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世界500强企业员工的12堂必修课
723500000005

第5章 第2堂课:做事先做人 (1)

韩国长篇历史小说《商道》曾经畅销一时。《商道》中的主人公——19世纪李氏朝鲜末期“天下第一商”林尚沃以他成功的从商经历证明了一点:想做好事先做好人。《商道》中曾说“财上平如水,人中直似衡”。这是对林尚沃一生的总结,也是他成功的经商之道。每个成功的商人都有自己的机遇。这种机遇是偶然的,但它落在谁身上都有必然性。对林尚沃来说,机遇是中国光禄大夫周炳成的夫人张美龄的支持。张美龄支持林尚沃是由于当年林尚沃把她从妓院中救出来,这还是做人。你曾经有恩于别人,别人信得过你这个人,你的事情也会在别人的帮助下水到渠成了。

从小到大,有关做人的道理耳熟能详。然而,品性优劣却人各有异。任何失败者的失败都不仅仅是偶然,而任何成功者的成功都有必然,关键在于怎么看待做事与做人,以及孰轻孰重的问题。

一个人如果没有过硬的品质,那他必将失败。不仁爱者,最终不会被人爱戴;贪财者,最终会被财伤身。做事一时的成功,不能称为真正的成功;做人永久的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做任何事,莫不需要人品的指引,只有塑造过硬的人品,才能赢得根基牢固的成功。

最重要的就是人品

我首先是一个人,再是一个商人。

——李嘉诚

在暴风雨过后的一个早晨,池塘的浅水里留下许多被昨夜的暴风雨卷上岸来的小鱼。它们被困在浅水里,虽然近在咫尺,却回不了池塘的深水。被困的小鱼有几百条,甚至几千条。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被干死。

塘边有三个孩子。第一个孩子对那些小鱼视而不见。他在心里想,这水洼里有成百上千条的鱼,以我一人之力是根本救不过来的,就不要白费力气了。

第二个孩子在第一个水洼边弯下腰去,他拾起水洼里的小鱼,并且用力把它们送到池塘深处。

第一个孩子讥笑第二个孩子:“这水洼里这么多鱼,你能救得了几条呢?还是省点力气吧!”

“不,我要尽我所能去做!”第二个孩子头也不抬地回答。

“你这样做是徒劳无功的,有谁会在乎呢?”

“这条小鱼在乎!”第二个孩子一边回答,一边不停地捡起小鱼。“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第三个孩子心里在嘲笑前面两个家伙没有脑子,天上掉馅饼,多好的发财机会呀,干吗不紧紧抓住呢?于是,第三个孩子埋头把小鱼装进用自己的衣服做成的布袋里。

岁月如梭,多年后,第一个孩子做了医生。他当班的时候,因为嫌家属带的钱太少而拒收一位生命垂危的伤者,致使伤者无法得到及时的治疗,亲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死去。迫于舆论压力,医院开除了见死不救的他。

第二个孩子也做了医生。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对待患者不论有钱无钱,都精心施治。他成了人们交口称赞的名医。

第三个孩子开始经商,他很快就发了横财。成了暴发户以后,他又用金钱开道,杀入官场,并且一路青云直上,最后,他因贪污受贿事发,锒铛入狱。

从三个孩子的经历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

做事必先做人,做人是做事的前提和关键,也是成事的决定因素。第一个孩子认为没有人会在乎救几条小鱼这样的小事,而且觉得救上几条也无济于事,于是放弃了施救。乍看起来,第一个孩子只是放弃了救几条小鱼的机会,事实上,若干年后,浅水洼里的小鱼变成了一个个病人。他用看待小鱼一样的眼光看待病人,于是他被开除了。为什么?他做事的方向错了。

做人失败才是永远的失败。第一个孩子虽然被医院开除了,只要认识到自己错误的根源,善待每一条生命的道理,还有做一名好医生的机会和舞台。从用几条小鱼发财到锒铛入狱,第三个孩子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智慧,但是却得到了彻底的失败。原因在于他做人失败,做事失败了,还有补救的可能,但做人失败则是永远的失败。

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小赢要靠智,而大赢要靠德。第三个孩子靠自己的小智慧赢得了金钱,却失去了自由,甚至生命,更无人生价值。第二个孩子用自己的德行赢得了一生的美誉。

做事与做人是硬币的两面。二者紧密相连。不会做人,就没有根基;而做事是我们立身成人之本。

作为家装行业的知名企业,东易日盛树立了“先做人、后做事、再赚钱”的理念。

东易日盛的用人观念:在用人方面首先要讲人品,讲诚信。诚信是做人的根本。我们可能不选最聪明的,但会选最诚信的,人品好是根本前提。行业特点决定了这一点:我们的客户与我们所做的工作要求我们必须是讲诚信、有责任心的人。

如果人品出问题,我们坚决不用;能力出问题我们可以给他换岗位。这是东易日盛的用人原则。因此,在招聘过程中,东易日盛会对候选人做相应的背景调查,了解以前的工作业绩和个人品质以及前雇主的评价。利用这个手段并不一定能证明候选者是一个诚信的人,很多时候还要从日常工作中考察。

