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谈时,要力戒以下几种手势:谈自己时指自己的鼻子,用拇指自指胸口,谈及对方时指人家,在别人背后指指点点,评头品足。这样做会给人留下粗鲁、缺乏教养的印象,对别人也极不礼貌,易引起别人的反感。伸出指头的动作可能会引起公众的敌意,因为它有批评别人的含义。当你想用手势描述某件事时,切记让自己全部伸出来,用打开的手掌心作为你的手势。合在一起的双手,无论是扣在背后还是放在前面,恰恰挡住你的私处,这都会阻碍你的沟通能力。在胸前交叉你的双臂是一种表示警告的信号,应该谨慎使用这个手势,它也代表了排外的态度。双手不断地自我触摸,摸自己的下巴、鼻子、手臂或者衣服的某个部位,玩弄衣角、纽扣,动领口等动作都显得你很紧张。说错话的时候赶忙用手捂嘴,也会影响交际的效果。
最扰人的手势就是在整个演说过程中,始终把手伸在口袋里,玩弄着口袋里的钢蹦儿,当他心不在焉地玩着叮叮咚咚的零钱时,观众的每一双眼睛都会移到他的口袋上,这无疑是最糟糕的手势语。
手势应该配合你的脸部表情和个人风格,这样,手势才具有价值,否则就会显得做作。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有一次在对全国人民的演讲中使用了一种完全不符合他个人风格的手势——又砍又敲的猛烈手势,给公众留下了不太好的印象,成为他演讲的一个败笔,卡特是个说话缓和的人,所代表的是政府稳健而有秩序的行政体系形象,然而他使用了完全不符合他个人风格的手势动作,造成了为手势而手势。给公众留下的印象是“我不相信他”,起到了负面的作用。
在我国和其他一些国家,认为竖起大拇指是表示称赞和夸奖,但在孟加拉国却是表示对人的奚落和蔑视。澳大利亚人则认为竖起大拇指,尤其横向伸出大拇指,是对人的一种侮辱。在这些国家,这个手势相当于我们伸出中指。
社会中流行的0K手势,即以拇指和食指组成圆圈,在美国人眼中是好,或是平安的意思,但在日本人眼里是代表钱,而在法国认为这种手势是表示“零蛋”和“无价值”,地中海沿岸国家则用这种手势暗示一个男子是同性恋者,在巴西则表示对人的咒骂和侮辱,如果对方是女性,她会认为你在引诱她。当一个年轻的美国人在巴西成功地完成了一项比较难办的任务后,他兴奋地使用了OK这个手势,在座的巴西人顿时哑然,冷冷地看着这个美国小伙子,美国人不禁莫名其妙,然后一位陪同人员为他解释后,他才明白这种手势在巴西是不友好的,于是马上向巴西人道歉,才避免了一些不良的后果。
在中国和日本,招呼别人过来,是伸出手,掌心向下挥动。但在美国,这种动作则是在唤狗。大家熟悉的“V”手势,表示胜利,这是英国首相邱吉尔创立的。但这个手势使用时是掌心向外,如果是手背向外了,它表示的就不是胜利了,而是对别人的嘲笑与侮辱。中国的儿童两人拉起小拇指是表示明誓或建立某种友好关系,阿拉伯人用两只小拇指拉在一起表示断交。在中国用食指轻扣前额是“伤脑筋”的意思,但在荷兰扣前额中央部分是说“他疯了”。
总之,不同的手势在世界各地有着不同的意义。在社交活动中我们要慎用手势语,让它达到最佳效果。
用好点头与摇头
在社交活动中,我们不能轻视点头和摇头的作用,点头和摇头用得好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也能避免自己陷入难堪。
肯定的点头比僵硬矜持好,点头并不等于说你同意对方的意见,它也许仅仅意味着你了解对方的意思。微微点头是一种微妙而又肯定的语言,表示你给予讲者你的所有的注意力,是一种表示礼貌的举动。注意不要不停的摇头,这样表示你和对方持有不同立场,从而使双方站在矛盾的对立面上。或许你可以等到演讲结束后或者在私下里表示异议,如果在当场就表示对立,不断地摇头也许演讲人并没有留意,但是如果在场的观众人数不多,就会招致别人的注意,对讲话的人是非常不尊重和失礼的行为。显得你缺乏教养,缺少对别人应有的尊重,即使最后你能说服他们同意支持你的看法,但是你在大家头脑中留下的粗俗、令人鄙视的印象对你是没有任何好处的。
如果有人对你做鬼脸或者摇头,你就要留意自己了,它表示你的行为可能真的出现了差错。所以不要视而不见,这也许对你是相当重要的。
