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少女生活宝典
7191700000039

第39章 女性减肥及技巧(1)

怎样掌握标准体重计算方法

体重是指人体各部分的总重量。人体在正常情况下,体重是经常变化的。每人白天摄食和饮水所得到的水分,基本上与排出的尿、粪以及不知不觉(以每小时30~60克的速度)所失去的汗平衡。绝大多数人的体重主要与年龄和身高关系最密切。在实验条件下“标准”体重的测定,要求定器械、定时、定条件。应该尽量排除一切变异因素,也就是说应在固定的时间(最好是清晨),排除大小便后进餐前测定体重。住院病人一般都要在固定的时间穿最少的衣服称体重,而门诊病人较困难,最好也要在相对固定时间,要求每次只穿1件衬衫或棉毛衫或1条棉毛裤或脱鞋。由于冬季穿的衣服较多,且测前未排尿排便,所以测得的体重有时误以为增加了500克以上。水的平衡一日间的波动为1400克左右,妇女月经前液体积聚可高达2000克以上,这些因素对体重都有一定影响,在测体重时都要加以考虑。

体重有一定的标准,并且因人的高矮、性别而有所不同,人愈高,体重也随之增加。实际上,健康的成人,到了30岁以后(也有的是在20岁以后),体重就不应该有较大变化。最典型的南非祖卢人,他们生活在乡间,饮食主要是谷类、水果和牛奶,体重可以维持不变,直到60岁以后,体重才开始下降。这种现象在我国的农村和山区也同样可以见到。

肥胖症有哪些特点

正常的人每日摄入糖、蛋白质和脂肪,其中所含的热量供给身体的代谢、生长发育、生活劳动的需要。如果摄入多,消耗少,多余的热量就会以脂肪的形式在体内贮存起来。贮存脂肪的场所被人们称为脂库。

人体第一大脂库是皮下组织。皮下组织里含有适量脂肪,才不会使人显得皮包骨头,且有一种可爱的丰腴美。第二脂库在内脏周围,有适量脂肪是好事,特别是肾脏周围及肠系膜,可以支撑、固定内脏,起保持稳定的作用。但是这部分脂肪过多,就会限制和影响内脏的功能和活动,尤其像心脏这样的器官更为明显。肥胖的人一活动就会感到心慌气短,这与心脏受到周围脂肪组织的挤压有一定关系。第三脂库是肚子里的大网膜上。人体肥胖到一定程度后,变得大腹便便,这正是大网膜贮油过多的表现。人体脂库的贮藏量是没有限度的,不管是多少脂肪,脂库都可以装得下。这就是胖人可以无止境地发胖的原因。体重超过标准体重10%为偏重;超过标准体重20%以上称为肥胖症;超过标准体重20%~30%为轻度肥胖症;超过30%~50%为中度肥胖症:超过50%以上为重度肥胖症。

怎样正确区别胖与瘦

按传统的观点。人们常常把胖视为健康的标准。唐代仕女以胖为美,多少年来人们一直认为结婚后生一个胖娃娃好,把瘦看作是不健康的象征。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医学知识的普及,人们的审美观点也发生了变化,普遍认为体形苗条才是美,但过于消瘦则是一种病态。消瘦的人容易患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肥胖的人容易患代谢性及心血管系统疾病。据统计,体重偏轻的人患肺炎的机会是体重正常的人的5.69倍,是体重偏重的人的2.34倍;而肥胖人糖尿病发病率是体重正常的人的9.78倍,是瘦人的6.05倍;胖者患冠心病的几率为瘦者的2.03倍,患阑尾炎的几率为正常人的2倍左右。由此可见,肥胖有害于身体健康,而过于消瘦也不是健康的标志。

单纯性肥胖大多数是由于身体消耗较少,缺乏体力活动,胃口较好,睡眠较多所引起的。但也有遗传因素,即从小发胖。

其主要原因还是机体对脂肪代谢等调节失常及长期热量摄入超过机体的需要,摄取的热量过多,就会转化为脂肪聚积到体内。这些脂肪大部分分布在皮下、肝脏、腹壁、腹腔的大网膜、肠系膜上,久而久之,身体超重而成为肥胖症。因此,肥胖的人应该限制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并适当增加各种体力活动。

