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事高手(现代生活实用丛书)
7236200000088

第88章 冲突和解恰到好处(2)

(1)引咎自责,自我批评。心理素质要过硬,态度要诚恳,若责任在自己一方,就应勇于找上司承认错误,进行道歉,求得谅解。如果重要责任在上司一方,只要不是原则性问题,就应灵活处理,因为目的至于和解,下属可以主动灵活一些,把冲突的责任往自个身上揽,给上司一个台阶下。人心都是肉长的,这样人心换人心,极容易感动上司,从而化干戈为玉帛。

(2)丢掉幻想,主动答腔。不少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即当与对方吵架之后,有时候谁见了谁也不先开口,实际上双方内心都在期待对方先讲第一句话。所以,作为下级遇到上司,特别是有心理隔阂后,就更应及时主动的答腔问好,热情打招呼,以消除冲突所造成的阴影,这样给上司或公众留下一种不计前嫌,大度处事的印象。不要有侥幸心理,见面憋着一股犟劲不答腔不理睬,昂首而过,长期下去就会矛盾像滚雪球般越滚越大,势必形成更大的隔阂,如此再想和好就晚了,困难会更大。

(3)不与争论。冷却处理。当下属与自己的上司发生冲突后,作为下属应不计较,不争论,不扩散,把此事搁置起来,埋藏在心底,工作中要一如既往,该汇报仍汇报,该请示仍请示,就像没发生过任何事情一样地待人接物。这样随着星移斗转,岁月流逝,就会逐渐冲淡甚至忘掉以前的不快,冲突所造成的副作用也就会自然而然消失了。

(4)请人斡旋。从中化解。找一些在上司面前谈话有影响力的“和平使者”,带去自己的歉意,以及做一些调解说服工作,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策略。尤其是当事人自己碍于情面不能说、不便说的一些话,通过调解者说明白,效果极明显。调解人从中斡旋,就等于在上下级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但是,一般情况下,调解人也只能是起到穿针引线作用,重新修好,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要靠当事人自己进一步解决。

(5)避免尴尬,电话沟通。利用电话解释,可以避免双方面对面的交谈可能带来的尴尬和别扭,这正是电话沟通的优势所在,打电话时要注意语言应亲切自然,不管是由于自己的鲁莽造成的碰撞,还是由于上司心情不好引发的冲突,不管是上司的怠慢而引起的“战争”,还是由于下属自己思虑不周造成的隔阂,都可利用这个现代化的工具去解释,或者利用书信的方式去谈心,把话说开,求得理解,形成共识,这就为恢复关系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为下一步的和好面谈铺开了道路。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此法要因人而用,不可滥用,若上司平时就讨厌这种表达方式的话就应该禁用。

(6)把握火候。寻找机会。当与上司的冲突发生之后,为了日后自己能更好地工作,须放低姿态,消除与上司之间的矛盾,因此,应选择好时机,掌握住火候,积极去化解矛盾。譬如:当上司遇到喜事受到表彰或提拔时,作为下级就应及时去祝贺道喜,此时上司情绪高涨,精神愉快,适时登门,上司自然不会拒绝,反而会认为这是对其工作成绩的共享和人格的尊重,当然也就乐意接受道贺了。

(7)宽宏大量。适度忍让。在多数情况下,遇事能不能忍,反映着一个人的胸怀与见识。然而,有一些认为自身正直的人这样想,当与上司发生冲突时,是该把握分寸,对有些事情可以大度一些,能让则让;但对于某些有原则的事,必须坚持自己的态度。若本着回避矛盾的想法,一味地采取妥协忍让委曲求全的做法,这就是一种比较消极和压抑自己的奴隶行为了,也损害了自身的人格和形象。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正确的做法是,宰相肚里能撑船,不要小肚鸡肠,斤斤计较,既然人已在屋檐下,就应夹起尾巴做人,不妨暂时先委屈一下自己,适度地采取忍让的态度,既可避免正面冲突,同时也保全了双方各自的面子和做人的尊严。

综上所述,这些是站在下属这个角度而言的,灯不拔不亮,理不辩不明。如果下属偏偏遇到的是位不近情理、心胸狭窄、蛮横霸道的上司,大搞“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把下属的顶撞视为大逆不道,必欲将其置之于死地时,处于如此高压环境之中的下属,就没有什么必要对此留恋,也不必抱什么希望,应当机立断、毫不犹豫地换个工作环境,再图发展。

6.对同事不可黑着脸说话

有的人与同事说话总是黑着脸,语气硬梆梆的,好像对方欠了他几百元钱没有还似的,或把对方当作冤家仇人一样。说话硬梆梆的人,不会讨人喜欢。正如一位与说话硬梆梆的同事打交道的人所言:“这年头,谁怕谁呀!”

