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中国信仰
7196200000092

第92章 爱憎分明疾恶如仇

有仁爱,还要懂得恨

人是要有仁慈之心的,也是要有爱的情感的,但是这还不够,完整的人格还应包括懂得恨。仁慈就是善良,爱就是有爱心,恨就是懂得憎恶和仇恨。这样既善良,又有爱心,还懂得恨的人,才是人格完整的人。

只知道善良、有爱心而不懂得恨的人,不是人格完整的人;而只知道恨,却没有善良的品性和爱的情感的人,一样不是人格完整的人。因为前者虽然是好人,但却懦弱,而后者虽然强悍,但却性情野蛮。我们所要追求和推崇的人,正是人格完整的有爱有恨——爱憎分明的人。

有什么样追求做人的文化,必然就会有什么样的民族个性。中国的传统文化通篇都是仁义道德,就是没有教育人们还要有恨。所以,中国人很善良,也很温顺,但却不懂得恨,而不懂得恨的人必然没有人格和尊严,不懂得恨的民族必然懦弱。两千多年的封建主义只教会了中国人一样东西,那就是没有人格尊严的懦弱,甚至是被“骑马的官人抽打”,也只知道“是因为自己的原因。”所以,在封建社会,即使不是自己的错,也得给官老爷或是长辈下跪乞求宽恕。这样的奴性教育固然能使封建主义具有超强的生命力,但却使中华民族在后来因为落后和腐朽而遭到了列强的践踏和凌辱。人民懦弱,民族必然就会成为“病夫”。

国家要强盛,首先就要使人民强盛起来,而其前提就是要使每个人都拥有完善的人格。也就是不仅要懂得仁慈,拥有爱心,还要懂得恨。懂得恨什么?一是对恶人的行经要恨,其内容有杀人、绑架、抢劫、强奸、偷盗等;二是对侮辱他人人格尊严的行为要恨,其内容有流氓下流的捉奸、暴光男女生活隐私等;三是对官僚主义和腐败行为要恨,其内容有贪污、受贿、乱收费、乱罚款、公款吃喝玩乐、买官卖官、任人唯亲等。这样的恨是人人都应有的恨。有了这样恨的人,才真正有人性,精神才真正文明和健康。

恨还有深层次的恨。有了这样的恨,才有觉悟,才有素质。其内容,一是对列强侵略——践踏国土和蹂躏人民的野蛮行径要恨;二是对破坏国家发展事业,阻碍社会文明进步,反科学地瞎指挥和为了邪恶的目的而制造人性灾难要恨;三是对侮辱群众和破坏政府形象的邪恶执法行为要恨;四是对闭关锁国地抵制进步和开历史倒车搞封建复辟要恨。有了这样深层次的恨,才真正是有了公民应有的觉悟和素质,也才真正是懂得了应该如何追求和坚持真理。

任何时候,中国人都应牢记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遭受列强侵略的屈辱历史。对发生在1900年到1901年的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火烧“圆明圆”,每一个中国人不仅不能忘记,还必须对之充满仇恨。而对于发生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并对中华民族进行践踏的野蛮暴行(仅南京城就被日军屠杀了30万民众),当然要更加仇恨。牢记历史是为了不忘屈辱,保持仇恨是为了振兴中华。

世界上有很好的人,也有很坏的人。我们不仅要对给世界带来灾难的人要恨,对给中国社会带来灾难的人也要恨。希特勒和袁世凯就是这样人世间很坏的人,他们不是给世界带来杀戮和灾难,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心和邪恶的欲望而阻碍社会的文明进步。希特勒被称作20世纪世界“三大恶人”之一,不仅疯狂地屠杀犹太人,还狂妄地向世界人民发难。他能够得到那么多人的疯狂拥戴,靠的一样是无比邪恶的教义手段,也就是不仅极端地怂恿和放纵人的嫉妒心理,还给予一部分人压迫、残害另一部分人的特权。当人们的嫉妒之心得以怂恿和放纵的时候,就会丧失人性地野蛮起来;而当一部分人有了压迫、残害另一部分人的特权的时候,就会像野兽那样充满血腥。这样的一部分人当然会对他疯狂拥戴,当然会拼命地维护他至高无上的统治地位。因为是他给予了他们压迫、残害别人的特权,也只有维护他才能使自己继续拥有压迫、残害别人的特权。到现在还有一些人对希特勒这样的人世恶魔充满怀念之情,原因就在于留恋他曾经给予过他 们压迫、残害别人,并满足了其野兽般邪恶欲望的特权。说希特勒这样罪恶的人是血腥的邪教教父,再合适不过了。

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名重要人物。他的重要性不是在于历史上对中国 做出了多大的贡献,而在于他是个搞封建复辟的典型代表人物。袁世凯也曾拥戴 过革命,也曾高呼过革命口号,对推翻满清政权也的确是有一定的贡献,所以孙 中山同意让他做中华民国的“大总统”。然而他上任后做了什么呢?就是在那些 封建主义势力的簇拥下进行了封建皇权的复辟——登基当了新的皇帝。固然会有 人对袁世凯跪拜行礼,甚至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但是结果仍然是被革命的 人民所推翻,并且永远成了世人痛恨的千古罪人。中国反封建革命的一大悲哀, 就是总会有一个又一个的袁世凯在革命胜利后以这样那样的面目出现。革命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让人民真正当家做主,决不是让“自己”当家做主。对于给世 界带来人性灾难的希特勒就是要恨,对于搞封建复辟当新皇帝的袁世凯就是要 恨,因为他们都是对人类社会犯下很大罪恶的“奸雄”。这正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谁种下仇恨他自己遭殃。”

“尊重创造的人,尊重创造的才能.尊重创造的成果”(胡锦涛主席语)这 样的话,让知识分子感受到了温暖;而“要大胆地创新,要大胆地超越前人”(温家宝总理语)这样的话,则叫作者们受到了鼓舞。人们科学创造积极性的提 高,国家文化事业的繁荣,自然与这样的时代性环境有密切关系。

仁爱是情感文化,恨也是情感文化。单纯有仁爱而没有恨,不是完整的情感文化;而单纯有恨而没有仁爱,也不是完整的情感文化。或许有人会“对官僚主 义和腐败要恨”这样的话不能理解,但是我们不对官僚主义和腐败要恨,难道对 官僚主义和腐败还要爱吗?既然不能对之充满爱,就说明对之有恨是有道理的,也是需要的。其实,之所以中国社会会滋生那么多官僚主义和腐败,一个很重要 的原因,就是中国社会缺失恨的情感文化。

改革开放不仅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发展,大大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还使中 国社会有了“以人为本”的人性文明的显著进步。自由来之不易,幸福更来之 不易,必须将改革开放进行到现代化全面实现的最后成功的一刻。牢记历史是为 了不再经受耻辱。中国人不能没有人格,更不能没有尊严,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 遭受列强入侵惨遭蹂躏的屈辱历史,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那一场又一场残忍和血 腥的人性劫难。仁爱能给我们的社会带来善良和温暖,但是不想再有历史悲剧的 发生,就必须要有恨的情感和相应的愤怒表现。恨不仅是文化,还是精神,有恨 的人格才完整,有恨的民族精神才真正文明和健康。没有恨就没有尊严和自由,就没有坚强和勇敢。

人不能没有善良,中华民族不能没有仁爱,但是无论是个人,还是整个民族,都决不能不懂得恨。如果说忘记了屈辱是对民族精神亵渎的话,那么不懂得“恨”,或是忘记了“恨”,就是对真理和正义的背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