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女性生活指南
7193600000021

第21章 恋爱婚姻与性爱(1)

爱情是什么

青年男女到了青春妙龄,随着性器官的发育成熟,异性之间的倾慕之情便油然而生。在异性吸引、彼此产生好感的基础上,爱恋之情就默默地潜入了青年的心扉。但是,异性吸引是一种生理现象,是人性的本能,它不是爱情。

爱情是人类的一种特殊感情,是人类的一种崇高、圣洁和健康的高级精神生活,是男女在相互爱慕的土壤里培育的常青之树,结出的一朵绚丽花朵。

什么是真正的爱情?

莎士比亚曾经这样说过:“爱情不是花荫下的甜言,不是桃花源中的蜜语,不是轻绵的眼泪,更不是死硬的强迫,爱情是建立在共同的基础之上的。”所谓共同的基础,指的是男女双方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利抱负。如果男女双方志不同,道不合,就不可能有纯真的爱情;即使勉强结合,也只能是同床异梦,不会有幸福的家庭生活。真正的爱情不仅仅是性欲的表现和满足。性欲的满足是男女健康的身体和精神发达的要素,但如果把爱情仅仅看成是性的满足,把爱情与性爱混同起来,那就太庸俗化了。男女双方如果没有精神上的吸引和感情上的融合,这种爱情只能是苟合,是不会巩固和幸福的。

真正的爱情是一种高级的心理现象。爱情是一种高尚、纯洁和热烈的感情交流,它的表现形式是丰富多彩的:彼此间的温柔、体贴、爱抚,共同生活的快乐和分离的苦闷等。爱情标志着人的一种尊严。只有自爱心很强的人,才会深切地、强烈地去爱别人。一个人没有自爱,他很难对别人有真切的爱。只有具有自尊的人,尊重人格尊严的人,很有理智的人,他才会有深切的爱、细腻的爱:美好的爱。所以,在实际生活中,爱情能经受住种种考验而放射光彩。

真正的爱情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感情。爱情蕴藏着对对方强烈的义务感,一旦确立了恋爱关系,就不能“这山望着那山高”,更不能“脚踏两只船”,搞“三角”或“多角”恋爱,要互相真诚。

真正的爱情能给人以勇气和力量,不困对方的地位、条件等的变化而变化,也不因对方不幸生病、致残而消失。纯洁的爱情,两颗心是赤诚的,是心心相印的。爱情之所以珍贵和美好,是因为它不仅在顺利的条件下能共享欢乐和幸福,而且在困难的条件下也能风雨同舟,患难与共,各自都能从对方获得战胜逆境的勇气、信心和力量,尤其是在对方遭到,种种不幸时,最能显示二个人的精神面貌和道德情操。

真正的爱情既非环境所能改变,也非时间所能磨灭。青年朋友们,当你追求爱情的时候,惟有熟谙爱情的真谛,真正的爱情才会属于你。

爱情的基础

人的恋爱、婚姻,不同于同志之情、手足之情,也不是异性之间的简单结合。恋爱是一种高级的精神活动,并不是任何一对年貌相当的男女之间都能产生爱情,真正的爱情需要一定的基础。那么什么才是爱情的基础呢?恩格斯曾经用十分简洁明确的语言,对此作了科学的概括,他说;爱情的基础就是互爱。

互爱的内涵并不抽象,每一个时代都为互爱提出了赖以产生和维系的前提。当代有志气的青年,总是将是否志同道合,即男女双方是否有共同的理想、情操、志趣和追求,作为建立爱情关系的主要基础。具有远大理想和高尚情操的人,往往最能珍视人类美好感情的价值,从而在爱情生活中也能表现出严肃、真诚、坦率、专一的态度和高度的责任感。正是这一切使爱情脱离了性欲的范畴,成为高级的精神活动。至于共同的志趣与追求,并不要求恋爱双方非得职业相同,爱好与兴趣也完全一致,这是较难做到的。只要做到你的志趣他能理解,他的追求你能给予支持和配合就可以了。只要总的生活目标和生命的价值观基本一致,即使职业分工和志趣的层次有差别,也不会成为产生爱慕、获得幸福爱情的障碍。