小张是个心直口快的人,有啥说啥,所谓的含蓄婉转,向来不会,所以经常得罪同事。这不,刚才饮水机没水了,他对同事小刘说:“帮个忙换桶水吧,就你闲着。”小刘一听不高兴了:“什么叫就我闲着?我在考虑我的策划方案呢。”小张碰了一鼻子的灰。

小张跑到销售部,对小吴说:“吴经理,你给我把这个月的市场调查小结写一下吧。”

吴经理头也没抬,冷冷地说:“刚当上管理员,说话就是不一样。”

很显然,小吴生气了。

小张心想,我也没说什么呀。他顺手拿起打印机旁的一份《客户拜访表》,问道:“这是谁制的表?打制表人干什么,有没有搞错。”

吴经理的助理夺过表格:“你什么意思!”

当天,几个同事在一起谈话,让小张说一说对公司管理的看法。于是小张竹筒倒豆子,噼里啪啦一吐为快:“我认为目前我们公司的管理非常混乱,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简直一个农民企业。”大家不爱听了,认为小张话里有话,好像同事们都是坏蛋,就他一个人是好蛋。

一会儿,同事小汪问小张,某某事情可不可以拖一天,因为手头有更重要的事在做。“有这么做事情的吗?”小张声色俱厉地说:“你别找理由了,这可是你份内的事,又不是给我做,你看着办!”

小汪也不甘示弱,说:“喂,请注意你的言辞。你以为你是谁呀?我就是没时间。”

小张气得发抖,他说:“我怎么了?本来就是这么回事嘛,我不过实话实说。”他正在生气的时候,副总经理走进来对他说:“你知不知道,大家私下里都叫你西伯利亚寒流。”

小张一听笑了,问:“为什么呀?”

“因为你说话总是冷冰冰、硬梆梆的,掷地有声,不注意措辞,经常令人难堪。”

小张一下子把头低下了,难怪大家都不喜欢他。而在此之前,他还以为自己工作出众,同事们在妒忌他呢。他这才认识到自己没有修炼好说话功夫,说话像是吃了“火药”,一冲一冲地,杀伤力太大,伤害了大家。

与人相处,每天都要说很多话。但往往短短的一句话,学问却大着呢。将心比心,每天你都要听到别人对你说的话。什么是好听的,什么是你不爱听的?哪些话让你愉悦地接受,哪些话让你怀疑说话者的品位,哪些话又令你反感甚至产生抵触情绪?请留点心,因为很多时候,你也是这些硬梆梆的言辞的制造者。

如果你不笨,就该知道话要怎样说出口。人类为什么要开口说话呢?说话是为了沟通,除了是梦呓,而沟通是需要技巧的。说话是为了传达一个信息,或完成一项指令。每个意思都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强制、请求、命令、建议……哪一种表达更能让人容易接受?说话是为了语言背后的目的。为了不白费口舌,就不能说得像是硬梆梆地砸人。

为了避免与同事说话硬梆梆的,下面几点供你参考:

(1)用语要恰当。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作为一个成熟、得体的职业人,你必须时刻注意你的措辞。工作场合不能用不文明词语、粗俗词语;表达意思的时候,尽量多用中性词或褒义词;说不同的意见或批评要委婉表达,切忌直接否定或嘲讽。注意语言的细节,比如“请你……”就比“你给我……”好得多。

(2)语速要适中。过快的语速容易让人产生压迫感,强制感,或是让人不知所云;过慢的语速要么使人着急,要么让人昏昏欲睡。语速必须适中,这不但有助于意思的表达和对方的理解,还可以使信息的接受者产生舒适感、愉悦感,从而有助于拉近与谈话者之间的心理距离。

