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说话演讲好口才
7192400000010

第10章 创造语言的“强磁场”(2)

可是有许多人对他们业务以外的某种事情更有兴趣。通常一个人所做的工作,不是出于自愿,而是为了谋生。但在业余时间他所关心的事情,则是他自己所选择的。换句话说,他最感兴趣的事情是办公室之外的事情。因此,从业务之外的事物上与某人接近,比在业务上与他联系更容易,更有效果。

一般人都希望与自己相处的人有许多不同的兴趣,有的他特别喜欢,有的会比较淡泊。如果可能的话,你应尽量找出他们最感兴趣的事,然后再从这方面去接近他。倘若没有机会,或者这种机会不容易得到,那么也该尽可能地去选择他最大的兴趣供你利用,主要的目的是要使他对你发生兴趣。

欲与别人的特殊兴趣建立一种特殊关系,必须把你的真实的兴趣表现出来。单单说一句很感兴趣的话是不够的,在对方的询问下,你不能掩饰你真正的兴趣,免得弄巧成拙。

问题在于你怎么能使他人了解你对某件事情的确和他有同样的兴趣。因此,你必须对这题目具有相当的知识,足以证明你是有过相当研究的。越是值得接近的人。你就越应该努力对他所感兴趣的事情作进一步的了解,使你能够应付他,使他乐意提供你所想知道的事情。

就像幼儿园的教师有许多办法去哄小朋友,把一群哭哭闹闹的小孩训练得高高兴兴。这当然有她们成功的门道,其原因是由于她们能放弃自己的个性去迎合小朋友的兴趣和思想。

这种做法纯粹是出于热诚,而热诚永远是应酬成功的因素,当你的内心充满热诚时,你向别人提出的将不是一个令人难堪的问题,而是别人乐于回答,或者是他所熟悉的问题。

你知道某人去过美国,如果你向他问及美国的事情,他一定会非常高兴或滔滔不绝地讲到美国的许多事情,即使你的目的只不过想问问有关美国入境的手续,而他会连带告诉你纽约帝国大厦的电梯快到什么程度。

专家们给出实现和他人兴趣一致的三个步骤:

(1)找出别人感兴趣的事物;

(2)对他感兴趣的题目应该先获得若干知识;

(3)对他表示出你对那些事物确实感兴趣。

说话意见不合时

有些人喜欢抬杠,搭上话就针锋相对,无论别人说什么,他总要加以反驳。其实,他自己一点观念也没有,当你说“是”时,他一定要说“否”,到你说“否”的时候,他又说“是”了。这是一种极坏的习惯,事事要占上风。

即使你真的比别人见识多,也不应该以这种态度去和别人说话。这种谈话方式简直不为别人留一点余地,好像要把对方逼得无路可走才心满意足,相信你并没有想到这一层,但实际上你却这样做了。这种不良习惯使你自绝于朋友和同事,没有人。愿意给你提意见或建议,更不敢向你提一点忠告。你本来是一个很好的人,但是,不幸染上了这种习惯,朋友和同事们都离你而去。

惟一改善的方法是养成尊重别人的习惯。首先你要明白,在日常谈论当中,你的意见未必都是正确的,而别人的意见也未必就是错误的。把对方的意见综合起来,你至少有一半是对的。那么,你为什么每次都要反驳别人呢?

