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世界经典散文集(散文书系)
7193500000002

第2章 海明威(美)

作者简介

本书选取了世界经典散文,如蒙田的《热爱生命》、川端康成的《我的伊豆》、《花未眠》,纪伯伦的《笑与泪》、高尔基的《鹰之歌》、加缪的《西西弗斯的神话》等,这些都是文学史以及思想哲学史上的经典名作。这些散文是大文学家、大思想家们哲理玄思的精华所在,是他们思想足迹的重要体现。每篇散文之后有鉴赏,帮助读者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

厄尼斯特·海明威(1899-1961年),美国著名作家,曾于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他那简约有力的文体和多种现代派手法的出色运用,在美国文学史曾引起过一场“文学革命”,许多欧美作家都明显受到了他的影响。海明威的代表作有中篇小说《老人与海》,以及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等。

真实的高贵

风平浪静的大海上,每个人都是领航员。

但是,只有阳光而无阴影,只有欢乐而无痛苦,那就不是人生。以最幸福的人的人生为例——它是一团纠缠在一起的麻线。丧亲之痛和幸福祝愿彼此相接,使我们一会儿伤心,一会儿高兴,甚至死亡本身也会使生命更加可亲。在人生的清醒时刻,在哀痛和伤心的阴影之下,人们与真实的自我最接近。

在人生或者职业的各种事务中,性格的作用比智力大得多,头脑的作用不如心情,天资不如由判断力所节制着的自制、耐心和规律。

我始终相信,内心生活得更严肃的人,也会在外表上生活得更朴素。在一个奢华浪费的年代,我希望能向世界表明,人类真正需要的东西是非常之微少的。

悔恨自己的错误,而且力求不再重蹈覆辙,这才是真正的悔悟。优于别人,并不高贵,真正的高贵应该是优于过去的自己。

名篇鉴赏

对于一个人来说,最真实的高贵是什么?在《真实的高贵》这篇富含哲思的散文中,文学大师海明威以隽永的语言为我们做了诠释。

在作者看来,人的生活不可能永远都是风平浪静的,而是交织着欢乐与痛苦,他甚至觉得:“在人生的清醒时刻,在哀痛和伤心的阴影之下,人们与真实的自我最接近。”这是作者在阅尽人世悲欢之后,对人生的一种顿悟。

谈到人类的需要,作者清晰地表明了自己的看法和态度:一个“内心生活更严肃的人,也会在外表上生活得更朴素”,而在一个“奢华浪费的年代”,实际上,“人类真正需要的东西是非常之微少的”。这样的话语富含哲理、隽永深刻,犹如一把锋利的宝剑,直刺人类的“虚荣”和“贪婪”。

既然幸福和欢乐非人生之目的,而奢靡与浮华也非人类之所需,那么人应该追求什么呢?作者在文章的最后写道:“悔恨自己的错误,而且力求不再重蹈覆辙,这才是真正的悔悟。优于别人,并不高贵,真正的高贵应该是优于过去的自己。”卒章显志,将本文所要论述的主旨清晰地呈现在了读者面前:超越自我,优于过去的自己,才是人最应该追求的东西,也是人之为人的高贵之处!

诚然,对于平凡的我们来说,努力超越过去的自己不失为人生的一种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