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决胜职场的120条人生经验
724500000008

第8章 嘴上功夫:用自己的“嘴”说动别人的“腿” (2)

含糊法是运用不确定的、不精确的语言进行交际的方法。在交际中运用适当的含糊说法,也是一门必不可少的艺术。例如,你想请别人到办公室找一个不认识的人,你只需要用模糊语言说明那人的特征,比如矮个儿、瘦瘦的、高鼻梁、大耳朵,便不难找到了。倘若你具体地说出那个人的身高、腰围精确尺寸,他反而很难找到这个人。因此,我们在办事时要学会含糊地说话。

一般来说,含糊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回避式含糊法

根据某种场合的需要,巧妙地避开确指内容的方法。

一个美国客人在韶山毛泽东故居参观之后,中午在一家私人饭

店吃饭。付钱时,他看到老板娘家境富裕,突然问道:“老板娘,如果你的老乡毛泽东还在,会允许你开店吗?”这是明知故问,其中含义不言自明。这时,老板娘略一寻思,

就做出回答:“没有毛主席老人家,我早就饿死了,还能开什么店啊!”然后她接着说:“如今,党的富民政策好,日子越过越美好!”

显然,美国客人意在用老板娘的回答,来否定毛泽东的历史功绩。而老板娘,以回避正题的模糊法,反而作出令人折服的回答,既不轻慢美国客人,又维护了毛主席的威望,赞扬了如今的富民政策。

2.宽泛式含糊法

这是一种用含义宽泛、富有弹性的语言传递主要信息的方法。例如,当你约人见面时,为了表示尊重对方,显得随和,也要用模糊语言。比如说:“明天上午我在家,你有空就来吧。”或是说:“请您明天上午来,我在家等候您。”如果你说得很明确:“请你明天上午9点准时到我家里来。”这样会让人有点被“勒令”的感觉。若是约请上级、长辈或异性到家里来,这样说话就显得不礼貌、不客气了。

3.选择式含糊法根据办事的不同目的,用具有选择性的语言来表达的方法。当学生在课堂上回答不出问题时,老师不宜训斥学生:“你怎么搞

的?昨天你肯定没有复习!”而应当模糊地说:“看来,你好像没有认真复习,是不是?还是因为有点紧张不知该怎么说呢?”最好把批评对方的缺点过错变成提出希望和要求,上面的话最好说成:“希望你及时复习,抓住问题的要领,争取下回作出圆满的回答好吗?”

以上列出的几种含糊法,你要针对不同的情况加以选择应用,以期使你办事更加顺利。

送一次礼,换一次理由

人人爱收礼,可是接受礼物有时候是勉为其难的。送礼,总要在说法上有个由头,才好送出去。

节日、生日、婚礼等有意义的日子,或探视病人时,这都是送礼的最佳时机。因为这些时候送礼可以使收礼者不感到突兀,认为自然,容易接受。在西方国家,圣诞节是最重大的节日。圣诞节时,天真烂漫的孩子们为收到各种新奇的玩具而兴高采烈,以为这是圣诞老人送给他们的礼品。大人们之间常送些书籍、文具、巧克力或盆景等。探病大多是赠鲜花,有时也赠盆景。芬芳的花朵给人带来春天的气息,使病人获得精神上的安慰。礼物送得名不正、言不顺,就会给双方造成不好的后果。所以,无论是给自己的领导或者同事送礼,一定要先找个理由。下面的几种方法可供你参考:

方法一:把理由说到对方的孩子身上。

你可以说:“东西是给孩子买的,和你没关系。别说是来找你办事,就是没这事,随便来串门儿还不一样应该给孩子买点东西吗?”

方法二:把理由说到对方老人身上。

你可以说:“你不用客气,这东西是给老爷子买的——老爷子身体最近还行吧……你方便时把东西给老爷子拎过去得了,我就不再过去专门看他了。”

方法三:把理由说到不在身边的爱人身上。

你可以说:“是啊,我也说找您办事用不着拿东西。可我爱人说什么也不干,非让我拿着不可。既然拿来了,就先搁这儿吧,要不然,我爱人准得埋怨我不会办事,回到家也交不了差。”

方法四:把理由说到托办事的朋友身上。

你可以说:“这东西是我朋友给你买的,我也没花钱,咱把事给他办了,就啥都有了,咱也不用太跟他(她)客气。”

方法五:把理由说到对方可能存在的损失上。

你可以说:“您给办事就够意思了,难道还能让您搭钱破费?这钱您先拿着,必要时替我打点打点——不够用时我再拿。”

方法六:把送给对方的钱说成是暂存在对方手里的。

你可以说:“我知道,咱们之间办事用不着钱,但万一需要打点,再找我拿钱就不赶趟了——所以,这钱先放你这儿,用上了就用,用不上到时候再给我不是一样吗?”

