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世界500强企业员工的50个工作习惯
723800000037

第37章 习惯36 高效学习,自我升值

对于很多人来说,学习并不是什么难事。向书本学习、向朋友学习,甚至向竞争对手学习,这些已经成了不少人的良好习惯。对于一名优秀的企业员工来说,高效的学习习惯在当今社会显得尤为重要。西门子正是顺应了这一潮流,虚心吸纳对手的长处,在学习中竞争,才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始终保持着前进的动力。

推荐指数:☆☆☆☆☆

身居世界企业500强的德国西门子,要求员工必须遵守不断学习的职业守则,不准任何人凭资格和“吃老本”。他们要求其员工必须努力进取,具备很强的学习能力、观察能力,理解公司核心的价值观,融入公司的文化氛围;保持自觉学习的状态,针对自身素质对症下药,把自己培养成公司不断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在西门子公司的车间里,有一位从农村来的小伙子,在车间里做些杂活。这个小伙子憨憨的,平时也不爱说话,每天只是闷头干活。

员工们平时在工作之余会坐在一起聊天,说些笑话,或者打闹一番,但这个小伙子却很少在休息时间与人聊天,他总是站在一些生产设备前看个不停,一会儿动动这儿,一会儿摸摸那儿,即使说话,也是问工人一些生产的问题,有时候还饶有兴趣地和工人讨论一些产品生产中的问题。

他的行为起初遭到了同事们的嘲笑和不屑:“怎么?难道你还想做技术工人不成?”“怎么?还想自己开公司造这东西?”但他每次对这样的嘲笑和奚落都只是笑笑,并不在意。

没想到,两个月后的一天,车间的一台机器出了问题,技术师傅忙了半天也没修好,小伙子过来摆弄了一会儿,机器居然又正常运转了,这让大家大吃一惊。原来,小伙子已经在这两个月中学习了产品生产的全过程,并且对机器的把握和操纵也非常熟练了。

主管对他的学习精神非常欣赏,很快就把他提升为车间的负责人。然而小伙子对此并不满足,依然像原来一样,抓住各种机会学习,学习产品生产的其他知识,还自学了外语,每个月自费去总部参加培训。

如此半年后,这个其貌不扬的小伙子成了总公司生产制造部的主管,两年以后又提升为经理,深得总裁信赖。

很多员工会在公司里抱怨,说老板不重用他,不给他加薪,不提升他,等等。其实与其抱怨老板不重视自己,不如反省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各方面技能。

学习,是人一生中一项最重要的投资,一项伴随终生最有效、最划算、最安全的投资,任何一项投资都比不上它。古人尚且懂得学习是“一本万利的投资”,尚且懂得“良田万顷,不如薄技在身”的道理,我们难道还不如古人?富兰克林说过:“花钱求学问,是一本万利的投资,如果有谁能把所有的学问都装进脑袋中,那就绝对没有人能把它拿走了!”

西门子时刻都在提醒着自己的员工:你需要不断学习,你需要通过学习新知识提升自己,适应企业的发展。而且西门子也非常重视一个员工的学习能力,并努力创造条件让员工去主动学习,把学习当成一种习惯。

其实,在所有的能力当中,学习能力应该是人才应具备的各种能力的核心,因为没有了学习能力,人才的思维就会出现僵化,最终被新知识、新观念所淘汰。

美国总统威尔逊说过:“学习是终身的事业。”如今整个组织逐渐向开放的学习型组织转变,任何一个员工都有必要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学习技能,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拓宽知识面,从多方面丰富、提高自己,成为学习型的员工。

企业外的世界不断变迁,企业内的人员也要跟着改变。企业需要员工掌握新技巧,以便在新的工作环境中有突出的表现,即使最令人满意的企业也不能凭着过去的成功驶向未来。每位员工都必须检视自己对变迁需求的反应,没有人能够退居一角只做旁观者。

在现在的职场上,不管你从事的是哪个行业,没有知识总是愚蠢和可怕的,不继续加强知识和技能的深化更是可悲的。因为这将意味着你丧失继续前进的动力,意味着你很难对周围不断发展的事物进行理性的分析和理解,意味着你将失去人生的方向,逐渐被更多掌握新知识和拥有新技能的人所取代。

微软公司一贯倡导员工终生学习的理念,职位意义上的培训只是员工终生学习的一种方法。公司的学习理念是:70%的学习在工作中获得,20%的学习从经理、同事那里获取,10%的学习从专业培训中获取。

——比尔·盖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