别人和你谈话,他根本没有准备请你说教。大家说说笑笑罢了。你若要硬做聪明,拿出更高超的见解(即使确是高超的见解),对方也绝不会乐意接受的。

当你的同事向你提出建议时,你若不能立刻表示赞同,起码要表示可以考虑,不可马上反驳。假如你的朋友和你谈天,那你更应注意,太多的执拗能把有趣的生活变得枯燥乏味。

因此,你千万要谦虚一些,随时考虑别人的意见,不要值一个固执的人,让人们都觉得你是一个可以交谈的人。

当你听到别人的意见和你一样时,你要立刻表示赞同,不要以为这样做会被人认为你是随声附和,因而就不吭声了。不吭声,虽然不会被人误解为随声附和,但也容易使人认为你并不同意。同样地,当你听到别人的意见和你不一致时,也要立刻表示你什么地方不同意,为什么不同意,不要以为这样做会伤害彼此的感情而不吭声。

人们的谈话经常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想知道别人对某件事的看法是否和自己相同,如果双方意见一致,你就会感到一种同情的安慰,如果发现双方的意见有差异,你会感到这是一种刺激。

我们常常看到许多人因为表示与人不同的意见而得罪了朋友。因此,有许多人和许多书总是劝人们不要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其实,这种做法是很片面、‘很肤浅的,而且也是不诚实的表现。无论是一个人多么爱面子,除了极少数、极愚蠢、极狂妄的人以外,几乎每一个人都喜欢拥有忠实的朋友。不信你就试一试,如果你认识一个人,对他说的每一句话都随声附和,不说一个“不”字,也许第一次见面他很喜欢你,但是,不久以后他就会觉得你是一个圆滑的人。到处都做随声附和的应声虫,是没有人会看得起的。

那么,与别人意见不合时,我们究竟该如何表态呢?首先。你要明白一个事实,如果细心观察社会和人生,你应该发现:只要方法得体,向别人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有时还会受欢迎。

你必须明白,得罪人的不是你的意见,而是你对别人的态度。

你要遵守一个原则:在你表达意见的时候,要假定自己的意见也可能有错误,不要强迫别人立即同意你的意见,要给人充分的时间来考虑你的意见,而且既不言听计从,也不固执武断。一方面老老实实地说出自己真正的看法;另一方面,又诚诚恳恳地尊重别人的意见,这样才是理想的交谈方式。

我们常常看见人们谈话,谈着谈着就争执起来了。他们争论的不外是一些极其微小的事情,他们的观点大体上一致,但是,他们都以为对方完全站在自己的对立面,弄得大家都非常不愉快。这是一种最常见的悲剧,可是谁也无法制止。

造成这种悲剧的主要原因,是在表示不同意之前,忘记说或者以为不必先说同意的部分。

人们常常昕了对方的长篇大论之后,发现其中有一部分与自己的看法不同,于是立即提出异议,而对方一听这话,以为自己的意见完全被否定了,当然不高兴。

在这样的场合,一定要记住,先说明你赞同的方面,然后再说明在某一点上你有不同的意见,这样,对方就很容易接受你的观点。

无论你的意见和对方的意见距离有多大、分歧多么严重,只要你不表现出绝对不可商量的态度就行了。相反,我们要表现出一切都可以商量,并且使对方相信,无论有多大分歧,大家都可以得到比较一致的看法。

如果你是一个善于谈话的人,你一定要小心翼翼,不要使谈话陷入僵局,只要谈话之门没有关上,那就永远不愁无话可说。

朋友间沟通的技巧

培根说过:“如果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如果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的忧愁将会被分掉一半。”

即使是要好而又无需做作的朋友之间,在交谈中也还是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这样,友谊之花将长开不败。

1.朋友间少讲客套话

假若你到一个朋友家里;你的朋友对你异常客气,你每说一句话,他只有“惟惟”而答,每和你说话时,总是满口客套,惟恐你不高兴,惟恐开罪于你。如此一来。你一定觉得如针芒刺背。坐立不安。

这情形你经历过吗?你如此对待过你的朋友吗?

