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20位思想大师之智慧人生
7225600000051

第51章 存在主义文学创始人——萨特(3)

行动就是选择的行动,自由就是选择的自由。自由是绝对良主的,所以只能在自我选择中存在。人的自由之为自由,仅仅因为人的选择永远是自由的。而这种自由不是康德的“心智特征的选择”,而是现象性的、绝对自由的选择。但是应该指出,萨特在这里论述的自由并非像有的评论所说是任意的,无法无天的,为所欲为的,萨特是要说这些理由和根据是与自由选择的行动一起爆发出来的,就像自由表现为动机、动力和目的的整体一样。“诚然,我的每一个活动,哪怕是最小的活动,都是完全自由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可以是任意的,甚至也不等于说它是不可预测的。”自由通过自由选择的行动显现出来,并不隐藏在任何东西的后面,与存在一起显现。

所以,萨特的自由的本体论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人的存在不是应该归于作为。存在就是行动,停止行动,就是停止存在。(2)人对行动的规定本身就是行动,行动的存在就包含着它的自律。(3)行动是有意向性的,是被意向规定的。(4)由于意向是对目的的选择,而且世界通过我们的行为被揭示,所以对目的的意向性选择揭示了世界,世界根据选定了的目的被揭示为这样或那样的。(5)行动是与给定物决裂,而人在与给定物决裂时,在非存在照亮给定物的时候使世界有了给定物的存在。(6)揭示只在虚无化范围内显现的给定物的必然性是内在的否定。自由之所以是自由仅仅是因为选择永远是无条件的。(7)自由选择是荒谬的。因为自由是对自己存在的选择,但它又不是这个存在的基础。(8)对自由的谋划是基本的,因为它就是我的存在。

自由实质上就是选择行动的自由。但有时候人们会感到自己的自由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有时候选择同样的行动却会得到不同的结果。这就引出了处境以及处境与自由的关系问题。因为,每个人都是从处境出发进行自由选择的,选择的自由是绝对永恒的,但选择的自由和得到的自由是不同的,有些东西人们可能永远得不到,但却永远可以自由选择。不能不自由选择实际上就是对自由的限制,而不能够不存在则是自由的偶然性。自由和处境是不能分开的。没有处境,就不会有自由,而如果没有自由,处境就不会被发现。自由限制的根据——处境,是以五种不同的方式显示出来的:(1)我的位置,(2)我的过去,(3)我的周围,(4)我的邻人,(5)我的死亡,“我是个自由的必死之人”。

总之,处境不能阻止人自由选择,人在处境中是绝对自由的。自由赋予处境以意义,而不是处境决定人的自由选择。所以,人是选择的绝对“作者”,他必须对自己的行动的结果负完全的责任。萨特描述的自由是作为的自由,否则理念的自由就永远是一个词。处境和自由的紧密结合,揭示了“作为”的深刻的意义,赋予自由以伦理意义。可以说,萨特描述的是处境的伦理化。也可以说,整部《存在与虚无》的目的都是为着论述人在处境中的自由。

2.存在的精神分析法

在这部分,萨特主要是要考察自由选择行动的目的问题。要规定这个自由的计划为了目的在它与存在之间建立其什么类型的关系。

萨特首先批评了经验心理学的错误,因为它断言个别人是被他的各种欲望定义的。这实际上就逃避了超越。通过经验的观察确立一堆意向而给人下定义的途径也是行不通的。也就是说,应该避免罗列行为、意向和偏好,而是要辨认它们,而且对它们提出疑问。这就是存在的精神分析的方法。存在精神分析法的原则是:人是一个整体而不是一个集合。他在他的行为即使是最没有意义和最表面的东西中都完整地表现出来。没有任何一种人的行为不具有揭示性。

存在精神分析法的目的是辨认、揭示人的经验行为,要了解被揭示的自由选择的行为。这表现了萨特哲学的现象学描述的特点。存在精神分析法的出发点是经验,他的支点是人对个人拥有的前本体论的和基本的理解。它不是理智活动,也不同于认识和反思,任何向着一个目的对自我本身的谋划的行动都是可以理解的。存在精神分析法还是比较的方法。每一个人的行动都以自己的方式象征着需要揭示的选择,同时这些行动又在机遇和历史的偶然性的特点下掩盖着选择。通过精神分析法对这些行动的比较,使每个行动独有的揭示迸发出来。

这种精神分析法实际上借鉴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主要是“逆溯”的经验分析的方法。但又与弗氏的精神分析法有很大的不同,主要一点是萨特坚决地否认潜意识的存在,认为这两者是自相矛盾的,意识到并不等于被认识。而且性欲在萨特看来并不是原始的谋划。欲望是可以还原的,欲望就是要“拥有”,欲望的“作为”就还原为“拥有”的手段。所以,萨特的人是意识,是一个直观的中心,这个中心引起了自发的选择,这个选择向着一个意义超越。本体论就是要在这个过程中明晰人的实在与存在之间的关系。本体论就使存在的精神分析法得以解释根据选择而行的人的行动,又使得一种主动自发的选择与一个真实选择之间的相通成为可理解的。人为了自我认识,就必须自我造就,而为了自我造就,就必须自我认识,每一种认识都意味着行动。只有用存在精神分析法追溯到用这种方式进行的选择中才可真正理解人。而人只有在承担了这个选择的全部责任时才能赋予他的行动以意义。

3.对自由的道德描述

在《存在与虚无》的结论部分,萨特进一步明确了他的基本哲学立场。在本书第四部分萨特已经把他的本体论定义为“对于被看作整体的存在着的诸多存在结构的解释”,本体论就是对在世存在整体的各种结构的描述。本体论不能亲自表述出一种道德律条,所以他最终是要描述面对处境中的人的实在要负起责任的伦理意义。

