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不打不骂养出100%的好孩子
7213000000030

第30章 不打不骂,教孩子学会正确花钱(4)

父母此时应怎么对待呢?当然,我们的孩子一定要赔偿邻居,而且不论花多少时间,也要把邻居屋子上以及四周溅到的蛋渍清理干净。然而,最有力的学习经验莫过于当这个被告必须当面与原告对质,并且听到自己的恶作剧对他人造成的伤害或损失的时刻。所以我们坚持孩子必须当面道歉,这么做可以使孩子更加明白:有个活生生的人,真的因为这种小孩子开玩笑的恶作剧而蒙受损害了。

(5)一个孩子问都不问就拿走朋友家中的某样东西。“顺手牵羊”,像未经允许就拿走朋友母亲桌上的5支笔啦,或是从朋友家中偷偷抓走一大袋巧克力,这些情形在孩子身上很常见,主要是因为他们并不认为顺手牵羊是件什么大不了的事。因为这些东西通常不大也不贵,所以孩子甚少认为拿走它们就等于是偷窃。

父母的责任是,即使是最严厉的父母也知道这类不当行为必定会发生。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一定要让孩子明白,只要是未经允许而把他人的东西拿走就是偷窃的行为。要预防顺手牵羊变成习惯性的问题,最好的解决之道就是被逮。

如果你十分确定自己的女儿偷了东西,那么你一定要强硬地问出她是在哪里、如何偷得的。不要让她招供得太轻松,因为这么一来就好像是你原谅了窃贼一样。一旦被逮到,孩子应该知道家长并不赞许他们的所作所为,而家长也应该坚持要他们立刻将东西归还失主。这是一个让家长将价值观传达给孩子的好机会。

一个20岁的年轻人告诉我们她最后一次拿别人的东西的故事:“我在医师的候诊室里,那里有一个很大的白兰地酒杯,里面装满了上百个塑料小饰物,牌示上写着‘出去时请拿一个’。在我们那一群8~15岁的女孩中,每个人都在收集那种漆金的动物或人像。我趁没人看到的时候把手伸进去抓了一大把。

虽然那时我还不太会掩饰自己的罪行,但我还是将母亲‘出了什么事’的疑问应付得相当好,直到她在我的衣柜抽屉里发现那些小饰物,才立即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她很认真地看待此事,叫我打电话和医生约时间归还那些小饰物,并且向他道歉。我无可选择。说实在的,我虽然想不起来医生说了些什么——不过我确定他对此事够宽大了——但是我的确记住了不值得为了拥有那些小饰物的短暂喜悦,而必须承受坦承偷了东西的懊悔。几年之后,当我向母亲提起此事,她承认:‘虽然我从来没有把它当作是一件很大的事,但是我希望你认为它是。所以我在你去医生那里之前先打电话给他,拟出一套我们该如何处理这种情况的脚本。我很高兴那么做有效。’”

(6)一个小孩不付钱就拿走店里的东西。商店扒窃比“顺手牵羊”稍微严重一点,因为孩子不是从某人手上拿走或偷走东西。甚至连正直不阿家长的孩子也会扒窃一两次或更多次——直到他们被逮到,或直到他们大到不再认为拿了东西跑掉是一种“乐趣”。

父母怎么处理呢?一旦发现孩子扒窃就要立刻向他质问。

并不是说不盘问的话,他就会赞成惯窃,而是因为这提供了一个价值观与行为直接相关的情况,让我们可以和学龄阶段的孩子谈谈更广泛的、与道德有关的问题。当然,孩子必须归还、替换或是赔偿偷走的东西。我们再次坚持孩子必须当面向店家道歉,以让他明白偷窃会使人蒙受损失。很多家长也会想要以施加某种处罚的方式,来让孩子明白他们对这种偷窃行为是多么不悦。

父母可以采取的一种预防措施是监控——但并非窥探——孩子的所有物。如果一个9岁大的男孩有一张家长以前从未见过的CD,这时家长就有权质问他。如果他的解释听来可疑,家长甚至可以要求看他的购买收据。

如果扒窃的行为背后似乎隐藏着某些心理上的因素,或是难以抑制并且持续不断的话,那么你就应该寻求心理医生的治疗。

(7)一个小女孩经常向同伴夸耀她拥有的东西与金钱。孩子有时候喜欢炫耀,但这种情形若是经常发生,则可能意味着孩子需要有东西来支撑她的自我形象。她可能觉得自己不够重要,所以需要展示自己的东西来使别人关心她。另外一个对于过度炫耀的解释,可能是因为她听到家长说“我的车子比邻居的大、好、贵”,所以她的炫耀就是学来的。