然而,志同道合还不是建立爱情的惟一基础。爱情的萌生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还应具备其他的一些条件。男女双方相爱,要达到心灵的相照,既需要思想的交流,也需要感情的融会,因而双方不能不注意到彼此的性格、修养、生活习惯等方面的问题。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第一次婚姻的不幸很能说明问题。爱因斯坦与夫人米列娃,原是同窗学友,学的又是相同的专业,都有很强的事业心,立志干一番事业,称得上“志同道合”。结婚一年多之后,他们就有了儿子,可谓是一个美满的小家庭。但两人的个性都很倔强,就像钢刀砍在石头上,常常进发出火星来。尤其是米列娃,总是不肯谅解丈夫在料理生活过程中常犯的过失,她总觉得丈夫迷恋的是专业,而对自己的关心、温暖和体贴太少了。两人屡屡发生摩擦,继而不得不长期分居,最后只能以离婚了事。

所以有的社会学家认为,牢固的爱情,真正的互爱,不仅需要恋爱双方能够“志同道合”,这是最重要的,而且还需要双方能相互包容,相互理解和互助、尊重和自尊。有“志同道合”,才会有思想和生活目标的一致;有“互相包容”,才会有融洽和睦的家庭生活。在这样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爱情,才是甜蜜的,才能经得起岁月和风浪的考验。

当爱情的种子悄悄萌动时

在青春的旅程中,会有这样的一天:一位异性的形象,第一次犹如春雨漓江,若隐若现地闯入姑娘的心灵,使你产生一种神奇、兴奋、异样和不安的感觉。倘若这一天出现,大可不必为之惊慌和困惑,兴许是深藏在你心底那颗爱情的种子,遇上了阳光和雨露,在悄悄地萌动了。

生理学家告诉我们,男青年一般到了十六七岁,女青年一般到了十五六岁以后,也就是进入了青年发育期和青年初期,性意识就开始萌芽。在国外,有的学者把它称为“思春期”。处在这一阶段上的少男少女们,出现对异性的“钟情”和“怀春”,应当说并没有超越人生的正常轨迹。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这时候的男女青年,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还相当稚嫩,远远没有成熟,有待于自然发育和社会实践的进一步塑造,性格和品德等个性特征,也有待于通过社会熔炉的进一步锤炼和定型。异性的吸引并不能等同于真正的爱情,因为爱情作为人类一种高级的、复杂的心理过程和精神现象,只有在具备了比较成熟的社会适应能力、鉴别能力,并拥有相对稳定的个性品质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获得。如果在青年初期就听任爱情的幼芽疯长,很容易导致早夭和其他不幸的悲剧。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第一次爱情,为我们提供了这方面的教训;那时保尔才16岁,与年龄相仿的林务官的女儿冬妮娅相识不久,一股青年人的好奇、狂热和青春的冲动,使他们之间产生了强烈的倾慕,并进入了热恋之中,很快就结成了伴侣。但是,当他们真正清醒过来的时候,才发现这种结合是一个极大的错误:双方很少共同语言,追求的理想不同,对待生活的态度也不同。于是只好匆匆结束了这幕爱情的短剧,两人分手了。

同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一样,爱情的种子从萌芽、生长、发育直到开花结果,也遵循着一定的内在规律。只有当一个人的生理发育和心理素质的成长都达到了一定的成熟度,对理想和事业的追求有了一定的基础,才会获得真正的爱情。

