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少女生活宝典
7191700000004

第4章 认识女性的身体构造(3)

身体最急需的是氧气——缺乏氧气,人会在数分钟内死亡。成年人每天吸入12,000公升空气,以获取身体所需的2,400公升氧气。呼吸时,所吸入的空气必须经过加温、过滤和加湿后进入肺内。呼吸过程中涉及的气体不只是氧气,还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体细胞利用氧气燃烧能量后产生的。肺吸入氧气的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结构

呼吸系统包括与呼吸有关的所有组织,从鼻腔到喉到气管到肺和横膈膜。

呼吸系统

a鼻窦b气管c支气管d细支气管

e横膈膜f会厌g喉h咽

i鼻孔j肺k肺泡(位于细支气管末梢)

呼吸

呼吸时,肺和胸很像一个风箱,扩张后吸入空气,放松后排出气体。肺下方有个强有力的肌肉薄片——横膈膜,收缩时横膈膜变平向下,同时肋骨间的肌肉收缩上拉。这些同时进行的运动增加了胸腔容量,吸入空气。横膈膜放松时上移。减少了肺内空间,排出肺内空气。

呼吸由脑内感受器控制,感受器监控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然后向呼吸肌发送神经信号。

呼吸过程

1吸入

a胸腔向上向外拉伸b横膈膜收缩变平

2呼出

a胸腔下沉b横膈膜放松,呈穹形

从鼻到肺

空气在鼻腔和咽处加温。加温后,经会厌和声带进入气管。

鼻腔可以有效过滤吸入的空气,鼻腔内有一层特殊的膜,长有微小的毛发状纤毛。这层膜同时排出黏液,粘住进入鼻腔的灰尘和其他颗粒,并由纤毛摆动将灰尘和颗粒物推入鼻腔后和咽喉内。扁桃腺和增殖体的作用是对由呼吸管道侵入的微生物作出反应,产生抗体,对抗感染。儿童的免疫系统是逐渐建立的,这些组织体相对较大,表明组织非常活跃。童年后期,扁桃腺和增殖体收缩,这是因为它们的作用不再重要。

同鼻腔一样,气管内也有一层粘住灰尘和其他刺激性颗粒物的黏膜。粘有这些物质的黏液向上运行,远离肺,然后咳出。

胸腔深处,气管分为两个支气管,各通向两肺,然后在肺内又分为广泛的越来越小的细支气管。吸入的空气到达的终点是称作肺泡的微小的多叶腔室。在肺泡内血液和空气穿过富含血液的薄膜进行交换。二氧化碳进入空气中被呼出,氧气进入血液被运往心脏,然后送到全身各处。

生殖系统

功能

每个月,两个卵巢中的一个会释放出—枚卵子到输卵管中。如果卵子受精,会在子宫内着床,然后发育成婴儿。如果没有受精,卵子在月经时随子宫内膜排出。

结构

女性生殖器官包括阴道、子宫、输卵管和卵巢。

阴道是肌肉通道,位于膀胱和直肠中间。阴道从阴户向上,斜着到达子宫。阴道约7.5—9厘米长,有很大的伸缩性。阴道壁有层状或隆起的皮肤,平时这些皮肤紧贴在一起。性交时,立刻伸展开来接纳阴茎,并在分娩时大幅扩张,生下婴儿。阴道通常是湿润的,在性兴奋时湿润度更高,月经周期的不同时间阴道湿润度也可能有所变化。子宫颈持续分泌的液体和阴道脱落的死细胞混合,使阴道润滑,清洁并免于感染。正是阴道的这种自行清洁功能使阴道冲洗成为必要的行为。

