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做事情不能只靠苦干,善于寻找出路的人才是最聪明的人。工作中不能缺少苦干的精神,但是在苦干了很长时间依然得不到回报的时候,就要考虑是不是方法错了。苦干是建立在方法正确的基础上,一味地蛮干只会导致失败。舍弃一些无用的蛮干,用三分苦干加七分巧干来对待工作,在职业生涯上会有更长远的发展。懂得这一方法的人永远都保持着高涨的创造热情,并极力将这种热情转化为实际行动,为人生和事业的长久发展出谋划策,成为社会创富的先锋者。
当今社会,一个人只会用辛勤的付出获取回报还远远不够,还应当立足人生的长远发展,开拓思路,把握住苦干和巧干的分寸,用自己的智慧和创意引领人生走向另一个辉煌。
少要多做,少说多做
只要你不计较得失,人生还有什么不能想法子克服?
宋代大文豪苏轼说过:“天下者,得之艰难,则失之不易;得之既易,则失之亦然。”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我们想要得到一个东西,就要付出努力去不断争取,这可谓是“失之不易”。否则,要而不做,或少做,我们就得不到或容易失去。凡事要的少一点,而向着自己的选择和目标多努力一点,成功也便近在咫尺了。
科尔斯在一家500强公司上班,他很不满意这份工作,愤愤地对朋友说:“我的老板一点也不把我放在眼里,我在他那里工作一点儿机会都没有。明天我就要对他拍桌子,然后辞职不干了。”
“你对公司的业务完全弄清楚了吗?对于他们做国际贸易的窍门都搞通了吗?”他的朋友反问。
“没有。”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我建议你好好地把公司的贸易技巧、商业文书和公司运营完全搞清楚,甚至如何修理复印机的小故障都要学会,然后辞职不干。”朋友说,“你把你们的公司当做免费学习的地方,等所有东西都学会了之后再一走了之,这样不是既有收获又出了口气吗?”
科尔斯听从了朋友的建议,从此便默记偷学,下班之后也留在办公室研究商业文书。
一年后,朋友问他:“你现在学会了许多东西,可以准备拍桌子不干了吧?”
“可是我发现近半年来,老板对我刮目相看,最近更是不断委以重任,又升官、又加薪,我现在是公司的红人了。”
“这是我早就料到的。”他的朋友笑着说,“当初老板不重视你,是因为你的能力不足,而又不努力学习。之后你痛下苦功,能力不断提高,老板当然会对你刮目相看。”
科尔斯化抱怨为努力,最后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生活中,有时就是这样,我们想要去达到的,却不一定就能实现,而我们努力去做了的,却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少要多做,少说多做,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凡事都要抓在手中,放在脑中,只会为自己徒增烦恼,懂得了放下,就得到了轻松。我们总是想要去抓住很多东西,但是我们只有两只手,能抓住的东西毕竟是有限的。那些没必要的,就不必向那个和尚一样放不下,而本应该抓住的,抓住了,努力去实现就行了。
一个老人在池塘是种了一片莲花,莲花盛开的时候,引来众人驻足,啧啧称赞。突然一夜狂风暴雨,第二天池塘里的莲花不再,留下一片狼藉,惨不忍睹。围观的人们纷纷感叹,无比惋惜。有好心人安慰老人,说:“天公不作美,没有体恤你种植的辛苦,你真是太可怜了。”老人却宽心一笑,说:“这没什么遗憾,更谈不上可怜,我种莲花是为了种植的乐趣,乐趣我早已得到,而莲花的衰败是迟早的,何必为此感伤呢?”众人闻言皆赞其豁达。
做人需要几分淡泊,只有如此才能豁达地面对人生的得失。说到淡泊,那是一种境界,是一种从容不迫的生活态度。有时候现实中的失去或者追求的目标因能力所限而无法达到,并不代表真的没有获得或距离成功很远,只要思想达到了,结果就是一样的。坦然地面对生命中的荣辱、得失、进退,其实是人最可贵的品格。
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说:“只要你不计较得失,人生还有什么不能想法子克服?”得失并不是那么重要,不必总是抓住不放,更重要的是得不到要努力去得到,得到了也不可掉以轻心,要知道如何去留住收获。我们没有必要去要求那么多,或要很多,只要能够把抓在手中的牢牢抓住,就足够了。
不要把想要得到只当做一种无法实现的空想,关键是要去做,要付诸行动。少一些口号,多一些实事求是,脚踏实地,我们才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付出多少,得到多少,这是亘古不变的因果法则。这样回报就可能于不经意间,以出其不意的方式来到你面前。少说多做,少要多做,你能够把事情做得更好,千万不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享受底层的乐趣,向高层薄发
入行时的放低姿态,意味着积蓄力量,厚积薄发。
对于大多初涉职场的人来说,刚开始工作的这段时间里往往是充满了好奇与困惑。本来心高气傲的年轻人大都抱着雄心大志,希望大干一场。然而,在初期的适应、磨合阶段却又是要经历一段艰难的心路历程。尤其是对于公司的管理模式、工作方式等都还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发现自己的言行举止经常会碰壁。
