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决胜职场的120条人生经验
724500000031

第31章 通晓“圈子”里的人情世 (2)

女孩有时会和小方的女朋友一起逛街,小方和她男朋友偶尔也会打打球,有时四个人还坐在一起搓麻将。公司里的其他同事都特别羡慕他们两人能有这么好的关系。但这种融洽的关系在某一天出现了难以弥合的裂痕,起因是公司里新来的副总经理。女孩从见到他第一眼起,就很不自然,副总经理也是,两人坐在那里,并不说话,却有一种微妙的气氛。下班时,女孩突然“消失”了,而平时女孩和小方都是一同坐车回家的,即便临时有事,也会先打个招呼。小方问了门口的大爷,说她是和副总经理一同出去的。

第二天,女孩红肿着眼睛来上班。回家的时候,没等小方问,她就主动和盘托出:副总经理是她大学时的同学,他们曾经谈过恋爱,后来因为副总经理毕业后去了美国,两人断了往来。副总经理经过一次失败的婚姻,再见女孩,有了和她重温旧情的想法。说着说着,女孩忍不住掉起眼泪来。小方和这个女孩子就这件事情进行了亲密的交谈,但是没想到,那次之后,女孩和他渐渐疏远,也许是后悔让他知道了这个秘密。终于有一天,她开始在同事面前放风,说小方做事常常偷懒,完不成的任务都要她帮他顶着。

上面的故事可能会引起很多人的深思。小方知道了女孩过多的秘密,让小方吃到了苦头。因此,千万不要与同事有过密的交往,你对他知根知底,一旦风向有变,你立刻就会成为他的重点防范对象。

别人的伤心史,能不听就别听,更不要滥施情感。你同情他,说不定他转眼间就会为自己的一时脆弱而后悔,甚至转而恨起你来。因为人通常都需要在自己脆弱的时候寻找倾听对象,但是如果你知道太多别人的往事,那个人就会非常后悔,还会找机会给你使绊,让你后悔莫及。因此与同事,特别是那些有过多“情史”的同事相处,最好停留在“今天天气不错”的水平上,这样才能保证你的安全。

无事也需多请教

无事也要多请教,体现的不仅是人生智慧,更是一种提高办事效率的技巧,态度不同结果各异,此事亦是如此。

小李和小陆是同一所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他们的成绩都很优秀,两人分配到同一家单位。一年以后,小陆被提升为部门主管,小李则被调到公司下属的一家机构,职位没有实权,地位明升暗降。为什么呢?他们分配到该单位后,领导各交给他们一件工作,并交代他们可以全权处理。

小李接到任务后,做了精心的准备,方案也设计得十分到位。他一心投入工作,全然不记得要向领导请示一下。领导是开明的,既然说过让他全权处理,自然也不干涉,但也没有和下面人交代什么。等到小李把自己的计划付诸实践时,各部门人员见他是新来的,免不了有些怠慢,小李心直口快,与一个人顶了起来,这可惹了麻烦,因为这人正是公司总经理的亲信。后果可想而知,他的工作处处受阻,最后计划中途“流产”。

小陆接到任务后,经过周密的分析调查,提出了若干方案给领导看,又向领导逐条分析利弊,最后向领导请教用哪个方案。这时,领导对他的分析已经信服了,当然采取了他所推荐的那个方案。这时他又问领导如何具体实施。领导说:“你自己放手干吧,年轻人比我们有干劲。”小陆连忙说自己刚来,一切都不熟悉,还得多听领导的意见。因为小陆的态度谦恭,意见又到位,领导很满意,当即给几个部门的主管打电话,让他们大力协助小陆的工作。因为有了领导的交代,小陆在实施自己的方案时又时时注意与各部门人员的协调,所以他的工作完成得又快又好。

孔子教导我们要“不耻下问”,按这种道理说,“上问”就更是理所当然。领导也许学历不如你,某些方面的能力也许不见得很强,但是他能成为领导,自然有他的过人之处,多向他请教不但能提高自己的能力,有助于做好工作,还能给领导留下良好的印象,可谓一举两得。

有人因为害羞而不敢向领导请教,有人因为自傲而不愿向领导请教,有人害怕向领导请教会显得自己没水平……其实大可不必顾虑这些,多思勤问的人总会得到领导的重视:一是,你的提问显出你对工作的热情和思考;二是,你的提问显出你的谦虚和诚恳。这样的人谁会不喜欢呢?

