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责任就是能力
728600000014

第14章 在其位,谋其政—用敬业诠释责任,以精业承载责任(1)

认清自己的角色,这是你的责任

一位成功学大师说过:“认清自己在做些什么,就已经完成了一半的责任。”在一个企业里工作,首先你应该清楚你在做些什么。一个连自己工作都做不好的人,怎么能让他担当更重大的责任呢?

在一家企业的年度总结会上,老总让公司的几个负责人讲一讲公司最近销售方面发生的问题。

营销部经理首先站起来说:“最近销售做得不好,我们部门有一定责任,但是,主要原因是竞争对手纷纷推出新产品,比我们的产品好。”

研发部门经理B说:“最近,我们推出的新产品确实太少,但是,我们也有困难呀,就连少得可怜的预算,也被财务削减了一大半。”

财务经理C说:“我是削减了你的预算,要知道,公司的采购成本在上升,我们没有多少钱了。”

采购经理D忍不住跳了起来,说:“不错,我们的采购成本是上升了10%,可是,你们知道为什么吗?俄罗斯一个生产铬的矿山爆炸了,导致不锈钢价格上升。”大家说:“原来如此。这样说,我们都没有多少责任,哈哈……”

大家得出的结论是:俄罗斯承担责任。

公司的老总面对这种情景,只好无奈地苦笑道:“这样说来,那我只好去考核俄罗斯的矿山了?”

没有弄清楚自己的责任何来承担责任的意识?只有认清自己的责任,才能更好地承担责任。

弄清楚自己的责任,首先要知道自己能够做什么,然后才知道自己该如何去做,最后再去想怎样做才能够做得更好。清楚自己的责任,还有一点好处就是,有可能减少对责任的推诿。只有责任界限模糊的时候,人们才容易互相推卸责任。

要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应承担什么责任,首先应该确认自己的位置。整个公司是一台大机器,每个零件的作用都是不一样的。你在整台机器上处于什么位置,自己应该清楚。比如你是一家公司的销售人员,与你直接打交道的一是经销商,二是商品。所以,你的责任是管理好商品,处理好公司与经销商之间的关系,让他们成为公司永久的“上帝”。如果你不清楚自己公司产品的竞争优势和公司的经营战略,不清楚经销商的经营思路和资金实力,那么这就是你的失职。这种失职有两种原因:一是你没有认清自己的责任,二是你不负责任。不过,归于一点就是缺乏责任感。

现在有很多公司实行目标管理,对于每个人应负什么样的责任,要签一份责任协定,其目的就是让你作出公开的承诺,而且你的承诺必须兑现,否则你就要承担没有兑现的后果。如果你不努力去实现承诺,到头来很可能会尝到失败的苦果,因为你一旦签下责任协定,往后推卸责任的借口就失效了。所以,有的人就说:“责任协定是把组织的目标变成个人承诺,使之成为一个关乎人格的问题。”

只有清楚自己在整个公司里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在这个位置上应该做些什么,然后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这才是为公司承担责任,才是有责任感的表现。

在其位,谋其政:做一个称职的员工

孔夫子曾说:“在其位,谋其政。”一个人应该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在家要扮演好自己的家庭角色,在社会上也应该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这样的人,才是一个负责的人,才能称之为“君子”。

在现代职场,孔夫子的这一思想也是值得人们深思的。一个人既然得到了一份工作,就必须竭尽全力地把它做好。不管他本人是否喜欢这份工作,也不管工作的条件是否被他所认可,既然接受了这份工作,就像做出了承诺一样,必须尽职尽责去实现,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也不应该寻找任何借口。

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真正做到“在其位,谋其政”的人少之又少。很多人都是“身在其位,心谋他政”,眼睛盯着更好的职位,慨叹自己空有一身才华却无处发挥。在抱怨中,自己的工作也耽误了,这样的员工是不称职的。

工作就是你的责任,当你确实需要帮助时,公司会为你提供必要的人力、财力的资助,这对你来说已经足够了。你应该明白,一个员工的任何懈怠、拖延、不负责任,都会给公司造成损失。如果每一位员工都只想着回报,而不能在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上有所奉献,公司的业绩就不会有突破,个人的利益也会受到损害。

只要你留心观察那些在职场中获得成功的人就不难发现,这些人不论做什么事情,都是“心在其位,身谋其政”,认认真真用心去做,所以,他们往往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也正因此,他们总能在职场中获得成就梦想的机会。

著名的马卡姆是伊里诺斯中央铁路局局长。他成功的第一步就是因为他把一件极小的事情做得非常彻底——在扫车站的月台时,扫得非常仔细。该铁路前巡回审计主任杰拉尔德说:“我第一次见到马卡姆,是在登明。我正坐在月台前的一个专车里,当时他穿着深蓝色的工作服,正在打扫月台。他那种扫月台的方法,引起了我的注意。他不留一点尘垢,也不乱用一点气力,就好像工程师设计一项工程一样。当时副监察主任普雷特和我同在一辆车上,我便叫他来注意那个工人扫月台的方法,我们都觉得这个工人值得注意。我们以后对他便格外留心。不久以后,我们就让他在车站上做另外一项工作,想先试试他。后来他做得非常出色,我们便把他升为头等站长。”对于马卡姆来说,当初他自己肯定没有料到:仔细扫月台会成为他升迁至铁路局局长的第一个台阶。这就是态度的神奇功效!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不要忽视任何一个细节,职位只是分工的不同,并没有贵贱之分,不要小瞧自己的工作,再细微的工作都有其自身的价值,都是更大进步的条件。以认真负责的态度走好每一步,就能迈出人生的一大步。

