付诸行动。比如尽快拿来抹布擦拭洒出来的茶水,赶紧扶起被撞倒的工具等。

有些道歉的方式让人觉得不习惯,例如低声下气、点头哈腰的道歉。道歉并不是丢人的事,堂堂正正的道歉才能得到对方的尊重和谅解。如果对方不能接受你真心实意的道歉,那就说明他不是一个值得交往的人。

道歉还要注意时间,应该在发生错误之后及时道歉,拖得越久就越难以启齿,矛盾也就无法解决,甚至还会加深。要记住,真正的道歉不只是认错,同时意味着承认自己的行为给对方造成的伤害,也意味着你对彼此之间的关系很重视,希望可以化解冲突,重归于好。

诚恳的歉意不仅能弥补彼此之问的裂痕,还可以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所以,如果你犯了过失,就应该大方地表示歉意,诚恳地说一句"对不起"。

总之,学会道歉,多说对不起,才能化解人际交往中的各种矛盾,使人际关系趋于和谐。

礼轻情义重

中国是礼仪之邦,历来讲究礼节。虽然现代人已经没有了古人的繁文缛节,但是必要的礼仪还是应该讲究的。

美国著名作家罗伯特·哈夫,写了一本书叫《如何在这个疯狂世界里找一份好工作》,书出版后在美国非常畅销。在书中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人际交往主要建立在’馈赠关系‘之上,有来就要有往。"用中国的话说,就是"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

虽然"礼"很重要,但是送什么"礼"更关键。很多人认为,在这个"疯狂的物质世界"里,要想往上爬,就得咬着牙,不惜血本地"真情大派送",给上司、同事送"礼",而且是越多越好,越贵重越好。

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送"礼"并不一定要送物质上的东西。

虽然有句"推陈出新"的俗语叫"有礼走遍天下,无礼寸步难行",但是,如果人际关系纯粹依靠"礼"来维持,依靠物质利益来维系,那么这种关系也是不稳定的,一旦没有了利益的需求,这种关系也就破裂了。

其实在工作中,给上司、同事送礼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如何送和送什么的问题。

如何送礼是交际礼仪的必修学问。做人的学问中,送礼也是必修的基础课。给同事送礼,是八小时之外联络感情、促进关系的最坚实的桥梁。同事帮了你的忙,事后认真地选一份礼物登门拜谢,既还了人情,又让对方高兴;同事有婚嫁喜事,根据关系的亲疏厚薄送上一份贺礼,既添了喜庆,也是一种情感投资;同事身体不适,及时前去探望,送些鲜花、果篮、营养品等,既安抚了病人,又表达了关切……

诸如此类私人馈赠,作为联络感情的必要应酬,当然未尝不可,但要注意轻重之分,一般不宜买太贵重的礼物,免得让对方感到你别有用心,认为你是不是有求于他,或是想"拉他下水"。

给上司送礼,可视为一种礼貌,表达感谢照顾之意。"吃人一口,报人一斗",历来就是维系人际关系和谐的秘诀。上司在公事上给予不少指点,对工作该如何进行,也帮了不少忙。将自己感谢之意变成具体的礼物,显得更实际,更有意义。

有时候,送礼并没有实际意义,只是一种敷衍而已。许多人给上司送礼,并没有明确的目的和所求,只是笃信"吃人嘴软,拿人手短"的论调--领导收下了自己的礼物,尤其是逢年过节或家中有喜事时送上的礼。工作中自然就会不好意思过分责难、批评送礼者,即使批评,口吻也会柔和一些。

送礼的时机要恰当,毫无理由的馈赠说不定会坏了你的大事。老祖先创造了"礼节"一词,恐怕也正是暗示"逢节送礼",而不是毫无由头地乱送。在你刚到新岗位,刚出成绩,刚被提升的时候,是送礼的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