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成功的资本(智慧生存丛书)
7291300000003

第3章 要成功首先认清自己(3)

能够时时审视自己的人,一般都很少犯错,因为他们会时时考虑:我到底有多少力量?我能干多少事?我该干什么?我的缺点在哪里?为什么失败了或成功了?

这样做就能轻而易举地找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为以后的行动打下基础,所以具有自省意识就显得非常重要。

培养自省意识,首先得抛弃那种“只知责人,不知责己”的劣根性。当面对问题时,人们总是说:“这不是我的错。”“我不是故意的。”“没有人不让我这样做。”“这不是我干的。”“本来不会这样的,都怪……”这些话是什么意思呢?

“这不是我的错”是一种全盘否认。否认是人们在逃避责任时的常用手段。当人们乞求宽恕时,这种精心编造的借口经常会脱口而出。

“我不是故意的”则是一种请求宽恕的说法。通过表白自己并无恶意而推卸掉部分责任。

“没有人不让我这样做”表明此人想借装傻蒙混过关。

“这不是我干的”是最直接的否认。

“本来不会这样的,都怪……”是凭借扩大责任范围推卸自身责任。

找借口逃避责任的人往往都能侥幸逃脱。他们因逃避或拖延了自身错误的社会后果而自鸣得意,却从来不反省自己在错误的形成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为了免受谴责,有些人甚至会选择欺骗手段,尤其当他们是明知故犯的时候。这就是所谓“罪与罚两面性理论”的中心内容,而这个论断又揭示了这一理论的另一方面。当你明知故犯一个错误时,除了编造一个敷衍他人的借口之外,有时你会给自己找出另外一个理由。

其次,培养自省意识,就得养成自我反省的习惯。我们每天早晨起床后,一直到晚上上床睡觉前,不知道要照多少次镜子;这个照镜子,就是一种自我检查,只不过是一种对外表的自我检查。相比之下,对本身内在的思想做自我检查,要比对外表的自我检查重要得多。可是,我们不妨问问自己:你每天能做多少次这样的自我检查呢?

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某一天我们没有照镜子,那会是一种什么结果呢?也许,脸上的污点没有洗掉;也许,衣服的领子出了毛病……总之,问题都没有发现,就出了门。可是,我们如果不对内在的思想做自我检查,那么,我们就可能是出言不逊也不知道,举止不雅也不知道,心术不正也不知道……那是多么得可怕!

我们不妨养成这样一个习惯--就是每当夜里刚躺到床上的时候,都要想一想自己今天的所作所为。有没有不妥当的地方。每当出了问题的时候,首先从自己这个角度做一下检查,看看有什么不对;而且,还要经常地对自己做深层次、远距离的自我反省。

最后,培养自省意识,就得有自知之明。就像最有可能设计好一个人的就是他自己,而不是别人一样,最有可能完全了解一个人的就是他自己,而不是别人。但是,正确地认识自己,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不然,古人怎么会有“人贵有自知之明”、“好说己长便是短,自知己短便是长”之类的古训呢?

自知之明,不仅是一种高尚的品德,而且是一种高深的智慧。因此,你即便能做到严于责己,即便能养成自省的习惯,但并不等于说能把自己看得清楚。就以对自己的评价来说,如果把自己估计得过高了,就会自大,看不到自己的短处;把自己估计得过低了,就会自卑,自己对自己缺乏信心;只有估准了,才算是有自知之明。

很多人经常是处于一种既自大又自卑的矛盾状态。一方面,自我感觉良好,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另一方面,却又在应该展现自己的时候畏缩不前。对自己的评价都如此之难,如果要反省自己的某一个观念,某一种理论,那就更难了。