通往爱情的大门

当一对年龄相当、情趣相投的青年男女,由于在工作或日常生活中接触较多,相互间有了较深的了解,爱慕之心日有所增。这时,同志、朋友的友谊已经无法涵盖他俩之间的全部情感,彼此也或多或少地意识到了这种“微妙”的关系,并热切地希望这种关系能有新的“突破”。那么,在通往爱情的最后一道大门,该由谁来举手推开呢?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姑娘往往把这极为关键性一步的主动权有意让给了男子。其实,这并非是值得效法的爱情模式,而是多少受着男尊女卑等封建旧传统的阴影所影响。在妇女被视为附庸和处于从属地位的封建社会里,如果哪一位妙龄女子,向自己心爱的小伙子,主动表示爱情的话,就有可能被社会舆论指责为轻薄、作风不检点,就会受到嘲笑、讥讽和迫害,为封建的道德所不容。多少无辜的女子,因此蒙受了不应有的耻辱,以致使许多姑娘在爱情的殿堂前望而生畏,不敢再前进一步。但也有些女青年出于羞涩和腼腆,或过分的自尊和优柔寡断,有的或许害怕自己的表白得不到理想的回报,便强自压抑,听任爱的潜流封闭在心灵的最深处。有时这个“爱”字已流淌到舌尖,还是硬让它折了回去。

生活中有过这样一位年轻姑娘,在与一位小伙子的长期相处中,默默地爱上了他,同时也隐隐约约地觉察到那位小伙子对她很有好感。只是姑娘生性胆怯、娴静,性格内向,不敢采取主动,坐等“爱神”垂青。谁料这时出现了另一位姑娘,主动向这位小伙子表白了爱情,并很快得到了回报。姑娘因此饮恨终生。

诚然,爱情是人类高尚的情感活动,是男女双方情投意合的产物,每一个人都应该审慎地对待。女青年尤其不宜将爱的彩球随意轻抛,冒然求爱,一旦遭到拒绝,心灵上不免会留下创伤。但是追求爱情,也需要有一定的勇气,既然双方已达到了心心相印,情不吐不行,意不表不快的地步,就应该鼓足勇气作最后的冲刺。在爱神丘比特面前,男女青年具有同等的权利,不论哪一方,谁先萌生了强烈的爱慕,就应该由谁来打开通往爱情的大门。

当求爱遭到冷遇之后

在恋爱的旅途上,不是所有人都能一帆风顺,有的刚刚起航,便遇上了风浪。常常听说有这样的姑娘,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鼓起勇气,满怀一腔真情深意,第一次向自己的异性朋友抛出爱情的彩球。然而落花有意,流水却是无情,彩球被冷冷地掷了回来。遇到这样的局面,姑娘该怎么办呢?

对初涉情河的年轻姑娘来说,这确是令人难堪的一击,免不了短时间内,会在心头留下不愉快的伤痕。但这毕竟还是一件十分正常的事情。到了一定年龄的男女未婚青年,都有向别人求爱的自由,同样,别人也有不同意的自由。选择伴侣,恋爱自由,这是双方都享有的权利。当你向别人发出求爱信号时,本来就存在着两种可能性。遭到了冷遇,会带来不愉快,但并非是见不得人的坍台行为。不要过多地为之不安、自卑和懊丧,更不要感情冲动,做出有失理智的举动。不妨先冷静下来,再仔细捉摸一下对方回绝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倘若你确有把握地认为,你们完全可以相处得很好,将友谊升华为爱情。对方之所以会拒绝,主要是接触时间还不长,对自己还缺乏了解,不敢贸然接受抛去的彩球。那么,你需要的是耐心,应体谅和尊重对方在爱情问题上的这种慎重态度。同时也不要灰心,要设法将自己的心敞开,通过各种途径,让对方逐步了解你,熟悉你。如:用工作、学习上的成绩获得对方的好感与信任;通过你可信赖的同志或亲友,向对方作些必要的介绍;在共同的工作、生活中增进感情的交流和友谊的发展。到了一定程度,还可以鼓起勇气,再次发出爱情的信息,或许会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转机。

