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世界500强企业员工的50条生存法则
724200000017

第17章 法则16 感恩是一种生存智慧

感恩之心,是对世间万事万物给予自己的帮助表示感激,铭记在心;感恩之心是我们每个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阳光雨露。感恩不只是一种美好的品德,也是一种生存智慧。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工作,带着对老板的感恩去完成任务,终有一天,成功会与你不期而遇。优秀,也将成为你的桂冠。

感恩不仅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智慧

感恩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良知,是一种对别人付出的回报。当一个人懂得感恩时,便会将感恩化作一种充满爱意的行动,实践于生活中。一颗感恩的心,就是一个和平的种子,因为感恩不是简单的报恩,它是一种责任、自立、自尊和追求一种阳光人生的精神境界!

所以,感恩不只是一种处世哲学,也不只是一种优秀品德,感恩更是一种生存智慧,是学会做人,成就阳光人生的支点。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才会拥有快乐温暖的人生,一个懂得感恩的员工明白用感恩之心对待同事,回报老板。

李洁毕业于哈佛大学商学院,曾就职于美国西南航空公司,与她相处过的同事都对她的微笑、善良和勤劳留下深刻的印象,每一个和她相处过的人都成为了她的朋友。

有人不解,就问李洁有什么和人相处的秘诀。

李洁微笑着说:“一切应该归功于我的父亲,在我很小的时候他就教导我,对周围任何人的赋予,都应该抱有感恩的心情,而且要永远铭记,要使自己尽快忘记那些不快。

“我幸运地获得了这份工作,有很多友善的同事,虽然上司对我的要求很严格,但是在私人生活方面对我很照顾。所有的这一切,我都铭记在心,对他们心存感激。

“一直带着这种感激的态度去工作,很快我就发现,一切都美好起来,一些微不足道的不快也很快过去。我总是工作得很顺利,大家都很乐意帮助我。”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 感恩别人,不仅能够让别人感觉到温暖,更能让自己生存的更好,因此,可以说,感恩表达的是对别人的感激之情,得到的是自己的好心情与舒适的生活和工作氛围。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生存智慧。

世界500强企业都很看重自己的员工能否有感恩之心,因为他们知道,只有心怀感恩之心,才会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全力以赴地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

懂得感恩的员工是智慧的员工,懂得智慧的员工才能最终获得成功。蒙牛老总牛根生就是一个典型的知恩图报的人。他的成功与他的感恩情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981年,牛根生准备结婚。当时他的养父养母都已去世。颇有江湖义气,常常“有一毛钱散俩五分”的牛根生身无分文。

距离婚礼还有两个月的时候,厂长孙有亮把他叫过去了:“小牛,听说你要办事,你得买东西呀,有困难你就跟我打招呼啊。”

“不用了!”想都没想,年轻气盛的牛根生当场拒绝。

牛根生那时认为,老领导大概只是卖个人情,他估计我不会要才佯说借钱的。谁会借钱给我这个连父母都不在的人呢?

虽然牛根生嘴硬,但他太需要这个钱了。不好意思直接回去找,便打了个电话给孙厂长,理由也很坦率:对领导有看法,认为你借钱是假的。孙有亮听后,只说了一句话:“你现在过来拿吧。”

那天下着小雨,牛根生赶回工厂时,孙有亮厂长早站在厂房门口的屋檐下等着了。为了避免伤到牛根生的自尊,他有意避开办公室里的其他人,私下把钱交给牛根生。老厂长从裤袋里摸出一个活期存折交到牛根生手里:“拿去用吧,看够不够,用完了你再给我存上就行了。”从没见过存折的牛根生打开一看,也不知道是多少,斗胆问:“是50块钱吗?”当得知是500元时,心中不觉一阵感动。回去的路上,他翻来覆去地把存折看了又看。要知道,当时他的月工资也就20块钱。

出于对老厂长的感恩之心,牛根生努力工作。他常常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任劳任怨,不给奖金、不发加班费也干。别人上一个班,牛根生可以上两个班。有了新项目,别人只学本组的东西,他除了学习本组的,还把所有其他班组的内容也学了,因此,联动能力非常强。日久天长,牛根生成了老厂长手里的一张“王牌”,遇到什么难题,碰到什么“打”不下的“山头”,就派牛根生去。结果,没有完不成的任务,没有做不成的事。等老厂长1984年退休时,小牛已经负责整个车间了。老厂长退休后,牛根生20多年来待他如生父,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牛根生说,他因为一个简单的“报答老厂长”的动机,最后不仅报答了全社会,最终也报答了自己,老厂长是引导他步入正轨的领路人。