“1965年,我在西雅图景岭学校图书馆担任管理员。一天,有同事推荐一个四年级学生来图书馆帮忙,并说这个孩子聪颖好学。

“不久,一个瘦小的男孩来了,我先给他讲了图书分类法,然后让他把已归还图书馆却放错了位的图书放回原处。

“小男孩问:‘像是当侦探吗?’我回答:‘那当然。’接着,男孩不遗余力地在书架的迷宫中穿来插去,休息时,他已找出了三本放错地方的图书。

“第二天他来得更早,而且更不遗余力。干完一天的活后,他正式请求我让他担任图书管理员。又过了两个星期,他突然邀请我上他家做客。

“吃晚餐时,孩子母亲告诉我他们要搬家了,到附近一个住宅区。孩子听说要转校,就担心地问:‘我走了谁来整理那些站错队的书呢?’

“我一直记挂着他。但没过多久,他又在我的图书馆门口出现了,并欣喜地告诉我,那边的图书馆不让学生干,妈妈把他转回我们这边来上学,由他爸爸用车接送。‘如果爸爸不带我,我就走路来。’

“其实,我当时心里便应该有数,这小家伙决心如此坚定,又能为人着想,则天下无不可为之事。不过,我可没想到他会成为信息时代的天才、微软电脑公司大亨、美国首富。”

这是卡菲瑞先生回忆起比尔·盖茨小时候时写下的文字。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许多伟大或杰出人物身上,总有优于常人之处或早或迟地显示出来。比尔·盖茨对待图书馆管理员这样的工作,就已经表现出一种超乎同龄人的责任心,难怪他能在信息时代叱咤风云。

在其位,谋其事,也并非轻而易举,敬业的员工具备这种踏踏实实的工作态度和高度负责的职业精神。而这些正是老板所看重的员工身上品质,往往就是这样的员工,更容易取得成功。

敬业,更要精业

职场之中,我们需要敬业的态度,这样才能完成领导分配给我的任务,只有敬业的人,才能认真负责,很好地完成工作。但是仅凭敬业的态度,不能把工作做完美,完美的工作还需要提高我们具有精业的水平。因为一个人业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服务、产品、工作质量,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同时也关系着集体和个人利益。要做一个优秀的职员,就必须沉住气,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精益求精,且刻苦钻研业务知识,争做本行业的尖兵。

在电影界,有位大家熟知的人物,他的负责精神令人钦佩。他就是影星刘德华,被业界戏称为“劳模”。

有人在称赞刘德华时说了这样一句话:“现代的年轻人有谁能有刘德华七分的勤奋,那么他想不成功都难。”面对记者的提问,刘德华自己也曾如此评价过自己:“演戏要讲天分。有人天赋很高,他一出手就水平不凡。但也有些人本身天资一般,那想成功就要付出超过常人的努力。我代表的就是这样的一群人:希望有自己的事业,但并不是天才。我的努力就是为了告诉他们,只要你愿意,你也可以和我一样。”

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更好地生存,就必须修炼自己的本职工作,勤业精业,这是他们人生中的一笔财富,也是职场上追求卓越、立于不败之地的一大法宝。

要成为职场高手,首先要成为业务高手。无论在哪个领域,要做出成绩,就需要有很高超的专业知识:李嘉诚是地产专家,邵逸夫对电影了如指掌,包玉刚是航运百科全书,而霍英东除了对地产精通之外,更对“政治沟通”有“博士级”的领悟。在职场上,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首先要有一些自己有而别人没有的强项。

高杰标是安徽淮化集团硝盐化工分厂厂长。在企业里,分厂厂长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上不着天,下不及地,属于中层干部,既无人权,也没财权,只有带头干活的份儿。但高杰标不同,在淮化集团,他是个有名的能人,说话有分量。不为别的,就是他有本事,是一个业务高手。

高杰标原来是百分之百的蓝领———他曾经是硝酸车间一名优秀的检修工。俗话说:紧车工,慢钳工,技术全面的是检修工。高杰标在这个岗位上摸爬滚打十几年,把硝酸车间密如蛛网的化工管道、水气电线路以及工艺流程掌握得滚瓜烂熟。走进车间,他只要拿眼瞅一瞅,侧耳听一听,用手摸一摸,鼻子嗅一嗅,就知道设备运转正常不正常。要是出了故障,他手到病除,人称“设备大夫”。凭一手绝活,他也从检修工、班组长、工段长、车间主任一步步登上分厂厂长的“宝座”。

成功大师拿破仑·希尔博士说:“专业知识是这个社会帮助我们将愿望化为黄金的重要渠道。也就是说,如果你想要获得更多的财富,就要不断学习和掌握与你所从事的行业相关的专业知识。不论如何,你都要在你的行业里成为一等一的专才。”只有这样,你拥有敬业的资本。

相信很多人都曾为一个问题而困惑不解:“明明自己比他人更有能力,为什么成就总是远远落后于他人?”

对此,我们不要疑惑、不要抱怨,应该先问自己一些问题:

1.自己是否专注于自己的工作?

2.自己是否真的走在前进的道路上?

3.自己是否像画家仔细研究画布一样,仔细研究职业领域的各个细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