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通过模拟的方法,使幽默感在模拟中创新呢?一方面是顺应人们喜新厌旧的心理,另一方面也不忽视人们喜新恋旧的心理,将这两种心理移植在一起,也便产生了模拟幽默法。
我们说好作品百读不厌,这是夸张。不管什么人,只要口头禅一多,就会缺少幽默感,这时,一个最经济的办法,就是运用“模拟幽默”法来推陈出新。
理儿不歪,笑话不来
俗话说,理儿不歪,笑话不来。“歪解幽默”法就是以一种轻松、调侃的态度,随心所欲地对一个问题进行自由自在的解释,硬将两个毫不沾边的东西捏在一起,以造成一种不和谐、不合情理、出人意料的效果,在这种因果关系的错位和情感与逻辑的矛盾之中,产生幽默的技巧。
歪解就是歪曲、荒诞的解释。
三位母亲自豪地谈起她们的孩子,第一位说:“我之所以相信我家小明能成为一名工程师,是因为不管我买给他什么玩具,他都把它们拆得七零八散。”
第二位说:“我为我的儿子感到骄傲。他将来一定会成为出色的律师,因为他现在总爱和别人吵架。”
第三位:“我儿子将来一定会成为一名医生,这是毫无疑问的,因为他现在体弱多病。俗话说‘久病成良医。’”
读到这儿,我们都会忍俊不禁。这种幽默的力量是从哪里来的呢?很显然,是从这三位母亲的滑稽的解释中得来的。如果说儿子能当上工程师是因为喜欢用积木搭桥盖房子;说儿子能当律师是因为喜欢法官的大盖帽;说儿子能当医生是因为他常玩给布娃娃打针的游戏,那就没有多少幽默可言了。这种解释是从生活的常理中来的,人们听来毫不觉得意外,所以并不可笑。
而这里的三位母亲却都跳出了这些常理的框框,给这些问题找到了一个似是而非、牛头不对马嘴的解释,结果和原因之间显得那样不相称,那样荒谬,两者之间造成了巨大反差,于是形成了幽默感。这就是“歪解幽默”法的奥秘所在。
“歪解幽默”法最常用于自嘲。
某人有一次在宴席上问鲁迅:“先生,你为什么鼻子塌?”
鲁迅笑答:“碰壁碰的。”
这个回答里面,既有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又有对自己生活坎坷经历的嘲讽,这样丰富的具有社会意义的内容与“塌鼻梁”这样一个具有丑的因素的自然生理特征结合在一起,便产生了无法言喻的幽默感。
“歪解幽默”法作为一种幽默技巧,并不神秘,也不深奥,只要是出于表达情感的需要,只要是不那么死心眼地有一说一,有二说二,那么,在日常交际中,谁都可以用它幽上一默。
比如,有人问你:“你怎么越来越年轻了,用的什么美容霜?”你可以说:“我用的是不花钱的‘哈哈霜’。笑一笑,十年少嘛。”“你怎么老这么又黑又瘦?”“干我们这行的都是属‘老鼠’的,就会‘咬文嚼字’,吸收的全是墨汁,能不又黑又瘦吗?”这样的幽默,我们不是一样可以制造出来吗?