作为员工,无论你从事的是什么工作,都要记住:这就是你的工作!既然你选择了这个职业,就必须接受它的全部,而不仅仅只享受它给你带来的益处和快乐。每一份工作中都有许多宝贵的经验和资源,怀着感恩的心去对待每一份工作,才能发现工作中的宝藏。

带着感恩的心去工作

如果让你说出生活中能够让你感动的事情,你可能会举出无数的例子。比如,在你迷路时,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帮你指点迷津;在你痛苦时,朋友伸出了援助的手;在你落魄时,兄妹伴你走过低谷……可是你却忽视了一个最应感激和感动的人,那就是你的老板。那个和你朝夕相处而且给你许多恩惠的老板。因为你认为老板的给予已成必然,甚至觉得你与老板之间是完全对立的。这种心态让你把公司、同事对自己的付出视为理所当然,还时常牢骚满腹、抱怨不止,也就谈不上恪守职责了。

其实,老板和员工之间并非对立的,从商业的角度讲,是一种合作共赢的关系;从情感的角度讲,还有一份亲情和友谊在。

我们从工作中所获得的一切、享受到的一切,不是平白无故的,而是许多人所创造、所奉献的,这其中也包括你的老板。他们或直接或间接,构成了今日你的“贵人”。他们给了你一个机会,给了你一个平台,提供工作环境、办公设备、各种便利福利等,成就了你的事业,成就你的价值,成就了你自己。

因此,无论你取得了多大的成就,都应该培养自己的感恩之心、回报之心,感谢老板给予你的支持和帮助,并以更加努力的工作来回报他提供的机会。

当然,真正的感恩应该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感激,而不是为了某种目的,迎合他人而表现出的虚情假意。感恩是自然的情感流露,是不求回报的。时常怀有感恩的心,你会变得更谦和、可敬且高尚。“谢谢你”、“我很感激你”,这些话应该经常挂在嘴边。以特别的方式表达你的感谢之意,付出你的时间和心力,为公司更加勤奋地工作,比物质的礼物更可贵。只要带着感恩的态度去工作,怀着感恩之心去待人,你会发现,工作会变得非常顺利。

莫里斯是美国奥美广告公司的一名设计师,有一次被公司总部安排前往日本工作,与美国轻松、自由的工作氛围相比,日本的工作环境显得更紧张、严肃和有紧迫感,这让莫里斯很不适应。

“这边简直糟透了,我就像一条放在死海里的鱼,连呼吸都困难!”莫里斯向上司抱怨。上司是一位在日本工作多年的美国人,他完全能理解莫里斯的感受。

“我教你一个简单的方法,每天至少说40遍‘我很感激’或者‘谢谢你’,记住,要面带微笑,发自内心。”

莫里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一开始还觉得很别扭,要知道“刻意地发自内心”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几天下来,莫里斯觉得周围的同事似乎友善了许多,而且在说“谢谢你”的时候也越来越自然,因为感激的心情已经像种子一样在他心里悄悄发芽。逐渐地,莫里斯发现周围的事情并不像自己原来想象的那么糟糕。

最后莫里斯发现在日本工作简直是一件让人愉快的事情,他甚至舍不得离开日本了。

这一切,都是感恩的力量,是感恩的态度改变了这一切。

每一份工作或每一个工作环境都无法尽善尽美。但每一份工作中都存有许多宝贵的经验和资源,如失败的沮丧、自我成长的喜悦、温馨的工作伙伴、值得感谢的客户,等等,这些都是你必须学习的感受和必须具备的财富。如果你能每天怀抱着一颗感恩的心情去工作,在工作中始终牢记“拥有一份工作,就要懂得感恩”的道理,你会工作得更愉快,你会工作得更出色,你的收获一定会更多。

作为企业的一分子,无论是才华出众的“领导人物”,还是默默无闻的小职员,都应当对自己的工作、对企业、对老板保持感恩的态度。始终抱有感恩的态度,你就很容易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也就会更有亲和力和影响力,这会为你的工作带来很大的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