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社交礼仪全书(智慧必读丛书)
7270200000037

第37章 社交禁忌二十六则(1)

忌随便发怒

喜怒哀乐本是人之常情,也是人的内心世界的真实表现,本不足为怪,也不应干涉,然而,在社交场合却不能随意发怒。这是因为,随便发怒,至少会引起两种不良后果:一是对发怒的对象不友好,可能会伤了彼此的和气和感情,失去熟人或朋友之间的信任与友谊。二是对发怒者本人不利。俗话说“气大伤身”,发怒者会给自己的身体带来不良的影响自不必说,还要影响发怒者的自身形象。因为人们常会认为发怒者缺乏修养,不宜深交。

那么怎样才能克制自己少发怒甚至不发怒呢?主要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1.遇事冷静思考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愤怒情绪按其程度可以分为9个梯级:不满;气恼;愠;怒;忿懑;激愤;大怒;暴怒;狂怒。当人处在第一二梯级时,还不一定发脾气,但已有发脾气的情绪基础了;在三四梯级时,脾气有点发出来了,但还能听规劝,或进行情绪转移;到五六梯级时,自我克制能力已经很差,而且已具有某种“主动进攻”的色彩;到七级以上时,脾气就发得很大了,理智几乎完全丧失,往往会造成破坏性的后果。然而人的脾气与怒火,会随着距事情发生时间的加长而出现递减的状态。因此遇事不要急,先静下心来想一想,怒气就会大减,以致息怒。

2.多为他人着想

人的习惯和本能是不断地为自己的行为、信念和感情辩解。在社会交往中,有的人就不知不觉地把自己与他人分别对待。对别人比较苛求,对自己则比较宽容,久而久之就变得事事不顺心,看谁都不顺眼,进而变得易怒。对于这种人,要正确地对待他人,凡事都要从别人的立场和角度去考虑,多为他人着想,从中找出自身的弊病,以便改掉易怒的脾气。

3.平等待人

在我们今天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是平等互助、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的关系。充分认识这一点,你就能平和礼貌地与人相处,也就不会动辄对人发怒,拿别人当出气筒了。

注意以上几点,努力克制自己易怒的坏脾气,你会拥有更好的人际关系,更光明的前途。

忌恶语伤人

所谓恶语是指那些肮脏污秽、奚落挖苦、刻薄侮辱一类语言。这些语言是极不文明极不礼貌的。如果在社交活动中口出恶语,不但伤害他人的感情,而且有损自身形象,会成为不受欢迎之人。

俗语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在社交活动中应极力避免恶语的出现。要做到这一点,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三思而后言

在与人交谈过程中,要冷静思考,每说一句话都应经过大脑的分析,避免不加思索而出口不逊。

2.回避发怒的人

恶语往往出现于人的盛怒之下。因此,要避免恶语的出现,首先应做到控制自己的怒火,同时回避正在或正要发怒的人。

3.注意沟通

恶语有时是在双方发生误解和矛盾的情况下出口的,因此,要避免恶语,就要先消除双方的误解,解决双方的矛盾。而误解和矛盾的消除必须借助于彼此的沟通。

语言本是人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和沟通情感的工具,但恶语却是损害别人尊严,刺痛别人神经和破坏相互关系的祸根,是社交之大忌。但是,只要我们每个人都从我做起,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注意语言美,充分认识到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伤害和侮辱他人的同时也贬低了自己,那么,在社会交往中就不会出现恶语伤人之事了。

忌飞短流长

所谓飞短流长,意思就是说长道短,评论他人的好坏是非。这同样是社交之大忌。常言道,人与人交往贵在真诚,要以诚相见。那种当面是人背后做鬼,私下议论别人是非的做法,是不利团结的,而且会伤害朋友之间的感情,最终使你失去朋友。因此,在社会交往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干涉别人的隐私