13)语调要明朗。很多人不注意说话时的语调,不是音调平平,就是任情绪波动随心所欲。其实,语调对语言的效果影响非常大,显而易见,明快的语调比有气无力的更能让人容易接受。并且,语调反映了一个人的性格特点,语调高昂的人一定是个自信、开朗的人。

(4)语气要平和。公司里的职位分三六九等,但人与人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没必要低三下四,也不要盛气凌人。别人对你的认同或是尊重,靠的是你人格的魅力和实力,而不是语气。无论什么时候,都要保持心平气和,我们说话的语气稍稍偏离平和,各种是非就会应运而生。

7.不可处处占上风

某些人不喜欢听取别人的意见,心目中只有他自己,总是自以为比别人更高明,事事都要占上风。

即使你的见识真比别人高明,这种态度也是要不得的。你简直不为对方留一点余地,好像要把他窘迫到无路可走,才觉得满意。这种习惯会使你与朋友或同事疏远,没有人肯提供你一点意见,更不敢向你进一点忠告。

唯一改善的方法是养成尊重他人的习惯。首先你要明白,日常谈论的十有八九没有绝对的是与非,你的意见不一定是对的,而别人的意见也不一定是错的。把双方的总和再行分配,你至多有一半是对的。那么你为什么每次都要反驳别人呢?

有这种毛病的人,大概都是聪明人居多数,或者叫自作聪明的人吧。他也许太热心,想从自己的思想中提出更高超的见解,他以为这样可使人敬服,但事实上完全错了。一些平凡的事情,是不必费心做更高深的研究的,至少在日常谈话时,又何必争一个谁对谁错呢?为这些事发生口角,搞得不痛快,真的划不来。平时谈话,轻轻松松,不要太认真,这才是恰当的待人方法。

别人和你谈话时,他根本没有准备请你说教,大家说说笑笑罢了,你若要硬作聪明,拿出更高超的见解,对方不会乐意接受的,所以,你不可随时摆出像要教导人的神气。

下一次,你的朋友或同事进献你一个意见时,你若不能即刻赞同,最低限度要表示可以考虑,但不可马上反驳。要是在和朋友聊天,你更要注意,意见的纷争会把一切有趣的生活变乏味的。所以说,你不要做一个固执的人,做一个没趣的朋友,不要为小事争执不休,因为小事可能会升级为大事。

美国总统罗斯福总是和颜悦色地对他的反对党说:“亲爱的朋友,妙哉妙哉,你到这里来和我争执这个问题,真是一个妙人!但在这一点上,我们两个的见解自然不同,让我们来讲些别的话题吧!”于是他会施展出种种诱惑的手段来,使对方放弃了自己的意见,而去接受他的观点。

这确实是一个好方法。无论那些成功的人采用什么方式去驾驭别人,我们从中可以看到的是,他们第一步采取是“避免争论”,他们的策略是以“迎合别人的意志”及“免除反对意见”来感动对方的。

当你碰到了任何反对的意见,你应当先有自己的打算:“关于这一点,我能不能在无关大局的范围中让步呢?”为使人家顺从你的意见,可尽量表示“小的让步”,有时,为了避免反对,甚至还可以将你的主见暂时收回一下。如果你碰到了对你的意见十分反对的人,那么最恰当的方法还是把这个问题延缓下去,不必立即解决,这一方面可以使对方得到重新考虑的机会,另一方面也使你自己有重新拿出策略的机会。

当冲突已经形成,你仍要尽可能让反对的人说完他要说的话,这时,即使你不赞成他的意见,也得向他表示你能够完全了解他的想法和态度。

8.多检查自己的过失

与人造成冲突和矛盾,要弄清楚是不是一场误会,如果是被别人误会了,要以坦然之心面对;如果误会是自己造成的,要主动与人和解。

被人误解,不要太委屈,错的是别人,不是自己,相信事情真相终会大白。

用谩骂的方式处理别人对自己的误解,不如宽容地一笑了之。

拿破仑·希尔幽默地讲述过一件他个人在容忍方面的经历,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