内在的力量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神圣的力量,比事实、命运和邪恶的力量更强大。

但是,却很少有人意识到,当我们希望使用这种力量时,这种力量就在我们的眼前,在我们的内心之中。然而,许多像我们一样普通的人因为认识并且运用了这一理论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如果我们把自己作为单个的个体来看待,并且排斥于神圣力量之外,那么,在邪恶力量的面前,我们就会变得无助,成为恐惧和不祥的牺牲品。

但是,一旦我们发现自己内心深处的这种神圣力量,并且用它来指导自己的行为,那么,那些曾经令我们恐惧、折磨我们的事情,都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但是,我们千万不要认为自己就是这种神圣的力量,这会助长我们的自负,使我们变成一个空虚的人,最终一定会落得失败的下场。

一旦我们沉迷于这种意识,我们就会像一只玩具气球一样,触到尖锐立即爆炸,其后果会更悲惨。

如果我们意识到自己虽然力量单薄,但在我们内心之中有一种神圣的力量十分强大,这样我们便可以从容、无畏地应对恐惧。

我们的斗志总是在我们的肉体之前被打败。如果我们拒绝被征服,我们就不会被征服。如果我们懂得并且坚持这一道理,生命中那些丑恶的东西就不会再困扰我们。

在一些困难面前,如果我们拒绝被击垮,依靠这种神圣的力量,困难和恐惧就会越变越小,最终被彻底打败。

如果我们学会了这一道理,我们不但可以忍受和超越挫折,还可以完成自己本来无法做到的事情,成为自己生命的主宰者。

做人的品牌

有一对夫妻,下岗后开了家烧酒店,自己烧酒自己卖,也算有条活路。丈夫是个老实人,为人真诚、热情,烧制的酒也好,人称“小茅台”,有道是“酒香不怕巷子深”,一传十,十传百,酒店生意兴隆,常常是供不应求。

看到生意如此之好,夫妻俩便决定把挣来的钱投进去,再添置一台烧酒设备,扩大生产规模,增加酒的产量。这样,一可满足顾客需求,二可增加收入,早日致富。

这天,丈夫外出购买设备,临行之前,把酒店的事都交给了妻子,叮嘱妻子一定要善待每一位顾客,诚实经营,不要与顾客发生争吵……

一个月以后,丈夫外出归来。妻子一见丈夫,便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神秘兮兮地对丈夫说:“这几天,我可知道了做生意的秘诀,像你那样永远发不了财。”

丈夫一脸愕然,不解地说:“做生意靠的是信誉,咱家烧的酒好,卖的量足,价钱合理,所以大伙才愿意买咱家的酒,除此之外还能有什么秘诀。”

妻子听后,用手指着丈夫的头,自作聪明地说:“你这榆木脑袋,现在谁还像你这样做生意,你知道吗?这几天我赚的钱比过去一个月挣的还多。秘诀就是,我给酒里兑了水。”

丈夫一听,肺都要气炸了,他没想到,妻子竟然会往酒里兑水,他冲着妻子就是重重的一记耳光。他知道妻子这种坑害顾客的行为,将他们苦心经营的酒店的牌子砸了,他知道这将意味着什么。

从那以后,尽管丈夫想了许多办法,竭力挽回妻子给酒店信誉所带来的损害,可“酒里兑水”这件事还是被顾客发现了,酒店的生意日渐冷清,后来就不得不关门停业了。

其实,从做生意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人品。给酒兑水,表面上看只是生意受了影响,但折射出的实质是低劣的人品--弄虚作假、不诚实。结果失去了人们的信任,丢掉了酒店的信誉,欺骗了别人一次,却影响了自己一生。

好好爱自己

我们被要求像爱自己一样爱自己的邻人。

这种要求似乎是说:“你要好好爱自己,然后以同样的方式爱他人。”但这也说明我们应该先爱自己,否则这句话就变得没有任何意义了。

可是,我们真的时时刻刻都在爱自己吗?抑或只在自己最好的时候爱自己?难道我们不是时常蔑视自己吗?我们难道不是有时对自己感到厌倦甚至憎恨吗?

