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最让你机智聪明的智慧故事(智慧背囊)
7287500000006

第6章 真理永恒篇(4)

雷娜公主笑了,她说:“你真傻,这有什么奇怪的,我掉了一颗牙齿之后就会长出一颗新的牙齿;我摘掉一朵花之后又会长出一朵新的花;白天过后是黑夜,黑夜过后又是白天。月亮也是这样,什么都是这样……”渐渐地,小公主的声音越来越低,她慢慢闭上了眼睛,脸上浮现出甜甜的微笑。

小丑给公主盖好了毯子,轻手轻脚地走出了房间。

我没有学会聪明

文/汤姆·布朗温

我天性笨拙,关于这一点,在我上大学的时候,我的导师威尔先生早就指出来过。

但是,威尔先生又说过,他认为我同时也是一个勤奋的人。我的这位导师最欣赏的一句话就是“勤能补拙”,他评价一个人勤奋往往就暗示了这个人可能是笨拙的。因为他常常说,勤奋这种品质是上帝给笨拙的人的一种补偿。

而现在,我相信我就是得到上帝这种补偿最多的人。不过在我进入安东律师事务所之前,我可从来没有这么想过。就在大学毕业这一年,我接受威尔先生的推荐到安东律师事务所面试。这是伦敦最著名的一家律师事务所,很多日后成名的大律师都是在这家事务所里接受最初的训练,并最终走上成功之路的。这里的工作以严格、准确和讲求实效而著称。

临出门前,母亲很正式地告诫我要学得聪明些,不要表现得呆头呆脑,以免被人看作是个傻瓜,她还声明这也是父亲的想法。

我吻了吻母亲的前额,轻声地说:“我会做好的,请放心吧。”但实际上,直到我迈进事务所的大门,心里还是一片茫然——怎样才算做得聪明呢?

来应试的人很多,他们看起来个个都很精明。我努力地让自己面带微笑,用眼睛去捕捉监考人员的眼神。

无疑,给他们留下机灵的印象,对我的录用会大有帮助。但这一切都毫无用处,他们个个表情严肃,正忙着把一大堆资料发给我们,甚至不多说一句话。

发给我们的资料是很多庞杂的原始记录和相关案例及法规,要求我们在适当的时间里整理出一份尽可能详细的案情报告。

这是一种很枯燥的工作,需要耐心和细致。威尔先生曾经告诉我,这种工作是一个优秀律师必须出色完成的。

周围的人看起来都很自信,他们很快就投入到起草报告的工作中去了,我却在翻阅这些材料的时候陷了进去。

在我看来,原始记录一片混乱,而且与某些案例和法规毫无关联,需要我对它们进行一一筛选,然后才能正式起草报告。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我的工作进展得十分缓慢。我不知道要求中所说的“适当的时间”到底是指一个小时还是两个小时。如果让我完成报告,可能至少需要一个晚上,可是周围已经有人完成报告交卷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交卷,他们聚集在门外议论开来。说话声促使屋子里剩下的人都加快了速度,只有我,脑子里一遍又一遍地想着母亲的忠告:要学得聪明些。可我怎样才能聪明些呢?我干不下去了。

终于,屋子里只剩下我一个人在面对着只完成了三分之一的报告发呆。一个秃顶男人走过来,拿起我的报告看了一会儿,然后告诉我:“你可以把材料拿回去继续写完它。”

我抱着一大堆材料走到门外的那一群人中间,他们看着我,眼睛里带着嘲讽的笑意。我知道在他们看来,我是一个要把材料抱回家去完成的傻瓜。

但是,安东事务所的考试只有这一项,这一点真的出乎我们意料之外。

晚上在家里,母亲对我通宵工作并没有表示过分的惊讶,她认为我只要接受她的忠告就已经足够聪明了。而我却要不断地克服沮丧情绪,说服自己完成报告并在第二天送到事务所去。

第二天,事务所里一片忙碌。那个秃顶男人接待了我,他就是尼克·安东。他仔细翻阅了我的报告,然后又询问了我的身体状况和家庭情况。

在这段时间里,我窘迫得不知所措,回答他的问话显得语无伦次。但在最后,他站起来向我伸出手,说:“祝贺你,年轻人,你是唯一被录取的人,我们不需要聪明的提纲,我们要的是尽可能详细的报告。”