在一次大型而重要的会议上,当主持人在台上介绍应邀来做发言的汤姆先生并介绍他的经历与成果时,台下的汤姆先生的同事在拼命地向他摇头,并做着否定的手势。原来,汤姆先生由于突然有事要离开,而换成了随行而来的一位女士发言,但是主持人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仍然按照原先的安排来介绍,使大家感到很诧异。
但是过度点头,会让人抛给你一个“跟屁虫”的绰号,即使你对你的领导或者上级,佩服到五体投地的程度,也要注意不要过度地点头,因为这样反而会被别人认为是一种做作、假惺惺的赞同,从而怀疑其真实性。
无论是点头还是摇头都要掌握一个“度”,要做到恰到好处,否则就会事与愿违。
要善于察言观色
平时人们常说的“出门看天气,进门看脸色”,其实说的是一种交际常识。观看天色,可以推算天气的阴晴雨雪,以便加减衣服,携带雨具,从而避免寒冷与风吹雨打。同样,看别人的心情和情绪,顺应地配合交际手段,会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知情绪,便能善相处;善相处,便能心相通;心相通,便能达到一致。”要学会察颜观色,多留意对方的小动作,从而探寻他们心中的秘密,以此对症下药,因人而异地采取灵活的交往方式。正如“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比如,在拜访某位朋友的时候,如果主人一面和你说话,一面眼睛向别处看,同时有人在小声说话,这就表明你的来访打断了对方什么重要的事情,主人心里正在惦记着这件事,虽然他在接待你,却是心不在焉。这时,最聪明的做法就是结束这次拜访,起身告辞。“您一定很忙,我就不耽误您宝贵的时间了,过一两天我再来打扰吧。”你走了,主人心里一定会既有感激,又有内疚。
经常正襟危坐、目不斜视的人,是一个力求完美、喜欢周密而讲究实际的人。这种人只做那些有把握的事,从不冒失行事,虽务实,却往往缺乏创新与灵活精神。侧身坐在椅子上的人,表明心里感觉舒畅,觉得没有必要让他人留下什么更好的印象,往往是情感外露、不拘小节的人。把身体尽力蜷缩一堆,双手夹在大腿中的人,往往是自卑感较重,谦逊而缺乏自信的人。叉腿叉手坐的人坐的时候喜欢占据最大的空间,可能有主管一切的偏好,也可能是外向或支配性格的人。讲话的时候喜欢身体前倾的人表明他有极强烈的愿望要与人交谈,这样的姿态常能留住虽有急事但不得不站住的人。站立时常常在背后交握双手的人,多半是自信心极强,喜欢把握局势,控制一切的人。把手放在臀部站立的人,多半是性情急噪,希望一切不要拖延,凡事喜欢速战速决。说话时手掌伸开,手心朝上的人,是直爽、诚实的人。喜欢用手指点别人讲话的人,大多是相当自负的人。经常双手合十,手指顶着下巴,目光好直视对方的人,是要表明自己是不怕压的人。在交谈或开会的场合,用手指或铅笔敲打桌子,或者在纸上乱涂乱画,都是利用小幅度的手指动作表示对对方话题不感兴趣或不同意、不耐烦。手掌意味着坦率开放,手背意味着控制与封闭。与人谈话时,将手插入口袋,是为了隐藏“私语言”,不让对方看出自己的内心活动,不信任对方。
总之,想要从别人的一举一动中读出一些“潜在语言”,就要善于观察,这样就可以从中了解对方,掌握社交活动的主动权。
注意气质的培养
在现代人的常用词典里,“气质”是一个使用频率较高的词汇。气质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形象,一个气质好的人在社交活动中会给自己增加无形的魅力,使人愿意与之交往。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议论:“瞧人家小王,多有气质!”“林子虽不是特漂亮,可她的气质可真叫棒!”“哎,那家伙整天衣冠楚楚、人模狗样的,还以为自己蛮有气质,其实……”
应该说,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一个人给别人留下的印象,气质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可什么是气质呢?人们又是如何认识气质的呢?