临床上常把消瘦分为单纯性消瘦及伴随性消瘦两类,前者主要是身体需要的能量摄取不足,或者因心理变化而拒食。后者是由于摄量虽充分但却不能充分地吸收利用,或贮存有了障碍,如患胃肠道疾病、肝病等。也可能是消耗过多,如患肺结核,肿瘤等,导致代谢亢进。也有因患心脏病、高血压病、过分节食造成消瘦的。还有因排泄增加,如哺乳、烧伤等造成消瘦。因此,纠正消瘦应找出病因,通过调整饮食、改进饮食质量,适当增加进餐数。如果是在短期内明显消瘦,应到医院检查,若患器质性疾病应及时治疗。

怎样区别皮下肥胖与内脏肥胖

关于肥胖,多数医生按照体重来判断肥胖度,有些学者则是根据皮下脂肪的原理作判断。1986年4月在日本全国内科会议上,德永胜人报告了他用CT扫描技术对体重超过正常值40%的肥胖者的脂肪含量的测定。他把肥胖分成皮下脂肪堆积型(简称皮下肥胖型)和内脏脂肪堆积型(简称内脏肥胖型)两大类。皮下脂肪堆积型的特点是脂肪主要集中分布于腹部、臀部及大腿部皮下组织内;而内脏肥胖型则是脂肪主要集中分布于腹腔里的腹膜(包括大网膜、小网膜、肠系膜)。内脏肥胖型肥胖者血中胆固醇明显升高,给予葡萄糖后,血糖下降的速度明显地比正常人要慢。这一型肥胖更易患高血压病、动脉硬化症和糖尿病。因此德永胜人认为,测定肥胖者的脂肪分布情况,更能反映肥胖的危害。

为什么内脏肥胖型肥胖者更具危险性呢?德永胜人认为内脏脂肪游离入门静脉,就会直接对肝脏产生不良影响,导致脂类代谢异常。而皮下脂肪游离入血管后,要经过体循环才能到达肝脏,所以对肝脏的影响比较小。

一般男性的脂肪容易集中在腹部,女性则容易集中在皮下。不论男女,如果腹部脂肪的比例大,就容易患上述疾病。男性患这些疾病的比例比女性多,可能与此也有一定关系。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生理学研究人员李察·泰瑞在多年从事研究脂肪分布与健康关系的实践中,发现臀部胖的人比腹部胖的人健康。研究表明,在通常情况下,女人体内脂肪储存在臀部和大腿上,男人则多储存于腹部。这里提供一项简单而有效的测验方法,能帮助你了解自己是否易患心脏病、中风和糖尿病。你只要站着量腰围,再量臀围,然后用腰围除以臀围,所得出的结果就是腰臀比。研究表明,男人腰臀比的上限是0.85~0.90,女人则是0.75~0.80。这项测验在科学上既可靠又方便,它同血压和血清胆固醇指标一样,一看就可知道你的健康程度。

研究发现,臀部胖的人与腹部胖的人体内胆固醇成分不同。臀部肥大而腰围不大的人,体内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含量高,这种胆固醇能进出动脉壁,不会沉积于血管壁内膜而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还能清除已经存在于血管壁上的胆固醇,从而起到预防心脏病的作用;而肚子大臀部小的人,HDL含量低,因而患心脏病的可能性就大。脂肪在人体不同部位的堆积,是产生HDL含量不同的原因。腹部的脂肪在人体深部,会阻碍肝脏合成这种胆固醇,而臀部的脂肪仅仅在皮肤下面,对肝脏制造HDL影响不大。腰臀比的发现具有重要意义,它提示人们要采取正确方法进行减肥,加强腰肌锻炼,减少腹部脂肪的堆积,以缩小腰臀比。这不仅有利于体形美,而且对健康大有裨益。