以上这六种说法都颇有人情味,对方听了也会觉得好受些,“有道理”把礼物收下,而没有明显拒绝的理由。在求人办事时,不妨参考这些理由,轻松自然地把礼送出去,办成你想办的事,取得理想的效果。

心事不可随便说

我们每个人在自己的内心里,都有一片私人领域,在这里我们埋藏了许多心事。心事是自己的秘密,只可留给自己,千万不要随便说出口,尤其在职场之中,一旦将它说出口,也许会成为别人要挟你的把柄,追悔莫及。

很多人有一个共同的毛病:心里藏不住事,一有喜怒哀乐之事,总想找个人谈谈;更有甚者,不分时间、对象、场合,见什么人都把心事往外吐。其实这也没有什么不对,好的东西要与人分享,坏的东西当然不能让它沉积在心里,要说可以,但不能随便说,因为每个倾诉对象都是不一样的,说心里话的时候一定要有心机,该说则说,不该说千万别说。

之所以处理心事要这么慎重,是因为心事的倾吐会泄露一个人的脆弱面,这脆弱面会让人改变对你的印象,虽然有的人欣赏你“人性”的一面,但有的人却会因此而下意识地看不起你,最糟糕的是脆弱面被别人掌握住,会形成他利用你的把柄,虽然不一定会发生,但你必须预防。

有些心事带有危险性与机密性,例如,你在工作上承担的压力、你对某人的不满与批评,当你毫不顾忌地倾吐这些心事时,有可能有一天会被人拿来当成对付你的武器,你是怎么吃亏的,恐怕连自己都不知道。

那么,对好朋友应该可以说说心事吧?答案还是:不可随便说出来。你要说的心事要有所筛选,因为你目前的好朋友未必也是你未来的好朋友。即使是对家里人,也不可随便把心事说出来。假如你的配偶对你的心事的感受与反应并不是你能预期的,譬如说,他(她)因此对你产生误解,甚至把你的心事也说给别人听。然而,紧闭心扉也不是好事,因为这样你就会被人看做是不可捉摸与亲近的人,这样非常不利于你人生的发展。

所以,真正聪明的人应该这样做:偶尔说说无关紧要的心事给你周围的人听,无论是你的同事还是你的朋友,这样才能消除他们对你的戒心。同时,要对自己重要的心事三缄其口,这样,你才能在生活和工作中游刃有余,春风得意。

真正聪明的人从不轻易让别人看出他有多大的智慧和勇气,因为他们知道,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获得别人的尊重。所以,让别人知道你,但不要让他们了解你的底细,没有人看得出你才能的极限,也就没有人对你感到失望。让别人猜测你甚至怀疑你的才能,要比完全显示自己的才能更能获得尊重。要不断地培养他人对你的期望,不要一开始就展示你的全部。

场面话可说不可信

生命不会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但说些无伤大雅的场面话却是你在这个变幻莫测的社会中生存下去所不得不学会的一种本领。工作之中、交际场上,一个人不能完完全全地在别人面前表现最真诚的一面,我们也不能对别人说过的每一句话都信以为真。场面话是可说不可信的,一旦你违背了这条原则,善良便成为愚钝,真诚也会成为伤害自己又危及他人的利器。

俾斯麦35岁时,担任普鲁士国会的代议员,这一年是他政治生涯的转折点。当时奥地利是普鲁士南方强大的邻国,曾经威胁普鲁士如果企图统一德国,奥地利就要出兵干预。俾斯麦一生都在狂热地追求普鲁士的强盛,他梦想打败奥地利,统一德国。他是个热爱军事的好战分子。他最著名的一句话就是:“要解决这个时代最严重的问题并不是依靠演说和决心,而是依赖铁和血。”但是令所有人惊异的是,这样一个好战分子居然在国会上主张和平。其实这并不是他的真实意图,他连做梦都想统一德国。

他说:“没有对战争的后果有清醒的认识,却执意发动战争,这样的政客,请自己去赴死吧!战争结束后,你们是否有勇气承担农民面对农田化为灰烬的痛苦?是否有勇气承受身体残废、妻离子散的悲伤?”在国会上,他盛赞奥地利,这与他一向的立场简直是背道而驰。俾斯麦反对这场战争有别的企图吗?那些期待战争的议员迷惑了,其中好多人改变了主意,最后,因为俾斯麦的坚持,避免了战争。

几个星期后,国王感谢俾斯麦为和平发言,委任他为内阁大臣。几年之后,俾斯麦成了普鲁士首相,这时他对奥地利宣战,统一了德国。

那些有成府的人懂得潜藏隐秘,他们所说的话大都只是些场面之言,“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如果你把别人的这些话都当真,那就只能说明你的天真和幼稚。

场面话是人性丛林也是职场丛林里的现象之一,而说场面话也是一种生存智慧。这不是罪恶,也不是欺骗,而是为了生存。“撇开道德的标准,谎言就是一种智慧”,所以,有时,说一些无碍于原则与是非标准的场面话,也是一个人在纷纭复杂的社交场所立足的一种本领。

人一踏入社会,应酬的机会自然就多了,这些应酬包括做客、赴宴、会议及其他聚会等。不管你对某一次应酬满不满意,场面话一定要讲。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如果别人在某些特定的场合、特定的际遇下对你说了一些场面话,作为听众的你千万不可把这些场面话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