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养生高手(现代生活实用丛书)
7267700000005

第5章 中医养生之道(4)

所谓养气,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指调养健全人体各脏腑之功能。二是注重精神的保养调节。后者尤其重要。《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但在实际生活中真正能做到志闲寡欲、情绪安定、不妄想贪求而形神兼养者,是很不容易的。这就必须长时间的性格修养,使正气和调顺达,这样病邪就无从所入。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孟子曾说过:“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只要顺从自然,内无杂念纷扰,安静乐观,怡然自得,这样形体就不易衰老,精神也不易耗散了。以上是指精神上的养气之道。在形体上,又要注重保养人体的正气。即保证五脏之气健旺,特别是保养脾胃之气及肾气。因为肾为人体先天之本,其精气主持人体生长发育及盛衰,肾中精气旺盛,不使安泄,这样才使人体健康强壮,才能益寿延年。再者,脾胃是后天之本,是维持先天之精气充足的根本来源。所以要饮食规律,切勿暴饮暴食;定时定量,以保持脾胃功能健全。

2.调饮食

饮食不分精、细、粗、劣,都有其一定的“营养精微”。《内经》中所言“美其食”,并不是指食物的精美,而是讲无论食物的精粗,食之皆为甘美,所以不偏食、不妄补、不过量是饮食调节的重要一环。此外,饮食的调节要适应季节气候的变化,以求与自然界相适应。如夏季气候炎热而湿重,饮食上就要少食辛辣油腻厚味之品,宜甘寒清淡,如西瓜、黄瓜、鲜藕、青菜等。可用绿豆汤加冰糖代茶饮,既能清热解毒,又可利湿。

3.运动

人体的气血运行,饮食的消化,都是运动。运动,可增强人体的新陈代谢,改善气血的运行,提高人体抗病能力,延缓人体的衰老,即常言所说的,“生命在于运动”。

养生亦有“黄金律”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0.618在养生中起重要作用。注意了这些黄金分割点,对养生健体大有好处。

1.动与静

有人提出生命在于运动,动而不衰;可有人又提出,生命在于静养,静养存精得以长寿。其实,从辨证观点看,动和静是一个0.618比例关系,大至四分动六分静才是较佳养生之法。

2.饮食

医学专家分析后还发现,饭吃六七成饱的人几乎不生胃病;摄入的饮食以六分粗粮、四分精食为适宜。

3.环境

人为什么在环境温度为22℃~24℃时感觉最舒适。因为人的正常体温37℃与0.618的乘积为22.8℃,在这一环境温度中,机体的新陈代谢、生理节奏和生理功能均处于最佳状态。

4.婚配

从黄金分割律看,结婚的最佳季节是一年12个月的0.618处,大约在7月底至8月底为佳。医学研究已表明,秋季是人的****与免疫力最佳的黄金季节——7月至8月的人体血液中淋巴细胞最多,能生成大量的抵抗各种微生物的淋巴因子,此时人的免疫力强,较少得病。

我们不妨把0.618这一黄金分割律记在心中,在养生中多揣摩揣摩,也许会有对健康有利的新创意被你发现。

中医养生——药王养生有四法

“少房事多运动重食疗选环境”这是我国唐代著名的医学家、药王孙思邈的养生法。孙思邈长期居住民间研究医学,为人疗疾,采种中药,著书立说,被人们尊称为“药王”。同时,孙思邈又是一位著名的养生学家,他提倡养生、食治和怡老,内容丰富,涉及到预防医学、心身医学、老年医学诸方面。由于他身体力行,活到了101岁,从而成为中国历史上罕见的能将养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长寿老人。具体地说:他的养生理论归纳有如下四点。

1.提倡抑情节欲

孙思邈认为****过度是罹疾早衰的重要因素之一,提倡要做到“十二少”,即“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行”。并强调性医学保健的重要性,认为房事太过,不仅可以影响本人的身体健康,而且还会影响优生优育、波及下一代的身心发育。为此,他引用彭祖的观点:“上士别床,中士异被,服药百裹,不如独卧。”以说明节制房事的重要性。

2.主张“常欲小劳”

孙思邈说:“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他认为运动比营养、休息更为重要,从而把按摩、摇动肢节等全身运动作为养生的重要内容。

3.强调食养重视药饵孙思邈指出:“安身之本必须于食,救疾之道惟在于药。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全生;不明药性者,不能以除病。”可见其对食养与药饵的重视。在饮食调养方面,他主张饮食清淡,少吃荤、腥,忌吃生、杂。他还力倡“先饥而食、先渴而饮、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认为少食多餐有益身心健康。同时,他把服食具有滋补和防治老年病功效的中药作为养生的措施之一。

4.环境居处很重要

在住地方面,孙思邈强调要“背山临水,气候高爽,土地良沃,泉水清美”及“山林深处,固是佳境”。现在世界各地几乎都把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空气清新、环境幽静处作为疗养胜地,可见药王对居住环境的要求是有道理的。在住室方面他又指出:“但令雅素洁净,无风雨暑湿地为佳。”

