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善待自己,宽容他人
724400000018

第18章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3)

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喜欢用自己不懂的事情塞满自己的脑袋,把一些不相干的事与自己联系在一起,造成了心理障碍。殊不知,不懂的事,就是不理解,不理解的东西是自己无法占有的。如果盲目地相信某些毫无根据的感觉,使自己失去理智的判断能力,最后被囚禁的就是自己。

人的心理牢笼千奇百怪、五花八门,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这些所谓的“心理牢笼”都是人自己营造的。别人对自己不好,就充满仇恨、诅咒;自己做错了一点事情,就老是责备自己的过失;有些人总是唠叨自己的坎坷往事和不平待遇,有些人念念不忘生活和疾病所带来的疾苦……

时间一长,个人就会不知不觉地把自己囚禁在“心狱”之中,就像故事中的那个可怜的人那样,因为自己的折磨而痛苦不堪。

一个渴望有所成就的人,必须走出自己的“心狱”。

用太阳战胜阴霾

面对逆境这条人生的畏途,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观点和态度。就悲观者而言,逆境是生存的炼狱,是前途的深渊,身处逆境,他们只能看到悲观和失望;就乐观的人而言,逆境是人生的良师,是前进的阶梯,经受逆境的考验,才能得到更好的成长。逆境如霜雪,它既可以凋叶摧草,也可使菊香梅艳;逆境似激流,它既可以溺人殒命,也能够济舟远航。逆境具有二重性,就看人怎样正确地去认识和把握。

1939年,德国军队占领了波兰首都华沙,此时,卡亚和他的女友迪娜正在筹办婚礼。卡亚做梦都没想到,他和其他犹太人一样,在光天化日之下被纳粹推上卡车运走,关进了集中营。卡亚陷入了极度的恐惧和悲伤之中,在不断的摧残和折磨中,他的情绪极其不稳定,精神遭受着痛苦的煎熬。

一同被关押的一位犹太老人对他说:“孩子,你只有活下去,才能与你的未婚妻团聚。记住,要活下去。”卡亚冷静下来,他下定决心,无论日子多么艰难,一定要保持积极的精神和情绪。

所有被关在集中营的犹太人,他们每天的食物只有一块面包和一碗汤。许多人在饥饿和严酷刑罚的双重折磨下精神失常,有的甚至被折磨致死。卡亚努力控制和调适着自己的情绪,把恐惧、愤怒、悲观、屈辱等抛之脑后,虽然他的身体骨瘦如柴,但精神状态却很好。

5年后,集中营里的人数由原来的4 000人减少到不足400人。纳粹将剩余的犹太人用脚镣铁链连成一长串,在冰天雪地的隆冬季节,将他们赶往另一个集中营。许多人忍受不了长期的苦役和饥饿,最后死于茫茫雪原之上。在这人间炼狱中,卡亚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他不断地鼓舞自己,靠着坚忍的意志力,维持着衰弱的生命。

1945年,盟军攻克了集中营,解救了这些饱经苦难、劫后余生的犹太人。卡亚活着离开了集中营,而那位给他忠告的老人,却没有熬到这一天。

若干年后,卡亚把他在集中营的经历写成了一本书。他在前言中写道:“如果没有那位老者的忠告,如果放任恐惧、悲伤、绝望的情绪在我的心间弥漫,很难想象,我还能活着出来。” 是卡亚自己救了自己,是他用积极乐观的情绪救了自己。

与卡亚不同的是,总有许多人不停地抱怨命运的不公,自己付出了辛劳的汗水,得到的却是失败和痛苦。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不会调节自己的情绪。

过度的情绪化除了带给人不快乐的情绪,更多的则是与成功无缘。情绪化会让你周围的人认为你喜怒无常,不敢委以重任或加以信赖,因为你显得不够成熟。情绪化还会让你丧失判断力,冲动之下说出错话,作出错误的决定。

总之,如果我们想获得生活的幸福与美满,或者事业的成功与辉煌,那么我们就要避免情绪化。

打败了自己,远离了成功

通常,人们被困难击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他们自认为可以被打败,而克服困难的一个最大的诀窍,就是要学会相信自己可以击败困难,在得到上帝的帮助之后,便可以征服任何困难。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的心理及精神就要不断地成长。成长是我们可以做得到的事。我们可以在心灵方面茁壮成长,战胜任何难题。换句话说,我们必须比所遇到的困难更高、更壮才行。

积极心态伟大的功效之一是,它教导人们停止与自己对抗。事实上,很多人需要练习如何打败自己。因为他们坚信自己无法处理自己的困境,他们已经被自己的心灵击败了。如果我们可以因为成长而克服困难,则困难就是激励你成长的要素。俄罗斯有一句谚语说:“铁锤能打破玻璃,更能铸造精钢。”如果我们像钢一样,有足够的坚强作为打造的品质,去克服人生中的困难,那么这些困难正好可以磨炼你的意志和力量。很多杰出的领导人都遵循这条人生哲学。