肥胖有哪些类型

肥胖是一种症状。许多内分泌疾病都可以引起肥胖。临床上一般分为单纯性肥胖症和继发性肥胖症。前者为生理性,后者属病理性。

单纯性肥胖症,即没有明确的内分泌疾病,是由于代谢障碍所引起的。其中又分为体质性肥胖和获得性肥胖。幼年时期,也就是在10岁以前发胖者称为体质性肥胖,这种肥胖的病人不仅脂肪细胞比正常人要大,而且脂肪细胞数量要比正常人多。一般认为遗传是重要原因,父母都是肥胖的,下一代肥胖的比率为81%,这种肥胖治疗起来也比较困难。获得性肥胖,即从成年或中年以后开始发胖者,这种病人脂肪细胞的数量已不再增加,而主要是脂肪细胞体积的增大。好像洋泡泡越长越大,这类肥胖用控制饮食的方法治疗效果较好。

继发性肥胖症,主要是由于神经系统或内分泌系统的器质性病变所引起。如脑部疾患、下丘脑或垂体病变、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性腺机能不足、甲状腺机能低下、轻型糖尿病、胰岛素分泌过多性低血糖、胰腺β细胞瘤引起的肥胖和药物引起的肥胖。以上因素引起的肥胖必须请内分泌科医师诊断,根据不同的病因进行治疗。

肥胖与遗传有何关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看到一些家族上一代肥胖而下一代确实也胖,这种现象不容忽视。有人统计过一组肥胖人,在其家族中有肥胖病史者占1/3,这些现象说明,遗传因素在肥胖的发病中有显著作用。

一般地,遗传因素在决定机体脂肪量方面对女孩的作用比男孩大。10岁以上儿童的躯干部及四肢脂肪的沉积与遗传的关系较密切,而幼儿的生长受环境(如喂养)因素的影响。可以肯定,不正确的饮食习惯是会传给后代的。自小从父母那里继承下来的好吃油性食物或油炸食物的人,总不爱吃蔬菜,并常常把这种不好的习惯带给自己的后代。

遗传因素对于肥胖的形成是具有一定作用的,但不是惟一决定性的。因为肥胖因素是多方面的,传统的饮食习惯,运动量的多少,工作方式等外界因素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父母不胖而子女较胖的现象在当前社会有增长的趋势。另外,最新研究资料指出:成人脂肪细胞仍有较强的繁殖能力,成年肥胖者的脂肪细胞能以儿童期的速度继续繁殖。这一点必须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肥胖与糖尿病有何关系

肥胖可合并许多代谢紊乱,包括葡萄糖耐量改变、胰岛素反应不敏感。高胰岛素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等,这些代谢紊乱常可引起糖尿病。

长期持续肥胖者,糖尿病发病率明显增高。有人统计糖尿病在正常人群中的发病率是0.7%。而在胰岛素非依赖性糖尿病(NID.DN)患者中80%是肥胖者,60%肥胖患者有糖耐量异常。一般情况下肥胖伴有高胰岛素血症。如体重超过正常值20%,则糖尿病发病率为2%;体重超过正常值50%,其发病率可高达10%。故认为肥胖与糖尿病有密切关系。

肥胖为什么容易引起糖尿病?许多学者认为肥胖者的细胞,特别是脂肪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为满足代谢的要求,胰腺必须分泌比正常值高出5~10倍的胰岛素。也就是说肥胖者比正常人需要更多的胰岛素,以使葡萄糖得到正常利用。久而久之,胰脏发生疲劳,最终不能充分生产胰岛素,中年以后肥胖引起糖尿病的发生,临床上是屡见不鲜的。

