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最受你喜爱的成长故事(智慧背囊)
7290200000017

第17章 懵懂启蒙篇——接受心灵的洗礼(15)

要做生活中的强者,首先要做精神上的强者,在精神上超越自己。对于一个坚忍不拔、威武不屈的人来说,世间是不存在无法克服的艰难和困苦的。只要我们在面临绝境无法摆脱时,再坚持一下,奋力拼搏一下,就会战胜困难,看到新的希望。

当我们向自己所定的目标前进的时候,难免会遇上困难或挫折,这时,我们惟一要做的是坚持,而不是放弃。否则,我们就永远都无法超越自己,自然也永远都不会走在成功的路上。那么,是不是一有了成绩后就可以不再进取、步自封了呢?当然这也是不可取的。有许多伟人正是因此而造成了令人惋惜的失败。德国科学家席勒在研究X射线即将看到曙光时失去信心,罢手却步,遂将成功的喜悦奉送给了伦琴;牛顿晚年步自封,坚持机械观点,以致晚年一事无成……这些人都是在他们即将抵达成功时,却因受挫而放弃了。

歌德曾这样描述坚持的意义:“不苟且地坚持下去,严厉地驱策自己继续下去,就是我们之中最微小的人这样去做,也很少不会达到目标。因为坚持的无声力量会随着时间而增长到没有人能抗拒的程度。”谁最可能开启成功之门

文/佚名

一天,有四个人来到上帝面前,他们都希望能够开启成功之门。上帝对这四个人说:“我很高兴看到你们能这样坚持不懈地去追求成功。现在你们就来比赛一下吧,你们只要沿着这条路跑过去,谁先拿到钥匙,谁就能把成功之门打开。”

这时,四个人都互相打量起来,两个壮汉一看,原来他们的竞争对手还有盲人和跛子,于是得意地笑了起来:“你们也能去打开成功之门?”

上帝一声令下,比赛正式开始了。

只见两个壮汉拔腿就跑,很快就不见了。而盲人虽然很着急,但只能一步一探地前进,跛子也只能是一步一颠地缓慢前行。

经历了无数坎坷磨难之后,盲人和跛子实在是无法再前进了。于是他们两人坐下来合计,最后达成一项协议:两人取长补短。盲人背起跛子,跛子做眼睛,给盲人指路,盲人做腿,代跛子走路。就这样,他们又开始向成功的大门前进了。虽然壮汉遥遥领先,但盲人和跛子始终坚持着前进的信念。

很快,两个壮汉都望见了成功的大门,突然,跑在前面的一个人放慢了速度,他心想:“看来盲人和跛子是没有希望了,只要把这个人打败,成功就是我的了!”当另一个人跑过来的时候,他狠狠地将他推倒在地,自己又向前跑去。被推倒的壮汉迅速地爬起,追了上来,一脚踢在对方的后腿上。就这样,两人厮打了起来,谁都不许对方先打开成功之门。

就在两个壮汉相互纠缠不清的时候,盲人和跛子向他们这里走过来。尽管两人的速度不算很快,但他们一步不停,还是赶了上来。两个壮汉因为互相阻挠,谁都没有注意身边所发生的变化。他们心中只想着不让对方前进一步,却忽视了盲人和跛子的到来。

盲人和跛子因为相互帮助,慢慢地走到了最前面,终于来到了成功的大门旁。

在成功的路上,我们任何时候都需要别人的帮助。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只有当对方摔倒了,我们把他拉起来一起向前走,才能取得成功,他们两人都开始迫不及待地寻找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但谁也没有找到,忽然,跛子一抬头,却发现钥匙就挂在大门之上。跛子想:“看来靠自己的力量还是打不开成功之门啊,我只能与盲人合作到底了。”于是他又爬上盲人的背,终于成功地拿到了钥匙,两人一同打开了成功的大门。

就是因为他们在成功之门前,没有相互抛弃,而是彼此帮助,才共同打开了成功之门。当成功之门被开启之时,一道光芒射向两个壮汉,他们才住了手,两人都悔恨不已。最高境界的信任

文/佚名

这是1944年的圣诞夜,风雪像战争一样猛烈。两个美国士兵迷路了,而且他们还拖着一个受了伤的弟兄。他们来到位于德国西南边境亚尔丁森林中的一栋小木屋前,在风雪中,他们敲响了门。门轻轻地打开了,主人是一个普通的德国女人。女主人仍是有条不紊地准备着圣诞晚餐,她没有丝毫的慌乱与不安,也没有丝毫的警惕与敌意。在她的身后,美国士兵们则静静地坐在炉边烤火,除了燃烧的木柴偶尔发出一两声脆响外,静得几乎可以听到雪花落地的声音。

