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女性更年期保健
7191800000023

第23章 更年期妇女有哪些表现?(9)

子宫内膜癌又叫宫体癌,是发生在子宫内膜的癌瘤。它的发病数,在女性生殖器癌瘤中仅次于宫颈癌,而且近20年来日益和宫颈癌接近,从而和宫颈癌、卵巢癌一起并列为妇科三大癌瘤。但宫体癌和宫颈癌并非仅仅是发生部位的不同,其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预后都不一样,不能含糊其辞地统称为“子宫癌”。那么哪些更年期妇女易患子宫内膜癌呢?

首先:子宫内膜癌多发生于晚婚、晚育、不育、少育或独身的妇女,生育能力一般比较低。主要是由于持续雌激素的作用,缺乏孕激素的对抗与调解,引起子宫内膜增生和病变;另外,绝经后延和晚绝经的更年期妇女易患子宫内膜癌。研究发现52岁或52岁以后绝经者患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比49岁以前绝经者增加24倍。

其次:更年期妇女,患高血压、糖尿病、肥胖时也易患子宫内膜癌。多年来即有人注意到内膜癌常与肥胖一高血压一糖尿病同时存在,称为子宫内膜癌的三联征或子宫内膜癌综合征。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垂体功能紊乱造成了代谢异常并导致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另外,胖人体内的脂肪有储存雌激素的功能,从而加强其对子宫内膜的作用,最终导致癌的发生。还有患功能性卵巢肿瘤和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更年期妇女也易患子宫内膜癌。

最后,家族中有息癌症史的更年期妇女易患子宫内膜癌,特别是有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和乳腺癌家族史者,更易患子宫内膜癌。另外经济生活优裕者、高脂肪饮食者也要引起注意。

子宫内膜癌是多见于老年妇女的肿瘤,它发展慢,治疗效果好,预后好。所以,有上述情况的更年期妇女,必须引起高度警惕。

子宫内膜癌的致病因素有哪些

子宫内膜癌的发病与雌激素的长期刺激有关。首先是内源性雌激素,它的主要来源有:①来自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子宫内膜癌常与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多囊卵巢综合征、功能性卵巢肿瘤等合并存在。无排卵性功血由于大多数患者无排卵,因而子宫内膜持续受雌激素的作用,而无孕酮对抗,也缺少周期性分泌期的转化,所以长期处于增生状态,故易发生子宫内膜癌。多囊卵巢综合征由于患者的卵巢滤泡持续生长,但不能成熟而达到排卵,因此体内雌激素维持在较高水平;而患者体内雄激素水平亦增高,而且雄激素可转化为雌酮,由于长期雌激素水平高而又无孕酮对抗,易导致子宫内膜癌。卵巢功能性肿瘤亦能分泌雌激素,导致子宫内膜癌的发生。②来自性腺外的雌激素:绝经后妇女卵巢功能虽已衰竭,但体内仍然有雌激素,这是肾上腺分泌雄烯二酮经芳香化而产生的雌酮,体内雌酮增加,容易导致子宫内膜癌的发生。还有外源性雌激素,它是指替代疗法时使用的雌激素。临床上单独应用外源性雌激素而不与孕激素合用会增加子宫内膜癌发生的危险,随着使用雌激素剂量的增加和使用时间的延长,危险性亦随之增加。长期以来,公认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可能与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有关。妇女长期无排卵,雌激素持续作用于子宫内膜,导致一系列不同程度的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从正常子宫内膜发展为腺囊型、腺瘤型及不典型增生过长。现已证实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与腺囊型增生过长关系不大,但与腺瘤型及不典型增生过长有关,尤其是与后者关系更密切。另外,子宫内膜癌易发生在肥胖、高血压、糖尿病、未婚、少育的妇女,认为这些因素是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称为宫体癌综合征。绝经后延的妇女发生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增加4倍。内膜癌患者的绝经年龄比一般妇女平均晚6年。并且子宫内膜癌患者都有一定的家族遗传史。所以,如果有上述情况,要引起重视,千万不能疏忽大意,以免延误子宫内膜癌的治疗。