子宫颈是子宫的颈(下部)。子宫颈伸入阴道上端,将一根手指尽量伸入阴道深处时,很容易触摸到子宫颈。不过,月经时或性兴奋时如果子宫位置变换,可能就触摸不到了。

子宫颈口是子宫颈的微小开口,是子宫的入口。子宫颈口的形状和大小不同,与是否生育过有关,但都很小。手指、止血垫或阴茎无法穿过子宫颈口。

女性生殖系统正面图

a输卵管b卵巢c输卵管伞d阴道e阴道口f子宫颈

g子宫

子宫是中空的梨状肌肉器官,没有怀孕时约一个柠檬大小。从正面看,子宫腔呈三角形,妊娠时胎儿在子宫内发育,把子宫的肌肉壁令人惊诧地向后推。生产时,胎儿由子官腔移动到子宫颈,并穿过阴道从阴道口分娩出来。

输卵管从子宫上端两侧向外向后延伸。输卵管约10厘米长,到达卵巢。

卵巢产生女性细胞(卵子)和女性性激素——雌激素和孕酮激素。(卵巢的这种功能类似男性睾丸。)每月一次,卵巢释放出一枚卵子,卵子游人输卵管伞状末梢。阴核是阴户前端小的突起,通常对性刺激很敏感。女性生殖系统和尿路系统侧面图

a输卵管b卵巢c子宫和子宫内膜d膀胱

e耻骨f子宫颈和子宫颈口g直肠

h阴道i阴核j巴托林腺k大阴唇

l小阴唇

神经系统

功能

神经系统控制着无意识的身体功能(如消化和呼吸)和有意识的身体功能(如运动和思维)。脑和脊髓构成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将中枢神经系统与身体其他部位连结起来。

神经系统

a脑b脊髓c颅神经d脊神经

中枢神经系统

脑是意识中心。情感、创造性、逻辑思维和身体运动的协调性,都发生在这块神经组织内。脑位于颅骨内,脑与颅骨之间是有缓冲震振功能的脑脊髓液,脑外围有三层保护膜(“脑膜”)。

数百万的神经细胞(“神经元”)和神经束,产生出了无穷尽的信息,形成个人智力和创造性。

脑内最大的部位是大脑,由两个脑半球组成,每个半球表面有深深的褶皱。大脑活动非常复杂,但被视为是智力和记忆的源泉。运动和感觉区域也位于大脑,左半球控制着身体右侧,右半球控制身体左侧。信号通过称作“胼胝体”的一块联结纤维在两个半球间传递。

胼胝体下方是下丘脑。许多不受意识控制的功能——食欲、睡眠、月经周期、体温——都是由下丘脑和垂体通过内分泌系统调节的。

小脑位于脑后方根部,是平衡中枢,对肌肉运动精密调控。

脑干连接脑和脊髓,脑干含有髓质,通过自主神经系统,控制身体的维持系统,如心跳、呼吸和消化。

头部剖面图

a脑半球b大脑后动脉c小脑d脊髓

e颈椎骨f脑干g垂体h窦

i大脑前动脉j胼胝体k颅骨

a右半球b左半球

c皮层运动区(自主运动)d感觉皮层(身体感觉)

e前叶(人格)f灰质(神经细胞)

g白质(神经干)h脑干

i小脑(平衡和姿势)j语言中枢

k听觉中枢l枕骨脑叶(视觉)

部分脊髓

a脊髓b末梢神经c椎骨

d椎间盘e自质f灰质

脊髓由神经纤维束组成,从脑干一直延伸到脊柱底部。脊髓封闭在脊椎内,脊髓外有一层和脑膜一样的膜。每两个脊椎中间有一对神经伸出脊髓,把运动脉冲送往身体某个特定部位,并接受该部位传来的感觉脉冲。周围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控制自主和不自主运动。周围神经系统由来自脑干的12对颅神经,31对脊神经和脊神经的所有分支神经组成。

体神经系统

体神经系统是周围神经系统的一部分,由感觉纤维束和运动纤维束组成。感觉纤维束将皮肤和其他感觉器官信息传递给中枢神经系统,运动纤维束将脉冲传递给自主控制的肌肉。

自主神经系统

两个平衡系统,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是身体的自动导航装置,控制着重要的功能,如心跳、消化和血压。一般来说,放松状态时副交感神经系统占主导;流向肠道的血液增加,心率减慢。紧张状态时,交感神经系统增加心率,扩张眼睛瞳孔,向脑、肺、心脏输送血液,使身体做好尽力的准备。