一份充满悖论的心理学问卷提供了这样一组答案:63.8%的答卷者认为自己“没有气质”或“气质很差”,26%的答卷者认为自己的气质或缺少气质使得他(她)“工作、生活不顺心”或“事业受到损害”。
而有趣的是,同样是这些答卷者,当面对“气质是什么”这样的提问时,有高达90%以上的人回答“不知道”、“不太知道”、“不清楚”或者“说不上来,凭感觉而已!”
多么有趣的悖论!可这“不知道”,这“感觉”并不影响我们在面对有气质的人时产生感叹、欣赏或是沉默、震撼。
设想有这么一个深秋的午后,你与友人并肩走在铺满金黄色银杏树落叶的林荫道上,秋风怡人,你与友人的心情也一样恬淡如水,你们平静地聊着一个个有趣的话题。可突然,这一切都戛然而止,你们的谈话停止了,甚至你们原本有条不紊的脚步也开始凌乱起来,你们的目光被那个灵动飘呼而过的身影牢牢地带走了。整个世界如同一张唱片突然被消了磁一样陷入了沉寂。而这一切只是因为那个迎面而来、飘忽而过的身影。甚至不曾仔细地看上一眼,可世界竟一下子沉默了。
是为她那婀娜灵动的身姿?还是她那飘逸的长发、款款的套裙?还是为了她那如丰盈的深秋一样的成熟和灿烂,她那如宁静的春水一样的得体的举止?
你与友人会在这身影逝去后许久,还沉默在这震撼之中。等你们再次开口时,第一句话或许就是:“太有气质了。”又是一个“气质”含概了一切。
气质是什么?是美丽吗?肯定不是,我们在生活中常常遇到这样的人,相貌是如此的出众,以致于见到她的人无不回首顾盼。可她整日不修边幅,或者穿着总赶着落伍的“时髦”,这样的人,能说有“气质”吗?她也只能算是先天优势好一些而已。
那么,气质到底是什么?气质就是优雅的谈吐、得体的举止?是与人交往的雍容大度,行为、语言规矩?似乎还不止这些。气质不是“包装”出来的,有位做小本生意的青年本来手头拮据,为了摆阔、蒙人,偏偏要下功夫包装自己。外出时左手提一只高档密码箱(其实里面装几件破衣服),右手拿个手机,嘴上叼支高级烟,就要这个派头。这天,几位客户偏偏有急事要借用他的手机打电话,一打露了馅,原来是从商店买来的玩具电话,弄假没成,把买卖也做砸了,难堪之极,自不待言。可见气质不是外表的装扮。
一个人气质如何是他思想道德、文化修养、心理素质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反映,仅靠外在打扮是很难造就的。包装可以增色,但决不能“无中生有”。所以青年人要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文化素质,这样就会增加几分迷人的气质和诱人的魅力,使你在社交活动中具有吸引力。
读书可以使你有气质
如果你觉得生活很无聊,请读书。历史会告诉你人生该怎样度过,先人会指教你怎样做一个有用的人,大师会给你讲他们成功的经验,伟人会教给你如何制造奇迹。
如果你觉得生活很空虚,请读书。通过读书至少你可以知道一条人生的格言,懂得有的人之所以能登上人生的最高峰,是因为他们从不停止攀援,滑下去再重新来;明白有的人之所以一生坐在低谷的缘由,是因为他们跌倒一次就躺下不起来,或者养上半年伤,呻吟连天,怨天尤人。