虽然是客气,但这客气显然是给人痛苦的。开始会面时的几句客气话倒不成问题,若继续说个不停就太不妥当了。谈话的目的在于沟通双方的情感,增加双方的兴趣。而客气话,则恰恰是横阻在双方中间的墙,如果不把这堵墙搬走,人们只能隔着墙,做极简单的敷衍酬答而已。

朋友初次会面,略谈客套后,第二次、第三次的见面就应竭力少用。那些“阁下”、“府上”等名词,如果一直用下去,真挚的友谊必无法建立。

客气话是表示你的恭敬或感激,不是用来敷衍朋友的。所以要适可而止,多用就流于迂腐、流于浮滑、流于虚伪。有人替你做一点小小的事情,譬如倒一杯茶吧,你说“谢谢”,也就够

要是在特殊的情形下,那么最多说“对不起,这事情要麻烦你”,也就很够了。但是有些人却要说“呵,谢谢你,真对不起,我不该拿这些小事情麻烦你,真使我觉得难过,实在太感激了……”等一大串,你在旁边听见也会觉得不舒服的。

说客气话的时候要充满真诚,像背熟了的成语似的、流水般泻出来的客气话,最易使人讨厌。说时态度更要温雅,不可现出急促紧张的状态。还有,说话时要保持身体的均衡,过度的打躬作揖:摇头作态来帮助你说客气话,并不是二个“雅观”的动作。

把平时对朋友太客气的说话略改为坦率一点,你一定可以享受到友谊之乐。对平时你从来不会表示客气的人们稍微说话客气一点,如家中的仆人、你的孩子、商店的伙计、计程车司机等,你一定会收到意外的好处。

2.朋友面前不自大

爱自我夸大的人是找不到好朋友的,因为他自视甚高,不大理会别人的意见,只会自己吹牛。他一心只想找那些奉承和听从他的朋友。人们对这种人是敬而远之、惟恐避之不及。这种人如果让他做生意,他觉得没有人比得上他;如果他是艺术家,他就以为自己是一代大师。凡是有修养的人,必定不会随便说及自己,更不会夸张自己,他自己很明白,个人的事业行为在旁人看来是清清楚楚的,没必要自己去说。

千万不要故意地与人为难,有的人专门喜欢表示自己和别人的意见不同。如果你说这是黑的,他就硬说这是白的,但是,如果下一次你说这是白的,他就反过来说它是黑的,这种处处故意表示自己与别人看法不同的人,和处处随声附和的人一样都是不老实的,被人看不起,甚至被人们憎恶,是不忠实的朋友。说话是帮助你待人处世的一种方法,说话的本身,并不是我们的目的,没有人愿意作一个口才很好而到处不受人欢迎的人,不要为了要表现你的说话口才,而到处逞能,惹人憎恨,口才一定要正确而灵活地表现,而不是为了自吹自擂,借以宣扬自己。

听了对方说话之后,发现其中有一点与自己的意见不同,立刻就提出异议,而对方一听就也立刻以为自己的意见全被否定了,这当然是一件严重的事情。在这种场合,我们_定要记得预先说明哪一点或者哪几方面,自己是完全同意了,然后指出自己与对方意见不同的那一方面。这样,对方很容易地接受你的批评或修正,因为,他知道双方对于主要的部分其意见是完全一致的,你所不同意的地方是对次要方面的意见。这样做,对方才体会到这是老实的表现,是真诚而又实在的,并没有做违心之事。

不要抹煞朋友的一切意见,在做法上也要这样做,如果抹杀了朋友萨一切,别人的好处一点也不承认,这样,谈话就可能不融洽,要再继续谈下去也有困难。无论你的意见和对方的意见距离有多远、冲突得多么厉害,我们都要表现出一切可以商量的胸怀,并且相信无论怎样艰难,大家都可以得到比较接近的看法,使双方不致造成僵局。

3.诚心地赞美朋友

对朋友发出一番赞美之辞,不仅是加深友谊的成功秘诀,同时也能唤醒朋友的潜在力量,提起朋友的自尊心,帮他从艰难困苦中超越出来。现实生活中需要赞美的场合很多,赞美对自己、对他人的影响都是积极的。赞美使对方感到愉快,自己也心境开朗。遗憾的是,人们对于司空见惯的事太不注意,没有意识到他们的需要,更没有意识到你的一番赞美之辞,能满足这种需要的心理,从而又不费吹灰之力得到这个人的信赖与友情。