你是不是常常向上司询问有关工作的事?你自己的问题,有没有跟上司一起商量呢?如果没有,从今天起,你就应该你出改变,尽量地发问。一个不成熟的部下向成熟的上司请教,并不可耻,而是理所当然的。即使你并非不懂,也要“问”,这样可以满足上司好为人师的心理。千万不要想:“我这样问,领导会不会笑我,我是不是丢了脸?”如果你这样想,那就多虑了。

有心的上司都很希望他的部下来询问,部下来询问,就表示他在工作上有了不明之处,而上司予以回答,就能减少犯错误的几率。如果你假装什么都懂,一切事都不问,上司就会觉得“这个人恐怕不是真懂”,会对你的能力表示怀疑。

除了金钱以外,任何事情都可以问,诸如工作上的难题、家中的困扰、男女感情的苦恼,都可以跟上司谈谈。作为上司,他们必定很喜欢能敞开胸怀,有事和自己商量的部下。

别人的帮助不是理所当然的

朋友之间的友情,既需要真心诚意,也需要感激与适当回报。

美国人杰姆曾说,他很喜欢东方的女孩子。他表示,西方女性把男士们的“绅士行为”视为“理所当然”。男士们帮女士提重物、搬东西,“理所当然”;男士帮女士开门、拉椅子,“理所当然”。同时,在西方教育背景下,男士也视这些绅士行为“理所当然”。

在中国,有一次因为扩大经营的需要,他们部门从十楼搬到八楼,每个人必须把自己的东西以及一桌一椅搬下去。杰姆搬了一张椅子,发现真的很重,他担心女孩子搬不动,于是他告诉女同事,椅子交给他们有力气的男同事去搬。结果一路上,女同事陪他们聊天,搬完了,还忙着倒开水、泡咖啡给他们喝,让男同事们很是愉快。“如果在我们国家,搬重物‘理所当然’是男孩子的工作,没有人会陪你聊天,没有人会感激地倒开水、泡咖啡。也许中国人没这个观念,但是中国女孩子体恤别人的作风,真的非常可爱,我们帮她们,不但乐意,而且开心,这种受人尊重的感觉真好。”

很多时候,我们会把别人对自己的好视为理所当然,朋友喜欢我们,当然不介意被我们“麻烦”,一些小事情,也“帮”得十分乐意。可是俗话说:“受人点滴,涌泉相报。”就是要我们常怀感恩的心,以看待朋友的好心。任何人都不喜欢自己的好心被人当做驴肝肺,一次两次也许还可以忍受,十次、二十次就会渐渐用光朋友的交情,届时我们会发现,朋友似乎不再那么“乐意”助人。

与人相处我们当谨记一件事,“天底下没有谁帮谁是理所当然的,今天人家抽空过来那是人情,即使有钱可赚,也应心怀感激”。也许有人会说,找朋友帮忙,给几个钱或是请他吃顿饭,送个东西,好像把友谊给贱卖了,把朋友的交情看俗了。不!适度地表达我们的感激是必要的。也许我们不懂得比较“高尚”的做法,但吃顿饭、送个小礼物,也能表达我们的感谢。它的作用不在于“礼”的轻重,而是心意的表示,让朋友晓得他这个忙帮得多么具有“价值”,多么受你的重视,也许在他而言是举手之劳,对你来说却可能是攸关生死的大事。

最重要的是,你说出来了,他也听到了,知道你有多在乎这件事。就像杰姆的女同事,一路陪他们聊天,事后还倒开水、泡咖啡,没花什么钱,却十足表现了她们的感激之情,而杰姆他们也感受到了,同时还说“很愉快”。其实朋友在乎的不过是这一点点回馈罢了。

天下没有谁帮谁是理所当然的,不论是朋友间、同事间,或是上司与下属间,都可以和谐相处,也可以为你赢得人缘。因为对方从你身上,处处得到尊重,时时获得感激,这对他而言,有了人格上的自我满足,那么他自然乐于与你共事,与你做朋友。

善做他人的“替补队员”

每个人可能都知道,在篮球、足球等团体项目中,虽然上场比赛的人数是固定的,但团队中肯定不止这些人,每一个位置至少都有一个替补队员,一旦有人因为伤病等原因无法上场,替补队员就能发挥自己的作用,顶替主力队员来完成比赛。

公司也是一个需要合力协作的团体,但与球队不同,公司不可能为每一个职位都设置“替补队员”,因为公司要考虑成本与收益,必须将人员控制在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平衡点上。在这些公司——尤其是许多中小企业里,基本上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没有多余的人员,也没有替补的员工。这就往往导致一旦某个员工因故不到,公司的某项工作就不能顺利开展,公司的利益就会受到影响。

解决这一问题,无外乎两个方法,一是招聘每个工作岗位上的“替补队员”,一是让员工身兼两职或身兼数职。对于前者,招收员工意味着成本的增加,任何一个冷静的老板与明智的公司负责人都不会这么做,因此,后者就成为唯一的选择。

世界500强企业都是采用第二种方法,这一点,在他们的员工培训中得到了良好体现。为了能够在某位员工缺勤时仍能保证工作顺利进行,每位员工都会接受其他岗位工作的普通培训,以便应付一般的事务。对于这一做法,一些员工非常不满,认为公司是在压榨员工。其实,他们没有意识到,这种做法收益最多的是自己。在公司做一份工作却学到了两份工作的技术,这无疑能够增强竞争力。因此,优秀的员工都会积极地学习更多的知识,甘当同事的“替补队员”,当同事因故缺席时,主动接手他们的工作,为公司的运行负责,也为自己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