就在女主人忙着布置餐桌的时候,突然门又一次被敲响了。当满心欢喜的女主人推开门的时候,站在她面前的不是送来礼物和祝福的圣诞老人,而是四个同样疲惫不堪的德国士兵。女主人告诉她的同胞,这里有几个特殊的客人。今夜,在这栋弥漫着圣诞气息的小木屋里,要么发生一场屠杀,要么大家一起来享用这可口的晚餐。

在女主人的授意下,德国士兵们垂下枪口,鱼贯进入小木屋,然后顺从地把枪放到墙角。于是,1944年的圣诞烛光见证了或许是二战史上最为奇特的一幕:一名年轻的德国士兵慢慢地蹲下身去,为一名年轻的美国士兵检查腿上的伤口,并为他疗伤。人性中善良和温情的一面决定了他们的感觉是美好的,没有人担心对方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来俘虏自己。他们也不希望破坏圣诞的温馨,去闻血腥味。

圣诞夜真的很美,他们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这么安心地睡过觉了。当第二天的曙光将他们唤醒后,他们开始在同一张地图上寻找着回到己方阵地的最佳路线,然后握手告别,沿着相反的方向,消失在白茫茫的林海雪原……

当人与人产生信任的时候,像战争一样的冷酷也会冰释了。这就是信任的力量,它可以起死回生,它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一种难言的美好。

一枚最有价值的硬币

文/佚名

洛克菲勒是19世纪的石油大王,也是当时美国的三大富翁之一。他一生至少赚进十亿美金。虽然洛克菲勒拥有亿万家产,但他一生花钱都很节俭。他并不是吝啬鬼,他为慈善事业捐出的款项就有七亿五千多万美元。

有一天,他陪朋友到一家餐厅去用餐。就在他们步出那家餐厅的时候,他听到了小提琴的声音,原来附近有一个年轻的乞丐正在拉着小提琴,向行人乞讨。洛克菲勒悄悄地走了过去,站在那里静静地聆听了一会儿。而后,他满意地向这个年轻人点了点头说:“年轻人,我想你很有音乐天赋,你不应该靠乞讨度日。”

乞丐停止了拉琴,抬起头,感觉面前这个老人有点面熟,好像经常在一些报纸上看到。乞丐想了想,惊讶地问:“你是?”

洛克菲勒笑着说:“洛克菲勒,就是那个靠搬运油桶谋生的老头儿。”年轻的乞丐笑了起来,伸出手去和洛克菲勒握手。

洛克菲勒忙从衣兜里掏出一张纸币递给这个年轻的乞丐,一不小心,带出了一个一毛钱的硬币。那个硬币在地上画了一个圈,滚落到乞丐身后的排水沟里。洛克菲勒不紧不慢地走过去,俯身将那个硬币捡了起来,然后仔细擦去上面的灰尘。

年轻的乞丐诧异地看着洛克菲勒,满不在乎地说:“先生,如果我要像你这么有钱,我绝不会去捡那一毛钱的。”洛克菲勒笑着对他说:“也许,这就是你至今仍在乞讨的原因吧。”说完转身就走。

在洛克菲勒就要转身离开时,年轻的乞丐疾步追了过去,嗫嚅道:“洛克菲勒先生,我可以用一美元来换你的那一枚硬币吗?”

“当然可以!”洛克菲勒很高兴地与他交换了,“小伙子,祝福你!”洛克菲勒拍了拍他的肩膀,愉快地走了。

几年后,洛克菲勒应邀参加了一个大型音乐演奏会。在演奏会结束时,一位年轻的小提琴家急匆匆跑到洛克菲勒面前,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感激地说:“洛克菲勒先生,你还记得那一枚硬币吗?”说着,他从贴胸的口袋里,摸出一枚闪亮的硬币。

洛克菲勒很高兴地笑了起来,说:“迄今为止,这是我所知道的最有价值的一枚硬币!”

乞丐和音乐家不是天生就烙上标记的,那只是人生的一个选择。如果一个人只希望得到别人怜悯的施舍,那么其人生的价值也只能是让人怜悯的。

咀嚼痛苦这块奶酪

文/佚名

这是一个很不幸的女人。大学毕业后,她就漂泊伦敦的街头,只能靠打零工来糊口。后来她去曼彻斯特寻找大学时的男友,可惜没有找到,她只好乘车返回伦敦。在火车上她闷闷不乐,她知道,男友抛弃了她。她一直呆呆地望着窗外一成不变的英格兰乡村。她是一个爱幻想的人,就是车窗外那可怜的黑白花奶牛,都使她莫名地幻想着有一列火车载着一个男孩儿去巫师寄宿学校的情景:一个小男孩儿得到魔法学校的邀请,后来他才知道自己是个巫师……为此,她浮想联翩,兴奋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