内分泌系统

功能

身体有两种腺体,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外分泌腺包括汗腺、皮脂腺和消化腺,分泌物进入管道内。内分泌腺包括垂体、下丘脑、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卵巢(女性)或睾丸(男性),内分泌腺没有管道,分泌物是一些化学信号(称作“激素”),经血液到达身体各处。不同激素作用于特定的目标器官或其他内分泌腺,分别控制生长、生殖或身体内部化学成分。

身体主要腺体位置

a下丘脑b垂体c甲状旁腺d甲状腺

e肾上腺f胰腺g卵巢下丘脑

下丘脑位于脑底部控制直觉和肢体的部位,下丘脑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的重要桥梁。下丘脑内有控制睡眠、食欲、体温和性功能的中枢,同时还分泌多种激素刺激垂体。

下丘脑和垂体

a下丘脑b垂体茎c垂体后叶d垂体前叶

e垂体

垂体

垂体是内分泌系统的主腺。垂体位于下丘脑下方,通过一束神经组织与下丘脑相连。垂体受下丘脑内的神经中枢的刺激,并贮存下丘脑分泌的激素。

垂体其实是由两个分离的叶——前叶和后叶——组成,各自功能完全不同。后叶贮存下丘脑分泌的两种激素——后叶加压素和催产素,并在需要时释放这两种激素。后叶加压素(又称抗利尿激素或ADH激素)作用于肾脏,调节进入尿液的水量。催产素刺激子宫收缩,开始分娩并防止分娩后大量出血。吮吸母亲乳头产生的神经信号也刺激释放出催产素,使乳房泌乳。下丘脑发出特定的释放激素后,前叶相应分泌出6种激素。生长激素,顾名思义,促进儿童生长。泌乳激素刺激乳房泌乳;哺乳期间泌乳激素浓度过高会抑制其他激素,中止月经周期,防止受孕。其余的四种激素分别指示其他内分泌腺各自分泌激素:促甲状腺激素(TSH)针对甲状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作用于肾上腺;促性腺激素(促黄体激素LH和促卵泡激素FSH)作用于卵巢(或男子的睾丸)。

甲状腺

在促甲状腺激素刺激下,甲状腺分泌甲状腺素,这种激素调节身体新陈代谢速度和生长速度。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素的浓度通常处于平衡状态,维持稳定的新陈代谢速度。甲状腺需要从饮食中吸收碘以生产激素,因此碘缺乏可能产生严重后果,导致性格变化、体液积聚、皮肤肿胀、月经期延迟或经血量大造成贫血。但反过来,激素分泌过多,可导致甲状腺肿(甲状腺腺体增大),病征是眼球突出、脉搏加快、出汗、体重下降。甲状腺还分泌降血钙素,帮助骨骼贮存钙质。

甲状旁腺

这四个小腺体分泌甲状旁腺激素,提取贮存在骨骼内的钙质,维持血液中的钙浓度。

肾上腺

这两个腺体像个帽子一样分别扣在两个肾脏上方。严格来说,只有外面部分(肾上腺皮质)是肾上腺。里面部位(髓质)由自主神经系统控制,产生肾上腺素,加快心率,增加血糖浓度,使身体在面临危险时做好准备。

肾上腺皮质产生数种“类固醇”激素,最重要的一种是皮质醇。身体利用皮质醇应付一些压力状况,如感染和受伤。正常情况下,血液中垂体产生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皮质醇浓度处于平衡状态,但类固醇药物(如可的松)抑制肾上腺分泌皮质醇的活动。必须逐渐减少这种药物的剂量,慢慢恢复皮质醇的自然分泌。

胰腺

大多数胰腺细胞产生的各种酶,用于分解消化管道中的食物,但剩余的细胞团(2%左右)分泌胰岛素,这种激素控制体细胞利用血液中的糖分的活动。胰岛素分泌不足,可导致相对常见的糖尿病症状。