子宫内膜癌有哪些表现

子宫内膜癌有以下表现:

首先由于病变发生在子宫内膜,所以各种类型的子宫出血是本病最突出的症状。而由于50%~70%的患者发病在绝经以后,所以绝经后出血就成为患者最主要的主诉之一。这种出血并无规律可循,时多时少,时有时无。对于没有绝经的患者则表现为不规则出血或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如年过40岁有不规则阴道出血,虽然经过激素治疗仍不能止血,或一度止血后又复出血;虽然年龄较轻,但有长期的子宫出血历史和患有不孕症,均有可能是子宫内膜癌的表现。其次阴道持续有不正常的分泌物,如血性白带,或者有水一样的白带,有时可有恶臭。最后,有的患者还可表现为疼痛。少数病人可以有一种下腹疼痛感觉,这可能和病变较大突入宫腔引起宫腔痉挛有关;如果病变发生在子宫下段或侵及颈管时,可能因引流不畅,形成官腔积血或积脓,而发生疼痛;晚期患者,由于肿瘤压迫神经丛,可引起持续下腹部、腰骶部疼痛和腿疼。盆腔检查和B型超声检查可发现子宫增大。有的患者子宫增大并不明显。

出现这些临床表现后,要确诊子宫内膜癌,就必须依靠子宫内膜的活检,就是取一点内膜或通过分段诊断性刮宫将刮下的内膜进行病理学检查。

子宫内膜癌生长慢,转移晚,其主要症状子宫出血显著,所以治疗效果比较好。经过治疗,有60%~70%能生存5年以上,列为妇科恶性肿瘤中预后较好的一种。

与任何肿瘤一样,子宫内膜癌越是晚期,治疗效果越差,所以更年期的妇女,对于一些危险信号比如异常的阴道出血、排液等要保持警惕,不可出现了症状仍迟迟不就医,有的甚至拖延半年、一年之久,结果坐失治疗的良机。

子宫内膜癌的治疗原则基本上以手术为主,根据情况可作全子宫切除或扩大性全子宫切除。单纯的放射治疗比不上手术的效果好。但手术和放射治疗各有优缺点,手术虽可以全部切除肿瘤,操作本身却有引起瘤组织扩散的危险;放射治疗虽不能全部消灭肿瘤,却可使瘤细胞活力降低,起到预防和制止扩散的作用。两种治疗相辅相成,取长补短,因此一般都选择在术前或术后合并放射治疗,使治疗效果更加满意。用来治疗子宫内膜癌的药物主要是孕激素类药物。因为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与雌激素刺激造成内膜增生有一定关系,而孕激素可以使增生的内膜转化,因此可以治疗内膜癌。一般用药4~6周即能显效,尤其是晚期已有转移的病人,用药后约有30%~50%可以收到肿瘤缩小、症状减轻的效果。

总之,子宫内膜癌发展缓慢,三分之二的病人还是早期患者,其中大多数只要切除子宫就能获得治愈。但和其他肿瘤一样,子宫内膜癌目前也没有行之有效的预防办法。更年期的妇女如有出血,又合并肥胖、高血压、糖尿病时,必须高度警惕。

哪些情况下更年期妇女

阴道出血需进行诊断性刮宫

阴道出血是妇女疾病最为常见的症状,值得提出的是,阴道的出血不仅来自阴道本身,由于阴道是连接内外生殖器官的管道,所以子宫腔、子宫颈的出血也要通过阴道排出体外。实际上,阴道出血绝大多数是子宫出血,不过一时分不清出血的来源,故称之为阴道出血而已;还可以是处女膜、外阴的出血,总之不论其源自何处,除正常月经之外的阴道出血都是不正常的,一般均笼统地称为“阴道出血”。

引起不正常阴道出血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六类:

