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世界500强企业员工的88种黄金心态
724100000017

第17章 心态16 忠诚是立身之本

这个社会不缺乏有能力有智慧的人,缺的是既有能力又忠诚的人。相比而言,员工的忠诚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更重要,因为智慧和能力并不代表一个人的品质,对企业来说,忠诚比智慧更有价值。

——比尔?盖茨

朗讯CEO鲁索说:“我相信忠诚的价值,对企业的忠诚是对家庭的延续,我从柯达重回朗讯,承担救朗讯的重任,这是我对企业的一份忠诚。我一直把唤起员工对企业的忠诚作为自己努力的目标。”或许,只有忠诚才具有这么大的号召力。

索尼有这样一句话:“如果想进入公司,请拿出你的忠诚来。”只有所有的员工对企业忠诚,才能发挥出团队的力量,才能凝成一股绳,劲儿往一处使,推动企业走向成功。比尔?盖茨也曾发出过这样的感叹:“这个社会不缺乏有能力有智慧的人,缺的是既有能力又忠诚的人。相比而言,员工的忠诚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更重要,因为智慧和能力并不代表一个人的品质,对企业来说,忠诚比智慧更有价值。”忠诚是胜于智慧的职业品质,是一个员工立身做人的根本准则!

忠诚的魅力是无穷的,它是一个员工的优势和财富,如果你失去了忠诚,那你就失去了做人的原则,失去了立身之本和成功的机会。

1996年,邱飞在一家企业做顾问工作时,曾经碰到一个叫靳西的人,他见他的老板布雷登先生很信任邱飞,便央求邱飞在他老板面前多给他美言几句。

“我进公司时,乔羽先生答应聘我做公司的技术总监,可他一直都没有兑现,只是说正在考虑。你看,都考虑一年多了,还没有一点动静。”靳西向邱飞诉着苦。邱飞想老板既然许了诺,就应该兑现,不兑现也该说明原因,一定是乔羽先生做得不对了。于是,邱飞找了一个恰当的机会专门和乔羽先生谈起了这件事。

“这个人我不敢重用。”乔羽先生说。

“为什么呢?”

“你知道这个人是怎么来我公司的吗?他原来在另一家公司工作,那家公司曾经是我们最大的竞争对手。有一天,他约我见面,说他掌握了那家公司全部的技术秘密,如果我肯高薪聘用他,他愿意将那些技术秘密奉献给我。我答应了他的条件,给了他高薪,但重用的事,一直不敢兑现。”乔羽先生说。

“你的意思是说,如果重用他,他掌握了你的秘密之后,也可能出卖你,对吗?”邱飞说。

“是啊,他是一个不够忠诚的人,一个卖主求荣的人!原来那家公司对他很不错,他出卖了老板,使得那家公司一蹶不振。有了第一次,肯定会有第二次,重用他的话,下一个受害的可能就是我啊!”

乔羽先生说,“我非但不肯重用他,我还准备辞退他,但在做好准备之前,我不能让他知道,谁能保证他在得不到他想要的东西时会怎样疯狂地搞破坏呢?”

没有哪个公司的老板会重用一个对自己公司不忠诚的人。“我们需要忠诚的员工。”是老板们共同的心声。在企业里,靠出卖企业获取个人私利的人,对公司来讲是一个潜伏的杀手,不知哪天会跳出来执戈相向。员工的不忠诚会给企业带来什么,老板心里自然非常明白。

忠诚,永远是一种美好的品性。在商业社会,经济的因素很重要,对个人来说,金钱自然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一个人的优秀品格。忠诚的日本职员常以“我家”来称呼自己所工作的企业,在称呼对方的工作单位的时候也从不说“你们公司”,而是称呼“府上”。很多日本人都把公司看成是自己社会生活的一切或整个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根源,感情色彩极为浓厚。

日本的丰田公司发生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丰田公司的员工,在他第一次正式约见女儿的男友时,就郑重地对未来女婿提出:“我无其他要求,只是希望以后你的家人和你们自己买车必须买丰田车!”这位丰田人对所属企业的忠诚可见一斑。

员工忠于企业最直接的行为就是融入企业,和企业成为一个共同体。一个人一旦成为了企业共同体的一员,就事实上接受了企业既有的规则、惯例、人际关系等。一旦接受了这一切,并将它们变成自己的价值观念,与同事形成了默契,在行为中有了相互期待的依据,对企业的忠诚就成了一种惯常行为和心理定势,并进一步把“忠于企业”变成一种信仰和原则,据此看待他人。这样的忠诚是牢不可破的。

忠实于自己的公司,忠实于自己的老板,与同事们同舟共济、共赴艰难,将获得一种集体的力量,人生会变得更加充实,事业会变得更有成就感,工作会成为一种享受。一个人的忠诚不仅不会让他失去机会,反而会让他赢得机会。当今社会,忠诚已变得越来越稀缺,在人们的学历、知识和才干不相上下的情况下,忠诚就成为一个人立足于世的最后一张王牌。职场永远需要像500强员工一样忠诚的人,把忠诚当做自己的品牌,你的职业生涯必会越走越顺、越走越远。

无论我为哪一家公司服务,忠诚都是我的一大准则。我有义务忠诚于我的企业和员工,到任何时候都是如此。只要我在这里一天,我就有义务忠诚于我的企业,我就应该为我的企业尽心竭力地工作。”

——原福特汽车公司总经理 李?艾柯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