这段时期就要学会放低姿态。从世界上很多大公司的人员晋升历程来看,往往会发现都要经历初期在公司的基层开始做起的过程。只有在基层的工作磨炼中,才能对企业的基层运作有熟练地掌握,为日后步入公司的中层、甚至高层管理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宝贵的人生阅历。
就读于名牌大学的刘菲毕业后,如愿以偿地进入了一家咨询公司工作。刚开始工作的她就像许多毕业生一样,踌躇满志,希望自己很快就能够在公司崭露头角,大有作为。在初期的实习期间,她经历了适应、磨合后,感觉自己成熟了很多。起初,刘菲要做的工作非常琐碎,如整理会议材料、打电话、发传真、复印文件之类的工作。这种生活显然与当初刘菲毕业时设想的生活有很大的出入。她对于这种反复的工作,总是感觉索然无味。心里也常常抱怨,为何不把一些重要的工作交给自己来做呢?正是由于她的抵触情绪,工作起来经常丢三落四,要么打电话通知错了人,要么把传真发错了对象。所以,她经常受到领导的批评。
好在她调整了自己的心态,决心把自己当成一个外行人一样,重新来看待自己所处的工作岗位。她以空杯心态面对自己的工作,马上意识到虽然她的工作很简单,但是还需要坚持不断地学习,将简单的工作做出不简单的成绩。之后,再简单再细小的工作她都十分认真地去做,不久就在工作上有了很大的起色,同事们对刘菲也刮目相看。实习期结束后,她就被公司任命为部门经理助理。两年之后,她成了部门经理。
试想,如果刘菲一味沉浸在抱怨中,始终不愿意正视自己的现状,那么她就很难获得晋升。对于初出茅庐的新人来讲,起步之初从事的琐碎、简单的工作恰恰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基层工作机会,把远大的理想和琐碎、重复的工作联系在了一起,放低自己的姿态,才能让自己的心态平和下来,沉下来专注于细微工作的完成。一味地编织自己未来的宏伟蓝图,缺少踏实、勤奋的做事态度。那么再完美的构想,也只能是水中花、镜中月。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缺少了这个必经阶段,方才是一种损失。
那么,放低姿态是不是就意味着要放弃自己的雄心大志?是不是要满足于现状,专注于眼前的事务性工作,不再争取发展的机会呢?如何才能较好地把握这个尺度呢?
放低姿态,就是要调整自己的心态,顺利渡过入行之初的磨合阶段。一方面,要专注于当前的工作,踏踏实实做事。刚入职的时候,大家都怀揣梦想,抱有满腔的热情,想要大干一番。有梦想固然没有错,但是要和眼前的工作结合起来,切忌好高骛远。把公司所采取的“蘑菇定律”当做体验、学习基层工作的难得过程。即使工作中有不理想的地方,也要明白一味地抱怨、发牢骚,对于问题的解决毫无用处,反倒会增加对自己的负面影响。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把每一件细小的工作准确无误地完成。争取工作机会,多干多做。当遇到自己不清楚或者没有能力解决的问题,要善于向老员工请教、学习,适应公司的工作方式,不断积累工作经验、丰富人生阅历。
另一方面,要在具体的工作中谋求更大的发展。放低姿态并不意味着不能再有远大的理想。在专注于具体工作的过程中,要善于学习公司的工作方式、产品销售、发展空间等全方位的信息。脚踏实地地做事,才能让自己沉下来思考未来的发展方向。寻找自己工作中的突破点,争取工作机会,化被动为主动。让自己的理想更为实际、更具有可操作性。而不是自己构建的空中楼阁。
入行时的放低姿态,意味着积蓄力量,厚积薄发。当初涉职场的你走过这段艰辛的心路历程后,蓦然回首,也许会发现这乃是人生一段宝贵的精神财富。
藏锋不做出头鸟
在一个群体或团体中,人人都希望自己成为脱颖而出的佼佼者,但社会竞争又暗藏着一个悖理的法则,这就是“枪打出头鸟”,或“出头的椽子先烂”。
善于做生意的商人,总是隐藏其最珍贵的货品,不会让人轻易见到;而品德高尚的君子,从外表看上去显得愚笨。这无疑蕴涵着一种处世智慧。锋芒毕露毫无益处,“满招损,谦受益”,自我炫耀者只会招致他人的反感乃至小人的陷害。隐藏锋芒,低调做人,才能让自己不会过早地被风雨侵蚀,才能让自己长成参天大树。
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在竞争激烈的社会,聪明人都很谨慎,不会轻易暴露自己的真实意图;而很多新人往往因修行不够,在不知不觉中铸成大错,自毁前程,令人叹惜。
一位刚毕业的大学生被一家大企业录用了,他信心十足,鼓足干劲,在自己的销售岗位上干得相当出色。他头脑灵活,喜欢思考,很快就发现了公司管理存在的一些弊端,于是经常向主管反映,然而每次得到的答复总是:“你的意见很好,我会在下次会议上提出来让大家讨论。”
他很不满,对主管的平庸和懦弱也很不服气,几次萌生了取而代之的念头。在一次全公司大会上,他坦陈了自己的想法,并建议公司实行竞争上岗,能者上,庸者下。会场顿时寂静无声,主管早就气得脸色发白。总经理称赞了他的想法,认为很有新意,却没有深入讨论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