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鼠,不在仓就在厕"这句流传千古的名言不知改变了多少人的命运。人的命运有好有坏,生于仓的命运自然要好过生于厕的命运;如果生于厕的安于现状,得过且过,那么在厕的也就注定只能永远在厕了。但是也有其中不安分者,他们认定命运是可以改变的,所谓"山不过来,我就过去",通过抱着一种改变命运的理想信念,并且努力实践之,最终把自己从坏的命运中拯救出来。在人生命运转折的关键处,每一个人都应该发问自己,现在所处的环境,是在仓呢还是在厕呢?
坐井观天,你只能做井底之蛙;只有那些勇于跳出井底的人,才有希望拥抱一片灿烂的天空。
有的时候,许多人明明掌握着选择的权力,但他们还总是被迫地在适应环境,而不是主动选择环境。许多的道理我们都懂,可关键是,不经意间,环境就让我们沉沦其中。
小镇上来了两位老人,两位老人形貌酷似。然而,他俩却一个来自海外,一个来自内地;一个是投资者,一个是雇员。这就引发了人们的兴趣,像一阵海风拂过甘蔗林,在小镇的角角落落激起一阵的骚动。你猜对了,他俩本是一家,而且是兄弟,还是双胞胎。落地虽有先后,相差不过一分零八秒。兄弟俩生来就互为镜子,你从我的身上看到你,我从你的身上看到我,你看你是我,我看我是你,你我不分我你一体。只有他们的母亲根据一种特殊记号,能确切地分辨谁是兄谁是弟。
到升高中的阶段了,父母离异,兄弟俩各随舅与姑分居在了两个城市。高中毕业,兄插队下了乡,弟进了工厂。有一天,兄进城看弟,刚跨进弟所在厂的大门,立刻被造反派拘捕,说他恶毒攻击中央文革,已构成现行反革命罪,千夫共指,十恶不赦。兄辩说他不是弟,是兄。造反派说甭以为换了件外衣,我们就不认识你了,你就是剥了皮化成灰咱也能一眼就认出你。兄愈辩,造反派愈说他不老实。兄禁不了棍棒拳脚,只好暂认是弟。心想弟早晚会露面,真相自然大白。弟这时正好去兄的乡下避风头,远远地才望见村口,就被在田间干活的贫下中农围了起来。众人说你跳进水库救出落水的石娃,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英雄,公社来人写报道,县上来人要拍照,这两天怎么遍地找不见?弟忙声明他不是兄,是弟。众人说别逗了,谁不知道你一贯谦虚,见荣誉就让,见困难才上,但谦虚也不能没个边啊,你回来得正好,下午县里知青办的杨主任要来见你,今天说啥也不能再躲。好娃呀,咱村好不容易才出你这么一个典型,这固然是你的体面,更是咱全村的造化。
事情就是这样阴差阳错:兄在关押中等弟,等得望眼欲穿,弟却始终没有露面。兄于是翻悔,说弟才是弟,他来找弟,他不是弟。专案人员怒斥,你说你是兄,那么谁是你的弟,你弟在哪儿?你叫出来呀!可笑你不是孙悟空,拔根毫毛就能变出一个化身。兄到此时真是百口莫辩,眼睁睁被判了7年徒刑。
与此同时,弟也在等兄。兄不现身,他就无法让人相信他是弟。过去了一周,过去了一月,过去了半年,兄竟如泥牛入海无消息。因为害怕被专政,他不敢回城。因为不敢回城,他就乐得权且以兄的名分混世。顺理成章地,他承袭兄的荣誉当上了典型。而后当上了民兵排长,生产队长。而后在当地娶妻生子。
7年后,兄出狱回村。兄弟相见,真相大白。兄抚摸着伤痕累累的身心,要求换回原来位置。弟沉吟不语,不是不肯,是不能。兄猛击额头,大骂自己混帐。本来嘛,兄弟可以掉个,你让弟老婆怎么办?你让弟孩子怎么办?是不能,永远不能。
兄于是毅然返城,继续在厂里夹着尾巴做人。他为了胞弟含垢忍辱。他因胞弟的幸福而苦撑苦熬。直到有一天形势松动,他脚底一滑就流窜到了新疆,而后又去了西藏、云南。又过了许久,当人们说起他"恶攻"的无辜,念叨要给他平反,他已从中国的土地上消失。