我们提倡朋友之间以诚相待,胸怀坦荡。但这并不是说个人全然没有秘密,必须把自己的一切公诸于众。只要是不违背法律和道德,不损害他人利益和侵犯他人权利,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隐私。这种隐私应该受到尊重和保护。到处刺探别人的隐私当新闻来传播的行为是不道德的,是对当事人人格的侵犯。

2.不要主观臆断,妄加猜测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有些人喜爱捕风捉影,无事生非,制造所谓的新闻。熟不知,这样做既制造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也损害了当事人的名誉,不利于人与人之间正常交往的顺利进行,这种人为多数人所不齿。因此,在社会交往中要学会用善良的眼光看人,不能听风就是雨。

3.不要传播不负责任的小道消息

小道消息往往是未加证实的消息,有的甚至是凭空捏造的。因此,一个道德高尚、有修养、会交际的人应该自觉抵制小道消息,而不是随波逐流,津津乐道。

4.对朋友的过失不能幸灾乐祸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个人在工作和生活中出现差错和过失是在所难免的。对待朋友的错误不能熟视无睹,更不应幸灾乐祸,而应积极相助,指点迷津。这才称得上是真正的朋友。只有这样的人在社会交往中才会赢得朋友的信赖,交到更多更好的朋友。

忌言而无信

社会交往中,信用二字至关重要。自古就有“一诺千金,一言百系”,“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说法。因此,要让别人相信你,尊重你,你就必须要言而有信。

古人云:“人无信,不可交”。如果言而无信,在社交场合中就不会有自己真正的朋友。而要做到言而有信,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约束自己。

1.对朋友以诚相待

与朋友相处要坦诚,只有牢记这一点,才能与朋友建立相互信赖的关系,朋友才会信任你。

2.记住自己的许诺

前面谈到的“一诺千金”,就是告诉我们,不能轻易向别人许诺,一旦许了诺,就要记住,并不遗余力地去兑现,否则会使你失信于人。

3.言而有信,行而有果

一个人要时刻对自己的言行负责,说了就要做,做不到就不要说。要严守信誉,绝不食言。

忌把粗俗当幽默

所谓粗俗,是指把一些不能登大雅之堂的东西挂在嘴边,不分场合与对象地乱讲。有的人往往还认为这样是自己幽默与潇洒的表现,殊不如,它会使别人对你的好感大打折扣。

阿章是个生性活泼、做事认真的人,可在单位却不那么讨人喜欢,同事们有些害怕跟他在一起,尤其是那些女同事,对他惟恐避之而不及。

原因是阿章只要与人聚在一起,不分场合喜欢讲些黄色段子或来点“荤玩笑”,经常给一些女同事带来尴尬。后来,只要他一张口“从前有个男人和女人”时,人们都默默走开,把他晾在一边很没趣。他禁不住哀叹“周围的人太不懂幽默了!”

其实,阿章犯的错误是把低俗语言当成了幽默。幽默不是赚取廉价笑声的,而是机智、修养、智慧的火花闪现。古往今来无数事实证明,幽默不但是化解尴尬、营造宽松人际环境的润滑剂,还可以提升一个人的品位和风度。拥有真正的高雅得体的幽默而不是粗俗。就要区别随意的假幽默与真正幽默的不同之处。

忌把繁琐当真诚

中国有句古语叫做“礼多人不怪”。但若不论哪种场合都“礼仪多多”,人家即使不怪,心中肯定也会烦的。所以不要认为繁琐礼节是对人真诚,而这恰恰反映了你对人缺乏理解,更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

待人以必要的礼仪或礼节,体现了你对人的尊重,也可以增加你本身的亲和力,从而使你的人际关系变得更和谐。但万事都有个度,礼节和礼仪也得有度。尤其是现代社会,人们都面临着强大的生存和发展压力,工作生活节奏很快,时间对他们来说比金钱还宝贵。在这种前提下,礼节的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如果你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没完没了地骚扰人家,一些在电话里就能说清的事,非拉人家去喝茶或吃饭才谈,一些应该在办公室三言两语谈妥的工作,非要举行某种仪式以示“庄重”。你想想,人家受得了吗?时间一长,就会害、怕跟你交往了,你也会因为热情过头而失去很多机会,不经意间耽误别人的时间,变成了“谋财害命”者。

