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决胜职场的120条人生经验
724500000016

第16章 借职场之网,聚天下人脉 (2)

这个“自己人”的圈子是用“人情”水泥去和的,因此自然是对外封闭的;“关系”的“关”字还有关门和通道的意思,只有“自己人”之间才会“关心”、“关怀”与“关照”,因为“关”也有通道的意思,所以,是“自己人”的话,前门走不通,就会让他“走后门”。当然,要是“后门”也走不通,我们不妨变通一下,“扯上关系就是胜利”。很多人的事业就是因为他们会利用关系而取得极大进展的。

拥抱你的敌人

人和动物有些方面是不同的,动物的所有行为都依其本性而发,属于自然反应;但人不同,经过思考,人可以依当时需要,作出各种不同的行为选择,例如当众拥抱你的敌人。

当众拥抱你的敌人,这是件很难做到的事,在职场中也是如此,因为绝大部分人看到“敌人”,都会有灭之而后快的冲动,或环境不允许或没有能力消灭对方,至少也保持一种冷淡的态度,可见要爱敌人多么困难。就因为难,所以人的成就才有高下之分、大小之分,也就是说,能当众拥抱敌人的人,他的成就往往比不能爱敌人的人大。

能当众拥抱敌人的人实际上是站在主动的地位,采取主动的人是制人而不受制于人的,你采取主动,不只迷惑了对方,使对方搞不清你对他的态度,也迷惑了第三者,使其搞不清楚你和对方到底是敌是友,甚至误认为你们已化敌为友。是敌是友,只有你心里才明白,但你的主动,已使对方处于“接招”、“应战”的被动态势。如果对方不能也“爱”你,那么他将得到一个“没有器量”的评语,一经比较,二人的分量立即有轻重。所以当众拥抱你的敌人,除了在某种程度内降低对方对你的敌意外,还可以避免恶化你与对方的关系。换句话说,在敌友之间,留下了一条灰色地带,免得敌意鲜明,反而阻挡了自己的去路与退路,地球是圆的,天涯无处不相逢。

此外,你的行为对方失去攻击你的立场,若他不理你的拥抱而依旧攻击你,那么他必招致他人的谴责。

所以,竞技场上比赛开始前,二人都要握手敬礼或拥抱,比赛后也一样再来一次,这是最常见的“当众拥抱你的敌人”。另外,政治人物也惯常这么做,明明是恨死了的政敌,见了面仍然要握手寒暄……

事实上,要当众拥抱你的敌人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难,只要你能克服心理障碍,你可以肢体上拥抱敌人,例如拥抱、握手。尤其是握手,这是较普遍的社交动作,你伸出手来,对方缩手的话,那是他的无礼;在言语上拥抱敌人,公开称赞对方、关心对方,表示你的诚恳,但切忌过火,否则会弄巧成拙。

为什么一再强调当众呢?就是要做给别人看。如果私下拥抱,没有意义;当众拥抱,表面上不把对方当敌人,至于事实怎么样,只有你自己明白。

用耳朵交谈

古希腊有一句民谚说:“聪明的人,借助经验说话;而更聪明的人,根据经验不说话。”西方还有一句著名的话:“雄辩是银,倾听是金。”中国则流传着“言多必失”和“讷于言而敏于行”这样的济世名言。

上述名言都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在人际交往中,尽可能少说而多听。在我们身边,经常会有这样的人,他们喜欢多说话,总是喜欢显示自己。这样的人以为别人会很佩服他们,其实,只要有点社会阅历的人,都会一笑置之。更聪明的人,或者说更有智慧的人,不到需要时,总是少说或者不说。

“雄辩是银,倾听是金。”在销售中,这句话更有用处。若是在给顾客下订单时,对方出现了一会儿沉默,你千万不要以为自己有义务说些什么。相反,你要给顾客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和做决定。千万不要自作主张,打断他们的思路。

日本推销大师原一平曾有这样的推销经历:他去拜访一位出租车司机,那位司机坚决认为原一平绝对没有机会去向他推销人寿保险。当时,这位司机肯会见原一平,是因为原一平家里有一台放映机,它可以放彩色有声影片,而这是那位司机没有见过的。原一平放了一部介绍人寿保险的影片,并在结尾处提了一个结束性的问题:“它将为你及你的家人带来些什么呢?”放完影片,大家都静悄悄地坐在原地。3分钟后,那位司机经过心中的一番激烈交战,主动问原一平:“现在还能参加这种保险吗?”最后,他签了一份高额的人寿保险契约。

在从事销售时,有的推销员会有这样一种错误想法,他们以为沉默意味着拒绝。可是,恰当的长时间的沉默不但是允许的,而且是受顾客欢迎的。因为这可以给他们一种放松的感觉,不至于因为有人催促而作出草率的决定。

当顾客说“我考虑一下”时,我们一定要给予他充足的时间思考,因为这总好过于:“你先回去吧,我想考虑好了再打电话给你吧。”别忘了,顾客保持沉默时,就是他在为你考虑了。相比较而言,顾客承受沉默的压力要比我们所承受的大得多。因此,让顾客多沉默一会儿,倾听对方的考虑吧!

如果你先开口的话,你就面临交易失败的危险。因此,在顾客开口决定之前,务必保持沉默,先听他说完,再发表自己的看法,职场之中也是这个道理。

广泛结交社会名流

把人情世故看透了,做人做事也就变简单了。跟一位名人攀上关系,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资源力度,你的事业或许会大为不同。

马尔科姆·福布斯是一个善于利用和名人的关系既宣传自己,又获得商业利益的典型人物。马尔科姆·福布斯在和好莱坞巨星伊丽莎白·泰勒认识之前,已经出版界里响当当的人物,而他那些乘热气球、骑摩托车及收藏法比杰金蛋、玩具士兵、总统文件等怪异手段,又为他添了不少名气,再加上他那若有若无的同性恋问题,更使得原来的名字前头被媒体冠以越来越多光怪陆离的头衔。不过,他的知名度和超级巨星比起来,还有一段距离。因为,再怎么有名的杂志大亨,圈外人知道的也还是不多。

怎样才能提高知名度呢?那就是利用名人的关系,借用名人的名气。伊丽莎白·泰勒曾两次荣获奥斯卡提名,因担任《埃及艳后》主角而被世人尊称为“埃及艳后”,而她本人也被称为好莱坞的常青树。

马尔科姆与伊丽莎白·泰勒相识是缘于一次商业合作。泰勒为了推销新上市的热情香水,想找一个名声响亮而品位高雅的百万富翁帮忙。因为这种香水的使用对象是品位高而又性感的淑女,被她的香水吸引过去的必须是品位高而又性感的百万富翁,马尔科姆很符合这个标准,他本人对此似乎也乐此不疲。其实,这对马尔科姆来讲简直就是天上掉下来的一个扩大知名度的绝佳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