当兄再度出现在中国,出现在珠江三角洲,岁月已轮回了20个春秋,这时他的身分是泰国华侨,是合资厂的老板。半年后,弟以退职村长的资历被召来管理仓库。兄弟俩走在一起,一个就是另一个的影子,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小镇上的人们都这么说。但是你略加留意,就会发现,差异还是明显的。兄稍微清瘦,目锐如鹰,声若洪钟;弟鼻尖微红,眸光浑浊,嗓音沙哑。弟偶尔对兄开玩笑:"哥,你这位置本来应该是我的,咱俩不妨再换一次。""好呀,好呀,明天你就来当老板,我当雇员。"玩笑终归是玩笑,双方都明白我就是我,你就是你,盐再白也不能漫天扬为雪,雪再晶也不能撒地堆成盐。虽然当初铸造哥俩用的是同一个模子,无常的岁月已把各自打磨得完全不同。
环境相对于个人的力量来说是强大的,不同的人在一生中面临的环境不同,有好有坏,有高有低,但环境的好坏高低只能表示命运的起点,而不是命运的整个过程。
人是可以选择环境的,当然也会为这种选择或者改变付出代价。性格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一个性格坚强的人总是能主动调整自己选择权力。上面的故事中,兄弟俩都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做出了适应环境的选择,都得以生存下来。而后来的道路就大相径庭了,为兄的一直在与命运抗争着,他选择了走出去,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天空,而为弟的渐渐地就被平庸的环境同化了。最初的大环境相同,人长得一样,但性格不同,造成了他们日后的天壤之别。性格决定命运,这话一点儿没错。即使是在一帆风顺的顺境中,一个性格优秀的人也能较好地避免优越环境对他个人成长的不利之处,将他的有利资本继续保持下去。而对一些懦弱的人来说,在竞争残酷的环境中,恐怕他们连适应方面都是个大难题。而且,优秀的性格也难免被不良的环境所侵蚀,这种情况之下,最大的帮助就是--永远与成功的朋友为伍!
周围的环境是愉快的还是不和谐的,身边的朋友是经常激励你还是经常打击你,都关系到你的前途。大多数人体内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它酣睡着,它一旦被外界的东西激发,就能做出惊人的事情来。可以激发一个人潜能的事情往往是微不足道的,也许是一句格言,也许是一次讲演,也许是一则故事,也许是一本书,也许是朋友的一句鼓励……
别人的成功也会激发你的潜能。在饭馆、俱乐部或其他场合遇到成功人士、听到别人成功的事迹,扪心自问:"我就不能做到吗?我就不能有这一天吗?"你会带着新的目标、新的想法、新的信心投入自己的事业。一些年轻的乡村企业家开始创业时并不是非常成功,但在拜访过大城市的同行后,他们获得了巨大的动力,那些成功的大企业家刺激了他们的进取心。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专业人士身上。年轻的乡村医生参观了大城市的医院后,更加坚定了在医学界出人头地的信念。学生听完专业大师的演讲,心中可能会燃起万丈豪情。一位默默无闻的年轻运动员与他心目中的偶像、一位世界级明星的一次会面,也许是他一生的转折点。
成功者总是与成功者交友,失败者也总是与失败者为伍,不幸的人吸引不幸的人,而散漫者的圈子里也都是散漫的人。小城市和乡村的特点,就是缺乏雄心壮志和足够的激励,处在那种环境里,无法通过一定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能力。人们与世无争地生活着,周围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刺激这些乐天知命的人们。
