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世界500强企业员工的88种黄金心态
724100000003

第3章 心态2 浮萍永远不能长成大树

我发现,凡是一个情绪比较浮躁的人,在关键时刻都不能作出正确的决定,因为成功人士基本上都比较理智。所以,我认为,一个人要获得成功,首先就是要控制自己浮躁的情绪。

——拿破仑·希尔

浮萍永远也不能长成大树,因为浮躁的本性使其“随波逐流”,无法生发强韧的根基;人若浮躁,则如浮萍,四处漂流却终难成一事。1957年,印刷工人爱伯特和妻子蓓蒂在克罗克的授权下在伊利诺斯州沃基根开了一家麦当劳连锁店,由于是该州第一家,克罗克对他们关怀备至,头一年该店销售额就高达25万美元。贫穷得靠挨户推销《圣经》的夫妻产生了很好的赚钱示范效应,旋即为克罗克招来了24位加盟者,其中的3家加盟店还陆续开了29家、44家和46家连锁分店。爱伯特夫妇的连锁店对于克罗克来说,可谓功勋卓著。

然而爱伯特在成功之中开始变得浮躁,并开始藐视与麦当劳的协议了。他的口头语是:“去他的,我才是老板!”于是,他在采购货物时以赚更多的钱为目的,只比价格而不比货的质量,这就违背了麦当劳货品统一的原则。他还违背了麦当劳只卖可口可乐的原则,擅自销售百事可乐。他的做法逐渐使克罗克忍无可忍,于是在双方合同到期后,克罗克果断地中止与他的续约,坚决将爱伯特清除出麦当劳。爱伯特夫妇由此失去了麦当劳特许权,只得卖店另谋生路。

通过艾伯特的例子,我们可以知道浮躁的危害不可小视。浮躁,通常表现为要求获得及时的满足而缺乏奋斗的耐性,一切凭感觉行事而取代了思考的作用。在工作上眼高手低,不勤奋,不刻苦,不投入,看什么都简单,不屑于认真去做,也不知道如何去做。做事急功近利,名利当头,不打基础,哪里露脸就往哪里钻,追求表面文章和短期效应。做人玩世不恭,无责任感,无使命感,对一切无所谓。

不论是世界500强之首的沃尔玛,还是中国制造业旗舰的海尔集团,都是在踏踏实实、埋头苦干中长大的;浮躁被扎实所代替,冲动被理智所折服,这才是长大的硬道理。能够成功的人,往往是那些肯负责任、肯努力奋斗、脚踏实地的人。一个富有思想和判断力、具有创造力、踏踏实实、能够吃苦耐劳的人,随处都可以立足,在哪里都有希望。

马克起初只是德国一家世界500强公司下属的一个制造厂的杂工,但正是他善于克制浮躁的心态使他获得了成功,最终成为该公司最年轻的总领班,32岁就升到总领班的职位。

马克是在20岁时进入工厂的。工作一开始,他就对工厂的生产情形做了一次全盘的了解。他知道一部汽车由零件到装配出厂,大约要经过13个部门的合作,而每一个部门的工作性质都不相同。他主动要求从最基层的杂工做起。杂工不属于正式工人,也没有固定的工作场所,哪里有零活就要到哪里去。因为这项工作,马克才有机会和工厂的各部门接触,因此对各部门的工作性质有了初步的了解。在当了一年半的杂工之后,马克申请调到汽车椅垫部工作。不久,他就把制椅垫的手艺学会了。后来他又申请调到点焊部、车身部、喷漆部、车床部等部门去工作。在不到五年的时间里,他几乎把这个厂的各部门工作都做过了。最后,他又决定申请到装配线上去工作。马克的父亲对儿子的举动十分不解,他问马克:“你工作已经五年了,总是做些焊接、刷漆、制造零件的小事,恐怕会耽误前途吧?”

马克笑着说:“我并不急于当某一部门的小工头。我以能胜任领导整个工厂为工作目标,所以必须花点时间了解整个工作流程。我正在把现有的时间做最有价值的利用,我要学的,不仅仅是一个汽车椅垫如何做,而是整辆汽车是如何制造的。”当马克确认自己已经具备管理者的素质时,他决定在装配线上崭露头角。马克在其他部门干过,懂得各种零件的制造情况,也能分辨零件的优劣,这为他的装配工作增加了不少便利。没有多久,他就成了装配线上最出色的人物。很快,他就晋升为领班,并逐步成为15位领班的总领班。如果一切顺利,他将在几年之内升到经理的职位。

在职场中,只有像世界500强员工那样拒绝浮躁,安心从每件小事做起,才能获得万丈高楼平地起的成就,即沉得越深,浮起来就越快。当然,在这种浮躁的社会背景下,想保持心态平衡,无怨无悔,是颇有难度的。但是当你保持一颗平静的心,淡泊名利的时候,浮躁应该是不会近身的。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荀子·劝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