莎士比亚说过:“我们得到的赞扬就是我们的工薪。”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个人都是别人“工薪”的支付者。你也应该慷慨地把这种“工薪”支付给你的朋友。我们平时听到的最多的牢骚是什么?不是“太累了”或“太苦了”,而是“干了这么多,谁也没有说个好字”。这类似的牢骚很能说明一个问题,即人们需要得到“工薪”,而应付“工薪”的人又太吝啬了。

有人说,赞扬是一笔投资,只需片刻的思索就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报酬,这话有些道理,但似乎又含有太多的实用主义的味道。赞扬不应该仅仅为了报酬,它还是沟通情感、表示理解的方式,如同微笑一样,它是照在人们心灵上的阳光。马克·吐温说:“靠一句美好的赞扬我们能多活上两个月。”

让朋友表现得比你更优越

安德鲁·卡内基是美国的钢铁大王,他白手起家,既无资本,又无钢铁专业知识和技术,却成为举世闻名的钢铁巨子,这当中充满着神奇的色彩,使许多人迷惑不解。

有一位记者好不容易才令卡内基接受采访,他迫不及待地劈头问:“您的钢铁事业成就是公认的,您一定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炼钢专家吧?”

卡内基哈哈大笑地回答:“记者先生,您错了,炼钢学识比我强的,光是我们公司,就有两百多位呢!”

记者诧异道:“那为什么您是钢铁大王?您有什么特殊的本领?”

卡内基说:“因为我知道如何鼓励他们,使他们能发挥所长为公司效力。”

确实,卡内基创办的钢铁业是靠其一套有效发挥员工所长的办法取得发展的:卡内基的钢铁厂因产量上不去,效益甚差。卡内基果断地以一百万美元年薪,聘请查理·斯瓦伯为其钢铁厂的总裁。

斯瓦伯走马上任后,鼓励日夜班工人进行竞赛,这座工厂的生产情况迅速得到改善,产量大大提高,卡内基也从此逐步走向钢铁大王的宝座了。

可见,卡内基是十分聪明的,如果他自命是最伟大的炼钢专家,那么,至少会导致一些水平与其不相上下的专家不肯为其效力,即使是斯瓦伯这样的管理专家,也不会被看重使用,而人们也不会如此敬仰卡内基了。法国哲学家罗西法古说:“如果你要得到仇人,就表现得比你的朋友优越吧;如果你要得到朋友,就要让你的朋友表现得比你优越。”

为什么这句话是事实?因为当我们的朋友表现得比我们优越时,他们就有了一种重要人物的感觉,但是当我们表现得比他还优越,他们就会产生一种自卑感,造成羡慕和嫉妒。

纽约市中区人事局以前最得人缘的工作介绍顾问是亨丽塔,但是过去的情形并不是这样。在她初到人事局的头几个月当中,亨丽塔在她的同事之中连一个朋友都没有。为什么呢?因为每天她都使劲吹嘘她在工作介绍方面的成绩、她新开的存款户头以及她所做的每一件事情。

“我工作做得不错,并且深以为傲,”亨丽塔对拿破仑·希尔说,“但是我的同事不但不分享我的成就,而且还极不高兴。我渴望这些人能够喜欢我,我真的很希望他们成为我的朋友。在听了你提出来的一些建议后,我开始少谈我自己而多听同事说话。他们也有很多事情要吹嘘,把他们的成就告诉我,比听我吹嘘更令他们兴奋。现在当我们有时间在一起闲聊的时候,我就请他们把他们的欢乐告诉我,好让我分享,而只在他们问我的时候我才说一下我自己的成就。”

苏格拉底也在雅典一再地告诫他的门徒:“你只知道一件事,就是你一无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