在印第安人的学堂里刊登着许多印第安青年的毕业照片,他们的神情与刚刚离开家乡时迥然不同,显得器宇轩昂、才华横溢,看起来能做一番大事业。但是回到部落中后,大部分人变成了原来的样子。这是因为他们失去了能够激励自己的坏境,他们的潜能被埋没了。
在你的一生中,无论在何种情形下,你都要不惜一切代价选择进入能够激发自己潜能的氛围中,努力接近那些了解你、信任你、鼓励你的人。这对你日后的成功具有莫大的影响。
在选择成功的环境时,还要注意运用自己的判断力。
小安和小李大学毕业后,一起到一家很有名的广告公司应聘,可最终却因资历浅而落聘。后来在不断碰壁之后,他们只好进了一家毫不起眼的小广告公司。
这家公司虽然很小,但工作环境却很好。公司的同事都非常热情,如果在工作中遇到什么事,他们都会尽心尽力地帮忙。老板待人也非常和气,对于下属的广告设计从不多加指责,即使有不同的意见和建议,他也总是用非常委婉的方式提出来,然后一同商量解决。在这样一个轻松自由的环境中,小安和小李如鱼得水,才短短一年的时间,才华便渐渐显露出来,不少的创意和设计都得到了业内专业人士的肯定。
自从两人在广告界有了些名气之后,便有一些大公司争着挖他们,当初淘汰他们的那家公司也在其中,而且它开出的条件最为优厚。小李有点心动了,毕竟人都是想往高处走的,人家给的薪水是自己现在的几倍,而且人家是有名的大公司,在那里自己的才华也许能得到更好施展。于是他便跳槽到了那家大公司。而小安却不为所动,仍然留在了那家小公司,因为他觉得只有这里最适合自己。
小李到了那家大公司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感到很不适应。因为这里的同事都是广告界的精英,既有资历又有经验,所以一个个都心高气傲,很难相处。而且他的上司是一个既严肃又非常挑剔的人。每当他的工作有失误时,上司总是当众指责。如果他提出不同的见解,上司便会不耐烦地说:"到底是谁说了算?"弄得他非常尴尬。在这样一个工作环境中,小李很大一部分精力都用在琢磨如何与上司以及同事搞好关系上,相对而言,投入到工作中的精力就少了许多,所以他的工作并没有太大的起色。而这时小安却出人意料地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他有几个广告设计在全国获了大奖。
所以在选择时要注意一点:最好的不一定是最适合自己的,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苦难是一笔意外之财
有一次,一些知青参加了一个回顾上山下乡的座谈会,题目是"青春是否无悔"。会上资格最老的知青是一位自学成才的哲学家。他的发言大意是:"人是一个整体,不能割取一段来评价其有悔无悔、值不值得,而应该联系当前你正在做什么,以及你将来要做什么来评价。如果上山下乡对你今天的生活和未来的目标不是资本、财富,而是损失,或毫不相干,那么你用不着说大话,你当然可以抱怨说,我不下乡的话本来可以上大学,当艺术家、科学家、工程师,现在却不得不从头来争取人家早已得到的东西,我下乡是白白浪费了最宝贵的青春。但如果你今天的追求与你青年时代的经历有着本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那就不同了。我很早就着意把生活、生命当作一个整体,并通过不断的反省使它熔铸为一个整体,每一部分都是宝贵的、不可失去的。"
确实,苦难是人生最有用的经验智慧,是成就一番事业之前的最好的学习与锻炼,是一笔丰厚的财富。
澳门大富豪何鸿燊能有今天的成就,小时候的苦难可以说是他的一大笔财富。否则,也许现在他还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富家子弟。