1.肿瘤引起的出血:肿瘤引起的出血最为严重,从外阴、阴道到子宫、卵巢及输卵管,各种癌瘤都可以引起出血。良性肿瘤主要是子宫肌瘤和子宫内膜息肉,主要表现为月经量过多或经期延长;恶性肿瘤却可以从一开始仅仅是血性白带、性交后出血和周期不规则的阴道出血以及停经后阴道出血或绝经多年后阴道出血,到晚期无任何周期可辨的长期持续阴道出血,阵发性阴道排出血水或难以制止的大出血,还可带有恶臭。

2.女性生殖道炎症引起的出血:女性生殖道炎症是妇科常见病,也常并发出血。最常见的是宫颈糜烂与宫颈息肉,主要表现为性交后出血。各种阴道炎、子宫内膜炎也是阴道出血的常见原因,尤其是老年性阴道炎和滴虫性阴道炎,均引起点滴出血。

3.创伤、药物、异物引起的阴道出血:创伤、药物、异物也可以引起阴道出血。生殖道创伤如外阴、阴道骑跨伤,性交所致处女膜或阴道损伤。它的出血特点是量较多,色鲜红,一般性交后的出血多来自宫颈,排除宫颈糜烂和宫颈息肉以外,首先应该警惕宫颈癌。放置宫内节育器可以导致经量增多以及经前或经后点滴出血或阴道极少量褐红色血性分泌物;使用雌激素或孕激素不当也可引起不规则子宫出血。

4.卵巢内分泌功能失调引起的阴道出血:此种出血较多见,血液均来自子宫。在青春期和更年期常发生功能性子宫出血,因为这两个时期的卵巢功能都不稳定。主要表现为经量增多,周期不规则的阴道出血,停经后阴道出血。绝经后的出血首先考虑肿瘤,尤其是恶性肿瘤,只有极少数是卵巢内分泌紊乱所引起的。

5.与妊娠有关的子宫出血:表现为停经后阴道出血,发生于更年期妇女多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以及生殖道恶性肿瘤,其中包括侵蚀性葡萄胎和绒癌。

6.与全身内科疾病有关的子宫出血:此种出血常被妇科医师所忽视。血液病、肝病、肾病、维生素缺乏、贫血等都可以引起子宫出血,凡遇阴道出血的病人千万别忘了全身检查。

总之,凡是有上述阴道出血表现的,特别是周期不规则的阴道出血,发生在更年期妇女的停经后阴道出血及绝经多年后不规则阴道出血、血性分泌物、血性白带或阴道持续流水者,还有性交后出血都应该行分段诊断性刮宫。这里的分段诊断性刮宫(分段诊刮)就是将宫颈、宫腔分别依次进行搔刮,刮出物固定后切片并染色,经过病理检查来明确病变性质,来诊断和鉴别子宫内膜及颈管病变,间接了解卵巢功能,确定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类型,及早发现癌前病变。另外诊断性刮宫还能起到止血的治疗作用。

因此,欲达止血的目的,先要明确出血的原因,经过分段诊断性刮宫,一般都可明确诊断;少数情况下,一时弄不清出血原因,有时需要一面治疗,一面观察,在治疗过程中得出正确结论。只要明确诊断。才能正确治疗。观察过程中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否则贻误病情,将后悔不及。

为什么宫腔刮出物一定要送病理检查

许多疾病都需要做诊断性刮宫,凡是月经不调者;绝经前后有不规则阴道出血,尤其是用了内分泌治疗仍不能按期止血者;绝经后有血性分泌物、血性白带或阴道持续流水者;停经后有阴道出血者都应该行诊断性刮宫。诊断性刮宫(诊刮)就是将宫腔进行搔刮,刮出物固定后切片并染色,经过病理检查来明确病变性质,所以宫腔刮出物一定要送病理检查。