我兴奋得快晕倒了,我想回家去告诉母亲——我成功了,但我并没有学会聪明。

勤能补拙。

假如我们原谅上帝

文/帕特·科林斯

玛丽现在8岁了,我希望她会走路;我希望她能拿起笔在练习本上写字;我希望她的视力能好一些,这样她就可以看清书上的字,而不必让老师为她把字写在大纸上;我希望她不用把轮椅挪得离电视那么近就能看动画片。就是为了玛丽自己,我也希望她能做所有的事情。

可是她不能。大夫说,她的大脑损伤无法补救,永远也不会恢复了。虽然她有这么多生理缺陷,我现在还是为我们有了她而感到幸福。

起初我们真的绝望过。玛丽虽然早产两个半月,我却从来没有想到她会有什么缺陷,我以为她完全正常。18个月以后,她被诊断为大脑麻痹。我的精神崩溃了,对这个快乐的宝贝,我寄托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啊!我曾盼望她能像她姐姐一样,出落成一个身材颀长、文静自信的姑娘。被仙女遗弃在冷漠之乡的,难道注定是我们的玛丽吗?

我不相信那个诊断,于是带着玛丽四处求医。对别人,我渐渐又嫉恨又恼火。我开始生上帝的气,对自己更是怒气冲天——我究竟做了什么对不起孩子的事情呢?

虽然我常常对自己说:你应当爱她,可是我却为她感到痛心,为她注定将面临的排斥和悲苦痛心。在这个世界上,被视为有价值的人只有那些自立者、成功者、美人和富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魅力就是错误,患了癌症就是走上了绝路,失去工作等于道德上的失败;在这个世界上,受苦会被掩饰起来,死亡也会被藏匿得不为人所见。我怎么也无法接受现在的玛丽,我为她感到羞耻。我想要个健全的孩子,我不能原谅自己,也不能原谅上帝。

后来通过观察,我才明白自己的看法错了。

在玛丽看来,她天生就是这样。她并不把时间花在弄懂为什么她不能像别的孩子那样走路、玩耍上,而是乐天知命地生活着。我开始看到,她因为有个独一无二的自我而快乐。她充满了活力和热情,她圆圆的脸儿红扑扑的,对一切都宽容厚道,仿佛认为一切都该如此。她所关心的不是自己不能做什么,而是自己还能做什么。众人的盯视、同龄人的好奇、比她小的孩子问她:“你怎么啦?”“你为什么不会走路?”这一切她都不放在心上,因为她自己就对这个世界提出了许多问题,产生了种种好奇。

我明白了,以前我看到的都是事情的阴暗面,中了符咒的不是玛丽,而是我自己。“爱你所发现的东西吧”,这句话我听别人说过,却不知为什么不想记住它。我慢慢懂得了:在现实世界中,每个人在某个方面都是无能的。而我们不能理解人性的原因,就在于我们不愿接受上帝已经赋予我们自己的东西,也不接受他已经赋予丈夫、孩子、朋友以及任何人的东西。

我们不愿太胖,不愿太瘦,不愿变老,不愿没有魅力。我们为谈吐是否得体而焦虑,为自己的嗓音和口音焦虑,为自己鼻子太大或者秃顶焦虑,我们渴望自己聪明、迷人、优雅和轻松安逸,我们想让人家看到我们衣着讲究、住在体面的地方。这都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太轻信传言和奉承,说什么假如没有一个完美无瑕的身体,我们就毫无价值。

玛丽向我揭示了心灵的真理:我们都是因为爱而被创造,也是为了爱而被创造的,这种创造是免费又无偿的。我们必须学会接受在别人身上发现的东西,也要学会接受在自己身上发现的东西。假如我们原谅上帝,上帝也会原谅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