在何鸿檠小的时候,突然家道中落,年少的何鸿燊无法接受这冷酷的现实,又不得不面对这冷酷的现实。想当初,衣食无忧,进出都有仆人侍候。现在父亲、哥哥流亡南洋,家居陋室,空空荡荡,没有当家人,仿佛天都塌了。这一切都压在母亲柔弱的肩上,母亲和姐姐常为柴米油盐的事小声嘀咕,一家人忧柴忧米、忧穿忧用,这种情绪也传染给了最年幼的何鸿燊,他常常担忧老鼠偷米;第二天没有米下锅;上不成学。
晚上躺在硬板床上,望着母亲忧郁的神色、简陋的家具,脑海里就浮现出富丽堂皇的洋房、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成群的奴仆、进进出出的阔佬贵妇。他那时还傻想,如果父亲和哥哥回来,就会把富贵荣华带回来。何鸿燊最不堪忍受的,是原来那些亲戚见何家财大势大,见了何家人总是恭恭敬敬,低眉顺首。现在他们对何鸿燊一家避而远之,见到何鸿燊还摆架子,甚至百般嘲弄。有这样一件事情:一次,何鸿燊牙齿被蛀烂,需要补牙。正好他家一个亲戚是牙医,过去一直来往,每次来何家都要逗何鸿燊开心。何鸿燊就去他的牙科诊所,做牙医的亲戚正闲着,翘着二郎腿坐在旋转椅上,没有起身,爱理不理的。
"来这里做什么?""牙坏了,想补牙""身上有钱吗?""没有钱。"牙医亲戚笑起来。何鸿燊不懂世事,不知他问这些干什么。以前何鸿燊来他诊所玩,他主动给何鸿燊检查牙齿,还说了许多保护牙齿的知识,从来没有提过钱的事。何鸿燊正纳闷,牙医亲戚怪声怪气地说道:"没有钱,走吧,补什么牙?干脆把牙齿全部拔掉算了。"何鸿燊瞠目结舌,想不到亲戚会变成这个样子!何鸿燊不禁泪如泉涌,扭头就走。回到家里,向母亲哭诉。母亲也伤心地流泪,母子抱头痛哭。这件事给何鸿燊很大的刺激,使他从富家弟子的旧梦中彻底清醒过来。多年以后,成为巨富的何鸿燊回忆辛酸的往事,仍恨得咬牙切齿:"想不到人穷,亲戚便如此势利。"经过家境变故后,何鸿燊一家人都感觉到人情冷暖,母亲更是终日以泪洗面。何鸿燊于是下决心要争一口气!在父亲破产之前,何鸿燊在香港名校--皇仁书院读书。他是出名的公子哥,淘气的把戏没人比得过他,读书就大为逊色,学业太差,被分在差生班D班。过去家中富有,成绩再差也可以读下去。现在家里朝不保夕,仅靠母亲打工赚取微薄的生活费,哪里还有余钱为儿子缴学费。
一天,母亲把何鸿燊叫到跟前,郑重其事地指出两条路供他选择:一是退学,帮家里赚钱;二是靠拿好成绩获取奖学金,否则,家里无法保证昂贵的学费。何鸿燊不禁想起做牙医的亲戚,想起了家庭变故,选择了第二条路。家穷促使他早熟,他明白穷人只有靠读书方可出头。何鸿燊发愤苦读,到学期末,成绩居D班第一,这个成绩,在A班也能排中上水平。何鸿燊如愿以偿获得奖学金,开创了皇仁书院D班获奖学金的纪录。以后,何鸿燊年年都获得奖学金。
何鸿燊回忆道:"我发誓要成功,这是一种挑战,但真的没有报复的成分--发愤图强无论如何还是为了自己好。我的意思是,无论如何,没有人喜欢贫穷而无能的亲友。"从心理上说,苦难,实际上可以刺激一个人发挥自己的潜力,从而取得更多的财富,那么,知道了这些以后,你完全可以自己来刺激自己,从而取得比现在更好的成绩!
如果你将过去的苦难看成是人生的损失,而不是将它当作一笔宝贵的财富的话,你就肯定无法从中吸取有益的养分和力量,你的宝贵资本就被你白白浪费掉了。
如果你想快乐一生,就必须改变对苦难的消极态度。马斯洛曾说:心若改变,你的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你的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你的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你的人生跟着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