宫腔刮出物送病理检查可以帮助我们诊断和鉴别子宫内膜病变及颈管病变,如: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结核、子宫内膜癌及宫颈管腺癌、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炎及慢性宫颈内膜炎等;间接了解卵巢功能,如功能性子宫出血时了解出血的类型和有无排卵;证实是否不全流产,是宫内孕、宫外孕还是葡萄胎。对于不孕症患者通过诊刮,宫腔刮出物送病理检查,可以了解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有无排卵以及黄体功能。了解子宫内膜病变,如子宫内膜结核等,这对诊治不孕很有帮助,若因不孕,一般在来月经的12~24小时内做诊刮。或是诊断为功血却不能用内分泌治疗控制时,应刮宫除外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有时候诊刮还能起到止血的治疗作用。

让我们看一个例子,一位有停经史的妇女诊断为早孕行人流术,术中未刮出胚胎,也未将宫腔刮出物送病理检查,亦没有将情况告诉病人,其结果导致患者发生宫外孕破裂急症人院。此例说明宫腔刮出物送病理检查的重要性,如果不是宫内孕,有可能是宫外孕,要引起重视。它提醒临床妇产科医师在行诊刮时,一定要将官腔刮出物送病理检查。

为什么中老年妇女发胖不一定是发福

大多数中老年妇女都很容易发胖,但这并不一定是发福,有可能是盆腹腔长了“瘤子”。因为胖人和中老年人都容易患肿瘤。其原因如下:人在肥胖状态下,累积的脂肪替代了葡萄糖,成为体内一种主要而经常的“燃烧”原料,而脂肪在“燃烧”过程中可形成一种中间产物,这是合成胆固醇的原料。胆固醇过多可使细胞加速分裂,形成新细胞,在此过程中,细胞发生突变的机会大大增加,癌症的发生率也就随之增高。而且血液中脂肪酸积聚过多,还可影响胆固醇和胰岛素的代谢,对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抑制效应,从而使抗癌能力下降。癌细胞产生的机会增多以及抵抗癌细胞生成的免疫能力的下降是中老年人容易发生肿瘤的原因。

盆腹腔长了“瘤子”以后,瘤子逐渐长大,肚子也就不断增大。肿瘤有可能是子宫肌瘤,也可能是卵巢肿瘤,还有的合并腹水,肚子也显得很大。由于临床症状不是很明显,所以这种现象常常被病人以为自己“发福”而被忽视。其实,只要我们细心留意一下,还是能及早发现就诊的。当肿瘤慢慢长大时,患者迟早会有不舒服的感觉。肿瘤长大后本身有一定的重量,受到体位的改变(比如突然站起)及肠管蠕动的影响,肿瘤就会在盆腔里移动位置。有的瘤子形如带蒂的水果,蒂越长,瘤子的活动度越大。而瘤子移动时牵扯其蒂或者韧带,就会使病人下腹部不舒服或有下坠感。当瘤子继续长大,达到相当大小时或合并有腹水时,病人可以感到腹胀或可以自己摸到瘤子。瘤子压迫膀胱,可以使人尿意频数;压迫直肠,可发生大便困难,如果还不引起重视,及时就医,任其生长下去,可以像怀胎十月一样充满了整个腹腔,并且会产生各种压迫症状,如呼吸困难、消化不良、下肢浮肿等。

盆腹腔长了“瘤子”,重要的是早期发现,除了定期的妇科检查和B超检查外,学会自己摸肚子也是发现肿瘤的一个很好的手段。因为事实上不少病人都是自己发现包块来就诊的,而这时她们并没有其他的不适。清晨醒来,是摸肚子的最好时机。这时尚未解小便,充盈的膀胱可以将盆腔包块往上顶入腹腔,所以摸得更为清楚。触摸时,平躺在床上,两腿屈起以使腹部放松,两手五指并拢,以第2、3、4三指逐渐压向腹部深处,触摸有没有包块。希望每个妇女都养成经常自己摸摸腹部的好习惯,不要自以为腹部肥胖是发福,而忽略了肿瘤的存在。如果及早发现肿瘤,及早就医,就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腹胀、食欲差一定是消化不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