爱自己可能有些自私,但是爱别人又何尝不自私呢?温柔的母亲们总是自私地爱自己的孩子,以至于把孩子变得一样自私。

莎士比亚告诉我们:“自爱远没有自我忽视丑恶。”一个人耕种一块田地,收获了麦子,当饥饿的邻居眼巴巴地站在一边时,他会把所有麦子都自己吃掉。这样的情形已经够差劲了。但是,根本不去耕种土地,任其荒芜,岂不是更坏,因为这意味着,不管是邻居还是自己都要挨饿。人生的第一要务是养活自己,丰富自己的生命,这是根本,否则不但自己一事无成,也无法服务于他人。

我们首先应该爱自己,然后才能以同样的方式爱别人。爱自己、忠实于自己,这是人格的基础。

如果一个人失去了自我认知,他就会迷失,就不会有任何建树。我们有什么样的道德水准,就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帮助别人。我们能为别人提供什么样的帮助,取决于我们是什么样的人。

我们仔细思考就会发现:我们只要做到最好,与自己为友就可以了以了。

深层次地挖掘思想

你是谁?你从事什么工作?你是一个男人还是一列队伍?你是一个女人还是一位烈士?

这些问题听起来似乎很奇怪。但实际情况是,我们不只是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周围还有很多人,总是有一个杂乱的人群在我们身边。我们的思想里混杂着别人的思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能力。我们的名字意味着“群体”。

人是一个完整的生物,有自己的社会责任。我们每个人都同时具有数种人格,都希望与他人和平相处,却不时与他人发生战争。我们都想完全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并且知道自己行为的动机。

正如霍姆斯博士所说的,我们就好像一个挤满了人的公共汽车,车里的人们总是非常忙乱。车里的每个人都希望汽车按自己的方向行驶,但这马上会招来很多人的反对。一会儿是这个长辈发言,一会儿是那个长辈发言,他们都想要求车辆按照自己的意愿行驶。开多快,开多远,开到哪里,都必须按照他们的意愿。所以,车里就显得非常混乱。

如果我们更深层次地挖掘自己的思想,我们就会发现,自己的思想有各种各样不同的层次,有的层次像野兽,有的层次像孩子,有的层次像野蛮人,有的层次则属于文明社会。有些时候我们的行为像一头猪或者一只狐狸,有些时候像一个易怒的孩子,有些时候则像一个野蛮的人。我们总是倾向于去做那些可笑、愚蠢甚至可怕的事情。

这种说法起初会使我们有些无法接受,但是它确实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和他人。它可以使我们变得更加有耐心,对他人有更多的怜悯之心和同情之心。我们总是做一些令自己也无法容忍的事情,而做完之后又搞不清自己行为的动机。

很少有人有固定的性格,我们只不过是在朝着某种性格的方向去努力。我们是否能完全获得这种性格,取决于哪种东西能把我们集合在一起。如果不能进行自我努力和与他人协作,我们只能面临破产的境地。同时,我们还必须在自己和他人身上找到维系我们之间关系的纽带,只有这条纽带才能给我们带来和平与团结。

缺点不是障碍

人没有完美的,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缺点是否会成为成功路上的障碍,关键是要看要成就什么样的事业。想成为万人瞩目的政治领袖吗?就需要具有富兰克林那样的勇气,检视自己的缺点,并与之进行坚持不懈的斗争,直到胜利为止。

克劳兹是美国某企业总裁,他奋斗了8年让企业的资产由200万美元发展到5亿美元。2005年他去华盛顿领取了本年度国家蓝色企业奖章。这是美国商会为奖励那些战胜逆境的中小企业而颁发的,那年只颁发了6枚奖章。

克劳兹可以算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了,可他的心中却有一个难言之隐,他将它深深藏在心里已经很多年了。白天克劳兹应接不暇地处理对外事务,好像是忙得没有时间去阅读邮件和文件。很多文件由公司的管理人员白天就处理好了,白天遗留下来的文件,到了晚上,由他的妻子莱丝帮助他处理,他的下属对他无法阅读这件事一直一无所知。