父母的责任是,别去管偶尔一次的夸耀。但是,如果你的孩子经常在炫耀她的东西,你就要找出原因。

如果能让她了解她受欢迎与否并不在于她有什么东西,而是在于她是什么样的人,我们就能助长其自信心。尽管她对自己以及与同伴之间的关系恐惧,在我们看来可能显得毫无来由或有点儿傻,但是这些恐惧对她而言都是真实的。或许我们可以和她谈谈她在哪些方面表现不错,以及她应如何利用那些特质,来展示出她可能自认缺乏的社交技巧。这将有助于让她演练如何处理那些她最畏惧的状况。

我们也必须审视自己的家庭对新事物或贵重物品的反应。我们是否花太多时间来谈论贵重物品?以拥有它们而自鸣得意?赞赏它们?若真如此,我们就别对自己的孩子也作出相同的事而感到惊讶。

(8)同伴压力迫使孩子花用超越自己拥有或想花的钱。孩子会拿自己和朋友做比较。在团体中被认同是最有意义的事,而和别人不同就表示要冒不被团体认同的风险。即使说“不”、“我不能”或“我没有”,甚至会造成孩子不被朋友认同的结果,但很多孩子还是不太敢冒险与众不同。家长应该认识到,在孩子的某个人生阶段,朋友是最重要的。如果孩子花钱的程度跟不上周围的朋友,我们就必须帮助他了解自己有哪些选择。他可以赚取额外花费所需的钱。这么做有两点好处:其一是他将不会错失大多数“有趣的事”,因为他有额外花费所需的钱。其二是当他在赚钱时,他便没有时间花钱了。

如果他的收入仍然无法赶得上花钱快的朋友,那么他或许应该寻求其他比较不花钱的活动与朋友。

(9)你的孩子心中充满了对他人的嫉妒。嫉妒与羡慕是正常的。心理学家告诉我们这两者反映出一个孩子的成长。不过,嫉妒与羡慕是不同的。一个嫉妒的孩子看到别人有游戏机时会想要把它从朋友身边夺走,然而一个羡慕的孩子则是也想要一个一模一样的。

尽管孩子嫉妒的因素很多——兄弟姊妹之间的竞争、被注意与关爱的需要——但持续不断的嫉妒会成为一只怪物。强烈的嫉妒可能会导致严重的行为偏差,例如偷窃。

父母的教育责任是,如果一个孩子嫉妒兄弟姊妹所拥有的东西,我们就必须审视自己的行为。我们是否在某个孩子身上投注比在其他孩子身上还要多的时间、金钱或精力?我们是否因为特殊情况而必须那么做?或者只是因为偏心?不论哪一种情形,如果孩子显得特别嫉妒某一位同伴,你就应该和他谈一谈,看看他能不能告诉你他的感受。不必屈服于任何无法无天的要求,通常只需每周花一点时间私下与孩子聊聊,或是多给他一点你认为他需要让自己好受些的特别拥抱与支持,这种情形就可以改正过来。

如果嫉妒导致孩子偷窃、打人或是其他负面的行为,首先我们必须否定他的行为,然后坚持他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例如赔偿偷窃的物品、向被他打的人道歉等等。

如果嫉妒的情况不但严重而且还持续不断的话,这可能是孩子情绪苦恼的迹象,此时你应该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10)孩子因为父母失去工作或家庭有财务危机而恐惧。孩子很快就能发现家中经济吃紧的状况。若是没有人停下来为他们说明发生了什么事,他们会变得极度不安。他们不知道自己是否就是造成家庭经济吃紧的原因。即使察觉出事实并非如此,但是因为家庭的问题多少与钱有关,所以他们会担心自己将成为那些在电视上或在街上看到的游民。他们也会为与事实相差十万八千里的事情担心——家长要离婚,有人会死掉,他们将搬家远离朋友。

父母的责任是,我们必须简明扼要地向孩子说明家庭的财务问题,这样他们才不会把这种困境想得太悲惨。说明的深度视孩子的年龄与成熟度而定。他们也会提出问题。下面的暂缓购买的说明将陈述出问题所在,去除孩子的恐惧,提供解决之道,并且有助于亲子间的讨论。

“因为我上班的公司试图节省开支,所以今天不发任何红利。我们本来打算用那笔额外的收入在10月份买一辆新车,但是因为拿不到红利,所以我们得等上一年,等到我们存够了买新车所需的头期款以后再买。”