东易日盛现在有员工1300多人,相关职位也比较多。如果一位员工觉得现在的职位不适合,但因为有很好的人品,有敬业精神,我们就挖掘其在其他方面的能力,提供一个其他的舞台,使其可以在那个舞台表现得很优秀,所以我们设了一个内部小型人才市场,如果员工觉得自己不适合现在的职位,可以进行内部流动。当前东易日盛最缺的就是管理人才,公司准备建立一个猎头部,凡符合东易文化的,符合公司要求的就可以推荐,并对推荐者进行奖励。

东易日盛为员工提供竞争性的薪酬,对于高层管理者,还提供购车、购房计划、健身补贴、安家费等。此外,还增加了伴侣补贴。在东易日盛,优秀设计师的车、房已不是问题。

钱财与物质,不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反而可能成为一个人奋斗进取的阻力。那么对于成功者来说,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李嘉诚曾经说过:“我首先是一个人,再是一个商人。”这句话说得很朴实,却耐人寻味。在李嘉诚看来,做人先于为商,做好了“人”,才能做一个好商人。把人做好才是根本。这句话,正是李嘉诚对企业、成功和为人的感悟。在李嘉诚看来,尽管公司的管理流程按照西方模式,但是中国人的企业自然应该有中国人的精神:诚敬、懂得感恩、重视信用、富有人情味,等等。得益于中国文化的润泽、企业德行的修养,李嘉诚才能在风云际会的商场中脱颖而出,成为华人企业家成功的典范。

李嘉诚因经营企业的卓越能力,被人称为“李超人”。他如何将商场的心得经验传授给两个儿子,也为人们所关注。李嘉诚坦承,在教导子女时,百分之九十九应该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即使他们长大了,也应该是三分之二的时间教他们如何做人,三分之一教如何做生意,因为真正重要的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无论从事任何职业,归根结底就是在做人,做人成功了,财富、荣誉也就源源不断且不再那么重要了。

当代著名投资家索罗斯极为重视人品的高下,他认为一个人仅仅才华出众是不够的,还要有上等的人品。他喜欢诚实的人,对那些做事自私、不够诚实的人,尽管他们十分聪明,也会请他走人。正如他的朋友沙卡洛夫说:“他是我所见过的最诚实的人,他根本不能忍受说谎。”这是对索罗斯的客观评价。他始终认为,许多投机商,包括一些很成功的投机商,并没有很严肃地对待自己的事业,他们只是在投机,一味地投机。

索罗斯说:“对那些才气纵横的赚钱高手,如果我不信任他们,觉得这些人的人品不可靠,我就绝不希望他们当我的合伙人。”一次,垃圾债券大王麦克·米尔被起诉后,垃圾债券业务出现真空,索罗斯很想进入这一黄金领域。为此他约谈了好多位曾在米尔手下做过事的人,想请他们做合伙人。但是,索罗斯发现这些人有某种忽视道德的态度,最后放弃了这些人。他觉得他的团队有这些人参与他会很不舒服,尽管他们积极进取又聪明能干,也很有投资天分。

索罗斯的团队里曾经有一个人私自在一处债券上投资了100万美元,结果投资虽然赢了利,但索罗斯认为,这个人对自己的行为不负责任。索罗斯后来解雇了这个人品欠佳的合伙人。他认为,投资作风完全不同的人在他的团队里都可发展,但人品一定要可靠。

索罗斯之所以如此看重合伙人的人品,是因为他认为,金融投资需要冒很大的风险,而不道德的人不愿意承担风险。这样的人不适宜从事负责、进取、高风险的投资事业。他说:“冒险是很辛苦的事,不是你自己愿意承担风险,就是你设法把风险转嫁到别人身上。任何从事冒险业务却不能面对后果的人,都不是好手。”

品行不佳,不仅害人,也会使自己丧失很多机会。管理学上有一种“中庸”理论,意思是任何一个想要稳步发展的企业,都要划分出三个档次:首先是德才兼备,其次是德高才中,最后才是德才中等。唯一不可用的是有才无德的人,因为这样的人极其危险。正如《三国演义》中的吕布,能征善战,英雄无敌,但品格低下,先认丁原做义父然后杀丁原,后认董卓做义父然后杀董卓,最后被曹操抓起来,再也不敢用他,只得把他杀掉。

人生道路,不管你是用人还是为人做事,都要牢记“最重要的是人品”这句箴言,这有助于你走上成功之道。

员工启示

先做人后做事,现在的社会要想取得成绩就得与人协作。如果想一个人作出一番成绩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每天工作、生活要和许多人打交道。只有树立正确的做人标准,才能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才能发挥自身的潜质。相反,如果品德出现了缺陷,失败的信号从开始就已经发出。

现代社会中,人脉很重要,而这些人脉需要我们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经营与维系。试想,如果连起码的为人都做不好,还有谁愿意与你来往,人脉又从何谈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