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世界500强企业员工的88种黄金心态
724100000065

第65章 心态64 自我激励,为成功埋下伏笔

我欣赏的是那些能够自我管理、自我激励的人,他们不管老板是不是在办公室,都是一如既往地勤奋工作,从而永远都不可能被解雇,也永远都没有必要为了加工资而罢工。

——《致加西亚的信》作者 哈伯德

福勒是美国路易斯安那州一个黑人佃农的儿子。5岁时他就开始劳动,在9岁之前,他以赶骡子为生。像他们这样的家庭,劳动和贫困并没有什么可抱怨的,这些家庭都认为贫穷是命中注定的,因而并没有强烈改善处境的要求。幸运的是,少年的福勒有一位不一般的母亲,他母亲不满足这种仅够糊口的生活。

她时常同儿子谈论她的梦想:“儿子,我们不应该贫穷。我不情愿听到你说我们贫穷是由于上帝的意愿。我们的贫穷不是由于上帝的缘故,而是因为你的爸爸从来没有产生过致富的勇气。我们家庭中的任何人都没有产生过出人头地的想法。”

没有人产生过致富的勇气?福勒决定改变整个人生。他把他所需要的东西放在心中,把不需要的东西抛到九霄云外,致富的愿望像火花一样迸发出来。最后他决定把经营肥皂作为发财的一条捷径。于是他挨家挨户地出售肥皂长达12年之久。后来他得知一家肥皂供应商决定将公司拍卖,售价15万美元。而他只有2.5万美元保证金,他到处借款,想尽一切办法筹集了115万美元,但是差1万美元。这1万美元相当关键,将决定他的命运。

当时他已用尽所知道的一切贷款来源。夜里,他跪下来祷告:“我乞求上帝领我去见一个及时借给我1万美元的人。”他还自言自语:“我要驱车走遍整条大街,直到我在某栋商业大楼里看到第一道灯光。”深夜11点,他真的沿芝加哥大街驱车而去。过了几个街区后,他看到了希望中的一家承包商事务所的灯光。他走了进去,写字台旁是一个因工作而疲劳不堪的人。福勒感到自己应该勇敢一些。

“你想赚1000美元吗?”福勒开门见山。

这句话让承包商吓了一跳:“是啊,当然想赚。”

“请给我开一张1万美元的支票,当我还清这笔欠账时,将加付1000美元利息。”接着他把借钱给他的人的名单给这位承包商看,并详细地解释了这次商业冒险的情况。就在那天夜里,福勒袋里揣着1万美元的支票离开了这个事务所。后来,福勒越做越大,不仅在那个肥皂公司,而且在其他四个化妆公司、一个袜类贸易公司、一个标签公司和一个报馆,都成功地获取了控股权。

一个人最初是什么样的并不能决定他后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他想成为的人,只要他拥有雄鹰般无畏的勇气和胆识,敢于激励自己向想达到的目标前进。

在为工作目标奋斗的过程中,不断地激励自己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这时的激励,更多的是一种主观的行为,是一种内心的自我暗示。不要再去想我这样工作想会不会涨薪水;我要好好表现,争取下个月的公费旅游名额,诸如此类的事情。我们必须把目标放得更远一些,要知道,这些并不是你工作的目的,也不是为之付出努力的真正意义,要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不断地告诉自己,我可以做得更好,我可以让这份工作更具意义,那么自我激励就是你成功的强大助推器。

美国联合保险公司有一位名叫艾伦的推销员,他很想当公司的明星推销员。因此他不断从励志书籍和杂志中培养自我激励的心态。有一次,他陷入了困境,这是对他平时进行积极心态训练的一次考验。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艾伦在威斯康星州一个城市里的某个街区推销保险单,但却还没有一次成功。他自己觉得很不满意,但当时他这种不满是积极心态下的不满。他想起过去读过一些保持自我激励的法则。第二天,他在出发之前对同事讲述了自己昨天的失败,并且对他们说:“你们等着瞧吧,今天我会再次拜访那些顾客,我会售出比你们售出总和还多的保险单。”基于这种心态,艾伦回到那个街区,又访问了前一天同他谈过话的每个人,结果售出了66张新的事故保险单。这确实是了不起的成绩,而这个成绩是他积极自我激励的结果。

人生充满了挑战,而成功的最大助推器就是来自于自己对自己的不断激励。

索尼公司在企业管理中采用了“目标激励“的激励机制,要求每一位主管、开发人员乃至每个员工,都能找到近期目标,自我激励,从内部创业,在岗位上革新,从而共同创造了一个有凝聚力、有朝气、有活力的企业集团。

管理专家史沃尔?道奇在一篇文章中提出这样一种观点:“激励员工不再是管理者一个人的责任,员工必须与领导者一起迎接这个挑战,让他们自己也分担起激励的责任。”

长久以来,在我们的头脑中始终存在这样的概念,企业要不断地想方设法激励员工,但却从来没对员工的自励问题提出过任何要求。而自我鼓励最好的办法就是为自己设定适当的远大的目标,并为之百折不回地努力。伟大的创业家,如利华、本田、福特和佩罗在他们的工作中展示了两种品质:第一,他们热爱自己的事业,他们全心投入。第二,在从事的事业上,他们总是自我激励要达到他们设定的目标!道理很简单,他们敢于面对结果,无论好坏,无论成败,他们都把自己的精力和时间引向坚定的目标。

《致加西亚的信》的作者哈伯德强调说:“我欣赏的是那些能够自我管理、自我激励的人,他们不管老板是不是在办公室,都能一如既往地勤奋工作,因而他们永远都不可能被解雇。”

在管理者眼中,一名优秀的员工和普通的员工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前者善于自我激励,能够运用自我推动的力量促使自己去工作,并且敢于担当一切责任。卓越的要诀就在于要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管理,没有人能够阻碍自己的成功,但也没有人可以真正赋予其他人成功的原动力。

我宁肯做荒坡上的橡树,也不愿做绿野中的小草——小草千人一面,毫无个性;橡树伟岸挺拔,昂首天穹。

——比尔?盖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