假戏真做,幽人一默
把自己真实的感情隐藏起来,把虚情假意表达得十分真切,假戏真做,这是产生幽默的一种技巧。
诸葛亮出师的“一场假戏真做的戏”,是非常幽默的。
诸葛亮少年时和徐庶、庞统等同拜司马徽为师。三年师满,先生说:“从现在到午时三刻,谁能得到我的允许,走出水镜庄,谁就算出师了。”弟子们急得抓耳挠腮,有的呼叫:“庄外失火!”有的谎报:“家中来信,母病危,要速回。”庞统说:“如果让我站在庄外。我一定能想出办法,请先生允许我到庄外走走。”这些都没有得到先生的同意,午时三刻就要到了,诸葛亮一脸怒气摔摔打打地直奔堂上,指着先生的鼻子怒叫道:“你这先生太刁钻,尽出歪题害我们,我不当你的弟子了!还我三年学费!快还我三年学费!”一席话把先生气得浑身颤抖,喝道:“快把这小畜生赶走!”诸葛亮却拗着不走,徐庶、庞统好歹才把他拉了出去。可一出庄,诸葛亮就大笑起来,捡起一根柴棒,跑回庄,跑在先生面前说:“方才为了考试,不得已冲撞恩师,弟子愿受罚!”说着送上柴棒。先生这才转怒为喜,拉起他说:“你可以出师了。”
为了完成考题,诸葛亮活灵活现地表演了对先生的愤恨情绪,激怒司马徽,将他逐出庄,这场假戏真做的戏真是绝妙!显示了诸葛亮超人的智慧。
“假戏真做”法就是将计就计,在对方的圈套外再设一圈套,接着演戏要顺敌意,诱使对方上钩,这样才能以谬制谬,以恶还恶。
明朝初年,某地有一知府姓曹,自称是三国曹操的后代。一日曹知府在看戏,正逢演《捉放曹》。扮演者姓赵名生,演技高超,把曹操的奸诈、阴险表演得淋漓尽致。曹知府见到自己的祖先被侮辱,不禁大怒,当即派公差捉赵生进府,要治他的罪。公差去抓赵生时,赵生不知其故,公差以实情相告。赵生听后,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进了县府。
曹知府见赵生昂然而来,拍案喝道:“大胆刁民,见本府为何不跪!”
赵生瞪眼反问:“大胆府官,既知曹丞相莅临,为何不下拜作礼?”
曹知府气得脸色发青:“你,你,谁认你是丞相?你是唱戏假扮的。”
赵生冷笑一声:“哼!大人既然知道我是假扮者,为什么还要派人将我抓来治罪呢?”
曹知府张口结舌,无话以答,只得将赵生放了。
假戏要真做。戏是假的,但反击是真的。因此,不但要演得像,诱使对方上当,而且要演得真,更要演得好,才有好的效果。
假戏真做,演的是假戏,但如果演得不真不像、不好,那么就失去幽默的效果了。
假装糊涂,创造幽默
“假痴假傻”法幽默技巧是表里不一,表面上既痴又傻,内里高度机智,把过人的智慧隐藏于痴呆木讷的外表之中,让对方透过现象,曲折地品味到浓浓的幽默之趣。
“假痴假傻”法,既要你不动声色,还要你煞有介事,假戏真做,令人大为吃惊,产生疑问,继而加以思考,直至完全领悟,发出会心的微笑。
应当注意的是,假痴假傻的背后隐藏着的真实意思,应当使对方略加思考后便能明白。如果对方百思不得其解,那就不能透过傻相而领会到幽默之本意,幽默也就无法构成。
请看《新民晚报》曾登过一条“三菱”牌电冰箱的广告,上面没有配图,主要是两行通栏大字:
只有一个问题,三菱不能回答:
——什么是霜?
旁边有几行小字,对比作了解释:“没有冰箱的时候,为食品保鲜发愁;有了冰箱的时候,为冰箱除霜烦恼。霜,冰箱的大敌;霜,无谓地耗电。有了三菱,您将无忧无愁。”
看到这儿,读者全明了:原来“三菱”牌冰箱能自动除霜。广告设计者颇具幽默感,他以最醒目的两行文字,让读者一看就产生疑问:为什么“三菱”别的问题都能解答,惟有“什么是霜”这种极普通的问题不能回答?读完旁边的小字,人们莞尔而笑,在设计者创造的幽默氛围中,很乐意地接受了他的宣传。
难道“三菱”真的不能回答“什么是霜”吗?当然不是。对问题的答案,读者、厂家、设计者都很明了,且心照不宣,而广告上偏要这么说,这正是故作痴呆之意。有意识地采用“假痴假傻”法来引发他人惊奇之感,从而让人在恍然大悟之余,含笑赞许设计者的幽默风趣。
在人际交往中,“假痴假傻”是高度机智的产物,尽管对方和自己都知道其中的“痴”和“傻”,但客观上会因其“痴言傻语”中所含的俏皮味而引发幽默谐趣。
一位姓马的年轻人骑自行车不小心骑到了道路的左边,正巧和迎面驰来的一位青年所骑的自行车相撞。那位青年大概被撞痛了,火冒三丈,张嘴就嚷:“你学过交通规则没有?骑车为什么不靠右边走?”