总之,药王孙思邈的养生思想和方法是非常丰富的,他说到了,也做到了,名副其实。

怎样护理经期妇女

这里所说的护理:主要是指痛经病人的家属对病人的护理、照顾,以帮助病人渡过月经期,促使病人尽早康复和减轻病人的痛苦。对于专业医护人员对痛经病人的护理,在此不作详述。

1.避免精神刺激:喜怒忧愁,人皆有之。然而痛经病人由于疾病的原因,其情绪易于激动,稍遇外界刺激,就常常出现烦躁、发怒、恐惧、紧张、忧思等心理变化。所以病人家属应当给病人创造一个良好环境,避免对病人造成精神刺激,再则要善于观察病人的心理变化情况,对其进行劝说开导,以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特别是对初潮痛经的青春期妇女,更要给予介绍有关的月经生理卫生知识,使其知道这一生理现象,消除思想上的顾虑和恐惧、羞涩等不良心理活动。还要针对病人的具体情况,配合采取一些必要的心理治疗措施,如以情胜情、暗示解惑、顺情从欲等。

2.合理安排饮食:合理安排饮食是病人家属应当着重进行的护理方法之一。由于妇女特殊的生理现象,以及痛经的发病机制所决定,进食不合理,特别是过食生冷等。往往是造成寒凝胞宫,引起和加重痛经的原因之一。因此在护理病人的过程中,一定要科学安排饮食,以促进病情康复。有关饮食的忌宜可参阅调养一节。

3.防止寒湿为患:护理痛经病人,要结合四季气候变化的特点进行。月经期病人抗御寒湿的能力减弱,在气候寒冷的季节要注意为病人保暖,室内温度要尽量提高些,穿着衣装适当增加些。在痛经发作时,有的病人往往感到小腹部发凉,周身寒冷,可给予热水袋,热熨小腹部。在气候炎热潮湿的夏季,要为病人勤换洗衣服,勤晒被褥,更不要让病人居于潮湿之地。并要防止淋雨涉水,用冷水洗澡等。

4.督促配合诊治:由于传统封建意识的影响,有好多女青年患病之后,羞于启齿,不愿去医院诊治,有的中年妇女,认为痛经不是什么大病,也懒得去医院检查治疗。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病人的亲人要督促、劝说,或陪伴病人尽早去医院检查治疗,以早日减轻或解除病人痛苦。另外,有些继发性痛经,往往是肿瘤最先出现的一个症状之一,如果不能及时检查确诊,及早进行治疗,会延误病情。例如子宫颈癌、子宫癌患者,有的会首先出现痛经的表现,这时得不到及时的确诊治疗,就会贻害终生。再者,病人在治疗过程中,有的会因见效慢,服药周期长而不愿继续服药,这时也要劝说病人,树立信心,坚持治疗。在护理病人过程中还要谨遵医嘱,有的放矢地进行观察和护理病人,以互相配合,提高治疗效果。

中医养生十八法

1.欲食不过饱,定时定量,保证消化器官健康无病。

2.遇事不怒,不生气,不发脾气,以免损害身心健康。

3.常梳理头发,抚摸颅顶,能促进新陈代谢,起到健脑、清神智的作用。

4.多擦洗面颊,多用软毛巾擦,包括干洗脸。能益智凝神,面颊红润无皱纹。

5.经常以舌尖抵住上腭,闭气凝神,可以提神补气养心,多生津液,健脾胃。

6.上下牙齿对齐,咬紧,嗑叩数次。特别是在子夜坚持做几遍,能固牙齿不脱不裂,使咀嚼肌健康有力。

7.在空气新鲜处多行深呼吸,可促进血液循环,增进呼吸系统的机能。

8.唾液是个宝,能使消化好。多生津液,使其充满口腔,再分三口连续运气下咽。尤其是子夜做津三咽数次,有开胸理气、增强内脏器官的功能,可以祛病延年益寿。

9.着重视神经各种肌肉的锻炼。旋眼球、经常远眺,做视力保健操等。

10.轻震耳轮,弹动耳肌,包括呜天鼓等,以增强听觉神经的功能。

11.背部一定要保持暖和。

12.护胸和暖背是保持体温和保证躯体健康的关键。对心肺肝脾肠胃肾等器官都有保健作用。

13.腹部肌肉的运动可促进胃肠蠕动。用手掌在腹部揉搓按摩,能助消化,消除淤积,益气强身,舒通内脏经络。

14.每天运气提气使****括约肌做几次收缩和舒张动作,增强括约肌的功能,可以提神补元气。

15.经常进行体育运动和劳动锻炼。

16.脚心为人之海底。每晚洗脚,适当摩搓脚心几十次,或以两脚掌相对抵摩。可收到益气血、清浊通络,解除疲劳以及吐故纳新的效果。

17.大小便时,紧闭口、握双手、神守舍。能益智、补气、提神、健身。

18.讲卫生、保健康,常洗澡,不生病,精神焕发,延年益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