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两性感动你一生的156个爱情故事(影响一生的故事全集)
7269200000028

第28章 以爱的名义

姐给父母购了市区湖边的花园洋房,复式,前后露台,高尚住宅,楼前便是游泳池,楼旁是西班牙风格会所,明年年底交房,找关系拿VIP号才好容易订到,算够惊艳的尽孝手笔了吧?然而,观其色,察其心,父母却不一定如我们想像的和亲戚羡慕的那般开心。至少,这份开心远不如房子的地域与总价那般豪华。

父母舍不下旧居。旧居生活便利,院门外是卖米粉早点的小店,菜贩将各色蔬果一路排开,玉米、青椒、黄瓜……水灵得很,就地还价,拎上走人。还有院中邻居,几十年处下来,虽免不了鸡零狗碎,蜚短流长,但自有份亲切。

院墙外的老式居民区,逢喜丧还存留吹吹打打的习俗,有时清晨四五点突然被高亢的唢呐声闹醒,真是惊心动魄,凄惨得紧。路旁再搭起流水棚办酒席就更要人的命,白幡、花圈、被单,一条街喧嚷着,被堵的车抓狂按喇叭,自行车杂技般七拐八绕,天哪,真叫一个闹!

闹归闹,家附近生活设施一应齐全,多路公交、医院、公园、学校,亲戚们来串个门无需担心乘不着车而提前告辞,母亲叫袋米叫箱啤酒也便当,老何食杂店就在院外。

院中,近四层楼高的高壮白兰,五六月开碗大白花,芬芳暗涌,院子一角还以瓦盆等各色器皿种了不少植物,品种虽贱,绿意一样蒇蕤招人爱。

而湖畔新房,因属“高尚板块”,风景虽赏心悦目,但人烟稀少,至少目前这样。临湖大道曲径幽深,水路十八弯才能拐进24小时保安值班的高尚家园。现只通了一路公交,还不直接到楼盘--当然,售楼小姐说了,住这片的业主谁还坐公交?她的讶异表情让提此问题的客人顿生惭愧,只嗫嚅,“那家里老人或阿姨要买个东西啥的……”,“有超市啊!”当然,这种地段开发商断不会建一个人声喧腾的自由市场,步行十几分钟处有个正在建的大超市,名字是音译过来的,像国外女星的名字,和那些叫“好又旺”的小超市不可同日而语。除此外,楼盘附近当然也不会有地摊,不会有米粉汤店,当然逢喜丧更不会吹吹打打,吹得一条街不安生,各自在防盗门后哀乐自便即是。

再说父母旧居,想到搬迁之事简直令人绝望,因为几乎是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桩桩件件,从父母结婚置办的红樟木箱到泡菜坛罐,更甭提他俩在楼顶费心开辟的菜园,一砖一土,一架一棚,连同楼顶养着的逐日肥壮的流浪猫咪咪,全凝着他二人的心血与乐趣。

这么个壅塞着每寸光阴(且无需物管费)的家,少有父母能忍心舍下的,包括我和姐的初高中课本,十几年前的旧书刊,父亲那堆武侠小说。还有旧画框,花瓶,桌凳,白毛女造型的台灯,20世纪80年代的SoNY收录机……家里物件庞杂到数不清,理还乱。即便有愚公移山之精神,没个三五年也清理不完,因为东西还在随日子不断繁衍。且就算某日清理打包完毕,也不可能搬至新居--那么排场的房子是用来搁品牌家具的,应尘埃不染,地板锃亮,若往里塞乱七八糟的东西,别说外人看着要暗喟“糟蹋糟蹋,罪过罪过”,自家也觉着对不住这房价。

所以基本上,可能实现的就是喜新不厌旧。搬归搬,旧房仍留着,不售不租,连同满屋驳杂物件,供父母做个念想,想回时,仍回来住一阵子。而楼顶菜园,只能随它去,任其蔓杂--你想,整个国家与文明都会变做遗址,一方菜园荒了又如何?

方案这般暂定,但老实说,乔迁之日,父母的不舍之情当更甚于乔迁新居的欣喜,那是要他们挥别一段二十几年的岁月,辞别105平方米,不,是105立方米满满当当的记忆!孩子在那里长大,他们在那儿老去,日子在那儿一点点夯实。

母亲在姐付完房款的夜里辗转,那尚在建的复式美屋倒像建在了她心口。这份隆重孝心她和父亲自然无法推拒,因为不仅他们要住,姐从上海回来过个年节也要住。她是超前享受型,早想换旧居,让父母过得更有“生活质量”--想想吧,湖畔垂钓,林荫漫步,有风的夜在大露台喝茶、推杯、赏月,这才当得起夕阳是晚开的花,夕阳是陈年的酒啊!

但,有时喜欢这东西似乎真没法用市值衡量。你认定送出的是玫瑰,可接受的人没嗅着花香,却暗地被刺扎疼。

因有孝与爱的名义,父母自是要迁的。而且要欢喜着迁,敢叫日月换新天,而今迈步从头越的架势迁,不然会让出了资的姐扫兴,这道理母亲不说也明白,可……他们对居住了几十年旧宅的习惯与依眷,家中那桩桩件件被我们视为敝屣、她和父亲却有着切肤之情的物件,都非美屋光华可以遮蔽。

常常是这样吧,出于爱要对方摒弃的,却偏是对方心里放不下的。就像省俭长辈的盘中剩菜,为着健康起见,你抢下残羹泼人泔桶,其姿势豪爽、凛然,出于爱不容分说地驱使。可你的豪爽有几分,他老人家的痛就有几分!其身心之受损甚于吃残羹。下回,他千方百计地避开你吃,或在你夺下盘子前,一口将残羹风卷残云地扒咽了,差点噎着。

你的爱--实在不是他乐意接受的。

在爱的名义下,人首当其冲想做的事往往是改造,是把自己认为最好的东西让对方领受。如对方不受,或受之不情愿,给的人便愤然,便迷惑,便委屈--我明明是为你好啊!那么老沉的心意,你怎能不欢天喜地地接过?难道不成还要我端得肱二头肌发酸?

可有时,这样的爱是否有点儿专制?因为“爱”这个名头,我们给得理直气壮,气壮得有时流于武断而不自知。因为付出了!付出了就该有所回报,得到认可,得到接受的人的讴赞--与我们付出等价的讴赞。

其实,真的爱是什么?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爱的方式有许多种,但归根结底可能有两种,一种以爱者为中心,另一种以被爱者为中心。无论对亲朋,或枕席与共的爱人,令对方妥当的爱往往与付出的手笔没关系,与你心意的恳切与隆重没关系,有时,爱,不过是让对方舒服。

那么不如爱得柔软点儿,贴切点儿,善解点儿,哪怕因此琐碎单薄。往往,这比爱得蔚为壮观(却强硬)更吻合对方心意,更接近爱的真正内核。

在爱的名义下,人首当其冲想做的事往往是改造,是把自己认为最好的东西让对方领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