卵巢

女孩子11岁之前,卵巢处于静止状态,但从出生起卵巢内就有数百万枚卵子。

下丘脑向垂体发出促黄体激素和促卵泡激素释放激素,开始青春期。在任一时间点,只有一只卵巢的很小一部分(含有卵子的卵泡)参与雌激素和孕酮激素的生产。雌激素帮助调节月经周期,对第二性征的发育有重要作用。孕酮激素(肾上腺也产生微量孕酮激素)在排卵后促使子宫内膜增厚,升高体温,所以可以分辨什么时候开始排卵。

部分主要内分泌腺(不按比例)

1甲状腺2甲状旁腺3肾上腺4胰腺5卵巢

免疫系统

功能

身体拥有高效的一线防御机制:皮肤用坚硬的死细胞组成了外部保护层,鼻膜产生大量黏液将灰尘和刺激物带走;汗液、唾液和眼泪都是抗菌润滑液。但是如果入侵的微生物穿过了这层屏障,进入组织或血液,免疫必须参战,防止全面感染。年龄疾病方法3—6个月

3—6个月

4—8个月

4—8个月

8—14个月

8—14个月

15个月

5岁

5岁

10—13岁

13—14岁

15—19岁

15—19岁白喉、百日咳、破伤风

脊髓灰质炎

白喉、百日咳、破伤风

脊髓灰质炎

白喉、百日咳、破伤风

脊髓灰质炎

麻疹、腮腺炎、风疹

(MMR三联疫苗)

白喉、破伤风

脊髓灰质炎

结核病

风疹(只限女孩),

如果早期未注射MMR

破伤风

脊髓灰质炎结合注射

口服

结合注射

口服

结合注射

口服

注射

结合注射

口服

注射

疫苗注射

注射

口服

识别外来异物——病毒、细菌、缺陷细胞或癌细胞——是称作淋巴细胞的白细胞的任务。这些细胞产生于淋巴结,在淋巴系统、组织和血液中循环。遇到细菌或病毒时,有些淋巴细胞作为记忆库,“记起”以前有过的遭遇,并唤起其他细胞产生抗体——量身定做的分子,绑定在特定的微生物上。一旦入侵者被“标上”抗体,并被蒙上补体(血液中的蛋白质),其他白细胞就可以吞噬该微生物,使之失活。这些吞噬白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是由骨髓内特定的干细胞产生的。典型的感染病征——发热、组织肿胀、形成脓液——是由于感染部位血液增多,死细胞增多所致。少量细菌或弱势病毒可能产生较轻的疾病症状,这对身体是个有利条件,可以调动防御机制:这就是免疫接种的原理。

免疫接种

婴儿和儿童可以接种高效免疫疫苗,对抗多种疾病。下表为各种疫苗接种年龄,但接种时间各地方不同。接种前问问你的医生有什么禁忌没有。

淋巴系统

血液泵送到身体各处时,一种含有淋巴细胞的透明液体渗出血管壁,进入各组织。随后这种液体(淋巴液)进入多种管道组成的分支系统(淋巴系统),在淋巴系统内周围肌肉和动脉挤压淋巴液向前。各个管道逐渐融合,最后淋巴液汇聚到一个大管道中,这个管道将淋巴液排入上胸的血液中。淋巴系统有许多淋巴结,位于淋巴管道的不同位置。这些淋巴组织块作为过滤点,遏制感染扩散,同时产生一些淋巴细胞。淋巴结通常很小很难识别,但如果某个淋巴结部位发生感染,淋巴结就会变大,很容易触摸出来,特别是腋下或腹股沟淋巴结。

淋巴系统

a淋巴结b淋巴管c心脏

胸腺

胸腺位于胸部胸骨后面。同扁桃腺和增殖腺一样,胸腺是身体免疫系统的组成部分,儿童时期较大也较活跃,这个时期免疫系统正在学着识别并对抗不熟悉的感染。虽然胸腺的功能复杂,人们还不是很清楚,但胸腺对于“训练”称作T淋巴细胞的白细胞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