面对青年的盛怒,小马笑答:“如果所有的人都靠右行,那么左边的路不就会空着了!”
这句地地道道的“痴言傻语”,引得对方“扑哧”一笑,满肚子的火气似乎都在笑声中消散了。接着小马又笑着向对方表示道歉,两个人客客气气地分了手。一场冲突被小马的“假痴假傻”法所造成的幽默感排解了。
“假痴假傻”法以“奇痴”、“特傻”的言语更能使人产生新奇鲜明的印象,构成强烈的幽默感。
歪解包袱,滑稽幽默
“歪解包袱”法是相声中常用的逗观众发笑的方法之一。所谓“包袱”,就是一个奇特的结果,一种可疑的结论。“解包袱”,就是为这种结论或结果寻找解释,或求其原因。而“歪解包袱”法,不求合理的原因,寻找的是并非原因的原因。如果一本正经找到了很科学的原因,倒反不幽默了。要弄出一种似是而非,甚至根本驴头不对马嘴的原因,才能表达调侃之情,与对方共享幽默之趣。
比如说,你的朋友最近脸色变红了或者变黑了,通常人按逻辑常理去思考问题,往往就不由自主地想,脸红是因为身体健康,营养丰富的缘故,而脸黑则是过多地在阳光下暴晒的结果。这种因果很科学,很符合逻辑,但是它并不幽默。幽默与常理不同属于情理范畴,自有另一套逻辑。如果你说脸红的原因是由于近来多吃了西红柿,脸黑的原因是由于近来多吃了乌贼鱼,这不科学,但是可能很幽默。
在人际交往中,如果你想用幽默来调节一下相互的关系,你就得用一种超越常理的逻辑来思考问题,切勿为常理所困。中国古代的一本幽默书《笑得好》中有这样的一则笑话:
甲乙两人偶吃腌蛋。甲惊讶地说:“我经常吃蛋,都很淡,为什么这个蛋是成的?”乙说:“我是极明白的人,亏你问到我,咸蛋是咸鸭子生出来的。”
超越常理的歪理,最好是不但与常理构成反差对照,而且在另外一个层次上又与常理发生某种联系,间接地暗示更深刻的常理。如果纯系歪理,充其量不过是滑稽而已,很少有深刻的睿智在内。一旦有了更深刻的睿智,滑稽就上升为幽默了。所以,“歪解包袱”并非越是荒谬绝伦越好,其上乘者乃是歪中有正。这种区别非常重要。在人际交往中过分的歪解,缺乏智慧,可能变成耍贫嘴,给人一种油腔滑调、轻浮恶俗之感,而智慧的渗人则可提高幽默的品级,把对方的心灵带到更高的层次;在轻松谈笑之间不但对方为你的谐趣所吸引,而且为你的睿智和深思所震动。
在社交中,特别是在朋友亲戚比较密切的人际关系中,歪解因果的方法有比较广泛的适应性。由于人际关系的亲密,双方都容易打破礼仪的拘谨,构成对常理的超越。如一个朋友唱歌唱得好,本来是由于他的天分和他的勤奋,或有名师指点的结果,可是用歪解因果的办法就可以来一点任意性。例如,他的妻子在场,就可以说,此人本来完全不适合唱歌,今天由于他妻子在场,因而得以超水平的发挥。这样你就不但赞美了他的妻子,而且赞美了他们之间的爱情。如果你不愿意去讨好一个在场的人,也可以随意给他一个不存在的原因。例如说,他今天之所以唱得好,完全是因为他已经得到消息,不久以后,瑞典皇家科学院将增设诺贝尔音乐奖。
幽默技巧很多,不可能全部掌握,有的只能由自己灵活多变地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