目前研究认为,肥胖患者还容易发生痛风病,如美食家、嗜酒者发病率更高。

为什么运动能防止肥胖

运动有助于改善心肌代谢,从而提高心肌工作能力,心缩力加强,也增加肥胖者心血管系统对体力负荷的适应能力,减轻心脏负荷,从而改善整个人体血管系统功能。

运动可增强呼吸的力量,增加胸廓活动范围及肺活量,改善肺通气及换气功能,气体交换加快,有利于更多地氧化燃烧掉多余的脂肪。

运动可改善腹腔内脏活动的调节机能,增强胃肠蠕动及其血液循环,使腹胀、鼓肠、便秘、下肢静脉曲张、痔疮、嗜睡等并发症减少。

运动能调整大脑皮层活动状态,使精神饱满,提高积极性,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因此.运动疗法对肥胖患者有很多益处,可消除肥胖患者伴发的机体内的许多障碍。

患了肥胖症应掌握哪些运动项目

因为肥胖者的年龄、体质、肥胖的程度不同,必须选择适应自己的运动项目。

1.耐力性运动

有中速和快速步行、爬坡性医疗步行、缓步跑、骑车以及游泳等,其中步行和慢跑不需要任何设备,锻炼尤其方便。锻炼时要循序渐进,速度应逐渐加快。以步行、慢跑为例,体质强者可由每小时跑5千米逐渐加快到每小时10千米,体质弱者可采用一般速度步行;步行和慢跑的距离也应逐步加长,一次可达数千米,也可分几次完成。这种耐力性运动锻炼能加速体内脂肪分解,消耗掉多余的脂肪,有利于减肥。

2.力量性运动

适宜于体质强者,有仰卧位的腹肌运动,如双腿直上抬运动,直腿上下打水式运动,仰卧起坐,可减少腹部脂肪;俯卧位的腰背臀肌运动,如双腿直上抬的运动,头、肩、腿同时后抬“船式”运动等,能减少腰背及臀部脂肪;不同重量的哑铃运动,可减少胸部和肩部脂肪。体质弱者可采用医疗保健体操或广播体操,让全身的肌肉都参加运动。

3.球类运动

就是把耐力和力量锻炼结合起来,运动量比较大,有乒乓球、排球和篮球以及医疗实心球等,适用于身体强者。

4.气功、太极拳、八段锦等

适合于肥胖体弱者锻炼。

什么是“耳穴疗法”减肥

耳廓的神经、血管最为丰富,刺激耳甲廓、耳甲腔等处,有调整机体内分泌系统以及内脏功能的作用,尤其是刺激迷走神经可影响胰岛素值,进而抑制食欲,达到减肥的目的。现介绍几种对肥胖症行之有效的耳穴疗法。

1.耳针法

穴位:神门、胃、大肠、内分泌、肺、心、三焦等。

日本庄内医院对73例肥胖症患者采用耳针治疗,有效率为83.5%。其中有的治疗后体重减轻10千克;某些并发症,如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关节炎等也随之而愈。

2.耳穴埋针法

穴位:神门、胃、大肠、三焦、肺、内分泌。这种疗法是通过针具的长期刺激作用,能行气利水,通腑去脂。肺能通调水道,协调气机,肺气利则水道通畅。大肠腑气亦通利,故能排除体内多余水分和痰浊。

3.耳穴贴压法

主穴:内分泌、神门。

胖症的病因较为复杂,除与饮食有关外,还与自身的阴阳失调有关。耳针刺激内分泌,可调整阴阳,增强气化功能,加快血液的运行,促进痰浊水湿的排除,达到去脂减肥的目的。针刺神门穴还可减弱胃肠蠕动,抑制过强的食欲,限制饮食的摄入。

4.耳穴压豆法

穴位:内分泌、丘脑、卵巢、脑点、饥点、渴点、神门、脾胃。

据报道用王不留行压耳穴治疗单纯性肥胖症101例,其有效率为57%,疗效显著者为30%,总有效率达87%。常用穴:脾、胃、肝、肺、肾、饥点、口、三焦、内分泌、大肠、小肠、肩、胸腹、臀、腿等。

总之,耳部与全身脏腑经络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耳针可以调整人体的生理功能。同时耳针可降低病人食欲,调整吸收和排泄功能,促进新陈代谢,起到减肥作用。目前国内外资料表明,单用耳针可使70%~80%的肥胖症患者的体重有不同程度的减轻。

什么是物理减肥

1.石蜡敷身法