克劳兹的痛苦起源于童年。当时他在内华达的一个小矿区里上小矿里上小学。“老师叫我笨蛋,因为我阅读困难。”他说。他是整个学校里最安静的小孩,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他天生有阅读障碍,老师又责骂他,他在学校的学习变得更艰难了。1963年,他从高中勉强毕业,当时他的成绩主要是C、D和F(A是最高等级)。

高中毕业后,克劳兹搬到了雷诺市,用2000美元的本金开了一家小机械商店。经过不懈的努力,1997年他已经成功开了5个分店,资产超过了2亿美元。今天他的企业已经成为所在行业的佼佼者,公司每年至少有1500万美元的利润。

克劳兹害怕受到那些大多是大学毕业的首席执行官们的嘲笑和轻视。但是,他没想到他得到的是更多的支持和鼓励。“这使我更加佩服他获得的成功,这加深了我对他的敬意。”约斯特说。另外,当克劳兹告诉他的雇员他不会阅读的时候,也赢得了雇员们的尊重。克劳兹说:“自从我下决心让每个人都知道这件事以来,我心里轻松了许多。”

从那以后,克劳兹聘请了一名家庭教师为他做阅读辅导。克劳兹最近正在读一本管理方面的书。他在所有他不认识的单词下面画线,然后去查字典,读得很慢。他希望有一天他能像他妻子那样可以迅速地读完办公桌上所有的文件和信函。更重要的是,他希望他的故事能鼓励其他正在学习阅读的人。

“有缺点没有什么可羞愧的,然而,如果明知自己有缺点却不做任何改进,那就变成一种耻辱了。”自己不去正视缺点,它将永远是缺点。克服它、战胜它的过程也是优点凸现的过程。

突破自我

有一天,动物们在森林里联欢,突然间一只猴子跑出来跳舞,动物们看到它的舞姿都赞不绝口。

一只坐在角落里的骆驼,看到这样的情况,心里非常羡慕。骆驼心想:“我也想个办法,让大家称赞我一番。”

于是,骆驼就站起来大声说:“各位,请安静一下,我要跳一曲骆驼舞给大家看。”动物听了都很兴奋,睁大眼睛看着。

骆驼鞠躬之后,开始摇摆身体,它滑稽、丑陋的舞姿,不仅没有获得动物的赞美,反而引来大家哄堂大笑。

骆驼觉得很难为情,就偷偷地溜出森林躲起来了。

模仿可以分两种,一种是愚昧无知、不用大脑、东施效颦式的模仿,另一种类型的模仿是智慧型的模仿,即在模仿的时候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一个人如果没有创新精神,事事模仿别人,就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更不能发展自己身上独特的潜质。

文新是某杂志社的编辑,每天她都可以收到作者的来稿,大量来稿中除了名不见经传的新人作品,还有许多名家稿件。名家稿件毕竟是名家稿件,那种挥洒俊逸的风格让人爱不释手。她就常常将一位北京的知名青年诗人的散文文不加点地给编上去,而他的稿件在总编那里也总能顺利通过。他也的确名副其实,优美的文笔和细腻的情感,使他成为许多少年读者心目中的白马王子。

但有一次,当她将那位诗人的一篇文章编上去后,却被总编给刷了下来。总编退稿的理由很简单:我们发他这种风格的文章太多了。

文新心中很是不服,总编说:“你难道没有看出来,他的文章一点破都没有?”

的确如此。

很多时候,往往最初使我们上进、给我们动力、使我们引以为豪的东西最终却会变成羁绊我们的绳索和压迫我们的负荷,阻止我们轻装前行。这种困厄,犹如蚕和茧,要么被茧困死,要么破茧而出,这全看蚕是否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