纵使孩子常常愿意为了帮助舒解家庭财务负担而奉献,我们也不可以让他们觉得有责任解决家庭财务困难。毕竟那是大人的事。

向孩子公开家庭财务状况

王欢每次看到别的同学买了新的东西自己又没有时,就会回家来向父母要。而妈妈每次听完孩子的想法后,便发现这些要求都是孩子的一些比较奢侈的消费需求。比如上个星期,他回来跟妈妈说:“我想买一个MP3。”而妈妈觉得他现在的任务是学习,这个东西对他的学习没有太大的帮助。

只是孩子有一点儿虚荣,才想要这个东西。思量再三,妈妈觉得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可以对孩子公开家庭的财务状况,让孩子也参与到家庭的理财过程当中来,以避免他总是提出一些奢侈的消费需求。

妈妈在向王欢公开了家庭的财务状况之后,他更加清楚了家里的经济情况了。因此,有些东西他就不想买了。他知道了自己家里一个月也只能够节余两千多块钱,这些钱还要支付自己的学费和应对家庭的一些应急需求。所以慢慢学会了体谅父母。在面对自己一些不合宜的消费需求时,也就不再向父母提出来了。

向孩子公开家庭财务状况,有一个好处就是让孩子尽早地加入到家庭理财的行列中来,让孩子有一种主人翁意识,把父母的钱也当成自己的钱来看。孩子也会好好考虑在家庭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实现理财的优化。另一个方面,就是让孩子能够明白家庭的财务状况,从而不对父母提出过高的要求。

父母习惯上都不喜欢向自己的孩子来公开财务状况。如果孩子提出了什么物质上的要求,也尽量满足。不管要求合不合理,只要是孩子提出来了,就努力满足孩子的要求。这其实是一种不正确的方法,不利于孩子及早地形成一种正确的理财观念。

平时家里的一些投资意向,也可以让孩子参与其中。一是让孩子了解相关的理财知识,二是能够让孩子也参与到家庭的理财决定中来。这样可以让孩子也觉得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员,可以为家庭尽一份力。在平时的生活中,孩子就愿意主动思考和了解相关的理财窍门和常识。

要想培养孩子良好的财商意识,就要对孩子也做到平等和坦诚相待,让孩子清楚明白家庭中每一个成员的消费情况。这样一来,孩子也会不自觉地把自己的消费情况与家庭中的其他成员作比较,然后来客观地评价自己的消费行为,及时改正自己的不良消费行为。

让孩子清楚明白家庭中每一个成员的消费情况,家长们可以做以下几方面的事情:

一、让孩子明白家庭收入和支出的内容

父母要让孩子明白家庭的收入和支出的具体内容。父母最好准备一个家庭的记账本,清晰地记录好每日的家庭开销。这样能够让孩子明白,每个月家庭的支出有多大,都花在了哪些地方。父母也要让孩子知道,家庭每个月都有哪些进账,包括让孩子知道父母的工资情况,以及家庭固定投资的数目及收益率。

父母不要担心孩子知道家庭的财政状况。要明白,让孩子参与理财活动,才能够更好地培养孩子良好的理财意识,优化孩子的消费习惯。

二、和孩子一起记好家庭开支的账目

父母平时也应该养成良好的记账习惯,平时的家庭开支都能够一目了然地反映出来。账本上清楚地记载,每月的工资金额有多少,生活费用花费了多少。然后可以把账本放在家庭成员都知道的一个位置,父母应该鼓励孩子经常地翻看账本,明白家里的收支情况,让孩子也成为关心家庭财务的一员。

三、让孩子为家庭财务献言献策

父母在向孩子公开了家庭的财政收支状况之后,孩子肯定也会有一些自己的想法。父母要以鼓励的态度,来听取孩子的一些观点和意见。这些也是孩子在费了心思之后,才得出的一些财经结论。父母可以积极采用孩子的有利观点,并对孩子提出表扬。而对他们一些不成熟的观点也可以明白地告诉孩子,不成熟在哪儿,如何改进。

父母的这种做法,就是对孩子积极参与家庭理财的一种鼓励。这样能够让孩子从小就加入到理财培养的道路中来,从而锻炼出他们良好的“财商”。

四、让孩子做一天家里的财务主管

父母可以让孩子来当一天家里的财务主管。让孩子亲自来实践一下自己的理财心愿。这样可以让孩子清楚家庭一天的正常开销都在哪里,同时还可以鼓励孩子思考一下有没有办法可以优化现有的消费计划。

当家后的理财经验能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这有利于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更客观地看待父母的决定。他们也不会再向父母提出过高的不合理的消费需求,也能更好地支配自己的零花钱。

父母向孩子公开家庭收支情况,这会让孩子更清楚父母的辛勤付出,也是让孩子参与家庭理财的一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