青年人选择自己的恋爱对象,往往会考虑到各种各样的因素,如对方的思想、品德、文化、技术、性格、风度、相貌、健康、经济条件和家庭状况等等。如果对方对其中的某几项要求很高,你的基本条件与之有较大的距离,他才加以拒绝的,那么应该作罢,收线转移。要以理智战胜感情,不必再去单相思。而且还应“经一事,长一智”,在今后选择恋爱对象时,尽可能找与自己志趣相投,性格相合,条件相仿的同志,不要贸然行事。

求爱遭到冷遇,不见得全是坏事。或许对方已意识到你与他之间性格不合,志趣迥异,与其勉强建立恋爱关系,也不会有好结果,倒不如省下这份时间和精力,另作选择;有的男青年则单一地追求女性的外表美,在这种基础上是不可能建立起牢固的爱情大厦的,还不如不去破土动工的好。

强扭的瓜不甜

青年人总是希望在自己恋爱的道路上充满阳光,但不是所有人都能享受到这样的幸福。在现实生活中,不乏这类令人不快的事件,当你依然对他敞开胸怀一片痴情,憧憬着比翼双飞的一天,他却冰冷地关闭了心灵的大门,提出了终止恋爱关系的无情决定。遇到了这样的人生课题,该怎样作答呢?是接受现实,痛痛快快地与他分手,还是不肯罢休,坚持一厢情愿的恋爱。

要正确地处理这个问题,首先得弄清楚对方提出结束恋爱关系的真正原因。无风不会起浪,或许经过一段时间的书信往来和频频交往,他已渐渐发现,你们彼此之间在志趣、性格和其他方面,都难以契合,不具备结成终身伴侣的基础和条件。而你却一味沉浸在单方面的感情陶醉之中,丝毫没有觉察到这些微妙的变化。恋爱是男女双方的事情。恋爱的过程本来就是互相了解,进而培养和深化感情的过程。如果双方都觉得情投意合,在思想、感情、志趣等各方面能够引起共鸣,爱情的小舟自然会乘风破浪,驶向成功的彼岸。如果有一方确认感情不和,不愿再维持下去,这也是正当和合理的。谈恋爱作为相互间的感情能否发展为爱情的审度,本来就意味着成与不成两种可能性。爱情首先是精神的结合,显然来不得半点强求,强扭的瓜肯定不甜。对方明明再也无意于你,而你却扯不断地单相思,甚至不惜低三下四,苦苦哀求。这不是成了人格的自贱吗?还有什么甜蜜可言!有人作过生动的比喻:强行撮合的姻缘,它好像一副生锈的锁链,随时都有可能断裂。

有的恋人突然提出告吹,或许是因为他得道升天,地位和条件发生了有利的变化,觉得身价比你高了一等;有的或许是因为你遇到了不幸的灾祸,地位、条件、健康都不如往昔,失去了原来的吸引力;有的则或许是他见异思迁,感情已转移到第三者身上。在这类情况下的分手,固然令人愤怒和不平。然而冷静一想,完全可以泰然处之,甚至可以说是值得庆幸的。说明你过去的眼光有问题,看错了人。与这样的人结合在一起,是不会有长久幸福的。好在他暴露得早,还没有达到难以收拾的地步,趁早分手,有什么值得留恋的。

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排斥,有的恋人提出终止恋爱关系,是由于双方在一些细小问题上发生了口角和矛盾,或者是出于某种误会,意气用事。假如果真如此,不妨等对方冷静下来,通过亲朋好友做点解释和协调工作,也可以由你直接上门,作点必要的说明和自我批评。让爱情的小舟,尽快冲破险境。

“爱情是不可以强求的”,这是它的基本属性之一。在爱情的道路上出现波折,甚至不得不斩断情丝,当然是十分痛苦的,但我们也不必过多地迁怒于对方,影响你的情绪,损耗你的精力。应当有宽阔的胸襟和气度,完全可以做到像莎士比亚所说的那样:“当爱情的浪涛被推翻以后,我们应当友好地分手,说一声‘再见’。”

怎样选择男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