如果你有空闲,请读书。书会告诉你有的人用这闲暇打捞知识,有的人用这空白编织平庸。有的人的时间为什么少得不够用,有的人的时间为什么多得用不完。告诉你奇迹虽然来自瞬间,但瞬间却是持之以恒这条线上的一个端点。假如把一生拴系在别人的事业上,那么收获的只能是蔑视与无奈。假如只想着昨天的悲苦和明天的甜蜜,那么就又一次输掉了今天。
如果你感到很苦闷,请读书。书会告诉你伟人也曾经苦闷过,只不过很快就拨开黑暗找到光明。豪杰也曾迷茫过,只不过能从迷茫中尽快地冲出来。英雄也曾卑下过,只不过没被卑下拖进泥淖。有些事不由自己,但有些事却全在于自己。每一次苦难都是一次淬火,假如拒绝苦难,就是拒绝成为有用的钢铁铸件。
读书能医愚,读书能治穷,读书能疗病,读书能立志,读书能致远,读书能练达,读书能聪慧,读书能知道怎样交友,怎样识人,怎样说话,怎样做事,怎样活着才身心健康有价,读书能明白什么样的人生称得上完美无憾。谁用读书把空虚填满,谁就比别人聪明十分,比别人站得高、看得开、走得远,比别人更能承受苦难、经历伤痛,比别人成功的把握更大,比别人的胜利基石堆砌得更坚固、更深厚、更宽阔,比别人更快速取得成就,比别人幸福百倍,快乐无限,活出一种独特的绚丽和精彩。
正如严歌苓的《读书与美丽》中所讲的,在易卜生的《彼尔金特》中,有个叫索尔薇格的少女,彼尔金特在恋想她时,总是想到她手持一本用手绢包着的圣经的形象。
在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特莱萨留给托马士的印象,是她手里拿着一本《安娜·卡列尼娜》。这两个女性之所以在男主人公彼尔金特和托马士心里获得了特殊的位置,是她们的书所赋予她们的一层象征意义。我的理解便是读书使她们产生了一种情调,这情调是独立于她们物质形象之外而存在的美丽。易卜生和昆德拉都没有用笔墨来描写这两位女性的容貌,但从他们赋予她们的特定动作——持书来看,我们能清楚地看到她们美丽的气韵,那是抽象的,象征化了的,因而有超越了具体形态的美丽,不会被衣着或化妆强化或弱化,不会被衰老所剥夺的美丽。这并不是说,任何一个女性,只要手里揣本书,就会变成特莱萨或索尔薇格,书在不爱读书的人手里只是个道具。重要的是,读书这项精神功课,对人潜移默化的感染,使人从世俗的渴望(金钱、物质、外在的美丽等等)中解脱出来之后所产生的那种存在。
人们总是要和漂亮、潇洒的外貌永别的,但没有了漂亮的外表不等于也就没有了美丽,漂亮和美丽其实是两回事。一双眼睛可以不漂亮,但眼神可以美丽。一副不够标志的面容可以有可爱的神态,一副年老的身躯可以有好看的仪态和举止。这都在于一颗灵魂的丰富和坦荡。或许美化灵魂有不少途径,但其中读书是最为简单而易行的,也是为你在社交活动中拥有好气质的必须途径。
社交中离不开交谈,而读书能丰富你的知识,提升你的思想内涵,使你在社交活动中谈笑自如,赢得社交对象的尊重和信赖。女性社交要捕捉“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