所以,应该根据别人的需要与时间、场合、对象来把握礼节的繁简,掌握好恰当的度,使它恰到好处,让别人更顺畅地与你交往。

忌把唐突当直率

每个人都会有这种体验,与直率坦荡、磊落豪爽的人打交道,心中坦然。因为他们说话办事从不含糊其辞,一切都在透明的状态下进行,所以,与其打交道不必设防。直率是一种性格特征,但超出了度就变成唐突或蛮横无理了。笔者有这样一位朋友,不仅事业有成,而且也是个磊落君子,朋友们都敬重和喜欢他。

可是,他有个习惯谁都受不了。如果哪位朋友有缺点,他会一针见血地指出来,毫不留情地进行批评。这本来是件好事,可这位仁兄有时不分场合,无论大事小事,宜扩散还是只宜两人知道的,不管有人没人他都会一阵狂轰滥炸,从不给挨批评者面子。很多人受不了他这份直率,渐渐地对他敬而远之了。

对朋友坦诚相待,不忌贤不护短,不隐瞒自己的观点,确实是一种美德。可是,我们还应该明白一个道理:朋友是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在批评朋友的缺点时,一定要把握好分寸,只有在充分尊重对方的基础上的直率真言才能被人接受。不顾朋友面子,不分场合地乱放炮,让一些不该扩散的事闹得满城风雨,路人皆知,或者让他在众人面前下不了台,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它会使你失去很多朋友。我们应该凡事替对方考虑,在适当时刻直率地抒发自己的见解,而在应该尊重别人的时刻,要三思而后行,不要把唐突当直率。

忌把无知当天真

曾经红级一时的电视连续剧《还珠格格》中的小燕子,对什么事都一知半解,但又喜欢自作聪明,结果总闹笑话,但因为她来自乡野民间,她的行为在皇宫里无异于一股清新的乡野之风,让人感到天真可爱。于是,小燕子便成了众多女孩子追捧摹仿的偶像。

天真和无知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天真是性格开朗机智活泼的体现,也像幽默一样,是一种智慧。而无知是愚昧的表现,大脑空空,言之无物的人行同空壳,没有思想与观点,是不会为别人重视的。而时下很多人与人交往或与人交谈时,因为学识浅薄无法对话而故意装天真打哈哈,并将其视作天真而自鸣得意,这实在是很可笑的。

在与人交往时,把无知当天真,是会惹人厌恶的。同样一个问题,儿童说出错误的答案是天真,而作为年轻人答不上来,不是无知是什么?因此,我们应该利用大好时光多多学习知识与技术,用它们充实自己的头脑,不做无知的愚人,但同时也要避城府过重,也要保持一颗天真的心。

忌把鲁莽当仗义

侠肝义胆,古道热肠之士,不但古人敬慕,今人也同样推崇。不过,行侠仗义者均是助强扶弱、打抱不平的好汉,这种江湖义气也有“道”。如果不分好歹,不辨是非,只凭自己意气和感情去帮助人,那就不是仗义,而是鲁莽了。如有些人因为哥们义气驱使,使他们毫无原则地为哥们儿“两肋插刀”,“哥们儿”违法犯罪了,你包庇或为其做伪证;“哥们儿”做了危害社会和大众的事,你不但不阻止,反而助纣为虐;“哥们儿”想“修理”某一个与他有矛盾的人,你便义无返顾地去充当打手等等。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这样做呢?说到底,就是这类人错把鲁莽当成了仗义。事实上,没有原则的义气是很容易滋生邪恶的。为了朋友仗义,头脑一热,往往会做出比较冲动的事情,造成不可预计的后果,可能会影响你一生的幸福,因此,在对待朋友时,要真诚与热情,但不能鲁葬,而应理智地帮助,不能添乱。