艾森豪威尔总统曾把自己的母亲看做是认识的人中最明智的人,她的明智来源于她的信仰。她在家庭里制造出这种神奇的力量,而她就是这种力量的中心。

艾森豪威尔在回忆录中说,有一天,一家人晚上玩牌,他不停地埋怨自己手气不好。母亲突然停下了,告诉他玩牌的时候要接受自己抓来的牌,并说明生活也是这样,上帝为每个人发牌,而你只能尽自己最大努力玩好自己的牌。

艾森豪威尔总统说他从来没有忘记过这条教诲,并且一直遵循它。

发明家爱迪生也是奉行这个法则的伟人,他同时是一个坚毅、积极的思考者。

1914年12月9日的晚上,西橘城规模庞大的爱迪生工厂遭受大火,工厂几乎全毁了。那一晚,老爱迪生损失了200万美元,他许多精心的研究也付之一炬。更令人伤痛的是,他的工厂保险投资很少,每一块钱只保了一角钱,因为那些厂房是钢筋水泥所造,当时人们认为那是可以防火的。

查尔斯·爱迪生当时24岁,他的父亲已经67岁。当小爱迪生紧张地跑来跑去找他的父亲时,他发现父亲站在火场附近,满面通红,满头白发在寒风中飘扬。查尔斯说:“我的心情很悲痛,他已经不再年轻,所有的心血却毁于一旦。可是他一看到我却大叫:‘查尔斯,你妈呢?’我说:‘我不知道。’他又在叫:‘快去找她,立刻找她来,她这一生不可能再看到这种场面了。’”

第二天一早,老爱迪生走过火场,看着所有的希望和梦想毁于一旦,却说:“这场火灾绝对有价值。我们所有的过错,都随着火灾而毁灭。感谢上帝,我们可以从头做起。”三周后,也就是那场大火之后的第21天,他制造了世界上第一部留声机。

只有相信自己的人,才能在生活中战胜外界的阻碍因素,最终走向成功。那些还没有投入到与阻碍的对抗就先输给自己的信心的人,是永远也不会品尝到成功的果实的。

拔掉心中那颗自卑的刺

自卑是人生最大的跨栏,每个人都必须成功跨越才能到达人生的巅峰。

自卑的人,情绪低沉,郁郁寡欢,常因害怕别人看不起自己而不愿与人来往,只想与人疏远,缺少朋友,顾影自怜,甚至自疚、自责、自罪;自卑的人,缺乏自信,优柔寡断,毫无竞争意识,抓不住稍纵即逝的各种机会,享受不到成功的乐趣;自卑的人,常感疲劳,心灰意懒,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没有效率,缺少生活情趣。

如果一个人总是沉迷在自卑的阴影中,那无异于给自己套上了无形的枷锁。但是如果能够认清了自己,懂得换个角度看待周围的世界和自己的困境,那么许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一位父亲带着儿子去参观凡·高故居,在看过那张小木床及裂了口的皮鞋之后,儿子问父亲:“凡·高不是位百万富翁吗?”父亲答:“凡·高是位连妻子都没娶上的穷人。”

第二年,这位父亲带儿子去丹麦,在安徒生的故居前,儿子又困惑地问:“爸爸,安徒生不是生活在皇宫里吗?”父亲答:“安徒生是位鞋匠的儿子,他就生活在这栋阁楼里。”

这位父亲是一个水手,他每年往来于大西洋各个港口;他的儿子叫伊东布拉格,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获普利策奖的黑人记者。20年后,在回忆童年时,他说:“那时我们家很穷,父母都是靠卖苦力为生。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认为像我们这样地位卑微的黑人是不可能有什么出息的。好在父亲让我认识了凡·高和安徒生,这两个人告诉我,上帝没有轻看卑微。”

富有者并不一定伟大;贫穷者也并不一定卑微。上帝是公平的,他把机会放到了每个人面前。自卑的人也有相同的机会。

自卑常常在不经意间闯进我们的内心世界,控制着我们的生活,在我们有所决定、有所取舍的时候,向我们勒索着勇气与胆略;当我们碰到困难的时候,自卑会站在我们的背后大声地吓唬我们;当我们要大踏步向前迈进的时候,自卑会拉住我们的衣袖,叫我们小心地雷。一次偶然的挫败就会令你垂头丧气、一蹶不振,将自己的一切否定,你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窝囊至极,你会掉进自责、自罪的旋涡。

自卑就像蛀虫一样啃噬着你的人格,它是你走向成功的绊脚石,它是快乐生活的拦路虎。 一个人如果自卑,他不仅不敢有远大的目标,同时他将永远不会出类拔萃;一个民族和国家,如果自卑,只能当别国的殖民地,站不起来,也不敢站起来,只能跟在别国后边当附庸。

自卑是一种压抑,一种自我内心潜能的人为压抑,更是一种恐惧,一种损害自尊和荣誉的恐惧,所以生活中,我们只有比别人更相信并且珍爱自己,我们才能发挥自己最大的潜力,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天地。当我们遭到冷遇时,当我们受到侮辱时,一定要自尊自爱,把羞辱作为奋发图强的动力,激励自己去战胜一个个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