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中国信仰
7196200000065

第65章 崇尚成就鲜花祝贺

真诚祝贺是美德

真诚是人应该具有的品德,而能够克服嫉妒,善于向取得成就的人真诚表示祝贺,才是拥有良好品德修养的人。个人要有崇尚成就的真诚品德,社会就会有崇尚成就的健康风气。中庸传统文化和平均主义形态对于嫉妒的怂恿和放纵,使民族精神明显地存在着祝贺品德的缺陷。要建设现代文明国家,要实现社会的文明和谐,就必须使人人都具有崇尚成就,并且能够向取得成就的人真诚表示祝贺的美德。

文化的缺陷给予了人们一大人性的弱点,那就是不善于向取得成就的人真诚表示祝贺。由于只有自私自利的思维,考虑的总是个人的利益,自然就会把别人成就的取得看作是对自己利益的损害。所以,有成就的人不仅会时常遭受排挤、压制,还很容易被孤立。心态不健康的人会因为别人有了成就而不愿意和其在一起,而心灵邪恶的人则会对其进行排挤和压制,这是社会风气不健康的特征,也.是社会不够文明并且难以进步发展的一个原因。这样的感受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

在健康文明的社会里,我们会看到,当一个人取得了成就时,其同事和朋友会为他感到高兴,并且会有很多的人为他献花或是举行小型庆祝会,而此时“主人公”会有王子或公主般的中心地位。总的来说,我们的社会并不是这样。很多时候,当你告诉你的同事自己获得了什么荣誉时,你看到的并不是什么好脸,而当别人知道了你倒霉的时候,你看到的或许还会是幸灾乐祸的表情。一方面是别人有问题,一方面自己本身也有问题。不懂得真诚祝贺别人成就的取得,实际也是人格缺陷的一种表现。当然,真诚的祝贺还是存在的,不过仍是局限在自我利益的相关范围。能够向取得成就的人真诚祝贺的一般只会有三种人,一种人是父母和儿女,一种人是恋人,还有一种人则是与其志同道合一起奋斗的人。尽管有后者相对积极的表现,但是仍然可以说我们民族的精神整体上的表现是不够健康的。因为这样的人因为拥有共同的利益而在向其真诚祝贺的同时,仍然是对其他取得成就的人进行着排斥。这样真诚品德表现的背后,仍有不真诚品德表现的存在。

长期的封建社会思想文化的熏陶,及其满足人们嫉妒心不健康需求的特点,使人们在精神上的健康表现明显不足,缺少大度的文明风范。面对他人在才能上超越自己,如果没有健康的精神引导,嫉妒者就比较容易有这样或是那样的不健康表现。如用厌恶的目光注视,不和其正常往来,背后说其坏话,甚至对其污蔑、破坏其形象和利用阴谋方式毁灭其前程等。

健康向上的民族应该有积极的表现,这样的积极表现就是当面真诚地向其祝贺。一般成就的祝贺形式可以是口头(或文字)表达、握手、拥抱,重要的成就的取得,祝贺形式还可以是为其献花,或是组织好友或团队人员聚会庆祝等。如果有了这样的表现,嫉妒心理不仅能够得到健康削弱,还能转化成向其学习的积极向上的动力。自己取得了成就光荣,为他人成就的取得而感到光荣,本身也是一种光荣。为取得成就的人献花祝贺,是对成就取得者的鼓励,也是对自己向上追求的鞭策。要为自己的朋友、同事抑或是竞争对手取得了成就,当成是自己取得了成就一样感到自豪。鲜花献给了有成就的人,也就等于是献给了一样追求美好理想的自己。

崇尚优秀,向取得成就的人真诚表示祝贺,不仅是一种品德,也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文明素质。大家都有健康向上的表现了,国家自然也就能呈现出文明和谐的积极局面了。老年人受到尊重是应该的,但是仅有这样的尊重还是很不够的,还要尊重青年的追求和创新精神,还要尊重在事业上取得了成就的人。在人们的聚会活动中,最有才能的人或是说成就最大的人,自然应该是处于“上座”的地位,而如果有老年人在场,两者则是应该并列处于“上座”地位的。崇尚成就,才能使人追求成就,才能使人拥有奋发向上的精神。

学习是重要的,不学习不会进步,也得不到应有发展。学习不仅包括自己钻研学习,还包括向他人的长处和精神学习。能够做到认真学习他人的长处和精神,首先就必须具备真诚祝贺他人成就取得的品德,具体地表现就是能够为其成就的取得真诚地献花祝贺。做不到这一点,怎么会向他人学习呢?善于真诚祝贺他人了,也就有条件做到善于学习他人了,自己当然也就有了追求进步和发展的动力。无论人有什么样的远大理想,努力学习是重要的,但是真诚祝贺品德的拥有一样是重要的。刻苦学习知识的人很多,但是只有具有文明品德的人才能取得高层次的成就。

尊重有才能的人是一个民族必须具有的文明素质,而崇尚有成就的人则是一个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中华民族要走向文明美好的未来,拥有这样文明的精神素质是一个重要前提。将尊重给予有才能的人,把献花献给取得了成就的人,体现的不仅是自己的文明素养,还有自己健康向上的人格和品德。自己能够做到祝贺他人成就的取得,并且真诚地为其献花了,当自己取得了成就时,也就能得到他人的祝贺,并且也就有人为自己真诚地献花了。鼓励他人,就是激励自己,就是在给自己的积极追求增添动力。善于祝贺他人成就的取得,真诚地为其献花,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