在本体论的层面上自在与自为的关系不是互相独立的,而是自为通过内在关系与自在发生关系且努力要去构成理想的整体。如果没有自在就不会有具体的自为。而人就是不断企图要成为作为这个整体的“上帝”的存在,就是“自为的自在的存在”,就是说人的实在和他要成为的自在的存在之间没有共同的尺度,每个人要成为的上帝不同,每个自为的虚无化过程也就不同,统一的人类价值是没有的。人本身就是一个道德主体,就是各种价值赖以生存的那个存在。所以,存在精神分析法就是要揭示:人就是要追求成为自在与自为综合为一体的存在。人的过程就是对理想目标的追求和超越,就是自为向自在的整体化过程。

萨特最后指出,真正要解决有关自由的各种问题,只有在道德的基础上找到答案。萨特预告他将要专门写一部这样的著作,但他始终没有完成这个在此已预期的著作。

精点语录

每一次的主动的大幅度的选择,是创造生命的精彩的唯一道路。

生活只是一团无用的冲动。

他人即地狱。

用行动承担责任,而不是言辞。

存在主义是一种仁道主义!

骄傲是自卑与绝望的证明。

人不过是他自己的创造,这是存在主义的第一原则。

一个人的存在,必定是另一个人的障碍。

人是不由得你分辨就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抛进这个世界的。

世界是令人失望的,人生也充满荒谬。

人生无法改变,人生的所有意义在于你的赋予。

作家,一个向自由人讲话的自由人,只有一个主题——自由。

思想智慧

萨特首先是以哲学家而闻名于世的。20世纪40年代初,他提出了自己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适应了许多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抽象自由的渴求,因而风靡一时;在战后10年间,其影响波及整个西方世界的知识阶层。萨特又是法国存在主义文学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的文学才能是多面的。以1945年为分界,前期的作品大都旨在阐发其存在主义哲学,后期的作品则偏重于发表其社会政治见解。不难想见他的作品锋芒之尖锐、说理之雄辩和艺术之感人。他与社会政治生活保持着密切的联系,面对国内国际重大事件总是明确地“选择”自己的立场,确定自己的“义务”。萨特作为社会活动家,经常都是站在正义事业一边,他是进步人类的当之无愧的朋友。

和所有存在主义哲学家一样,萨特认为哲学的基本问题应是“存在”问题。但是,传统哲学无论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都以主体与客体、认识与外部世界的对立为前提,因而是二元论的。而他要消除这种二元论,就必须建立一种一元的存在哲学。

从事物本身出发,要寻求一个出发点。萨特认为“我思”是一切真理都不能离开的,因此是本体论的出发点。但是这“我思”和笛卡尔的我思是不同的,因为后者已有了主客体的明确区分,是自觉到主体存在的“反思的我思”,作为出发点的我思应该是主客体都没有明确区分,尚未意识到主体的“反思前的我思”。

萨特真正关心的是人生问题,他的哲学的目的是要干预人生、介入社会生活,人生论在他的哲学中就占有极重要的地位。萨特认为,存在主义的第一原理是“存在先于本质”,通过这一思想,他突出了人与物的不同。

存在先于本质的思想,集中地表明了人的存在是主观性,人是自为的,按照自己的愿望和意志去设计自己、决定自己。主观性的意义在于:自己选择,自己造就。这又意味着:人的存在是自由。

“人就是自由”是萨特的人生论的核心思想。他认为,自由不是人的一种属性,而是人的存在方式。人的自为存在不断虚无化外物,不受其它东西规定而自己规定自己和外物,就肯定了人自己是自由的。因此自由首先是本体的自由、存在的自由,自由与自为是一致的,只是从不同的角度来揭示人的存在。自由不仅是主观的,选择的自由只有化为行动的自由,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自由。人是被抛入世界、被不能选择的处境包围着的,但人的存在就是介入处境,对处境虚无化,通过选择行动赋予处境以意义,使其成为自己的处境。

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还因为个人自由与他人自由是相关的。在介入处境中选择时,个人与他人就处于共在关系,他人和我一样也是自为存在,也有自由。个人把自由作为目标只有把他人自由设为条件才可能,也即个人自由应以不破坏他人的自由为前提。

萨特的哲学是一种行动的哲学,他用他的新哲学提供了一种变通的办法:不要教会,也不要政党,而是一种富于挑战性的个人主义学说。如果一个人走上了敢于用行动和富有勇气的道路,他就可以看作是自己灵魂的绝对主宰。

他在政治上倾向进步与革命,属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中的左翼;在哲学上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在思想上,肯定人的价值,努力探索人在荒诞世界里的出路与归宿,主张人道主义思想。萨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领袖。

延伸品味

萨特是当代法国哲学界、文学界的首要人物,是法国无神论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存在主义哲学思想

创始人、戏剧家、评论家、社会活动家、自由斗士,更是影响了法国以至全世界整整两代文学家和思想家的文学巨匠。20世纪世界思想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在数十年多方面创造性的活动中,他完成了

卷帙浩繁的哲学著作、政治评论和文学作品的创作。

萨特,这个以独特的言行和生活方式惹人恨到入骨或者爱到入骨的矮个子男人,这位曾经赢得广大东西方青年无比尊敬和热情追随的思想家,这位曾对自由与责任的关系达到深刻理解的人文学者,和他标志性的烟斗,对诺贝尔说“不”的大师,这位当代最卓越的怪杰,还将以他辉煌业绩之广泛以及他为自己创建的知识分子的重要地位而名垂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