忌把绕舌当聪明

有位朋友,虽然文化素质不怎么高,但人还算聪明,尤其社交能力不错,认起真来还颇能干些事。可他有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喜欢探听和传播别人的隐私或短长。似乎世上没有他不熟悉的人,也没有他不知道的事。与人一闲谈,总要充当“路边社”社长报道几条“某某的最近内幕”或“绝对隐私”,以此来炫耀自己的“神通”。因为他的这个弱点,在朋友、同事圈里曾经引发了很多是非和纠纷。待人们认识了他的面目之后,再也没人听他的话,几乎所有的朋友都不屑与之为伍而使之变成了“孤家寡人”。

其实,这些“消息灵通人士”在传播小道消息的时候,无非是想炫耀一下自己“见多识广”,也许没有很坏的意图。但恰恰因为这些“内部消息”的传播给别人带来了极大的烦恼。那么,在一些时候,我们不能为了显示自己的小聪明而以损害别人为代价,应该更多地尊重与理解他人,只有这样你才能拥有更多的朋友,这才是真聪明。

忌把含糊当含蓄

含蓄是一种展示才华的较好形式。尤其是在演讲、交谈当中,把握好含蓄的分寸,不但会增强视听效果,而且还能给人无穷的回味,加深人们对你的印象。可是,含糊绝对不是含蓄的代名词。含蓄不是表达混乱,而是有意给倾听者留下思考的空间。

而含糊是什么?要么是表达概念不清,要么是思维逻辑混乱,要么是故弄玄虚,故作高深去哗众取宠。而含糊不清的表达,则只能令人一头雾水不知所云,或者误导倾听者产生歧义,从而把你的倾听者推向反面。有的人,往往认为如果在回答别人问题或向别人讲述事实的时候,不说清楚,含糊其词会给别人留下谨慎,含蓄的印象。实际上这种做法往往会引起别人的反感,感觉与你办事很难掌握,不能了解你的真实意图,而产生不真诚的感觉,从而影响你的社交。

所以,应该在适当场合运用含蓄,要避免含糊,尽量表述清楚,让别人可以与你进行有效沟通,增进双方的理解,从而使社交成功。

忌把怯懦当谦逊

谦受益、满招损,这个规律似乎很少有人能打破。一个人能有谦逊的品格,肯定一生受益无穷。

然而,谦逊不能与怯懦划等号,尤其是当弱势一方对强势一方时,谦逊的尺度更应把握得当。谦逊品格应该体现在对自己成就的评估上,而不是对自己所面临的人和事上。请别忘了,古人在告诫我们要谦逊为人的同时,还要我们“当仁不让”。假若面对一个任务,我们谦逊让人,把成功的机会白白丢掉的话,要么是你没有信心去胜任,要么是自己真正没有能力去干。若是后者还讲得过去,如果是前者,那可是一个人的悲哀。所以,谦逊不忘上进,谦卑而不自卑,为人处世,有礼有节,既不恃才傲物,也不轻薄自己,这才是真正的谦逊!

如果你一再地谦逊,没有当仁不让的勇气,会被人认为没有能力与怯懦,所以要勇于面对挑战,做雄心勃勃的人。

忌乱开玩笑

朋友之间、同事之间适当地开开玩笑,是双方关系融洽、互相信任的表现。善意的玩笑,可以活跃气氛、促进交流和沟通。但是,在社交活动中,也经常发生因为开玩笑而闹僵的事情。这主要是因为玩笑开得过了头,或者开错了对象。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度,在度的范围内,相安无事;越出了度的范围,事情就可能发生改变。开玩笑也是如此,分寸把握不好,玩笑就会伤害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